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刺繡藝術論文范文

刺繡藝術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刺繡藝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刺繡藝術論文

第1篇

(1)剪出來的白描

揚州剪紙從刺繡花樣發展到現在的藝術型剪紙,其表現手法和中國畫白描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白描是以線為表現手段,依靠線本身的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白描線條要求嚴謹細致,飄灑流暢,挺拔蒼勁多變。而揚州剪紙整幅作品就是由線條組成,可以說是用剪刀代替毛筆,剪出流暢的線條。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揚州藝術剪紙的創始人張永壽先生的代表作《百菊圖》中的“羅漢須”,線條彎轉流暢,卷曲自如,每片花瓣就是一根彎轉流暢的線條,線線連接,上密下疏,卷曲的線條蒼勁有力,整個花頭飽滿整體。用剪刀剪出如此精細流暢的線條從而表現出的姿態,取名羅漢須,也說明這幅作品的線條就如同羅漢的眉須般飄逸有勁。如果除去工具和表現手法的話,可以說,揚州剪紙就是我們剪出來的中國白描。

(2)造型逼真寫實

因為揚州剪紙的用紙特點,因此作品一般素色為主,使得作品清新素雅。摒棄掉多余的顏色,除了清秀流暢的線條就是逼真寫實的造型。揚州剪紙的線條流暢,注重細節描寫,對于形態有著嚴格要求。如張永壽大師在創作《百菊圖》時,就經常對著,邊觀察邊剪,其造型不僅傳形,更在傳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永壽侄女張秀芳作品中的花鳥魚蟲無不形態逼真,活靈活現。作品《鶴舞云霄》中50只仙鶴大小不一,姿態不一,每只仙鶴都刻畫得傳神入微。作品《百鳥爭妍》中茶花的嬌艷,荷花的清韻,海棠的嫵媚,梅花的堅忍一一刻畫在紙上。作品中的百鳥形態和姿態各異,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宛如一幅幅優秀的工筆花鳥畫。

(3)整體富有裝飾意味

揚州剪紙作品的整體有著極強的裝飾意味。揚州剪紙的構圖精巧雅致,作者構思巧妙,方寸之間現乾坤。花鳥魚蟲在寫實的同時為了滿足畫面的需要適當變形夸張,滿足裝飾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形象是變化的,整體是統一的;對稱的構圖中又有均衡;陽剪的線條和陰剪留下的面形成對比,整體中點線面又有調和;流暢變化的線條又使整體作品中充滿了跳躍的節奏和韻律感,整個畫面極具裝飾感。如省級非遺傳承人,張永壽之女張慕莉的代表作《古瓶》系列,作品構圖新穎,以中國瓷器花瓶做外形,將人物、山水、花鳥、動物及書法創造性的融于一體。整個系列作品裝飾感極強。素色圖案襯于深藍色的形態各異的瓷瓶上,宛若中國傳統的青花瓷器。陽剪留下的線條和陰剪留下的面對比,近景和遠景對比,藍白對比,書法和圖案在剪紙的形式中同時出現,整個系列的作品可以說是一組題材和手法很新穎的裝飾畫。

2.揚州剪紙的文化內涵分析

揚州剪紙發展到如今已千余年的歷史,從東漢有紙開始到唐代民間紙人紙馬,明清包家燈,清代包鈞剪畫,刺繡花樣,一直到當今的藝術型剪紙。揚州剪紙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連,她作為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1)見證揚州民俗的流傳

揚州剪紙扎根民間,在民間禮俗、歲時節令中的應用極為廣泛。有些和剪紙相關的習俗流傳至今。我們通過研究揚州民間剪紙的變化發展得以了解過去揚州的民俗風情。比如揚州民間婚喪嫁娶、人生禮俗、祭祖祀神、節氣風俗等。婚禮上剪貼大紅喜字于門窗、被褥、嫁妝等以示喜慶吉祥,喪事剪“奠”貼于靈堂,剪制招魂幡,還要焚燒大量剪刻的紙錢、紙人、紙馬。古揚州還有“縷金作勝”的習俗,就是正月七日為人日,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花樣,有方形、花草形、人形或其他形狀張貼于屏風或戴于頭上。通過研究這些我們可以清晰的再現古揚州剪紙參與的民俗活動,了解古時候揚州人的生活方式。

(2)濃郁的文人畫氣息

揚州剪紙作品很多借鑒文人畫的表達方式和藝術特色,剪紙創作從繪畫中移植。如清代摹古人字畫以剪紙形式表現者江舟,后來的包鈞剪畫。包鈞將剪紙、繪畫、書法、印章巧妙地結合起來創作一精美的剪畫作品。包鈞作品中各方印章皆能表現其作品中的人文氣息。此外后來的張氏剪紙也不難看出有文人畫的影子。張永壽創作的《百花齊放》、《白菊圖》、《百蝶戀花圖》都帶有纂刻印章。張秀芳和張慕莉的作品中的構圖和圖案都類似于中國畫中的花鳥白描,風景作品都能看到中國文人山水畫的影子,張慕莉創作的系列作品題詩和剪紙結合,更是體現了揚州剪紙的文人氣息。揚州剪紙的這種作品形式帶有濃郁的詩書意味,一幅剪紙就是一幅精彩的中國畫,體現出南方剪紙秀雅的風格特點,也有別于其他地方的剪紙。

(3)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揚州民間刺繡花樣都以剪紙紋樣為底稿,揚州剪紙藝人很長一段時期被稱為“剪花樣的”,比如傳承幾代的張氏剪紙。其在揚州刺繡花樣藝術的實用與傳承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揚州剪紙圖案發展過程中,其題材受到市井階層的審美趣味影響,圖案的內容多表現民間流傳已久的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祈求福壽安康、子孫繁榮等。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紙和刺繡傳達出來。激發了人們對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4)體現純真的審美情趣

第2篇

關鍵詞:婚俗繡品圖案文化吉祥寓意

吳文化是一種具有魚米水鄉特色的“才智藝術型”地方文化,它的五個本質性屬性:水文化、魚文化、稻文化、蠶桑文化、船文化,在水鄉的婚俗中都得到了具體的體現,在婚俗中經常見到的精致繡品就是這些文化的深入體現和藝術化。

繡品在水鄉新婚的妝備中占據得相當廣泛,在整個婚俗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早在春秋時期,吳地已有“繡衣而豹裘者”①,秦漢以后,“妻妾衣服,悉皆錦繡”②成為風尚;宋代,皇家專在蘇州設立“繡局”,征收繡品;從明清到民國,刺繡已成為蘇州姑娘的“必修課”,幾乎“家家有繡棚,戶戶有繡娘”。蘇州人在托媒擇偶時,都要看對方姑娘的繡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聰明靈巧。這些繡品不是婚俗中的硬件,它是附在硬件上的小件,是姑娘人品的折射,是傳統的習俗思想的物化形態,不可或缺。

水鄉婚俗是一個系統習俗,因有“六禮”③的傳統習俗貫穿始終,故有其深刻的人生寓意,在婚禮的所有細節和過程中將祈福、求子、驅邪的傳統習俗融合其中。作為習俗的物化形態——婚俗繡品承載了這些善良、美好的愿望,民間藝人們則圍繞這三個方面設計出了不同的繡品形態,以及豐富多彩的刺繡圖案。

祈福

“福祿壽”,福居首位,足見福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年節之日要祝福,喜慶之日要祝福,在人生大事——結婚這一場面上更是極盡能事,處處祈福。繡品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美術的形式)來表現這個愿望。

在水鄉婚禮場合最顯眼的被面,因為嫁妝在結婚當日先在女家陳列,要“鋪行嫁”,謂之顯被,故最招人眼。絲綢繡被從八條到二十條不等。看料子底色的不同繡以不同的圖案,構成不同形式的圖案式樣。

被面以鴛鴦戲水圖案居多,鴛鴦身上各部分的配色雖不盡相同,但都不外乎紅、綠、黃三個主色調,變化在于某一色彩的三至四個層次的漸變,或某一色彩的鄰近色的穿插(如綠和湖藍、淡黃和中黃、橘黃等),色彩的變化因素比較多。鴛鴦的動態也各異其趣,有的同向而游,游在前面的回眸顧盼;有的對向戲首,私語竊竊;有的貼身同進,耳鬢廝磨。不同的動態,搭配不同的落花流水紋,有的水紋動感十足,有的則曲波微漾;在鴛鴦的旁邊再配以象征富貴的牡丹紋樣及各色花草,同樣的花草內容再以角隅紋樣的形式繡制在被面的四角。有的被面的四角則配以蝙蝠和云氣的紋樣,通常以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尚書·洪范》曰“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在民間五福則是“福、祿、壽、喜、財”的象征。

為何在婚俗繡品中鴛鴦圖案用得多?一般認為其象征了夫妻愛情的忠貞不渝,但其更有古老而深刻的含義:鴛鴦屬雁形目。古代農民冬則居邑,春則居野,田牧之世,分散尤甚,故嫁娶必始秋末迄春初,雁來而以為禮,雁來則祀高媒,皆可見嫁娶之時節。在六禮中,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都要以雁為禮,一是取雁南來北往順乎陰陽,象征陰陽和順;一是象征愛情忠貞。其初始來源是與季節有關,以雁為禮限定了婚禮的季節,在農耕文明時代,秋末至春初是農閑季節,因收成有余才有能力置辦婚事。

在新床的正上方的紅色帳沿上,繡制了喜鵲登梅枝的圖案,兩只活潑的喜鵲在梅枝上歡快鳴叫,這是“喜上眉梢,開門見喜”的隱喻。

在婚禮上,新娘穿的“踏婿鞋”“禮儀鞋”和由蝙蝠、壽桃、荸薺、梅花等紋樣組成的“福壽齊眉鞋”,以祝愿新婚夫妻“福壽雙全”“舉案齊眉”,還有一種由玉蘭、海棠、芙蓉、桂花等圖案組成的“玉棠富貴”鞋,寓含著為新婚夫婦祝福的吉祥之意;婚后穿的“鳳穿牡丹”和“梅蘭竹菊”等圖案組成的花鞋,意為富貴、純潔和守貞的意思。

婚俗中的繡花鞋,圖案設計古樸,色彩鮮艷,針功細膩,水鄉農村的繡花鞋,更是鞋形別致,鞋形如船,喻路路通,除實用價值外,其圖案式樣代表了人們樸素的美好愿望,閃現著水鄉婦女的智慧和藝術天賦。

同樣的花草刺繡圖案也出現在了婦女的貼身之物——肚兜上,各式花草,荷花、荷葉還有蝴蝶等組成了肚兜的主體刺繡圖案。

求子

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識強烈,在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水鄉婚俗的繡品上也表現得較為豐富,如前文述及的被面,有以金魚為主體圖案刺繡的,金魚以五六條不等,形態、大小不一,動態各異,輔以水草、花卉及曲折水紋。同樣金魚的圖案還表現在婦女的私密之物——肚兜上,當然是兩條水中戲鬧的金魚。

早在上古時代,魚已成為瑞應之一。《史記·周本記》上載有周王朝有鳥、魚之瑞。古人又認識到魚的繁殖能力強,魚離不開水。元代劉庭信《新水令·春恨》云:“幾時能夠單鳳成雙,錦鴛作對,魚水和諧。”后世遂稱夫婦和好為“魚水合歡”,肚兜上繡制的兩條金魚,正暗喻了合歡和傳宗的意思。

這是求子意識在動物圖案中的反映,在植物的花草圖案中也有這個意識的出現,在繡制鴛鴦為主體的被面上,在牡丹花紋的中間穿插了一株姿態婀娜的草,它在牡丹的花枝間前后左右穿行,直至竄到牡丹的最上方,結出一個沉甸甸的穗子,上面結滿了累累籽實。這些籽實的繡制技法有別于其他紋樣的技法,其他紋樣都以平針繡出,而這些籽實卻以打籽的技法繡制這顆沉甸甸的穗子,也暗喻了強大的生殖能力。文化人類學家的研究表明,野生物種的繁殖力都非常強,如稻田中的稗草,總是除不盡,還處處結起來。最直截了當的求子意識,當推麒麟送子的圖案。這個圖案有的也繡制在了新床正上方的帳沿正中,畫面是一個男孩騎在麒麟身上,一手持蓮,一手抱笙,寄“連生貴子”之意,古人認為麒麟是“音中鐘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人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池”的“仁獸”,掛在新房中祈求夫婦早生貴子,連生貴子。據傳,孔子的出生就是麒麟送子的結果。

在上述的繡品圖案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形態、動態各異的水紋,除了圖案形象的寫實情節需要以外,水紋圖案還具有更深層次的原始圖騰意義。《詩經》的《衡門》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聞一多先生認為古時男女幽會多在依山傍水之地,好行秘事,所以山和水叫“密”,水或叫“泌”,“泌之洋洋”含有此義。魚代表了兩性關系和生殖,而水與魚關系密切,所以對水的原始崇拜也正因為了水(魚)的生殖力和生命力。

驅邪

中華民族納吉驅邪的文化思想,在博大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中都能找到其物化的具體形象,水鄉婚俗中的繡品也不例外。

以鳳凰登梅枝為主體圖案的絲綢被面,在梅枝旁還繡制了象征剛正、清廉的君子之風的竹子,梅竹二君子相依相伴,引來彩鳳雙飛翼,象征貞潔和美好的夫妻感情。

同樣,鳳凰也出現在枕套的刺繡設計中龍鳳呈祥的圖案:大紅的面料上,用黃線和金絲線繡制的蛟龍(黃線繡龍的外輪廓,金絲線繡龍鱗),蛟龍腳踩如意朵云,龍首朝下,龍尾朝上,是一條降妖除魔的蛟龍;一只以藍、綠色為主調的彩鳳則口銜牡丹回首呼應。

“鳳凰一出,天下太平”,枕套圖案有以雙鳳設計的,鳳穿牡丹:兩只色彩各異的鳳,互相顧盼,動態造型適合了枕套的長方形設計,邊框再繡以瑞氣云紋,圖案中心是一朵雍容華貴的紅牡丹。

象征吉祥長壽的也出現在新婚枕套的設計中,一般都是兩朵,再飾以曲折飄逸的綬帶。

還有掛于新床上方帳沿中間的發祿袋,從整體造型到花樣繡制,整個工藝稍微復雜一點。發祿袋造型有如意加花瓣結合的,有單個如桃子形狀的,有六角加花瓣形的,其下方及兩旁都掛有各色絲線束成的流蘇,袋面上繡制以各類花草、石榴、葡萄等多子瓜果,蝙蝠、喜蛛、萬字符,局部部件制成如意、花瓣、綬帶造型,外輪廓邊以金絲、花線繡成,發祿袋上出現了多種含義的象征物,也就集合了多種美好的愿望。

據記載,宋代時蘇州有一條“繡花巷”,集中了專門為刺繡制作花線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種色澤的花線,加上每種色區分各種深淺層次,合計達700種之多,真是萬紫千紅各色俱全了;蘇州一帶,當時專門有一種稱作“繡娘”的職業,從事刺繡教習工作,同時她們還要刺繡自己的嫁妝,并且要制作很多帶有刺繡的工藝品,以便出嫁時送給男方的親友。這些待嫁時制作的鄉繡品閃爍著水鄉新娘的聰慧。姑娘的閨中繡品,如荷包、香囊、扇袋、鏡帙、眼鏡套乃至裙袍、披肩、襯衣、鞋帽等都成了陪嫁中不可少的物品。這些繡品常以花鳥山水為題材,常常含有吉祥的寓意。

結語

在漫長的歲月里,水鄉婚俗繡品造型及繡品圖案,除了吉祥圖案審美特征外,還滲透進了水鄉文化的許多特征,如水文化、魚文化、蠶桑文化、船文化等的印記。這些文化印記的滲透,使得這些婚俗繡品更加體現了吳地人綿柔、雅致的性格特征,同時也使得這些藝術品顯得更加精致、雋永。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現民族歷史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更是體現了鮮活的地方歷史,人們通過這些直觀可感的完美形式,表達了對幸福美滿生活的熱切渴望。

注釋:

①引自漢·劉向說苑.

第3篇

繡品在水鄉新婚的妝備中占據得相當廣泛,在整個婚俗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地位。早在春秋時期,吳地已有“繡衣而豹裘者”①,秦漢以后,“妻妾衣服,悉皆錦繡”②成為風尚;宋代,皇家專在蘇州設立“繡局”,征收繡品;從明清到民國,刺繡已成為蘇州姑娘的“必修課”,幾乎“家家有繡棚,戶戶有繡娘”。蘇州人在托媒擇偶時,都要看對方姑娘的繡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聰明靈巧。這些繡品不是婚俗中的硬件,它是附在硬件上的小件,是姑娘人品的折射,是傳統的習俗思想的物化形態,不可或缺。

水鄉婚俗是一個系統習俗,因有“六禮”③的傳統習俗貫穿始終,故有其深刻的人生寓意,在婚禮的所有細節和過程中將祈福、求子、驅邪的傳統習俗融合其中。作為習俗的物化形態——婚俗繡品承載了這些善良、美好的愿望,民間藝人們則圍繞這三個方面設計出了不同的繡品形態,以及豐富多彩的刺繡圖案。

祈福

“福祿壽”,福居首位,足見福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年節之日要祝福,喜慶之日要祝福,在人生大事——結婚這一場面上更是極盡能事,處處祈福。繡品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美術的形式)來表現這個愿望。

在水鄉婚禮場合最顯眼的被面,因為嫁妝在結婚當日先在女家陳列,要“鋪行嫁”,謂之顯被,故最招人眼。絲綢繡被從八條到二十條不等。看料子底色的不同繡以不同的圖案,構成不同形式的圖案式樣。

被面以鴛鴦戲水圖案居多,鴛鴦身上各部分的配色雖不盡相同,但都不外乎紅、綠、黃三個主色調,變化在于某一色彩的三至四個層次的漸變,或某一色彩的鄰近色的穿插(如綠和湖藍、淡黃和中黃、橘黃等),色彩的變化因素比較多。鴛鴦的動態也各異其趣,有的同向而游,游在前面的回眸顧盼;有的對向戲首,私語竊竊;有的貼身同進,耳鬢廝磨。不同的動態,搭配不同的落花流水紋,有的水紋動感十足,有的則曲波微漾;在鴛鴦的旁邊再配以象征富貴的牡丹紋樣及各色花草,同樣的花草內容再以角隅紋樣的形式繡制在被面的四角。有的被面的四角則配以蝙蝠和云氣的紋樣,通常以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尚書·洪范》曰“五福: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在民間五福則是“福、祿、壽、喜、財”的象征。

為何在婚俗繡品中鴛鴦圖案用得多?一般認為其象征了夫妻愛情的忠貞不渝,但其更有古老而深刻的含義:鴛鴦屬雁形目。古代農民冬則居邑,春則居野,田牧之世,分散尤甚,故嫁娶必始秋末迄春初,雁來而以為禮,雁來則祀高媒,皆可見嫁娶之時節。在六禮中,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都要以雁為禮,一是取雁南來北往順乎陰陽,象征陰陽和順;一是象征愛情忠貞。其初始來源是與季節有關,以雁為禮限定了婚禮的季節,在農耕文明時代,秋末至春初是農閑季節,因收成有余才有能力置辦婚事。

在新床的正上方的紅色帳沿上,繡制了喜鵲登梅枝的圖案,兩只活潑的喜鵲在梅枝上歡快鳴叫,這是“喜上眉梢,開門見喜”的隱喻。

在婚禮上,新娘穿的“踏婿鞋”“禮儀鞋”和由蝙蝠、壽桃、荸薺、梅花等紋樣組成的“福壽齊眉鞋”,以祝愿新婚夫妻“福壽雙全”“舉案齊眉”,還有一種由玉蘭、海棠、芙蓉、桂花等圖案組成的“玉棠富貴”鞋,寓含著為新婚夫婦祝福的吉祥之意;婚后穿的“鳳穿牡丹”和“梅蘭竹菊”等圖案組成的花鞋,意為富貴、純潔和守貞的意思。

婚俗中的繡花鞋,圖案設計古樸,色彩鮮艷,針功細膩,水鄉農村的繡花鞋,更是鞋形別致,鞋形如船,喻路路通,除實用價值外,其圖案式樣代表了人們樸素的美好愿望,閃現著水鄉婦女的智慧和藝術天賦。

同樣的花草刺繡圖案也出現在了婦女的貼身之物——肚兜上,各式花草,荷花、荷葉還有蝴蝶等組成了肚兜的主體刺繡圖案。

求子

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識強烈,在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水鄉婚俗的繡品上也表現得較為豐富,如前文述及的被面,有以金魚為主體圖案刺繡的,金魚以五六條不等,形態、大小不一,動態各異,輔以水草、花卉及曲折水紋。同樣金魚的圖案還表現在婦女的私密之物——肚兜上,當然是兩條水中戲鬧的金魚。

早在上古時代,魚已成為瑞應之一。《史記·周本記》上載有周王朝有鳥、魚之瑞。古人又認識到魚的繁殖能力強,魚離不開水。元代劉庭信《新水令·春恨》云:“幾時能夠單鳳成雙,錦鴛作對,魚水和諧。”后世遂稱夫婦和好為“魚水合歡”,肚兜上繡制的兩條金魚,正暗喻了合歡和傳宗的意思。

這是求子意識在動物圖案中的反映,在植物的花草圖案中也有這個意識的出現,在繡制鴛鴦為主體的被面上,在牡丹花紋的中間穿插了一株姿態婀娜的草,它在牡丹的花枝間前后左右穿行,直至竄到牡丹的最上方,結出一個沉甸甸的穗子,上面結滿了累累籽實。這些籽實的繡制技法有別于其他紋樣的技法,其他紋樣都以平針繡出,而這些籽實卻以打籽的技法繡制這顆沉甸甸的穗子,也暗喻了強大的生殖能力。文化人類學家的研究表明,野生物種的繁殖力都非常強,如稻田中的稗草,總是除不盡,還處處結起來。

最直截了當的求子意識,當推麒麟送子的圖案。這個圖案有的也繡制在了新床正上方的帳沿正中,畫面是一個男孩騎在麒麟身上,一手持蓮,一手抱笙,寄“連生貴子”之意,古人認為麒麟是“音中鐘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人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池”的“仁獸”,掛在新房中祈求夫婦早生貴子,連生貴子。據傳,孔子的出生就是麒麟送子的結果。

在上述的繡品圖案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形態、動態各異的水紋,除了圖案形象的寫實情節需要以外,水紋圖案還具有更深層次的原始圖騰意義。《詩經》的《衡門》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聞一多先生認為古時男女幽會多在依山傍水之地,好行秘事,所以山和水叫“密”,水或叫“泌”,“泌之洋洋”含有此義。魚代表了兩性關系和生殖,而水與魚關系密切,所以對水的原始崇拜也正因為了水(魚)的生殖力和生命力。

驅邪

中華民族納吉驅邪的文化思想,在博大而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中都能找到其物化的具體形象,水鄉婚俗中的繡品也不例外。

以鳳凰登梅枝為主體圖案的絲綢被面,在梅枝旁還繡制了象征剛正、清廉的君子之風的竹子,梅竹二君子相依相伴,引來彩鳳雙飛翼,象征貞潔和美好的夫妻感情。

同樣,鳳凰也出現在枕套的刺繡設計中龍鳳呈祥的圖案:大紅的面料上,用黃線和金絲線繡制的蛟龍(黃線繡龍的外輪廓,金絲線繡龍鱗),蛟龍腳踩如意朵云,龍首朝下,龍尾朝上,是一條降妖除魔的蛟龍;一只以藍、綠色為主調的彩鳳則口銜牡丹回首呼應。

“鳳凰一出,天下太平”,枕套圖案有以雙鳳設計的,鳳穿牡丹:兩只色彩各異的鳳,互相顧盼,動態造型適合了枕套的長方形設計,邊框再繡以瑞氣云紋,圖案中心是一朵雍容華貴的紅牡丹。

象征吉祥長壽的也出現在新婚枕套的設計中,一般都是兩朵,再飾以曲折飄逸的綬帶。

還有掛于新床上方帳沿中間的發祿袋,從整體造型到花樣繡制,整個工藝稍微復雜一點。發祿袋造型有如意加花瓣結合的,有單個如桃子形狀的,有六角加花瓣形的,其下方及兩旁都掛有各色絲線束成的流蘇,袋面上繡制以各類花草、石榴、葡萄等多子瓜果,蝙蝠、喜蛛、萬字符,局部部件制成如意、花瓣、綬帶造型,外輪廓邊以金絲、花線繡成,發祿袋上出現了多種含義的象征物,也就集合了多種美好的愿望。

據記載,宋代時蘇州有一條“繡花巷”,集中了專門為刺繡制作花線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種色澤的花線,加上每種色區分各種深淺層次,合計達700種之多,真是萬紫千紅各色俱全了;蘇州一帶,當時專門有一種稱作“繡娘”的職業,從事刺繡教習工作,同時她們還要刺繡自己的嫁妝,并且要制作很多帶有刺繡的工藝品,以便出嫁時送給男方的親友。這些待嫁時制作的鄉繡品閃爍著水鄉新娘的聰慧。姑娘的閨中繡品,如荷包、香囊、扇袋、鏡帙、眼鏡套乃至裙袍、披肩、襯衣、鞋帽等都成了陪嫁中不可少的物品。這些繡品常以花鳥山水為題材,常常含有吉祥的寓意。

結語

在漫長的歲月里,水鄉婚俗繡品造型及繡品圖案,除了吉祥圖案審美特征外,還滲透進了水鄉文化的許多特征,如水文化、魚文化、蠶桑文化、船文化等的印記。這些文化印記的滲透,使得這些婚俗繡品更加體現了吳地人綿柔、雅致的性格特征,同時也使得這些藝術品顯得更加精致、雋永。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現民族歷史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更是體現了鮮活的地方歷史,人們通過這些直觀可感的完美形式,表達了對幸福美滿生活的熱切渴望。

內容摘要:水鄉婚俗是一個系統習俗,婚俗中的繡品是習俗思想的一種物化形態。它承載了人們祈福、求子、驅邪的善良愿望,繡品圖案融進了水鄉文化的許多特征,這些吉祥圖案體現了鮮活的地方歷史,也是表現我們民族歷史的一套完整的藝術形式。

關鍵詞:婚俗繡品圖案文化吉祥寓意

注釋:

①引自漢·劉向說苑.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性欧美黑人巨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老司机福利深夜亚洲入口|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免费视频|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韩国三级bd高清中文字幕合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日本肉体xxxx裸交|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色在线视频|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免费|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股间白浊失禁跪趴老师|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器| 992tv在线|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在公交车上弄到高c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