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管理工作總結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社會化工程,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管理創新應當是目前環衛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不斷探索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渠道,在發展上求突破,在實干上出成效,在管理下功夫,鍥而不舍地創新城市管理工作。
環衛汽車擔負著地區的廁所清掏、垃圾拉運、清冰雪等環境衛生拉運工作。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的日益加快,環衛作業也逐步向機械化作業發展。尤其在年底,市、區為車隊新購置14臺垃圾壓縮車,極大提高了我區機械化作業進程,使全區的垃圾拉運方式由原來的垃圾箱收集,翻斗車拉運的作業模式向機械化、無污染作業模式邁出了一大步。在這一新型作業方式的運行進程中,我們本著科學發展觀的宗旨,著力解決制約事業發展的問題,就此,大隊以垃圾壓縮作業車管理模式做為案例分析,內容如下:
一、垃圾壓縮作業車的作業原理
垃圾壓縮作業車由移動壓縮箱和拉臂車組成,最大的特點就是節能減排、環保高效,它作業時噪音較小,電力驅動,對環境無污染,在作業、停放及運輸過程中均處于全密封狀態,無二次污染。在作業時壓縮車到達指定垃圾收集站,駕駛員按下手中的按鈕之后,垃圾壓縮車的后箱就隨著其機械手臂穩穩地停放在地面上。工作人員按下另外一個按鈕后,作業車的后箱蓋子緩慢打開,幾名清潔工將垃圾倒入聯體料斗內。隨后,垃圾被翻轉入壓縮腔內,牢牢壓住。整個垃圾裝載過程無垃圾灑落,無煙塵和惡臭氣體溢出、無污水滴漏。一輛壓縮車可裝載8~10噸的生活垃圾,而經過一路壓縮后,一般可以“擠”出15%的“水分”,尤其是夏天瓜果皮多,“水分”也更多。“壓縮時產生的污水,大部分都儲存在箱體內,直到進入垃圾場等指定地點就可以排出污水,倒卸垃圾。
二、我區垃圾壓縮車的作業方式
按市、區、局關于垃圾壓縮車作業管理工作的要求,汽車一隊嚴格執行,我隊將全區10個辦事處(有一個辦事處未實行)分成6段,每段13個站點。對原有的垃圾箱站進行合并,合并后有80個壓縮站點,12輛作業車分兩班,早班4:30至10:30時,下午班1:30至3:30時全天作業。每天定點、定時、定位收集垃圾。準時到達指定地點。保潔人員準時將垃圾送到收集點位裝車,不得落地堆放。
三、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自年11月開始實施壓縮車作業以來,至今已有近半年的實際工作,在工作中突顯許多矛盾和問題急需解決。
1.車少站多、費時耗油。目前車隊有14臺壓縮車,每臺車負責13個站點。由于分上下午兩班作業,收集人員隨意堆放垃圾。堆放的站與站之間有的相隔不到100米,造成垃圾分散街頭街尾。每車應裝10噸的垃圾車裝不滿,每天至少有三、四車上午只能裝到5至6噸就運往垃圾傾御場,下午垃圾量增加裝不下。在垃圾產量與以往不變的情況下,原來應拉300噸左右,現在只能拉240噸,有60多噸的垃圾隨意傾倒在街路,暴露地面,無人管理、無人裝車。而車隊需要再出動翻斗車、鏟車裝車拉運,返二遍現象依然存在。不足車、返二遍、突擊清理現象自啟動壓縮車以來每天重復,造成嚴重資源浪費,給原本就緊張的財力帶來更大的壓力。據我隊初步計算,新增加8臺新大壓縮車月耗油16萬元,維修費14萬元,加上其它費用月需經費20多萬元。同時辦事處雇用的裝站人員大多是老弱病殘,裝站需要很長時間,這樣就影響了下一站的工作。有的站點根本沒安排人裝車。而有的辦事處管轄的小區物業垃圾收集人員,不按新規定收集垃圾,而還依照舊的作業方式,運到垃圾箱站的地點,造成街路垃圾多處暴露,例如:東北新街一條街4個垃圾站點。為什么車隊一再強調作業時間。車隊駕駛員早4:30分出車,通常他們凌晨3點坐通勤車到單位,檢車、加油、裝水等準備工作就緒后4:30分準時到達第一個垃圾站點,裝滿垃圾后再運往垃圾場,至12:30整整工作8個小時。已經按勞動法正常工作8個小時,如再工作需支付加班費用。同時,駕駛員與其它作業不同,駕駛員在作業時需要時刻保持緊張、注意力集中,如果超時間連續工作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2.管理欠缺、意識薄弱。這一作業方式運行初始,就暴露出問題。
問題一:“凈化工程”提出垃圾不落地,用黑色大袋裝垃圾、按時倒運。現在的狀況是站點垃圾散落成堆,沒有裝袋,裝車時,風刮的滿街都是垃圾。因沒有按時倒運,剛拉完的站點,又出現了新倒出來的垃圾,造成街路污染,老百姓很不滿意。
問題二:辦事處雇用的裝站人員老弱病殘人居多,作業力量不夠,延誤作業時間。甚至有的地區沒有裝站人員。
問題三:宣傳監督不夠。壓縮車拉運垃圾是新型的作業方式,能否順利開展,群眾參與是基礎,只有讓群眾充分了解政策、決定,得到群眾的支持,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沒有群眾的支持,工作就寸步難行。但些項工作宣傳監督管理工作一直欠缺,物業部門、小區管理、商家業戶,百姓群眾對這項工作沒有充分的認識,沒養成定時定點傾倒垃圾的習慣,要讓群眾認識到新的垃圾收集方式對城區環境和自身生活的重要性,使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
問題四:辦事處負責從院內倒運垃圾,車隊負責拉運,倒運與拉運的管理銜接不好。出現了垃圾不定點出倒出,隨時倒出,而車隊只在指定時間內拉運。因而發生了垃圾暴露街面的現象。在管理環節上,在監督指導上,在體制運行上還有待完善。
3.路狹車大、損害路面。多數街路狹窄,有的辦事處站點設在狹小的街路內或小區內,車大路狹,大型壓縮車進出非常困難,把道牙子、道板壓壞,小區院內有車輛停放進出很不方便,經常發生口角。
4.作業條件受限,污水排放成難題。全區在垃圾收集點沒有排放污水的地方,這就造成了車內滲濾液收集箱已滿而中途無處排放的問題。如果到夏季,垃圾量增大后產生的污水極易造成外溢,極有可能形成壓縮車開一路,污水灑一路的現象。另外清洗壓縮腔內衛生,在夏季保持整潔也是一個極需解決的問題。
四、改進方法及幾點建議
1.建議調整壓縮車作業方式。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工作,我們摸索出一點作業方式,也在東來段進行實際驗證,感覺作業效果很好。具體方法如下:
與辦事處協調白天垃圾不出院,不收集。到晚上9時以后集中倒運到指定地點。早晨4:30分車隊出車,辦事處出人裝站全部拉運。這樣白天街路始終保持無垃圾、無污染狀態。
2.建議將壓縮車作業當做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城管局與辦事處、執法局、物業等部門多方協調,現場解決,聯合督辦。
3.建議加強配套設施,將好事做好。壓縮車需要配套設施,在每個作業點設置滲濾液排放點,能讓作業工人及時排放滲濾液,減少道路污染。同時要盡快啟動垃圾壓縮間,減低拉運垃圾的消耗。集中垃圾、減少站點。每個辦事處設一至兩處垃圾站點。這樣即保證環境整潔又方便拉運。
4.建議加對作業工人的培訓,規范作業規程,一是途中按要求定時將滲濾液排放干凈,以免積存造成設備損壞。二是每天作業后及時清洗、疏通滲濾液收集箱、管道,做到不堵塞。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進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有什么樣的觀念和思路,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和出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圍繞發展,轉變思路,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把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做好,把制約事業發展的問題解決好,使我們的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科學發展觀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盞指路明燈,引領我們解放思想,激勵我們以強勁、持久的動力破浪前行,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