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社區互助養老模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為了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我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效緩解了人口的過快增長。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醫療技術的改革進步,人口老齡化逐漸成為我國一項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時也使我國政府面臨著巨大的養老壓力,多元化的養老模式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社區互助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逐漸被廣大群眾所認可,這種模式有利于減輕政府壓力,增加社會和諧,調解人口結構,轉變思想觀念,最終達到完善社會養老制度的效果。
【關鍵詞】
一、引言
我國家庭養老模式單一,養老制度不健全,大多數人面臨著巨大的生活生存壓力,沒有時間精力照顧老人,這使得老無所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養老模式包括:家庭養老、專門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等等。這些現有模式由于種種問題已經不能滿足老人的需求,所以當前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即社區互助養老模式開始出現。本文就此模式進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其優勢和不足之處,并根據實際情況為如何完善這一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新時期社區養老的現狀
現如今我國城市老年人的數量急劇上漲,老齡化進程速度加快,這與現代經濟發展不適應,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而城市社區互助養老模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具體指的是圍繞社區展開,堅持“社區為主,群眾參與,政府扶持”的宗旨,讓整個小區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居住在一起,互幫互助,共享資源,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社區互助養老既不同于家庭養老也不同于專門的社會化養老,它是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更加強調老人間的相互幫助和相互慰藉,讓老人生活得更加舒服安心。但是由于我國長期形成的子女養老觀念,使得相關職能部門對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社區內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娛樂設施和服務機構缺乏。尤其是專業工作人員十分緊缺。目前大部分社區養老助老活動都是由志愿者組織的,缺乏專業的服務,不僅影響了服務質量,也制約了養老事業的發展。
三、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優勢
(一)提高社區整體凝聚力,營造和諧氣氛。將老人集合在一起,一方面,大家共同享用公共設施,互幫互助解決問題,多和鄰居交流,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的整體,增進老人之間的感情,促進社區和諧;另一方面要不定時組織團體活動,活躍小區氣氛,鍛煉身體,提高居民的凝聚力,增強老人的歸屬感。每個小的家庭是社區的核心,小家和諧了,整個社區才能團結在一起,得到安寧。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于養老問題而出現矛盾,家里老人需要照顧,而子女大多上班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他們,老人不能忍受子女的冷漠對待,這就導致家庭不和諧。而這種養老互助的模式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減輕了子女的壓力,更使老人保持心情愉悅。
(二)減輕家庭和社會的養老壓力。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發展的預測,未來我國將會面臨更為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未富先老的社會現狀注定了我國政府對老年人的保障資金投入和實際所需存在很大差距。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子女忙于工作而老人獨守空巢的情況,老人的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很大壓力。而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推出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大多數的子女由于時間經濟的問題沒有太多的精力來照顧老人,所以他們只有靠自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老人生活在一起,既能減輕社會的壓力又能使老人更加愉快地安度晚年。
(三)探索養老新途徑,完善社會養老體系。從大的角度來說,養老結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他們生活在社區服務養老中心,平時通過互相幫助來管理自己的事,不用依賴別人,共同參與活動鍛煉身體;另一類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他們主要是生活在特定的敬老院內,政府出資出力幫助贍養老人,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完善社會養老體系。一是內容上的改善,通過調查了解現在的老人并沒有很在乎經濟情況是否富足,他們更渴望心靈上的慰藉,他們害怕孤獨和寂寞。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因其獨特的優勢可以解決老人精神空虛的問題,讓他們跟同齡人在一起有共同語言一起聊天,交流感情。二是功能上的改善,由于子女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贍養老人,而養老機構的建設又需要政府的大力投資,給政府增加了財政支出的壓力,所以這種花錢少甚至不用花錢的模式是個不錯的建議,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發展可以逐漸指引老人改變以往傳統觀念而接受這種新興的理念,從而帶動我國養老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四、完善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建議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首先要確保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傳承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部分人道德水準低下,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盡如人意,甚至出現不盡贍養義務,打罵和虐待老人等現象,這都需要受到嚴懲。所以要把一些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
(二)在社區養老模式中搭建同輩關系網絡。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化和發展,當代老年人開始慢慢跟不上社會的節奏,逐漸被社會所淘汰和遺忘,另外就是現在城市居住條件的改變,也使得老年人與外界的溝通變少,他們這一群體的社會網絡關系逐漸變得單一。這將導致老人的生活變得空虛、寂寞、孤獨,更為嚴重的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問題。要改變這一狀況,一是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社區中的一員,積極地參與到這個大家庭里,學會共享。二是社區可為老人搭建交流平臺,慢慢讓老人走出家庭與其他人建立社會關系。
(三)充分激發老年人交流潛能。在社區互助養老模式中,要爭取做到讓每一位老人都有最大的發揮空間。社區要為他們潛力的發揮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平臺,積極營造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加強每個小區的文化建設,大力宣傳互助理念及其意義。在對社區進行管理的時候要規范養老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讓老人過得幸??鞓?。讓老年人樂于參與實踐活動,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并最終在參與活動中找到自身的價值,發現生活的美好和意義。
(四)積極合作建立友好互助的環境。社區也是一個以人為單位的社會群體,既然是群體必然涉及到相處環境,由于家庭環境、個人觀念、經濟條件的不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念,在對待同一件事情上難免會發生沖突,所以這就需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做到寬容大度。社區必須重視老人之間的交流讓他們能夠增加彼此的信任度,建立合作的關系,互相多體諒一點。社區里要多組織一些文藝活動,比如:歌唱比賽、書畫展、故事會等,讓他們通過接觸更加了解彼此的性格,要以一顆積極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事情和出現的問題,減少不必要的爭吵,從而建立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
五、結語
新的經濟社會形勢下,我國城市人口老齡化形勢越來越嚴峻,并嚴重阻礙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社區互助養老模式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本文首先介紹了社區養老互助模式的含義和特點,接著對我國養老現狀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可以看到社區互助養老模式的許多優勢,老年人得到了更加優化的服務。但是這種新型養老模式的推廣實施也面臨著諸多問題,所以要立足實際規范發展,使這種模式能更好地發揮功能,讓老人都能夠安度晚年。
【參考文獻】
[1]許加明.城市社區空巢老人互助養老模式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
[2]夏辛萍.時間銀行: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新模式[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0
[3]唐薇.優勢視角下城市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分析[J].現代商業,2015,21
作者:張會霞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