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與信息化會議上書記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分析形勢,部署任務,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按照會議安排,我講三點意見。
一、要充分肯定去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
去年3月份,我省經濟在全國率先實現企穩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9970.2億元,增長16%,完成增加值2926.6億元,增長16.8%,居全國第10位,實現利潤475.1億元,增長34.7%,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預計下降8%。
第一、機構改革和隊伍建設為工業保增長、調結構、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去年全省機構改革工信系統調整幅度最大,全省各級工業戰線的廣大干部和同志們,從大局出發,以大局為重,堅決服從省委、省政府關于機構調整的各項安排。
第二、突出重點,抓住工業經濟保增長的關鍵環節。一是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去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開展“工業項目年”活動,突出抓了50個2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建設。二是突出抓好政策扶持。省政府制定下發了全省工業保增長的27條政策措施、支持一汽和通鋼健康發展的意見,率先在全國實施了汽車下鄉和農機補貼政策,拓寬各項結構性減稅和擴大內需政策。三是突出抓好生產組織。通過推動產需銜接和銀企對接,有效穩定了重點企業生產運行和項目建設,推動了停產半停產企業恢復生產。特別是在解決能源問題上,抓住生產要素協調的關鍵環節,積極協調中石化天然氣脫碳裝置和兩條管線加快建設,既緩解了一汽天然氣的供應,又保證了和沿線城市的供暖及老百姓的用氣需求,最大程度上緩解了煤炭的緊張局面。及早安排了煤集團增產600萬噸煤炭,工信廳從專項資金中儲備了70萬噸煤炭,在關鍵時點上,保證了供暖、生產和生活用煤。
第三、強化措施,促進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一是抓產業結構。圍繞國家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我省出臺了一批相關實施意見,制定了《省工業產業躍升計劃》,推進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八大產業加快發展。二是抓產品結構,突出抓好技術改造,省政府出臺了《進一步加強企業技術改造的意見》,抓了1000個3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建設,重點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產品種類、質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三是抓產業集聚。省政府出臺了《進一步推進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積極推進規劃指導、招商引資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初步形成了以汽車、軌道客車、生物化工、化工等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的特色工業園區。
第四、打造平臺,推進企業信息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去年我們以“兩化”融合為切入點,加強了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成了全省電子信息產品公共檢測技術、汽車及零部件仿真設計、中小企業擔保信息等10大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基礎工作。推動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通信運營商與省政府達成三年總投資390億元的戰略合作。
第五、搶抓機遇,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取得較快發展。注重提升中小企業素質,突出抓好成長型企業培育,實施了千戶企業成長工程,切實加強中小企業市場開拓、融資、研發和內部管理等四項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擔保體系,不斷充實資本金規模,提升擔保能力,全年共新增擔保機構10戶,新增資本金8.2億元,累計開展聯保業務40億元,并對29家擔保機構進行了風險補償。積極推動全民創業,扶持了410個小企業創業補助項目和創業貼息項目,新規劃建設創業孵化基地15個。2009年底,全省民營經濟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760億元,同比增長20%;上交稅金319億元,增長25%;中小企業戶數10萬戶,增長16.4%;個體工商戶108萬戶,增長10.7%,從業人員440萬人,增長8.8%,民營經濟在經濟危機中繼續實現了較快發展,并已經成為省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六、強化管理,推進企業節能降耗。經過精心組織,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節能降耗指標。此外,還突破難點,提高了企業融資能力和管理創新水平。
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運行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省工業增長還主要靠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拉動,靠幾戶大企業帶動,高新技術企業產值所占比重還不高,特別是資本形成率還遠低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二是結構調整步伐緩慢。我省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能力還不強,石化精深加工產業鏈條還不長,建材行業除了亞泰外,幾乎沒有其它成規模的企業。產業結構還偏重于傳統產業、資源型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規模仍很小。民營經濟和縣域經濟活力不強。三是生產要素協調難度加大。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仍然存在階段性矛盾,特別是由于黑龍江煤炭限產和運力緊張等問題,我省煤炭供需矛盾仍將在較長時期存在。
二、要確保今年全省工業平穩較快增長
年全省工業發展的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底指標同比增長15%,這是對各市州的考核指標,實際完成指標要超過17%,如果沒有工業17%的增長,對全省經濟的拉動帶動就體現不出來,明年和“十二五”發展的平臺基礎就不牢固。工業總產值必須要超過11000億元,增加值也要月均30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要保持較好水平;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750億元,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新產品產值率保持在24%左右;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20%,實繳稅金增長20%。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總量,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重點工作。
第一、要進一步加大工業項目投資力度。今年要緊緊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優化投資結構,圍繞八大產業躍升計劃,集中力量抓好工業項目建設。要重點推進工業項目“四個一工程”。即100個1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工程、100個億元以上建成項目投產工程、100戶重點企業技術改造三年滾動工程、1000個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建設工程。
第二、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發展效率。首先要把支柱產業做大做強。汽車主要是進一步擴大規模,通過擴大規模來帶動零部件市場的形成。重點要推進以一汽為主體的豐田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要在遼源鋰電池和動力電池材料的方向開辟一個新的領域。同時要抓好汽車零部件的配套,各市州要創造一切條件,借著這次一汽集團采購會議開展招商,把一汽集團的一級供應商爭取都能留在省投資發展。汽車零部件企業也要加強為主機廠的配套集成能力建設,爭取做到與主機廠同步開發。石化行業在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建成后,將為下游精細化工產品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我們一定要加大科技研發和項目建設力度,形成更多新的精細化工產品,力爭把化產品在省內消化掉,同時,要加快推進化與一汽兩大企業相互配套、相互支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還是要擴大規模,增加品牌。軌道客車要加快350公里高速鐵路客車基地建設的步伐,增加高速鐵路客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爭取今年產值突破百億元。其次要做大新興產業。加大信息產業中的光電子、汽車電子、電力電子以及軟件的培育力度。第三是做優特色產業。今年工信廳制定了50個增長點培育計劃,對部分優勢特色產品進行了疏理,我省要突出特有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要圍繞人參、鹿、林蛙、礦泉水等特色資源,不斷加大精深加工,做強品牌,規范市場,提高產業準入門檻,加強資源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保護中利用。四是推進產業集聚。要緊緊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產業布局,圍繞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長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科學謀劃區域產業發展,抓緊梳理50條重點產業鏈的協作配套關系,重點建設20個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積極培育50個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等十大產業基地。五是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加快出臺我省百強企業培育意見,充分發揮骨干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等措施,加快老企業產業升級,盡快培育一批具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規模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著力消除制約體制機制障礙,鼓勵大型企業實行產業鏈整合,積極推進大企業跨區域兼并重組。六是改善產品結構。今年要重點抓好100戶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和100種重大新產品規模化生產,努力提高新產品新值率,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努力提高新產品市場占有率。
第三、要加強管理,加快市場體制機制建設,為企業的投資發展提供市場平臺。一要抓好技術創新。二要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和風險管控試點。三要大力培養和吸引人才。四要強化企業能耗管理。
第四、要加大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力度。(省長將在全省民營經濟大會上做詳細部署)
第五、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調。要進一步強化煤電油氣運綜合協調機制,保障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時段的要素供應。今年,工業企業特別是熱電企業一定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各地也要采取必要措施,組織電廠和企業保合同、拓渠道,在盡可能爭取龍江煤炭基礎上,更多增加內蒙及省內煤炭采購。當前我省冬季供熱發電機組保供暖和保發電的矛盾十分突出,電網安全運行還不穩定,下一步要建立長效的協調機制,努力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要重點跟蹤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氣管線以及配套項目建設情況,把保一汽和保民生放在突出位置,確保嚴寒天氣下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并抓緊研究夏季天然氣的盈余調整問題。要重點加強與沈哈兩局的溝通協調,幫助企業解決煤炭運輸和入關車皮緊張問題,做好運力跟蹤和計劃調整。
第六、要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兩化融合”。一要實施大企業信息化提升工程。在汽車、石化、食品、裝備等重點行業,推進信息技術在企業技術裝備、生產控制、資源配置和管理決策層面實現集成性應用,進一步提升大企業核心競爭力。二要實施“4個100”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圍繞工業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改造、企業管理、節能減排等環節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培育一批信息化示范項目,提升企業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三要實施電子商務應用工程。以大企業為基礎,建立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以3G網絡應用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移動電子商務,引導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增強中小企業市場反應能力和競爭力。四要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專項行動。加快制定“兩化”融合規劃,落實行動計劃,加強對企業信息化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其他投入為補充的投融資機制。要探索推進“兩化”融合的評價評估體系,推進各類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對接。
第七、要全力抓好國防軍工建設,推進軍民結合。(省國防科工辦將召開會議做專題部署)
三、加強領導,統籌推進,確保工業實現良好開局
第一、要加強對工業經濟的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孫政才書記、省長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咬定全省工業15%的增長目標不動搖、不松勁,進一步增強工業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力以赴、奮力拼搏,確保今年各項工作目標的完成。全省工信系統要緊緊圍繞抓好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的各項重點工作,切實加強指導協調和跟蹤服務,各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共同推動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各級領導干部,也要努力提高駕馭全局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提高素質、增強本領,在更高層次上謀劃和推進工業經濟發展。
第二、要強化目標責任的落實。這次會上,各市州將向省政府遞交目標責任狀,各地要按照目標任務,把工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安排全年各項任務,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要迅速做好《年目標責任》指標的量化和分解工作,真正將目標任務落實到企業和項目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堅定不移,扎實有效地抓好各項責任的落實。
第三、要加大政策扶持。為應對危機,去年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門要認真抓好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和執行情況的跟蹤,確保政策發揮應有的效力。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緊緊把握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及時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努力破解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第四、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各地、各部門、各企業,特別是各煤礦企業要切實抓好工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強化企業的安全監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值班值守,進一步完善石化、鋼鐵、有色、民爆等高危作業現場監測監控報警、自動化控制及安全自動連鎖保護裝置等安全技術措施。要以“安全生產年”為載體,切實加強“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突出抓好隱患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