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現代工業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情感;造型;色彩:材質
自蘋果電腦imac1998年問世以來,其圓潤飽滿的造型以及人見人愛的外觀設計,時尚漂亮的操作界面,讓人覺得既新奇又親切,使人們面對電腦這一高科技產品的使用不再那么陌生和恐懼,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品不再被看作是一種單純的物質形態,人們對產品設計的要求往往更加注重不同程度的情感愉悅和精神享受。
一、情感在產品設計中的含義
情感,是指人對周圍事物和自身以及對自己行為的態度,它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主體對外界刺激給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也是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態度或體驗。情感往往被看作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但我們也應看到,人與產品也是可以產生感情的。一方面產品是以物的形態存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的,另一方面如果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融入情感因素,產品就將不再是單純的物,產品的親和力就會增強,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它就具有了人的情感。
二、情感化設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
1、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當社會經濟發展處于較低水平時,人們對設計物的要求是簡單而實用,除此以外別無奢求。而當社會經濟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消費者就會對設計物產生更高的要求——除實用之外的更多心理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歐洲18世紀工業革命的產品幾乎都粗制濫造、丑陋不堪,但因為在當時的低水平生產力條件低下,“有”是“聊勝于無”的。二戰后的40~50年代是世界經濟的恢復期,經濟落后,物質匱乏,工業設計遵循簡潔、實用、耐用的原則,很少花哨和虛飾。經過60~70年代的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社會物質財富的急劇增加,許多國家進入了豐裕社會時期,于是人們對設計物的要求變得更挑剔和苛刻,不僅是滿足人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滿足人心理的需要。
2、人類需要階梯化上升的需求:
馬斯洛將人類需要從低到高分成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歸屬與愛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馬斯洛認為上述需要的五個層次是逐級上升的,人類設計由簡單實用到除實用之外蘊含有各種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這種需要層次逐級上升的反映。設計的目的在于滿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為人類設計的原動力,需要不斷產生和滿足不斷推動設計向前發展,影響和制約設計的內容和方式。因而設計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是人類需要的自身特點對設計的內在要求。
3、現代人們交流情感的需求:
長期以來,人們生活在充滿機械化的工業產品的社會環境當中,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節奏,但是這種冷漠的人機關系一度沒有得到良好的處理和解決,特別是現代社會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人們更關心情感上的需求、精神上的慰藉,以排解在充滿了壓力和競爭的社會中。而若產品所能傳達出的各種情感,實現情感化設計時,讓人們在交流時便產生愉悅的心情。
三、現代產品的情感化設計的視覺語言
在現代產品的設計中,情感化一般是憑著設計師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懷,使產品的外在散發濃郁的人情味。從視覺角度講,具體的設計手法上主要形態、色彩、材質等主要因素去實現,去觸發內心的情感,以體現并折射出隱藏在物質形態表象后面的產品精神。
1、形態
形態是產品最直接的造型語言。“形”是產品的物質形體,指產品的外形:“態”則指產品可感覺的外觀情狀和神態,也可理解為產品外觀的表情因素。產品形態作為傳遞產品信息的第一要素,主要通過產品的尺度、形狀、比例及層次關系對心理體驗的影響,使人產生夸張、含蓄、趣味、愉悅、輕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緒。例如:出自意大利公司菲力浦斯塔克設計的檸檬榨汁器,形態以高度個性化的雕塑形式代替了嚴謹的幾何形式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的韻味,產品造型令人聯想某種爬行昆蟲,充斥著勃勃生機,該設計曾在歐美經轟動一時;又如1990年荷蘭飛利浦公司專門為兒童設計的“發現者”頭盔式電視,巧妙地把產品設計成“頭盔”式樣,可以打開的半球型罩有效防止了灰塵污染,保護了電視屏幕,流暢的現代造型中帶有幾份神秘感,極大地迎合了兒童的好奇心。
2、色彩
在設計中,色彩往往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它一經與具體的形相結合,便具有極強的感彩和表現特征,所以色彩成為設計情感化表達的重要因素。色作為產品的色彩外觀,不僅具備審美性和裝飾性,而且還具備符號意義和象征意義。作為視覺審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視覺感受和情緒狀態,由此而產生的豐富的經驗聯想和生理聯想,從而產生復雜的心理反映。不同的色彩及組合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紅色熱烈、藍色寧靜、紫色神秘、白色單純、黑色凝重、灰色質樸,色彩設計應依據產品表達的主題去表現。1988年意大利設計師埃·索特薩斯設計的電話機時,一改以往電話機單一的色調,采用紅、藍、黃色彩,將現代設計的觀念發展到極致,也使人們腦海中原本毫無情致的設計物變得生動起來。
3、材質
一、現時代工業設計視覺化趨勢
1851年倫敦工業展的舉行,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工業產品的視覺化影響將會伴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直到永遠。這一時期工業產品“美觀實用”理念的創始人,德國建筑學家和美學理論家G.森帕曾經提請人們注意一個事實:盡管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人類在生活及科學技術條件非常低劣的情況下,所生產的產品依然富有無與倫比的美感及實用價值,但在科學和技術迅猛發展、文明進步的今天,一個比較現代的產品與我們祖先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在外觀視覺上是遜色于他們的,甚至遠不及他們所生產產品的實際社會適當性和在存在意義及價值上的適用性。直到今天大部分的工業設計師依然以G.森帕的這句話,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由此我們不難看到,人類文明發達的今天,值得現代工業設計者警醒的是,在現時代工業產品的特征里,工業產品的視覺美感,已經上升到了產品存在于社會的適當性和存在意義及價值上的適用性的層面了。這不得不要求工業設計在講究實用性的同時,也要考慮產品的美觀性甚至更多。換句話說既要符合人們對產品物質功能的要求,又要滿足人們視覺審美的需求,以及在美學視覺遺傳[1]上的價值。產品形態美已不再僅僅是一種視覺感受,它還要體現在產品上和與用戶的交互的過程中,而不是只有一個成果了事。工業設計此刻的目的就是通過形式,如造型、色彩、裝飾、質感等等來引起人們在審美視覺上的共鳴,從而滿足人們在美學視覺遺傳上的要求。人生活動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都和視覺有關。視覺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外部世界,也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工業產品的視覺形象,需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喚起人們的想象空間、帶來無限的聯想,又要加深使用者的印象和提供易于分辨的信息,這樣才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認同等一系列視覺化效應。現代工業產品設計中的視覺化趨勢正是這種為識別、傳輸和解析模式或其結構而概要地表示其形象的過程。現時代的工業設計視覺化趨勢,已經超越了原有設計的常規方式,科學和藝術的飛速發展為工業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許多設計師開始從原有的傳統設計思想中跳出來,給現時代的工業設計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新時代的工業產品通過圖像、聲音、虛擬環境等各種表現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充分體現了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即時性,事物發展的過程性和生命本來具有的交融性,由此構成了一部歷史上任何藝術表現也無法達到的,由光、時間、運動與視覺、聽覺、觸覺相融合的新型感官空間,創造了一種歷史上從未體驗過的交互產品藝術。可以透過交互產品這種藝術形式,來分析現時代工業設計視覺化趨勢的本質。第一,現代工業設計的目的是超脫產品與人之間的基本匹配。這種超脫的概念不再僅僅存在于滿足人們對產品的基本使用需求上,還要與使用者的生理、心理、行動等各方面產生交互與完美結合,并影響使用者身邊的人對現時代工業設計產品產生訴求,這種設計思想不再是從某一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而是考慮到整個人類社會。第二,工業設計已不再是某一行業或幾個專業設計師的創造性活動。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科學知識和藝術文化的普及,工業設計已經被眾多行業及個人掌握,以往它常被推崇是一門覆蓋面很廣的交叉融匯的學科,涉足眾多學科的研究內容,而視覺化趨勢影響下的現時代工業設計早已不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的專業產品設計領域,早已被涉獵,并完美地展現了產品的實際社會適當性和在存在意義及價值上的適用性。現時代工業設計已經無任何界限,任何人只要能客觀地揭示自然規律的科學性與主觀能動地進行藝術創造,就是一名現時代的工業設計師。
二、現時代工業設計的特征與內涵
在工業設計受視覺化趨勢影響的今天,不僅需要考慮工業產品的外觀是否適當,是否含有對設計者及使用者雙方合理而有建設性價值的含義,更需要產品本身在此雙方面的需求內,達到審美意義上的情感共鳴。現時代工業設計通過家居用品和日常工具等,創造了無數數字時代的藝術品,為今后工業設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科技文化和審美的溝通體系雛形。在現時代的特征里,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技術自身的展示,就已經是一種令人贊不絕口的藝術行為了,而藝術本身的展示,更告訴人們,它就是科學技術的高附加值。所不同的是,科學技術仍然強烈地提醒人們,要特別了解和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藝術則一再暗示人們,它仍然包含著人類的特定思想和情感。這種玄妙的帶有哲學思想的人類文明的相互纏繞,促成了現時代工業設計的五個特征:第一,現時代的工業設計產品,已經等同于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實際社會適當性和在存在意義及價值上的適用性,并超越了傳統工藝美術品以陳設欣賞為目的的初衷。第二,在視覺感知層面里,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讓人與物的關系更加融洽,并借助物與物的對比使更接近人需求的產品得到工業化量產。第三,視覺化趨勢影響下的工業設計,人類設計的產品通過工業化量產,服從于人類生理、心理及行動上的交互需求,反之產品則難以實現工業化量產。第四,帶有視覺化趨勢的工業設計產品,不同于純藝術形式,純藝術以表現個人感情為目的,而現時代的工業設計則側重于服務大眾審美的提升和認識觀念的綜合交互。第五,現時代的工業設計不是傳播藝術風格,而是通過視覺化趨勢,把現實生活中人們需求的因素,引入到產品中并努力探索一種新的態度、一種發展創新意識的姿態、一種藝術與技術的統一。不再僅僅是一種造型的設計。總結以上這五個特征,簡單說所有現時代最新工業化量產的消費類產品,它們所遵循的設計原則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都與這個時代的思想和活動的類型息息相關。結語現時代的工業設計不知不覺間早已滲透到人類生活和活動的所有領域,并取得了普通人的整體認同感。這些工業產品不管是在美觀還是功能上,都已經超越了美學史上的任何一種視覺遺傳現象。我們可以認同的是,現時代的工業產品接受了數字時代的美學沖擊力的影響,走出了設計上的窘局,在十年前、五年前、甚至三年前,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都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在科技真正爆發前,跳出原有文化產品的時代陰影。現時代的工業設計沒有它的屬性,也沒有它的發展方向和歸途,終有一日我們的服裝、家具、餐具、車輛、日常用品、生活方式等等,所有一切人類文明的產品,都會在視覺化趨勢的工業設計影響下,只承擔人類文明的風格印記,除此無他。
作者:袁曉東
在產品設計中對色彩研究使用的搭配也是以色彩的和諧為依據。其使用的色彩也代表特定年代、特定人們的審美意識,同時也象征特定的地域文化特點,如中國紅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里特有的色彩。另外中國傳統上對特定的形態或線條有特殊的偏愛,例如方與圓的搭配處理,因為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偏愛方與圓的搭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其在現代工業設計中的應用人們的風俗習慣,精神文明都是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風土習俗。當然,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傳統文化,如中國的華夏文明、埃及尼羅河文明等;目前中國的現代工業設計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日后有待開發的設計很多,我們都知道德國是工業化國家,他們的設計簡潔、功能性人性化;丹麥工業設計注重舒適性、適用性;瑞典的工業設計比較細膩等等,以上這個發達國家對工業設計的研究我們都可以借簽運用到中國化的現代工業設計中。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我國的工業產品設計也提供了豐富的設計資源,中國是擁有5千年的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歷史的發展歷程長河中給我們留下豐富多彩的文化寶藏,然而近些年我們開始重中國于傳統文化的歷史,現今很多產品通過運用中國京劇、書法、生肖、青花瓷、五行、傳統紋案、古建筑中的中國元素設計出讓人賞心悅目的作品。我們把中國傳統文化應用于工業產品設計中,不能只是簡單的在表面堆砌,而是應該從符號學的角度從深層次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再結合產品的特點和使用功能,提煉出某種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內容,從而進行創作。
在產品外觀的設計上,需要設計師在深入認識和了解傳統圖形符號的基礎上,逐步對其傳統文化進行挖掘、變化、改造,然后再結合產品的自身特點,與外來元素完美融合成為時尚的設計;在形態設計上,在對產品有充分的理解,從而借鑒中國傳統的器物的形態或部分形態加以改造,從而成為產品的一個有特色的設計元素。如諾基亞6180,筆化作劍,構思巧妙,整體像一個背劍武士,造型有氣勢,另外一個成功的案例就是祥云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其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在思想文化方面,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就對物的設計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比如墨子的“非樂、節用”思想,闡明了對物的設計不能過于繁雜,莊子的“返璞歸真”思想,闡述了生態自然、綠色設計的思想,韓非子的“物以致用”,強調了產品的功能最大化的思想,等等。所有這些先民的造物思想雖然在當時沒有針對產品的設計提出,但對現在的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卻非常深遠。
整個世界的設計無論發展的什么程度,都始終會更加重視文化的滲透,我們要意識到傳統文化對設計的重要性,更要努力去研究、探索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精神內涵,并將其融入現代設計中,才能在世界設計中發光發亮。中國產品設計的道路雖然坎坷,但是中國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必定會讓中國產品設計道路越走越寬敞、越明亮。
作者:劉湘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