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建筑文化的現代書寫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曲線與直線的結合
與現代主義之前的建筑形態表達不同的是,蓋里將曲線作為他創作形態的主要組成元素,并大膽地將曲線大量地運用到他的設計作品中。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的結構,蓋里都將曲線大量地與直線結合,創造出流暢賦有立體感的視覺效果,這樣對傳統精神的打破創造出了一種僅屬于蓋里的結構秩序感。統一、對稱在他的作品中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曲線,這在他設計的西雅圖體驗音樂工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如圖2)除了幾條局指可數的直線外,所有的體塊都是彎曲的,沒有一個平行的體塊,建筑所有的墻體與屋頂都是一體的,難以分辨各自的構件。
現代主義之前的建筑多以垂直的協調構成,既使運用曲線也是非常有規律的。蓋里則完完全全擺脫了傳統建筑的美學標準,打破了均衡、統一、有規律的美學原則。蓋里將曲線演藝得出神入化。在他的作品中,曲線作為建筑的構成要素。這使得他的作品建立了自由的建筑創作方式。弗蘭克•蓋里經常運用藝術創作中的抽象元素。
他的作品十分獨特、具有個性,通常使用傾斜的多面結構來表現視覺的沖擊力。他鐘情于用幾何圖形來打破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因為斷裂對他而言意味著藝術的張力。蓋里擅長用立體構成的手法來拼接空間的體塊,將各個體塊錯落擺放。他設計的建筑從各個面看都不一樣,并且如果不是從表皮來區分都很難判斷出這是同一棟建筑,因為他所設計的各個體塊都是復雜的錯落結合,是三維全視角的變化構成。要達到蓋里這樣的空間構成設計,不僅需要高水準的空間構成感,而且還要依賴于先進的電子技術,需要計算機輔助設計。在蓋里的工作室,往往是一個靈感的涌現,蓋里繪制出概念的草圖,構思整體的形態設計,再用模型去完成他的設計理念。在模型制作這一階段,蓋里的設計在真實的比例放大后會反映出一些圖紙上所不能體現的問題,這時候,圖紙就只不過是支撐蓋里設計的一個藝術效果參照,真實的視覺感受還是通過模型的推敲。
二、隨意地勾勒
蓋里對行動繪畫派創作方式的癡迷直接影響了蓋里的設計理念,并充分體現在他的手繪稿上,使他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并且獨樹一幟。行動畫派強調通過藝術的手法將對現實自然的認知過程真實的表達并不在意是否將自然復制的形象。這是一種隨性的、無意識的創作過程,這樣的創作體現了一種生命力,是藝術作品自身體現的一種流動感。
很多時候,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都是一種無意識的情感表達,許多靈感的涌現都是潛意識層次的,是不經過復雜考慮的。人腦中的潛意識存在許多自由的思想形態,是未開發的,稍縱即逝的,蓋里隨時將這種無意識的情感涌動用線條勾勒在圖紙上。很多人在起初,對他的設計產生質疑,認為只不過是些胡亂的線條罷了,根本不是建筑。但蓋里卻顛覆了人們的想象,將那些凌亂的線條,得以實現。他對繪畫雕塑藝術的鐘情,使他認識了許多現代藝術家。在與他們的交流中,蓋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開始嘗試用雕塑的語言來進行創作。蓋里的線條看似凌亂、瑣碎但每根線條都不是多余的,他是用抽象的線條表現各個形體之間的關系。
所有的構成關系、曲直的結合都在他心中,他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效果,他只不過是用線條來玩弄這些體塊的變化,對于結構的組合變化蓋里早已是游刃有余。他需要的只是快速地表現出他想要的形態,所以在草圖繪制時,他更多地是考慮整體效果的表達,先從形式入手,再去考慮功能。在蓋里的作品中時常體現著一種沖突感、無規律和破裂的藝術特點。所謂“建筑是凝固的藝術”,蓋里的手繪稿充滿了藝術性。蓋里在設計過程中先是將其設計構思繪制在圖紙上,再借助許多先進的電腦輔助設備,進行空間、結構、日照等分析。正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才使得蓋里這樣前衛的設計得以實現,而不只是紙上談兵。
蓋里的創作是從涂鴉開始的,是種無意識的創作方式。他所畫的草圖很抽象、復雜,讓人看不明白,甚至有人認為那是一團纏在一起的毛線。(如圖4)但正是這樣的草圖表達出了蓋里思想中所存在的自由的意識形態,為蓋里的創作打開了連接藝術和建筑的大門。在蓋里的建筑設計中可以看到許多建筑是模擬動物的形象。他對魚十分偏愛,可以說動物的形象給了他靈感。在他的草圖繪制中,他嘗試了很多手法,從具象到抽象,不斷顛覆自己的設計,最終找到了與動物形象結合的最佳狀態。如鳥翼形的公共汽車站(如圖5)、魚的形象的建筑和DG銀行的馬頭等等。
三、與繪畫藝術的結合
“立體派”藝術貫穿于繪畫、雕塑藝術中,又被蓋里運用到建筑創作中,只不過他是用結構主義的方式將其演繹。他設計的房子像是一個個的盒子,只不過是復雜的堆疊的組合。立體派的藝術作品充滿力度和速度感,瘋狂的線條給人一種不安的矛盾感,視覺沖擊力非常強,受此影響在很多時候,蓋里把建筑當成雕塑來設計,他在建筑和藝術中找到了共鳴,這就是他為什么被譽為“建筑界的畢加索”的原因。蓋里希望自己是一個實際的、考慮空間需求的建筑師,但在外界看來卻不竟然,建筑師眼中蓋里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家,而在藝術家眼中蓋里則被視為想法獨特的建筑師。這不禁可看出,建筑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在蓋里的創作中發揮的淋漓盡致。仔細比較蓋里的作品和杜尚的畫可以發現許多相似之處。杜尚的結構主義同蓋里的建筑一樣,都呈現出夸張的視覺沖擊感。作為立體派繪畫代表人物之一的杜尚,徹底否定了傳統繪畫中的固定視點的透視法。而蓋里的建筑就像是將二維的立體繪畫用建筑三維的形式呈現出來,只不過這種形式在建筑被稱為是結構主義。蓋里設計的建筑猶如矗立于地面的水銀,給人隨時都會流動的感覺。這樣動態的感受正是曲線的功勞,它賦予了建筑新的走勢,賦予了建筑新的生命力。
蓋里一直都是以大膽前衛的設計震撼著建筑界,他經常運用藝術創作中的抽象元素使他的作品十分獨特、具有個性,并且鐘情于幾何圖形來打破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斷裂對他而言就意味著藝術的張力。正是這些吸引著觀賞者的目光,也逐漸增加了他在世界的聲望。
作者:凡來單位: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