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國際貿易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
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在采用“參與型”教學模式后,要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覺、自主地獲取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后要準備上課所需要的資料,上課時在輕松的環境中將知識點掌握,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1.2在教學活動中,應突出合作互動性
“參與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教學中應重點突出其參與性,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互動程度和合作程度。在合作完成一項調查或活動時,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從而使國際貿易這一學科更好地發展。
1.3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個性
在采用“參與型”教學模式后,課堂上學生會自主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并向老師提出問題,在輕松的環境中達到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學習。
2“參與型”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2.1課前準備階段
“參與型”教學模式主要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前要查閱相關資料和準備教案,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和布置預習作業。
2.2課堂教學階段
在“參與型”教育模式下,教師應在課堂中設定題目,要學生進行討論,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作為整節課的主體。再根據ETD引出問題后,將學生分為四組,讓其中一組向另一組提問的,另一組通過合作研究出問題的答案。
2.3教師在課后要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
在“參與型”教學模式下,老師要注重學生的上課狀態、預習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全方位地考察學生的表現并作評價,并將每一評價都按比例加入到學分的考核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對于本節課關于ETD的學習,老師會分別對每組進行點評,每個小組和每個小組也會對自己和其它組進行評價,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利用“參與型”教學模式國際貿易的教學效果
首先,“參與型”教育模式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遵循了國際貿易教學的內在規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學習提供了有利的幫助,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其次,“參與型”教學模式使學生國際貿易學習的參與意識明顯提高,營造了一種主體參與、協同競爭、富有生氣的教學氛圍。在“參與型”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師生平等的新教學理念。最后,“參與型”教學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參與型”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
4.1在教學的準備階段要學生去發現問題
在課前,教師要給學生規定預習的內容,并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內容中找到問題、提出問題,便于學生迅速進入狀態,達到參與的目的。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4.2在課堂教學中要學生自主分析問題
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小組的討論方式進行討論和分析,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當中來,讓學生表達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不同的答案會使以后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實現對高校學生的全面教育。
4.3在討論結束后要正確解決問題
無論以什么樣的過程對問題進行參與,問題的答案都很重要。要讓學生在參與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可以讓老師了解到學生的薄弱環節,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5“參與型”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1)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對于學習來講非常重要,雖然目前“參與型”教學模式開展的很不錯,但學生仍缺少對學習和討論的興趣。
(2)教師仍在教學活動中占主體。采用“參與型”教學模式就必須對老師和學生的位置進行重新的定位。由于在教學活動中老師一直作為主體,在突然轉變教學模式后,老師和學生都無法短時間內適應這種主體的對換。
(3)課堂中參與時間比較短。在有限的時間既要保證教學質量,又要保障學生參與性,對于目前我國的教育環境很難滿足條件。每一節課都會有教學計劃,再讓學生參與就可能完不成教學目標和任務;在達到教學目標和任務時,又不能滿足學生參與性。
(4)教學難度比較大。采用“參與型”模式教學大大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學習難度。“參與型”教學既要求老師的專業知識,又要求老師的駕馭能力,然而,目前,我國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夠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參與型”教學的開展。
6對于“參與型”教學模式在國際貿易教學中出現問題的改進意見
(1)以國際貿易這門學科來講,教師應在授課中以實例進行講解,可以將我國貿易的發展、與國外進行貿易的問題等相結合,關注學生所關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
(2)我們要在不斷的應用中慢慢轉變觀點和思想,使老師成為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要求老師在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制定完善的教學流程和計劃,在有限的時間傳授重要的知識。
(4)首先,加大了老師備課難度,老師既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要調動課堂上的氣氛,同時,我們也要重視教師的整體素質問題。
7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逐漸發現傳統的高校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知識結構單一、專業劃分過細、學生的適應能力差等,造成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結構比較狹窄。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達不到新世紀國際間競爭的要求。為了適應大時代的需要,應結合高校國際經濟貿易教學的實際情況,對高效國際經濟貿易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培養出具有深厚國際貿易知識、扎實的外語基礎、復合型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國際貿易人才。
二、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
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課程內容改革點主要有:減少課程的重復內容,增加課程的容量,利用有限的時間力求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對前人的知識經驗過分重視,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忽略了對學生在關注國際經濟貿易的現在形勢的引導,忽視了國際貿易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實踐教學;在教學期間對學生系統的科學思維以及學習方法的培養不到位;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慣常的思維模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的能力,或者在原有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增添新的內容。逐步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改革,培養出合格的國際經濟貿易人才。
三、對課程的設置進行改革
我國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教學過程主要是按公共基礎課、政治理論課、專業基礎課、主干專業課和選修課等五大類。忽視了對人文、自然、社會和科技等相關學科的補充。公共基礎知識課:政治理論、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原理、法學基礎、大學英語、公共關系學等。相關學科: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企業管理、西方經濟學等。專業課: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營銷、國際稅法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增開設社會調查課程和教學參觀課程,合理安排學期實習和學期準備畢業論文或與導師合作開展課題的研究等等。
四、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革
我國高校的教學方式存在填鴨式教育,在課堂上教師多為主體,師生的互動較少,忽視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獨立性的培養,同時還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育的社會性。應該改變這種教學模式,由填鴨式改為啟發式教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并調動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具體概括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應采用多提問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新見解或質疑;教師應注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對于比較難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要講深并講透,其它簡單易懂的內容可以由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學、提問、練習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加深理解和記憶;關于現實和實務問題,在教學的過程可以采取研討的方式,并介紹幾種流派和做法,鼓勵學生或學生小組去查閱資料,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個人形式或小組形式進行交流和討論,鼓勵學生個人或學生小組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研討的過程教師再適當的給與提示和指導,并在最后做出歸納總結。不但教學方法要改進,教學的內容也要改進,教師授課不能僅限于書本,要把理論和實務的最新發展,學術界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傳授給學生,逐步給學生補充新的內容。
五、把信息技術與國際經濟貿易課程結合起來
現代化信息技術是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師網絡、互聯網絡和校園網絡等。多媒體計算機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中的一種,它的交互性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國際貿易課程學習的興趣,還能逐漸轉變學生的學習理念,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多媒體計算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國際貿易知識的獲取、保持。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對國際貿易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管理、組織實現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計算機網絡特性不但對實現了培養合作精神有利,還有利于促進高級認知能力發展的協作式學習。把超文本特性與網絡特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促進信息能力發展的發現式學習。提高學生的以上信息素養對育和教學過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它們與國際貿易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才能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在高校的國際經濟貿易教學中,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采用的并不多,大部分高校還是采用的傳統教學技術,教師、黑板和粉筆以及為數不多的簡單實驗和現場演示為主要的傳播手段,重點還是側重于課堂理論知識的講授,甚少關注創新能力培養、操作能力訓練,教學效果十分有限,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信息素養偏低,創新能力欠缺。而采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提升操作技能和培養創造能力,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六、對實踐教學環節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對高校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就業前景雖好。由于國際經濟貿易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而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所以提高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把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水平結合在一起,進而滿足社會的需要,是教育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嚴密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完善的實踐教學環節,才能做到國際貿易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想真正做到實踐教學,必須把國際經濟貿易模擬實驗納入教學計劃中,并加大實踐教學次數;配備優秀的、專職的國際經濟貿易模擬實驗教師;進而把模擬實驗與網絡操作模擬實驗結合在一起。
七、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為了加快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文化活動,比如:體育、辯論賽、美術等各種競賽;教師也可安排和鼓勵學生參加學術報告與科技講座;鼓勵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可以參加一些社團和文體活動,從而培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教師還應組成課外活動小組,來統計學生獲得的證書以及取得的成績,根據統計情況給予獎勵。提高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方面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八、結語
1.資源利用最大化
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一般學生學習知識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學校,傳授知識的教師始終只有幾個。但如果以網絡為依托,各種教學資源可以跨越空間的限制,使學校的教育走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形成開放式教育。這樣,學校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最優秀的教師資源和最好的教學成果通過網絡傳播到四面八方。
2.學生學習自主化
網絡教育通過互聯網把全國最好的老師和實訓室帶到每個學生身邊,使每一個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這種自主學習也在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改革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傳統教學以講授為主,學習方式單一枯燥。網絡教學改變了這一現狀,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字、影像、動畫等先進技術,生動形象地進行課堂授課,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該課程是一門專業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應用型學科。中職生畢業后一般就是面向就業,而國際貿易實際工作不止需要掌握系統理論知識,還需要從實際操作中不斷加以概括、總結、更新和完善知識系統。傳統課堂難以滿足這種要求,但如果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實踐模擬練習,就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加強實踐性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加深理解和形成形象化記憶。
二、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完善校園網
雖然目前學校都有自己的局域網,但是整個校園網絡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不同實訓室、多媒體之間的網絡相互分離,并且網絡設施設備還不夠完善,網速較慢,硬件設施跟不上教學要求等。學校應該以每一臺電腦都可以正常進行局域網和互聯網的訪問為目標,增加網絡設備,完善整個學校網絡的統一規劃、組網和管理。
2.開發教學輔助軟件
教學應以教師為主,教學軟件為輔,讓教師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學校可以考慮與程序開發公司合作,針對教師的具體授課情況,開發合適的軟件,使其投放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促進師生的互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3.充分利用機房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