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現在建筑設計創新理念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目前建筑設計過程與現代化經濟建設需求不一致的問題,本文從實踐角度出發,分析了現代建筑創新設計理念的體現目標,并提出了實踐控制的方法對策,其目的是為相關建設者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結果表明,只有與工程項目所處市場環境的需求進行結合,才能使建筑物建設使用的科學有效性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理念;可持續
引言
現代化經濟建設背景下,建筑行業雖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但設計手段仍多采用以往的設計方法,這就降低了建筑物建設使用的科學合理性。為進一步滿足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建筑物建設使用的需求,相關人員應在明確現代建筑創新設計理念體現目標的情況下,進行實踐運用。這是保證建筑物建設使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研究人員應將其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以服務于現代化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
1研究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理念的現實意義
由于我國在建筑技術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這就使得當前建筑物的設計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不間斷的創新發展過程中,建筑技術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經趕超了西方發達國家。但在實踐過程中,仍沒有出現一流的建筑師,這是過于注重技術運用的創新性,而忽略了建筑物的人文氣息、藝術價值等方面的考慮。此建筑設計行業發展背景下,相關人員應對當前階段,建筑設計創新理念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即在明確創新設計理念運用體現目標的情況下,對實踐設計控制工作的開展進行細化,以提高創新設計理念運用的科學有效性。
2現代建筑創新設計理念的體現目標
2.1空間形態創新
現代建筑創新設計理念的體現目標之一,提高空間形態的豐富性,即將設計控制對象集中在內外部和個體與總體間的空間形態。研究表明,由于建筑物的空間形態人們可從感官直接獲取,因此,創新設計應從建筑物的結構形式上進行優化控制,即呈現出不同的模樣,來提高建筑物建設使用外部空間形態的豐富性。此外,還可對建筑物的光線、位置以及數量等建筑外觀元素進行創新設計,以綜合性角度出發,來滿足建筑用戶對居住環境外觀的美觀性需求。
2.2功能效果創新建筑物
在建設使用的功能方面,其已經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發生改變。如,高層建筑的電梯,氣不僅滿足了人們出行便捷的需求,還為建筑行業的高層化發展提供了實現條件。這與傳統的建筑物就不同,以往建筑物大多為多層結構,并不涉及電梯。為此,建筑工程創新設計人員應結合建筑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功能進行調整,以滿足建筑用戶的舒適度需求。
2.3設計技術創新與建筑物的功能效果
創新設計相似,設計技術也是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要進行具有適應性的調整與改進,繼而提高建筑物設計技術運用的科學有效性。如果,現代化的建筑物設計仍采用以往的技術方法,這就無法以高工作效率與高精度水平的狀態,為建筑物的設計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支撐。
3現代建筑設計創新方法的運用實踐
3.1與社會發展同步
由于建筑物的建設使用是服務于用戶的,因此,其不能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發展進程相遠離,即在設計過程中,要將人們發生改變的居住需求融入到創新設計工作當中,以使建筑物的建設使用效果,即服務作用充分發揮出了出來。
3.2強化藝術價值認知
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建筑物的設計不能將原有的居住休息作為設計控制目標,而是將娛樂活動以及建筑物外觀的視覺沖擊,作為創新設計理念的實踐方法。如此,就能使建筑物的居住用戶能夠充分感受到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進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3.3注重智能元素運用
在對建筑功能效果進行設計控制過程,智能元素的融入,就是將科技更多地運用于建筑物的設計工作開展過程。如將BIM技術運用于建筑物的安全保護系統管理工作方面,該通訊與信息管理技術的運用,將能大幅減少人力物力的使用,進而提高建筑物所在區域的安全保護監督效率。具體來說,就是將智能型計算機、智能保安、多媒體現代通信、環境監控等技術與建筑藝術相融合。
3.4實踐生態可持續發展
道路現代化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化,就是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技術運用于實踐,以在提供建筑物本身生態化效果的同時,還提升了整個社會發展的生態環境狀況。這里的設計新技術,就是將材料、技術以及能源三個方面進行集成化處理,使得中水利用、污水處理以及太陽能資源的利用,均能夠歸于一個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以提高建筑物運行使用的科學合理性。從技術方案的角度來講,除需要滿足合理規劃選址的要求外,還應盡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減少環境污染,也是現代生態建筑需采取的技術策略。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注重對節能與耗能資源的比較,加大對生態建設的關注,主要有材料的綜合運用、傳統技術的革新與新技術的支持等方面。
3.5注重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增加,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代替了綠色植物。此外,施工過程產生的垃圾以及其他污染物,也會對所處地區的生態環境平衡造成一定影響。為此,建筑設計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加大新型能源的使用,來實現建筑與所處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目標。如,建筑創新設計人員應根據建筑物所處的環境,對其所接收的太陽能源進行分析,并通過合理利用,來降低對所處環境帶來的污染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設計人員還可運用自然條件對建筑物的室內環境進行調整,以提高建筑物設計控制的有效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的有效性,是從能夠滿足建筑用戶需求情況上進行體現的。為此,建筑工程設計人員應對現有建筑物設計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所處環境的發展條件與方向進行分析,以從中選取最具適用性的元素,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來。這一創新理念的運用,將大幅增加建筑物建設使用的安全可靠性,進而促進所處建筑行業發展的快節奏進程。故,相關建設者應將上述分析內容與科研成果更多地作用于實踐,以使建筑行業的發展從需求角度出發,來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舒適度與環保節能使用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梅,劉娟娟,劉璐.基于漸進式創新理念的建筑學專業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3):121~124.
[2]孫銘新.建筑設計中創新設計理念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28):79~80.
[3]王小霞.淺談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理念[J].建筑知識,2016,36(04):13.
[4]溫宏京.新形勢下創新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探討[J].科技風,2012(14):188.
作者:熊喜 單位:銅仁市建筑勘察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