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美聲唱法論文范文

美聲唱法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美聲唱法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美聲唱法論文

第1篇

摘要:美聲唱法在當今可以說是世界歌唱藝術高水平的代表和象征。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聲樂藝術的體裁形式和演唱方法得了極大的拓進,美聲唱法也越來越多的被國人多接受和欣賞。回顧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發展的歷程,研究美聲唱法在我國的發展趨向,探索其在中國更為理想的發展道路,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學術課題。

關鍵詞:美聲唱法發展中國特色

美聲唱法,源自意大利(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是從西方宗教音樂的背景中誕生的,最早源自“閹人歌手”。“閹人歌手”所創造的一整套歌唱方法被保留下來,經整理改良并發揚光大,逐漸成為意大利古典唱法的一種特殊發聲方法和聲音形式。美聲唱法形成后,陸續向歐洲其它國家擴展。20世紀初,傳入我國。

美聲區別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美聲唱法從聲音來說,是真聲假聲都用,是真假聲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的。從共鳴來說,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鳴腔體都調動起來。這種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響特色。學習和掌握美聲唱法的過程,等于用我們的歌唱訓練來制造我們的嗓音樂器。美聲唱法所需要的歌唱樂器唱出來的歌聲是有他特有的“味道”的。

1美聲唱法在中國的發展概況

中國20世紀美聲藝術的發展,從其自身所走過的歷史軌跡看,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即20—40年代的初創期、50—60年代的發展期、“”時代的停滯期、改革開放時代的全面繁榮期。這是美聲唱法在中國從探索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曲折過程。

美聲唱法的初創期,當時中國聲樂藝術,是以美聲唱法的一枝獨秀為主要特點的。聲樂作品大多是藝術歌曲和喚醒民眾救國意識為題材的歌曲為主,從電影的音響資料來看,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美聲唱法聲音特點比較自然,由于美聲唱法的初進國門,對于當時民族民間唱法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建國后,隨著專業院校師資隊伍的壯大,美聲唱法步入到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印象,在美聲唱法探索上走了一些彎路,由于對美聲唱法理解上的差異,出現了咬字前、后的矛盾,影響了美聲唱法在中國發展前進的步伐,但此時期美聲唱法對民族唱法的融合已經有了初步的嘗試,歌劇《江姐》就是美聲、民族唱法相互借鑒的一個成功典范。縱觀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聲藝術在中國曲折的前進。

1977年“撥亂反正”開始,中國美聲藝術迎來了嶄新的一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翻開了她發展的春天。改革開放帶來了音樂創作的多元化,同時,也是美聲唱法發展突飛猛進的繁榮時期。以最少的氣力發揮出最大的聲音能量的美聲科學發聲方法,得到了專業領域更多的認可。美聲唱法出現了大批才華橫溢的年輕歌唱家,其中一些杰出人物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得很高的獎次,引起國際聲樂界的矚目,他們以東方特有的氣質和民族神韻震驚了世界,為祖國聲樂藝術事業贏得了榮譽。無疑這對當時中國的美聲藝術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合理借鑒和運用,發展中國特色的美聲唱法

2.1推動中國特色美聲藝術的發展,一定要處理好繼承和借鑒的問題

美聲唱法要立足于中國,就要學習一切藝術的長處,但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而是更注重消化、吸收,使其真正融入到美聲藝術中,為我所用。美聲唱法在中國發展,既要追求漢語發音的“字正腔圓”,又要保持傳統美聲唱法的歌聲特征。

要繼承和發揚美聲唱法,就要向民族演唱藝術學習的意識,從民族唱法中汲取營養,既掌握了高超的美聲唱法技藝,又能很好地把民族風格融入其演唱中。

對“唱法”的定義主要是指歌唱中的藝術表達及吐字發聲方面的技術規范之總和。所謂“唱法”,實際上應該包含技法諸元(含發聲技術技巧等)與文化諸元(含語言、習俗、音樂風格等)兩個方面的內容。二者是對于統一的關系。而‘風格’是指歌唱家在演唱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再創作的個性。實際上,唱法最終是為風格服務的,風格最終能否被接受則是由觀眾所決定的。這樣它就可以不斷地在實踐中去發展、提高和豐富自己。

2.2培養復合型聲樂人才,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美聲藝術

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美聲藝術,就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美聲唱法發展,對當今專業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培養復合型聲樂人才,例如,被稱為“中西合璧的夜鶯”吳碧霞就做到了在美聲、民族兩種唱法上都拿到了金獎。美聲唱法與其他唱法的融合將促進發聲更加科學,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形成多種風格并存。

在發展美聲唱法的同時,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美聲唱法科學的發聲原理更多的被認可和借鑒。比如,古老的秦腔劇種,由于黃土高原特定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高原凄涼的唱腔,由于時代的變遷,秦腔和當今青年的審美情趣有著一定的距離,為了使古老的秦腔劇種能被更多的人們所接受,從唱腔、樂隊、音樂諸多方面進行了改革,特別是秦腔界的很多演員都開始注意到美聲唱法中的打開,放松喉嚨的歌唱技法的運用,從而克服擠、緊的用聲習慣,使得這一唱法被當今人們所接受。例如《千古一帝》以及《遲開的玫瑰》等,無不流漏出聲樂歌唱技法的痕跡。

其實,從科學的角度看,無論哪種唱法在聲樂的基礎訓練方面的方法和標準都差不多,不外乎氣息下沉、喉頭穩定、聲音高位置等,在這些基本問題上人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沒有本質區別。金鐵林唱美聲,卻培養出了李谷一、、宋祖英等民族歌唱家。這證明唱法是相通的。

我們知道,美聲唱法的引進,本身就是中國聲樂藝術的新發展,也為世界聲樂園地增添了一朵絢麗的花朵———漢語美聲唱法。既追求漢語發聲的“字正腔圓”、又要持傳統美聲唱法的歌聲特征的漢語美聲唱法,并形成了一種結合型唱法,這也是美聲唱法可以立足于我國的根本之路。

2.3重視中國作品的演唱

美聲唱法從其產生、發展到傳入中國,近幾個世紀,現已成為我國歌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取得的成就全世界為之矚目、震撼。但我們在驕傲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美聲唱法歌唱家理應是在國內為中國百姓服務的,若不把唱好中國歌當作關系到自己事業發展的大事對待,總有一天會被觀眾忘卻。

在過去的歲月里,美聲唱法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生根、發芽、結果,是因為前輩歌唱家和教育家在運用美聲唱法唱好中國歌這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李雙江、吳雁澤、蔣大為、彭麗緩、殷秀梅等都為提高本民族藝術素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多數運用美聲唱法的歌唱家,理應是在國內為中國百姓服務的。

由于社會的需要、各國文化交流的需要和美聲唱法自身的生命力,美聲唱法在中國不僅被中國人民接受,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先后出現過不少深受中國人民愛戴的美聲唱法歌唱家,同時也得到世界的認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始終把唱好中國歌、受中國人民的愛戴視為頭等重要的事。

美聲唱法要在中國生存、發展并獲得永久不衰的生命力,成為廣大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我們廣大的美聲唱法歌唱家,特別是藝術院校、高師院校中以美聲唱法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聲樂專業的師生,應該在學習、繼承和發揚美聲唱法傳統的同時,了解和吸收中國民族聲樂之精華,把美聲唱法的技術、技巧與我國的語言發音、民族風格和民族感情的傳統結合起來,教好、學好、唱好中國的聲樂作品,通過這一途徑才可能使美聲唱法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學習,從而得到進一步發展。愿把美聲唱法的優點不斷的與我國聲樂藝術、語言特點相結合,真正走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從而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長盛不衰!

參考文獻

[1]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0.

[2]呂玲.三種唱法爭鳴二十年回顧.音樂研究,2007.12.

[3]郭克儉.傳統聲樂文化特質及其當下意義.音樂研究,2004.4.

[4]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0,P8-9.

第2篇

關鍵詞:意大利美聲中國傳統的聲樂演唱藝術美聲唱法中國化

一、意大利美聲及其特點

“美聲歌唱”是指意大利的一種歌唱風格,Bdcanto意大利語的字面翻譯應為“美妙的歌唱”,也可譯作“美歌”或“美唱”。具體講,美聲唱法講究音色柔美、音質純凈、發聲自如、旋律的連接勻稱而靈巧、裝飾音優雅而精美、歌唱風格真摯而富有情感。技巧上主張張開喉嚨,聲音明亮,吐字清晰和良好的氣息支持。美聲唱法規范的聲音特點,可用“通、實、圓、亮、純、松、活、柔”八個字來概括。

二、中國傳統聲樂的藝術特點

我國的聲樂演唱講究揣摩、潤色、意境以及韻味。在中國藝術審美中“韻”是最高的范疇,中國藝術家認為“韻”是區別文藝與非常藝術、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的根本界限。“南腔多調緩,須于靜處見長;北曲字多曲調促,須于巧處討好。”(《顧誤錄》)演唱時必須突出地方特色,把握曲調特點,這好比量體裁衣,合適得體方能增加美感。

三、美聲唱法中國法

1.美聲唱法的傳人、借鑒和發展。

美聲唱法正式系統地在我國傳授是始于1927年,在先生等的支持下和蕭友梅先生的倡導下創辦的中國第一所音樂學院—國立音樂院。當時,蕭友梅、黃自等用白話文寫了許多以西洋唱法風格進行表達的獨唱、合唱歌曲。這些歌曲反映了海外游子對親人、家鄉的思念與愛慕深情以及對祖國河山殘破的焦慮和對祖國深厚的熱愛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創作改變了學堂樂歌時期“選曲填詞”的方法,自己創作歌曲,均配以伴奏并廣泛地運用了各種演唱形式。到了19世紀30年代以后,西洋音樂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地發展。以冼星海、聶耳為首的廣大作曲家創作了許多外來藝術形式的作品,這些作品與我國的民族語言、民族情感、文化傳統、人民生活以及民族命運相結合,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發揮了極其光輝的作用。

2.美聲唱法與我國傳統演唱藝術的異同。

美聲唱法與我國傳統演唱藝術的異同可從“風格”、“節奏”、“曲調”、“語言”、“情感”四個方面來分析。

風格。音樂風格主要是由作曲家氣質、性格、素養、審美觀點以及生活本身發展變化而決定的。西方美聲唱法和我國傳統藝術的結合在風格方面可以說是異中求同的,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各自擁有各自的地域特點。

節奏。在中國傳統的音樂中,聲音和休止的長短用“拍”來衡量。在傳統的音樂中,可以根據唱腔和演唱者的情緒來改變音樂中的拍值。歐洲音樂中的拍值基本上是保持不變的,而我國的傳統音樂中常用“放松”和“拉緊”(拍值變長可以稱作“放松”,拍值變短則可以叫做“拉緊”),使曲調充滿變化和活力。

曲調。曲調是音樂的靈魂。中國人側重聲樂曲調,在實踐中非常注意語言和音樂的聯系,且音域不寬,富于彈性和歌唱性。由于我國多民族多語言的實際特點,也就影響了我國曲調風格的多種多樣。在演唱中國作品時,首先應該掌握傳統曲調的風格。

第3篇

氣息上,我國新疆民樂教學中,保存了傳統新疆民樂的富有特色的技巧,運用西方美聲唱法的呼吸原理,要求學生在歌唱呼吸過程中把氣息深深地吸進肚子,保持在腰腹處,就是說在歌唱的時候要時刻保持吸氣的感覺。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保持氣息均勻、持續、平級、連貫的流動,遇見需要連聲唱法時,在句子中間盡量不要就進行換氣。傳統的新疆民族聲樂往往不能做到這點。因為美聲唱法是一種以意大利民族語言為基礎發展的聲樂,在演唱新疆民歌時,如果運用美聲唱法,來達到咬字清晰并且歌唱流暢的目的,是不能輕易的做到的。所以在咬字方面,學習了美聲唱法后,要求學生要降低喉頭位置,靠后字的著力點,提起軟腭立起后咽壁。保持咽腔的穩定。通過運用美聲,在咬字清晰流暢地演唱新疆民族聲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民歌教學上,有人曾說,字有寬窄尖團之分。但都要在一個通道內運行,通道并不因發窄母音而變窄,也不因發寬母音而變散,要始終保持烏通道,全身唱,只要保持在后通道,聲音就容易統一。美聲唱法對新疆民樂的影響也如是。在共鳴的方面,我國新疆傳統民歌主要是口腔共鳴,要求的是對局部共鳴的運用。在新疆民樂教學過程中,借鑒美聲唱法對混合共鳴的使用。要求學生打開喉嚨,在穩定的通道內發聲。將傳統的新疆民樂中擠、卡、壓的聲音克服,保證歌唱出來的聲音圓潤并且音色被中國大眾接受。并根據不同的民樂作品來借鑒美聲唱法的的共鳴腔體的運用,表達出不同曲風的新疆民族聲樂。將傳統新疆民族聲樂唱法的特殊性和美聲唱法的科學性緊密地結合運用。

二、聲樂教學科研的借鑒和影響

隨著新疆民族聲樂教學的開展,我國的民族聲樂理論研究,才開始慢慢發展。隨著將美聲唱法和新疆民族聲樂的有機結合,新疆民樂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開始良性發展。不僅在研究的方向上越來越廣,在課題上也越來越精細。從根本上來說,這些研究還是借鑒了西方美聲學派的科學理論體系的。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開發出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研究方向,影響意義深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新疆民歌聲樂教學也在不斷地進步,中國的新疆民歌歌唱家通過掌握學習西方的美聲唱法,借鑒其科學理論,與新疆的語言發音相結合,完成新疆民歌作品的的演唱,使美聲唱法在新疆的本土化才得以順利實現。

三、結語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中文字幕|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雏女强破瓜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果冻天美精东蜜桃传媒|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亚洲综合色色图| 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都市春色校园另类|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www|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99久久免费国产香蕉麻豆| 女人又黄的视频网站|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波多野结衣|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在线国语5|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囗交| 国产在线看片网站| 91香蕉视频黄色|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