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主評審會議發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位評議員、同志們,大家好:
按照《縣年民主評議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在縣民主評議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指導下,今年我局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地開展動員準備、自查自糾、組織評議、集中整改等四個階段的民主評議工作,切實有效地改進了我局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為進一步鞏固工作成果,實現“建一流環保隊伍,創一流環保業績”的工作目標,今天我們邀請民主評議員召開民主評議座談會。在此,我代表環保局全體干部職工對來參加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和評議員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下面我就全局年度的主要工作向大家作一簡要匯報:
一、以科學發展觀、“作風建設年”兩項活動為契機,做好民主評議工作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將“民主評議”活動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作風建設年”兩項活動緊密結合,狠抓機關作風建設。全局黨員干部集中學習10天,撰寫學習筆記40多萬字、心得體會62篇、調研文章15篇;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召開各類座談會12次,走訪企業20次,梳理歸納意見和建議10項;制定整改措施12項,完成整改任務10項。通過三項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理論和業務學習,修訂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強化環保監管,促使機關作風顯著改善,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樹立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開拓創新、爭先創優”的環保工作良好形象,在上半年民主評議活動中名列全縣第六。
二、以民主評議工作為抓手,扎實推進部門重點工作
將民主評議活動同我局職能工作密切結合,把民主評議工作的成果最終落實到部門工作上,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加強環保法制宣傳教育
我局于年6月5日在萬人商廈前舉辦第38個世界環境日大型紀念宣傳活動,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以及團縣委、婦聯等部門負責人和成龍學校的師生參加了活動。副縣長許要武發表重要講話,成龍學校發出保護環境倡議,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發放保購物袋6000多個。5000多名群眾響應環保倡議參加了簽名活動。這次活動進一步引起了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擴大了環保工作的影響面。
(二)實施重點環境工程建設
1.污水處理廠工程。污水處理廠工程是我縣的重點工程,也是一項“摘帽子”工程??h委、縣政府決定由我局牽頭實施建設。年8月,我局開始實施配套管網建設,鋪設管道8公里,建檢查井110座。年5月20日,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經過5個多月的奮戰,該工程于11月15日竣工,11月18日剪彩投入試運行。在整個工程建設中,我局由局長親自掛帥,成立了專門機構,嚴把工程質量和進度,積極與規劃、建設、國土、水務、電力等部門協調相關事宜,解決施工過程中質量、資金等重大問題,協調處理工程建設糾紛,有力地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完成。
2.環境監測樓工程。為了徹底改變目前我局環境監測能力落后、污染監控能力低下的局面,切實提高環境執法水平,我局從年就謀劃實施環境監測樓建設項目,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立項審批、土地征用、規劃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于年6月13日開工建設。該工程總投資540萬元,目前工程主體已完工,正在實施水電等配套工程,明年4月既可投入使用。屆時將大幅度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大大提高環境行政執法能力。
(三)抓好建設項目環保審批與驗收
響縣委、縣政府開展“三年大變樣”的號召,我局遵循“服務發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原則和“許可服務零距離、許可程序零障礙、許可對象零投訴”的標準,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一是降低準入門坎,縮短審批時限。對列入省、市重點戰略項目以及民生工程、結構調整等符合上級投資要求的項目,環評審批一律進入“綠色通道”,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審批時限由法定的60日、30日、15日縮短到15日、10日、2日,截止到目前,共審批項目63個。二是增強服務意識,積極幫助建設單位跑辦項目。協助項目申報單位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供技術服務,聯系環評單位,爭取項目資金。今年先后派專人三次到省廳幫助華澳礦業有限公司爭取75萬噸擴模項目,終于使該項目得到批復。三是加強項目驗收。嚴格按照“三同時”的要求對竣工項目進行環保驗收,要求企業的治污設施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共驗收項目14個。
(四)加強環境監管
1.開展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先后開展鍋爐專項整治、建筑施工噪聲及揚塵污染專項整治、礦山企業尾礦庫環境安全隱患集中整治、重點企業環境管理整治、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等5項環保專項行動,共出動人員120多人次,深入30多家企業,責令7家工業企業和13家建筑工地限期整改;排查了縣城141家單位的242臺鍋爐,分別登記造冊,責令10臺4噸以上鍋爐安裝脫硫除塵設施;對縣城內251家大中小型餐飲業進行了普查并登記造冊。
2.加強輻射安全監管。按照市《關于加強輻射環境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對全縣擁有放射源和射線裝置的單位進行全面檢查。據查,全縣擁有射線裝置的單位有24家,共有射線機29臺、ct機3臺、牙片機1臺,主要是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用于醫療診斷。擁有放射源的單位僅華澳礦業有限公司一家。該公司今年6月份購回銫137五類放射源3枚,已在填充站安裝一枚。根據檢查結果,我局對有問題的單位提出整改意見,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華澳、縣醫院和仁愛醫院辦理了《輻射安全許可證》,為下一步輻射安全監管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開展礦山企業尾礦庫監管工作。為了切實消除尾礦庫隱患,保障環境安全,我局認真汲取縣“7·14”事件和縣紫金礦廢水泄露事件,三次對轄區內的礦山企業尾礦庫進行大排查,包括尾礦庫管護、加固和運行情況以及應急預案、應急物資、應急演練等相關情況。經查,燕趙礦產品實業公司在未取得安監部門審批的情況下私自加高尾礦壩,存在嚴重的環境安全隱患。我局下達《環境監察通知書》,責令其停工整改,對閉庫覆土、綠化,恢復植被。
4.深化排污申報和核定工作。按照《關于排污費征收核定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積極開展排污申報核定工作,對34家申報單位的基本情況、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濃度、主要產品、原料、治理設施運轉情況進行了認真核定,將國控重點企業的相關數據上傳至國家環境保護部。34家申報單位包括23家工業企業(采礦業7家、食品制造和加工業10家、飲料加工業1家、飼料加工業1家、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家、皮皮革制品業3家)和11家小型三產(餐飲業8家、醫院2家、學校1家)。在做好排污申報核定的基礎上,發放臨時排污許可證11個,征收排污費300多萬元。
(五)做好環境調查工作
1.污染源普查驗收工作。啟動于2007年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在今年六月初終于落下帷幕。在這期間我局選派38名普查員對全縣的工業源、生活源進行全面普查,共清查排污單位1110戶,其中工業源79家、生活源1031家。在清查的基礎上對其中331家單位進行全面普查,其中工業源68家、生活源263家。我縣的普查工作在市級驗收中榮獲全市第二名,獲得一萬元的資金獎勵,并由市環保局推薦全國先進個人1名、省級先進個人1名、市級先進個人2名。
2.農村飲用水源地調查工作。根據環保部《關于印發〈全國典型鄉鎮飲用水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及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確定二臺鎮為調查對象。對該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類型、位置、服務人口、實際取水量、保護區劃分和標志設置情況以及區域地表水質類別、管理部門、水質變化趨勢、污染事故和應急預警等信息進行調查,科學評估飲用水水源地基礎環境狀況,提出鄉鎮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對策建議。
(六)查處環境信訪案件
暢通12369環境污染舉報熱線和投拆電話,對來信來訪做到“熱情接待、認真登記、迅速處理、及時回復”。對上級轉辦的信訪案件,及時反饋調查情況和處理結果,真正做到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截止目前,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11件,其中揚塵污染案件3起、噪聲超標污染案件4起、水污染案件1起、廢水污染案件3起。所有案件均已辦結,查處率為100%,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七)積極開展環保創建工作
1.綠色單位創建。為了貫徹落實市環保局下達的《關于做好年環境保護創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提請縣政府印發了《關于年環境保護系列創建工作的通知》。經過認真篩選,最終選定縣第三中學創建綠色學校、縣教育局創建綠色機關,10月20日全部通過了市環保局的檢查驗收。
2.優美城鎮創建。結合“三年大變樣”工程,我縣大力開展縣城張北鎮創建國家級優美城鎮活動,縣城容貌和環境迅速改觀,綜合服務能力極大提高,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我局已將張北鎮編制的國家級優美城鎮創建方案上報市環保局,等待上級檢查驗收。
3.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根據上級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馬利、華澳、張北祥云食品3家企業為清潔生產審核單位。華澳、馬利進一步落實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已順利通過持續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祥云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評估工作,達到了重點企業生產審核驗收標準,驗收材料已上報市環保局,等待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