美章網 資料文庫 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辦學探究范文

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辦學探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辦學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辦學探究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摘要:

當前高職院校辦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部分原因來自于行業協會參與不足。行業協會作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全面整合資源,協調多方利益,深入參與高職院校辦學全過程,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推動科技研發、優化教師隊伍以及開展質量監控等路徑,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

行業協會;高職院校;參與辦學;資源整合;質量監控

一、高職院校辦學需要行業協會的參與

三十多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己經實現了辦學規模上的跨越式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但是,在辦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多難以解決的深層次問題,例如,辦學目標定位不清,思路不明,缺少市場意識,沒有形成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靈活辦學機制;學校與企業、專業與崗位對接不夠緊密,專業設置不適應當地經濟發展;課程體系僵化,柔性不足,偏重于學科性,缺少實踐性;科技研發零散化,簡單化,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雙師型”師資短缺,教師專業化水平不夠;質量監控機制弱化,缺乏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等,嚴重制約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因此,辦學模式改革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關鍵,是實現高職院校發展的根本動力。整體來看,造成高職院校上述辦學問題有多種因素,其中部分原因是當前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辦學力度不足,存在明顯的缺位與失位,沒有形成深層次的參與機制。行業協會作為獨立于高職院校和企業的第三方機構,能夠有效地整合校內外資源,構建信息交流平臺、人才交流平臺與資源交流平臺,實現校企之間的信息、人才、技術資源與物質資源共享;能夠協調校企合作關系,引導校企雙方找到利益結合點,激發企業的積極性;能夠全面強化高職院校與行業聯系,推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能夠監督高職院校辦學過程,評價辦學績效,形成行業協會指導下的新型高職院校辦學機制。因此,調動行業協會力量參與高職院校辦學,是解決當前高職院校辦學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未來高職院校辦學的發展趨勢。行業協會是“由獨立的經營單位組成,保護和增進全體成員既定利益的非營利組織”[1](P125),是同一行業中企業利益的代表。行業協會作為一種中介組織,是連接企業和高職院校的橋梁,扮演協調者的角色,是兼顧教育利益與行業利益的最佳平臺。在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體制下,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能夠有效解決高職院校辦學中的問題。2010年12月,在全國43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上,魯昕在講話中指出:“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要堅持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行業組織最了解本行業領域的技術前沿、內在運作規律、人才需求等情況,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近年來,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行業協會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2014年5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各級政府要發揮行業指導職業教育的作用,加強行業指導能力建設。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分類制定行業指導政策。通過授權委托、購買服務等方式,把適宜行業組織承擔的職責交給行業組織,給予政策支持并強化服務監管。行業組織要履行好行業人才需求、推進校企合作、參與指導教育教學、開展質量評價等職責。”[3]由此看來,行業協會必須深度參與高職院校的辦學。當前,針對高職院校辦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應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科技研發、教師隊伍以及質量監控等薄弱環節入手,全面深入地開展相關工作。

二、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的關鍵環節,也是薄弱環節。針對當前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弊端,行業協會應該積極聯合高職院校建立人才培養的新機制,大力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全過程。根據企業提出的用人標準,行業協會與高職院校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細化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由行業協會牽頭會員單位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畢業的學生由行業協會內的會員單位共同承擔接受任務,從而保證人才需求的持續性,避免了由個別企業經營變動帶來的不能履約的問題。教學是高職院校工作的主線,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核心。行業協會應該借助自身行業背景,深度參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包括參與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形式的修訂、教學內容的完善與教學評估的實施等環節。同時,行業協會應該協助高職院校研究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的銜接,并將職業標準有機地融入教學進程中,實施學習與崗位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縮短學生培養與職業崗位要求之間的距離。另外,行業協會應該牽頭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定期召開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論證教學方案;成立教學任務分析工作組,對崗位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在此基礎上,制訂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安排教學任務。當前,高職院校教學投入不足,尤其是實訓場所及實訓設備短缺,從而制約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可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引導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辦學,充分利用企業和高職院校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最大化地激發資源的使用效率。行業協會鼓勵會員企業提供實訓教學資源,高職院校利用企業的資源,組織學生參加實習訓練,增加學生參與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的機會。行業協會參與校企合作管理,優化配置資源,從而做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有力推進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另外,行業協會通過產業調研,掌握企業崗位的需求情況,分析行業發展動向及趨勢,了解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獲得從業崗位對人員結構、人員標準等需求信息。在此基礎之上,行業協會將行業發展動態相關信息提供給學校,使得學校能夠靈活及時地調整培養目標及教學目標,為行業發展有針對性地培養高技能人才。

三、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既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手段,也是培養過程的核心環節。高職院校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須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讓學生獲得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術和實踐經驗,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對于高職教育來說,課程建設的水平和模式關系著能否有效地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合格的知識型發展型高技能人才。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要求決定著高職教育課程必須具有職業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等特點”[4](P16)。當前,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依然沒有突破學科課程的束縛,“在課程方案開發方面,目前現狀主要是由學校教師和課程理論工作者來承擔。受開發人員特定角色的限制,課程內容的設計與編排遠未跳出學科體系的藩籬,因而在這一傳統觀念束縛下,編寫的教材始終不能適應職業工作的需要”[5]。高職院校課程體系是一個開放系統,在形成的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需要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參與,因此,高職院校能否和企業進行良好的合作,是課程開發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由于企業極少從校企合作課程開發中直接受益,主動參與課程開發的意識不強,同時,校企雙方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彼此的時間、資源難以協調,進一步影響了雙方合作的積極性。由于行業協會具有中介者的天然屬性,因此,引入行業協會是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必由之路。這要求行業協會從課程無關者的角色轉向參與者,摒棄以往課程開發范式中高職院校單一開發的弊端,構建多方互動聯合開發職業教育課程的機制,這是我國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方向。行業協會成為高職院校課程開發的重要參與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職院校課程開發的效果。由行業協會主導,構建校企合作課程開發機制,行業協會協調企業專家、教師及高職院校之間的矛盾,為課程開發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保證課程開發工作朝著有利的方向進行。同時,行業協會可以為課程開發提供咨詢,針對崗位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確定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同時,行業協會可以參與課程大綱與課程標準的制定,組織專門人員編寫行業通用性教材,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對工作過程、工作要求、工作方法與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在實訓課程方面,行業協會也有責任和義務編寫和修訂實訓指導書,從學生的技能培養要求出發,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規范課程實訓實習環節,擬訂實訓大綱,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確定實訓內容,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推動科技研發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科研價值并未得到社會各界真正充分地認識,甚至存在部分誤解,認為高職院校不需要開展科研活動。然而,國外高職院校的長期辦學實踐說明,高職院校不僅需要科研,而且需要做好科研,只有做好科研,才能進一步實現高職院校的價值,推動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不斷進步。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高職院校的科研不是研究型大學所從事的基礎性研究,高職院校科研定位應以應用型研究和開發型研究為主,依托地方、依托行業發展,堅持為地方企業、生產一線服務,植根于市場和企業,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工藝改造、新產品研發、新科技成果轉化等實際問題。高職院校應通過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產品咨詢、科技項目開發等工作,服務區域社會生產發展和經濟建設[6]。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真正面向企業開展的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等科研項目相對較少,研究成果表現形式以論文為主,另外,高職院校科研活動分散化、個體化的現象比較突出,多為教師個體與企業開展的零散研究合作,長期穩定的校企科研合作機制尚未建立。借助于行業協會力量,高職院校可以探索和建立產學合作科研體制。行業協會對行業內的會員企業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可以精選一批有實力與愿望的企業,聯合高職院校共建技術資源平臺,為高職院校引進企業的技術和設備資源,改善優化科研條件,為教師科研活動提供必備的基礎設施。同時,行業協會可以憑借在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搜集各種原始科技信息,并進行挑選、整理和加工,定期提供給高職院校。另外,借助于行業協會的服務管理功能,高職院校可以主動從生產第一線的實踐中找項目,在行業協會的牽頭下,校企雙方共同成立項目合作攻關小組,形成以項目為紐帶的戰略同盟,進行橫向聯合與課題攻關。在技術研究和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將成果向全行業推廣,有效地促成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和應用率,使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科研真正產生實效。

五、優化師資隊伍

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辦學的核心主體,加強高職院校建設,必須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教師對于專業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水平要求很高,須熟悉產業技術工作的內容要求和操作流程,熟悉實踐教學設備或生產設備的工作原理。對高職院校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來說,在具備理論教學能力的同時兼具實踐教學能力,把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融為一體,是對其職業素質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課及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數量不足,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隊伍規模較小,兼職教師隊伍不穩定,同時,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強,普遍缺乏企業從業經歷等。因此,有必要借助行業協會力量,參與促進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提升。高職院校可以和行業協會共同協商,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構建形成開放式職教教師培訓體系,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化發展,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行業協會可以安排行業內成員企業作為高職院校的實踐基地,給高職院校提供教師實踐崗位,根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成長的規律,集中安排教師在一段時間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接受教師到成員企業掛職、頂崗鍛煉。使得教師能夠到生產第一線與工程技術人員交流,了解生產設備、工藝流程、崗位職責的知識,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更好地指導學生。行業協會還可以幫助企業組建兼職師資儲備庫,聘任行業內成員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柔性引入企業中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專家、能工巧匠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同時注重其教育教學能力和師德的培養,確保兼職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和穩定性,促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

六、開展質量監控

想要提高高職院校辦學質量,必須對辦學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質量監控,是指行業協會運用某種手段對高職院校辦學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保證高職院校辦學的規范性與效率,并將監控結果反饋給政府部門與高職院校,為其教育決策提供參考。縱觀世界各國,德國政府頒布的《職業教育法》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行業組織在職業教育監控系統中的地位,德國行業協會下設的考試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對職業教育培養培訓過程進行全方位監控;澳大利亞行業協會甚至還能夠對TAFE學院教學大綱進行審批,并對實訓教學過程進行監督。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在質量監控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提升質量監控效率,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監控、過程監控、效果監控等全方位監控體系,使得行業協會成為高職院校外部質量保障體系的主體,并且逐步建立以行業為主導,對接職業崗位標準的高等職業教育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監控體系,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質量評估是行業協會參與高職院校質量監控的主要途徑。行業協會作為第三方機構,由行業協會與學校聯合組成評估委員會,搜集評估信息,制定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建立行業協會牽頭的多元化評估機制,按照行業標準對高職院校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質量予以評價,保證評估的信度和效度,并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從而便于高職院校調整教學規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使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更加接近企業的要求。行業協會還可以通過參與制定與實施職業資格制度,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質量進行監控。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缺乏統一的行業認可的職業資格標準,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行業協會熟悉崗位對勞動者技術和素質的要求,應該成為本行業職業資格標準的制定者和頒發者,由行業協會負責職業資格認證的考核,可以確保資格證書的權威性和認可度。具體來講,行業協會可以通過職業資格標準對高職院校進行間接質量管理,行業協會根據工種及行業要求,制定規范的職業資格標準及其實施細則,參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內容的制訂,完善公正客觀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最后,行業協會可以根據職業標準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鑒定,促進培養學生質量的提升。

七、結語

總之,我國當前的高職院校辦學改革迫切需要行業協會的參與。行業協會有必要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推動科技研發、優化教師隊伍以及開展質量監控等路徑,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英]斯坦利•海曼著.協會管理[M].尉曉歐,譯.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5.

[2]張晨.充分發揮行業職教教學指導委員會引導作用[N].中國教育報,2010-12-04-1.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教育部官網.

[4]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6(1).

[6]孫毅穎.對高職院校科研問題爭論引發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

作者:孫健 賀文瑾 單位: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摸天天躁天天添天天爽| 欧美一级黄色片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女大学生的沙龙|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高清性色生活片2| 国内一级黄色片|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极品少妇被啪到呻吟喷水|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 男人边摸边吃奶边做下面|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67194午夜| 在线观看av片| www性久久久com|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91制片厂(果冻传媒)原档破解| 天天在线综合网| www羞羞动漫网在线观看| 很污的视频网站|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日韩欧美国产师生制服|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