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育音樂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社區音樂教育辦學競爭日趨激烈在當下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的環境中,社區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的數量也是與日俱增。根據筆者所走訪的社區音樂學校和培訓機構的情況來看,其競爭日趨激烈:有的社區往往會同時存在幾家音樂學校,有的大型社區甚至有十幾家微型社區音樂學校。培訓地及環境也參差不齊,有的是租用一套民用住房,通過改裝,放入幾架鋼琴,便開始對外招生;好一些則是租用比較大的社區商業租鋪,進行改造形成校區。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少培訓機構不斷招收新教師,開辟新教室,擴大招生。不少投資者盡管是非專業人士,因為發現了這塊市場利潤,因此也積極投資加盟。有的品牌還形成了連鎖店、便利店的模式,換言之,只要培訓機構有一到兩個長期穩定的教師,便可以加盟、開課。開辦社區音樂教育培訓班手續簡單,幾乎不設標準的辦班條件和投資收益額度的不斷增加,都使得該行業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其教學質量也必然受到影響。
根據以上廣州地區社區音樂教育情況的分析,筆者認為,盡管社區音樂教育在當前存在不利的因素,但社區音樂教育的價值仍然值得肯定,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社區音樂教育有利于在非音樂專業人群中拓寬音樂教育的受教范圍社區音樂教育雖然機構小,但是數量多,因此其輻射面也非常廣泛。有的大型小區甚至開設了多家社區音樂教育培訓機構。諸多的培訓機構見縫插針地安插在社區中,在非音樂專業人士中普及了音樂基本知識,對非音樂專業人群音樂素質的提高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大大拓寬了音樂教育人士的施教范圍。
2.社區音樂教育是學校音樂教育的有益補充眾所周知,學校音樂教育的施教范圍相對較小,且學校音樂教育的時間也受到了相對嚴格的限定,而社區音樂教育恰恰彌補了學校音樂教育的這些不足之處。其時間相對靈活,無論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在休息時間,社區音樂培訓機構都能夠根據學員的要求來安排音樂學習的時間。部分學員由于僅僅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娛樂需求,因此,在家庭經濟條件或家庭住宅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沒有購置樂器,社區音樂培訓機構還會向這些學員提供樂器租用的便利條件。這也使得音樂教育更加貼近民眾的需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音樂教育的受教育人群的數量,對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立足于本民族又要面向于全世界,在吸收西方理論的同時,注重本民族的音樂發展。作為小學生,正是逐漸培養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最佳時期,同時也是傳承民族音樂的重要階段。通過學校的音樂教育,在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向他們傳播我國傳統民族文化,讓他們繼承優秀的民族音樂。因此,普通基礎教育是專業音樂發展的基石,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應當從小學基礎音樂教育開始。
二、小學教育中民族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雖然有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對于民族音樂的教育程度仍然遠遠是不夠的,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一,民族音樂教育沒有受到重視。長期以來,雖然音樂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對民族音樂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但是其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面對西方音樂、日韓文化等大量文藝作品的涌入,我國民族音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崇洋的教學方式取代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忽視了民族音樂的傳承。其二,音樂教師的民族音樂文化素質不強。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音樂素養的高低影響著學生們對于音樂知識的了解。目前,一些小學教育中,缺乏具有專業知識和高素質的音樂教師,由此,直接影響著學生音樂教學的質量。其三,小學民族音樂教育具有片面性。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大多只是關于唱歌和舞蹈方向的教學,傳統的民歌說唱和戲曲方向的課程甚少涉入,因此,學生對于我國國粹了解有待深入,缺乏基本的常識。其四,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缺乏規范性。通常來說,當前民族音樂教學的內容只是穿插于各節音樂課程中,并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這樣孩子們缺乏民族音樂的概念,對于民族樂器和戲曲方面的知識了解更是甚微,這些都不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三、小學教育中民族音樂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充實民族音樂教學的內容音樂教材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小學音樂教育使用的教材中適當地加入我國各民族不同風格的音樂,從而突出民族音樂的教學特色。其次,通過加入一些貼近小學生生活,并且能夠得到他們喜愛的、經典的音樂素材,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置多樣化的民族音樂教學課程現如今小學的民族音樂課程單一,大多是以教育唱歌和舞蹈為主,缺乏對于戲曲、說唱和樂器的教導,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應該設置一些相關的課程。例如設置欣賞課程,讓學生們了解基礎的民族音樂四大件,了解一些著名的民歌、民族舞和樂器。與此同時,也可設置相關的實踐類課程,讓學生們親身體會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小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熱愛和興趣,也要提高教師對于民族民間音樂的審美和熱愛。例如,在小學生打擊樂教學活動中,可以將傳統的節奏樂器和小學生經常使用的木魚、三角鐵和沙球等結合起來,不僅有助于體現作品的思想,還有助于增強小學生對節奏感的敏感性,更突出小學音樂教育的民族特色。
(三)改革民族音樂教學的模式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小學的民族音樂教學。為了真正使小學生熱愛、喜歡和接受民族音樂,學校必須改變其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實現民族音樂的傳承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口傳心授”的方式,通過“感染熏陶”使得學生們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并主動了解和學習民族音樂。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民族音樂的圖畫與錄像,讓學生“多看、多聽、多演”,通過這些視覺材料,切身感受民間音樂的魅力。
四、結語
中職學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能夠引領學生對世界音樂及音樂的創作持批判性的態度,以使學生形成全球性的視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涵蓋著各民族音樂文化的音樂??傮w而言,現代音樂教育定會朝向全球視野方向發展,而面對音樂教育觀及音樂價值觀的爭議,中職學校應首先培養學生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然后再以此為基礎,理解各民族的音樂文化。目前,中職學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作用及中職學生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價值觀已成為衡量中職學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價值的新坐標。為此,本章節注重探討中職學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已成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
音樂文化源自社會生活方面,因此無意識的音樂教育行為是傳承音樂文化的重要途徑。但與無意識的音樂教育行為相比,有意識的音樂教育行為則是傳承音樂文化核心內容的主要途徑,即短時間內便是受教育者獲取到系統的知識,且隨著中職教育行業的發展,中職學校多元文化教育已成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但音樂教育多以對音樂文化的選擇、整理及傳遞來對音樂文化進行保存及維持。音樂教育選擇及整理音樂文化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受教育者的年齡特征及心理發展水平、社會的需求,因此中職學校音樂教育過程,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特征及學生未來服務人群的基本需求。音樂教育的重要職能是重組音樂文化,即采用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方式傳遞音樂,亦或說使受教育者以最短的時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從而習得音樂文化的主體內容,并最終實現對音樂文化體系的完整傳承。
(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以借鑒及傳播外來音樂文化的形式
來發展本民族的音樂文化人類音樂文化的傳承及創造過程,促成新音樂文化因素的產生,因此音樂文化具有變遷性。傳播對音樂文化的變遷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音樂文化的傳播要求具備合理的傳播媒介、傳播方法及傳播途徑。就音樂文化的傳播,音樂教育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音樂教育對傳播內容具有選擇與整理的功能,以實現對核心音樂文化的傳播;音樂教育過程對反饋信息的接受、對傳播渠道及傳播內容的修正均能維持音樂文化的純正性;采取特定教學手段,以使音樂文化的傳播范圍更大;采用最優化的教學手段,以使傳授者與受傳者間建立起穩定且和諧的關系??傮w而言,音樂文化的傳承及變遷過程,音樂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即促進各民族音樂文化的相互借鑒及相互融合;培養極具創造性的音樂人才,以推進音樂文化的變遷;匯聚各民族音樂文化的技術、規范及精神,以推動本民族音樂文化的進步;傳播及擴散新音樂文化因素,以實現對全體國民進行大眾音樂教育。需要強調的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應重視借鑒與傳播的有效性及合理性,以免產生負面影響,此乃中職學校音樂教育必須重視的方面。
(三)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本民族音樂文化凝聚力的增強具有促進作用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而音樂教育必須與社會相互融合,方才能促進音樂文化的發展,即發展成為與經濟、社會政治相協調及具有民族內涵、民族凝聚力的音樂文化。因此,中職學校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必須建立起正確的音樂價值觀,從而實現對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共享,由此獲得對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認同感。世界各民族的語言音調具有差異性,因此各民族音樂所用的音樂基本技法、基本手段及基本素材也具有差異性,由此產生各民族多樣性的音樂風格。可見,中職學校音樂教育過程,民俗文化環境的影響及口傳心授教學法依然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產生著重要的作用。
二、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