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完善預防低溫凍害做好春播生產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持續的低溫延后了部分農作物播種期,縮短了播種時間,有可能縮短作物生長期,特別對生長期長的玉米影響較大。壩下懷來、涿鹿等地去年同期玉米已頂土出苗,而今年基本沒有播種;蔬菜大棚去年同期已進入秧苗移栽期,現在基本沒有移栽,個別棚還未覆蓋棚膜。今春低溫已對一些作物造成一定的影響,雖然蔬菜、馬鈴薯、谷子、胡麻、豆類、小麥、莜麥、中、小生長期玉米等大部分農作物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但低溫造成的其它環境影響及不確定因素須高度重視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為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應對天氣情況,做好春播生產的要求,特緊急通知如下:
一、抓住有利墑情,抓緊備播工作
今年出現歷史少有的好墑情,全市播種面積萬畝,其中一類墑萬畝,二類墑萬畝,無三類墑,對農業播種十分有利。“五一”過后,氣溫將逐漸回升,春播時間緊、任務重,各地要積極引導農民及時進行耙耱、鎮壓、旋耕作業,減緩耕地失墑程度,對沒有耕翻的土地抓緊時機及時進行耕翻。根據不同地方,不同情況,做好春播所需的農機具、畜具的維修、調劑,做好化肥、種子、農膜等農資的調運、供應工作,確保地溫條件具備時適時播種。
二、切實適時搶播,確保應播盡播
據氣象部門預測,月日以后氣溫將大幅回升,氣溫將穩定在、地溫穩定在以上。各級農業部門要及時引導農民適時搶播,迅速掀起春播高潮。播種時要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彌補地溫不足對作物造成的影響;大力推廣機械播種作業,加快播種速度、提高播種質量,力爭在月日前完成主要農作物的播種任務。同時,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如果地溫過低,要提醒農民適當延后播種,避免連續低溫造成不出苗、出苗率低或出苗受凍等現象發生。
三、科學調度播序、強化指導服務
由于今年春播時間短,各級農業部門要引導農民按照不同作物生長期長短來安排播種順序,先種玉米、馬鈴薯等生長期長的作物,后種谷、黍等生長短的作物;先在地溫回升較快的平原川區種植,后在山區種植;先在陽坡地種植,后在陰坡、濕地種植。各級農口部門及涉農技術部門要派出技術服務組,深入田間地頭,為春播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和服務。
四、大力優化結構,發展“三型”農業
由于春播時間延后,各地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適當調整作物的種植品種,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和高效農業。在生長期能夠滿足的情況下,選擇高產高效品種種植;在無霜期較短的地區要種植生長期短的作物,保證作物能夠正常成熟。如將生長期長的玉米品種調整為中等生長期的玉米品種,或改種雜交谷子等高產高效作物。
五、搞好“四防”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春害損失
是錯季蔬菜的主要生產基地,大白菜、甘蘭、芹菜、萵筍、蘿卜等蔬菜是的主導品種,但這些蔬菜在遭遇低溫后,極易春化抽苔,造成減產減收。各地要指導農民做好蔬菜防凍害、防低溫、防抽苔、防病害工作,引導農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播種、移栽。壩上地區要做好蔬菜育苗棚的保溫工作,避免秧苗遭遇低溫;壩下地區在移栽秧苗時,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不能移栽過早。由于雨雪天氣多,氣溫低,光照弱,濕度大,極易造成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大面積流行發生。氣象部門要加強對天氣情況監測、預報,為春播及時提供氣象信息,提醒農民防范災害性天氣給春播帶來的不利影響。各級農業部門要引導農民做好預防工作,采取人工增溫、增光、增施肥料等措施,避免病害的發生。
六、加強作物苗期管理,為奪取農業豐收奠定基礎
要加強作物苗期田間管理。一是提前中耕鋤草,提高地溫;二是增施有機肥,提高地力,促進作物生長;三是噴施葉面肥,促進作物快速生長;四是加強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蟲大面積發生。
七、立足抗旱奪豐收,全面強化應對旱災的各項措施
旱情就是市情,各縣區要立足抗旱奪豐收,強化抗旱意識,做好應對干旱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準備工作,特別是要防范夏秋旱等自然災害,制定應急預案,及早儲備抗旱急需物資,搞好灌溉設施的配套和檢修。旱情一旦發生,各縣區要在查實上報、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同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力組織農民進行生產自救,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