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土木工程答辯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土木工程;仿真技術;實習實訓;應用
實踐教學是對教學理論的進一步加強,學生在此過程中也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過去大眾化、講學式的教育體系對實習實訓的認識不夠,因此很多學生面臨畢業之后找工作難的窘境。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推動創新教育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現代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一、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教學中仿真技術的問題
在我國有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在教學時依然沒有創新,還是在按照已經過時的模式進行教學,雖然也涉及實習實訓內容,但效果不佳,并且基本上只是流于形式,實際效果有限。通常高職院校會有近一年的實訓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是很難進行施工實訓的。即使在訓練過程中采用集中分散結合的方式,但施工效果仍舊不理想。由于單一教學模式的限制,并且對教學和實訓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實訓教學通常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進行實訓教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不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第二,對課程體系的設置缺乏合理性;第三,缺乏實訓教學資源;第四,缺乏足夠的實訓教學時間。
二、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教學中仿真技術的實現
(一)虛擬場景建模
通過仿真設計軟件能夠設計出具有實際價值的虛擬場景,制作方法為:第一,用攝像頭拍攝現實場景,然后利用仿真技術對所得影響進行全景圖合成設計;第二,通過程序設計語言和編程軟件生成場景[1];第三,使用仿真設計軟件制作虛擬三維場景。以上步驟需要用到的主要軟件有3DSMAX軟件和VRML軟件,結合兩款軟件的使用方法為:首先,制作場景貼圖、動畫、造型等;其次,將場景導出至VRML;最后,修改源程序代碼,添加所需文件,并進行相應操作。
(二)實現物理建模
通過Export命令,對建模得到的max文件進行導出,導出后的文件為wr1文件,然后對導出的文件進行建模。這一過程可以通過VRML的傳感器節點完成,同時通過事件及路由器實現。
(三)實現行為建模
以Script節點定義及改變場景對象的外觀及行為,當Script節點開始初始化,某個程序腳本就會被調用。該事件在VRML場景中會被檢測出來,并傳遞至JAVA,通過JAVA對其作出相應的響應,也可以進行反向傳遞。
(四)構建網絡系統
虛擬的仿真教學環境可以對網絡中的信息資源進行高效利用,確保實訓教學具有動態有效性。例如Flashmx等工具能夠進行在線虛擬實習活動,具有十分廣泛的教學覆蓋面,在當前常用的輔助實訓教學工具中,最具發展前景。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建立遠程服務系統,實現對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的系統資源共享,這也是虛擬仿真教學系統未來進展的主要方向之一[2]。利用虛擬仿真實訓教學系統能夠給學生提供大量學習資料,保證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網絡虛擬實訓可以運用web三層結構建立B/S架構的虛擬仿真實訓教學體系。
三、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中應用仿真技術的方法
(一)在教學中建立規范化的仿真技術
虛擬仿真技術具有人機互動的特點,娛樂性強并且能夠形象直觀地表現畫面,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同互聯網聯系,能夠營造出逼真的場景,增加體驗樂趣。在學生開始土木工程施工實習的后,采用標準化的虛擬仿真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其學習主動性,而這一點,在傳統的教條主義教學模式下是難以實現的。通過規范的仿真模擬技術,能夠很好地重現施工場景,使學生完美地融入其中。
(二)在教學中安全控制仿真技術實施
仿真技術通過虛擬成像的方式營造一個看起來真實的環境,但由于其特有的虛擬性,因此情境知識看起來和真實環境無異,但卻很好地避免了真實環境中才會出現的各種危險因素。學生可以在課堂中融入真實的施工環境中去,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知識,在虛擬的環境中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控制操作,即使存在不規范問題或其它缺陷,由于不具有危險性并且并非真實,學生僅僅會感覺到緊張,但并不會造成危險和損失。虛擬仿真技術能夠加強學生規范化管理建筑施工流程,提高施工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發生率。
(三)重視仿真技術的設計及師資培養
在教學中引入并應用仿真技術,也是加強土木工程師資力量的重要因素。土木工程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專業,培養的也主要是實用型人才。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施工經驗,才能在將來的工作或教學活動中,占據主動。教師在進行仿真技術實訓之前,應首先做好完善的準備工作。在實現實踐教學的科學化和精細化規劃設計過程中,教師也應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另外,學校方面也可以積極引入或自行開發一些具有實訓價值的綜合仿真技術的土木工程實習軟件,充分滿足學生需求。
(四)在實習開展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在開展實訓之前,教師會根據實習的基本綱要給學生安排各種實習任務,此外土木工程專業教師也會專門給學生安排一些工作,學生需要根據自己實習的內容做一份答辯論文。這種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總結施工實踐經驗的能力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并且表現優秀的學生所上交的論文內容也能夠為教師日后教學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教師也能從中找到各種有價值的案例以供教學使用。
結束語
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符合其側重實踐應用的專業特點。在實訓中應用仿真技術,學校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國恩,梁鑫,周雨等.基于仿真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實習實訓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197-198,199.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英語;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0-0025-02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迅猛發展,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參與國際化工程與事務不斷擴大,英語的作用越來越重要[1]。如何培養既懂專業又會英語同時具備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是時代對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顯。為適應時代要求,筆者就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探索將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教學之路做了有益嘗試。
一、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全國各高等院校在專業英語教學方面采取了各種措施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2-3]。然而,高等學校專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以下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4]。比如仍然采用傳統教學內容、方
法,教學手段缺乏創新;專業英語課程不受重視;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基礎相對較弱,學習興趣與動機不一;學生不會自主學習,應用與創新能力明顯不足等。
二、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實踐的策略
(一)多角度與多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求知欲、積極性、主動性,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目標的學生,向他們介紹專業英語課所能起到的多重作用:其一,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激發學生考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興趣,對于準備考研的學生,專業英語對其入學英語考試及考研面試有極大的幫助。其二,促進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尤其是遇到專業英語句子翻譯不通順和不理解時,激發學生鉆研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其三,有助于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順利通過畢業設計答辯環節。其四,提高英語知識的應用水平,不僅掌握專業方面的英語表達方式、翻譯以及寫作技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與交流能力。利用多媒體與互聯網絡,從文字、動畫、圖片、視頻、聲音等多角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課堂信息量,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專業英語教學提供新手段,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應用基于工程實踐的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中,除重點講授與專業相關的詞匯、句法、語義以及語篇分析外,更注重提高與土木工程實踐有關的應用能力培養。例如,介紹土木工程專業領域內大型商業仿真軟件ANSYS、FLAC、ADINA、ABAQUS等的英文說明書,在學習專業英語的同時,也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計算原理。把本專業相關的圖片、視頻等有機地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例如美國的探索頻道,國家地理偉大工程巡禮等節目,對馬來西亞精明隧道做了較專業的專題介紹,課堂上邊觀看錄像邊講解,直觀生動,不僅引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英語聽力水平。
鼓勵學生網上收集和學習土木工程領域專家的英語講座,使他們更應珍惜校內的英文學術講座,這一過程不僅能使他們了解本專業的科技前沿,又能提高自身英語聽說的交流能力。在教學中引入工程實例,閱讀工程實踐的專業資料,如英文學術論文、英文圖紙、英文合同等,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專業英語于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專業英語應把教學的重點從學習語言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目標語言的能力上[5-6],基于
CBI教學理念,專業英語教學中變以教為主為以導和練為主,課前自學,課堂上進行講授與討論,課后探究。從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知識應用和創新能力訓練(如圖1)。
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三人一組,充分利用圖書館與互聯網檢索查找與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資料,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制作ppt課件準備進行課堂匯報。
課堂教學中,精講內容限于教材重難點或新進展。鼓勵學生上講臺對課下準備的ppt進行英文匯報和講解,在匯報(實踐)的過程中,將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專業和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匯報后,就講解或匯報內容展開交流與討論,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討論問題的機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課堂上就學生ppt匯報和討論中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再進行講解,鼓勵新思想、新改進、新發現。由于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通過討論與交流,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鍛煉學生ppt課件制作,上講臺講解,為學生大四畢業設計及答辯和將來的工作匯報打下基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培養了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撰寫英文論文,通過此練習活動,不僅掌握英文論文的撰寫格式,也將其創新思想表達出來,為學生將來撰寫論文和進行專業領域的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注重形成性考核,考核方式靈活
總結性考核評價注重期末最終的考試結果,忽略了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態,這樣造成部分學生平時不學習,只在學期末幾周突擊各門課程,而且往往能夠順利過關。為改變這種現象,采用了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評價,從學生平時課堂出勤、課堂口語表達、翻譯情況、ppt匯報、小組討論以及撰寫英文小論文等多方面進行考核,這樣,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教材上的知識外,課后還需要自主學習更多的專業和英語知識。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為他們提供了展示其個性特征、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
三、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創新的設想
(一)提升專業英語師資力量
加強本校專業英語教師的培訓。對于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獻身教育的專業英語教師應把他們派往名校甚至讓其出國培訓。積極引進國外智力資源進課堂。不僅對英語專業的任課教師引入外籍教師,更應該在各個專業領域引入專業課教師,讓學生了解本專業領域前沿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專業英語水平,也為校內專業英語教師創新教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加強專業英語教材建設與更新
研究型高校專業英語教材不適于普通本科高校專業英語教學,需要有相應的教材,然而現有的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專業英語教材質量卻不是很高,與之相應的教輔書更是少而又少,遠不如公共英語課的聽、說、讀、寫、譯教程來得全面系統,所以精心打造高質量的重在應用的專業英語教材與教輔書并不斷更新是目前應當著力建設的。
(三)增加專業英語課時,建立專業英語等級制度
由于我國英語學習起步階段已經提前至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大學階段學生的英語知識已經較為系統和扎實,因此,可適當縮短大學英語的課時,而把結余的這部分課時補到專業英語上。同時,可仿照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建立各專業英語等級證書制度,這樣一方面引起學生、學校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真正將英語教學引入重在專業應用的正確軌道。
(四)營造專業英語學習環境
校園內可開辦校園專業英語角、播放專業動態的校園英語廣播、專業英語演講賽、辯論賽、專業英語板報等。實驗室設備操作等附帶英文說明,中英文的專業教材甚至采用原版的英文專業教材,鼓勵和激勵專業課教師進行英文教學,比如在課時量計算時給予適當提高,評優評先,晉升職稱給予傾斜等,以激勵專業課教師采用英文教學。鼓勵和激勵學生畢業設計成果采用英文,畢業答辯采用英文匯報等。同時,擴大對外交流,讓校內教師和優秀學生到國外學習,引進國外師生來校任教和學習,吸收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不斷探索適應本校的基于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逐步開發人機對話學習和考核輔助系統,實現方便、快捷、高效、具有難度區分的自主式學習和客觀、公正的考評結果。
專業英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應當轉變觀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習過程由“被動適應型”變為“自主學習式”,讓學生由“知識接受者”變為“知識參與者”,從英語口語表達、翻譯、英文論文寫作、ppt課件制作、互聯網檢索與利用等多方面拓展學生專業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培養能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探索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創新之路,不斷培養出能夠走出國門,適應時代要求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清標,宋燕,李慶學等.土木工程國際化背景下的土木
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2]王海燕,趙莉萍,趙鳴等.工科院校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
實踐與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1,(5).
[3]施肖菁,鄭崇偉,李晗等.高校理工科專業英語教學模式
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
[4]李小紅.高校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高等教育研究,2011,(2).
[5]蘇文平.參與式教學法在本科教學中的實踐創新[J].北
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關鍵詞:畢業設計;創新思維;巖土工程;畢業選題
現代社會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構建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高等教育體系,必須在教育體制、教育方式、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有創新性發展,培養創新性人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提供人才和知識支持。本科畢業階段的實踐環節,即畢業設計(論文)是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通過該階段訓練能使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技術及基本能力的練習,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也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近年來,許多高校進行了畢業設計階段的改革與探索,從畢業設計教學創新體系建設、立題和過程管理、畢業設計全過程考核評價體系建設、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富成果[1-3]。
一、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認識
創新思維不同于常規的模仿思維,具有跳躍性、發散性、獨創性等特征。它主要利用已有認識和知識為基本素材,采用非常規思維來認識未知世界。新的科學原理的發現、市場歡迎的產品的研發、優秀藝術作品的創作、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都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所以,從學校教學教育入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對學生走向社會后的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4]。創新的關鍵在一個“新”字,從工程學科角度看,所謂新,既包括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的創新,也包括工程方法、手段的創新。所以,應該針對學生學習成績、興趣等,有不同的要求,更要允許學生大膽突破傳統,在已有基本概念基礎上開拓思維、發展新理論,創新新方法。而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未來主要從事實際工程問題,應以解決工程問題為目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從工藝、設備等角度進行改進、創新,這樣日積月累,也可以產生大的理論創新。以巖土工程為例,由于巖土體的特性,雖然主要理論體系已形成,但其中許多理論和工程實踐仍帶有很大的經驗性,在工程實踐中需要綜合判斷。這種現狀為該學科理論創新提供了很大空間,比如非飽和土的有效應力及有效應力原理、土的本構理論等,遠沒有達到理論完善,工程應用中往往將計算結果做為參考,而經驗判斷仍然十分重要。在目前巖土工程中常見的基坑支護及基坑穩定性、高填方工程工后沉降及穩定性等方面,不管是理論基礎還是工程方法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說明,創新的空間存在于學科任何知識點,關鍵是在平時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對學科和未知世界的興趣,繼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畢業設計方式創新
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最后一個環節,也是對整個教學效果的檢驗和綜合應用。畢業方式創新包括選題環節、設計過程環節、評價環節等的創新。從選題環節看,目前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大都采用指導教師指定設計題目、學生按照畢業設計指導書進行設計、指導教師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輔導或檢查,最后進行畢業答辯的過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注重啟發學生發現問題這個環節,而是直接給學生某一問題讓他去解決,而這個問題本身可能并沒有多少科學價值,畢業設計方式也顯得單一[5]。要創新,首先要能發現問題,不能發現問題也就不可能有發明創造。目前,學生選題都流于形式,由指導教師直接指定,這是由于目前大學教育評價方式決定的。重科研輕教學,老師沒有時間、也不愿意在這方面耗費精力。畢業設計階段應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調研、查閱資料、和老師交流等方式,發現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科學思路和方法。這個時間段甚至可以更早些,可提前數周就讓學生準備。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細心指導,多溝通,最終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這個方式進行選題的,但這個過程毫無疑問對學生是個鍛煉和培養。有些雖形不成科學問題或沒有形成解決的具體方法,但可能成為以后發現或解決科學問題的基礎。創新的基礎是思維創新,需要輕松的環境,也需要有一定的壓力。所謂環境輕松,主要是要給學生思考的自由,敢于挑戰現有理論和權威,要有和老師進行自由討論、辯論的環境,而這是我們的教育最缺乏的。對于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獎勵,對通過自己思考發現了重要科學問題并選擇畢業設計題目或方向的學生,其結果不一定是圓滿的,或者有可能在有限的時間中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對于這種情況,應該在教學規定上給予指導教師一定靈活度,比如延長畢業設計時間,或者達到某一程度也可認為達到畢業要求等。給學生壓力也是必要的,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大,不專注于畢業設計。因此,指導教師應嚴要求、勤檢查,對學生和社會負責,沒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嚴格按照規定處理。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培養創新。創新首先是思維創新,要從基本概念上下功夫。在某一學科的創新是一個逐漸形成、完善的過程。在畢業設計階段,學生可以在具體、細節的某一點進行改進、創新,如計算方法、應用原理、設備或工藝、程序方法等的改進。為此,指導教師要讓學生首先理解畢業設計中遇到的現有規范、手冊、教材中各種規定或方法的原理、機理。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發現其中不完善、甚至錯誤的東西,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對問題的認識,把年輕人的活躍思維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認識,老師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通過分析、討論達到共識,若達不到統一認識,可留待以后繼續研究。此外,我們強調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并不是要求每個學生在畢業生設計中一定要有創新性成果。每個學生基礎知識水平不同、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不同、個性不同,畢業設計水平自然不同。對大部分學生,首先是培養一種創新意識,對以后工作和人生起到良好作用。畢業設計中能滿足正常任務要求,達到工程設計等目的就是合格的。
三、畢業設計選題創新
除了前述讓學生參與或自主選題的要求外,畢業設計題目本身對畢業設計的效果十分重要[6]。畢業設計所包含內容可以覆蓋較多知識體系,也可以集中在某一點。在巖土工程專業或方向畢業設計中,可以完成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包括上部結構和巖土工程部分,后者可以是地基基礎、基坑支護、邊坡支護等;也可以全部進行巖土工程的內容。具體選擇可根據學生興趣、特長,對已確定工作單位的學生,還可以依據可能的工作性質等確定。從畢業設計內容上看,我們在近幾年實踐中,巖土工程方向畢業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勘察是巖土工程的基礎,通過該內容畢業設計,可使學生具體掌握巖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步驟、內容,增強對巖土體的認識,讓學生充分理解土的物理性質和力學性質指標的獲取方法、用途和相互關系,學會從勘察的角度對建筑場地和地基進行評價,認識工程勘察與工程設計、施工之間的關系。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畢業設計對學生以后工作和學生在巖土工程學科進行創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巖土體性質的不確定性非常突出,因此,對其認識方法、手段和評價顯得非常重要,而目前的工程和科研實際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正確認識這些問題,有利于學科創新。巖土工程勘察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但由于條件和時間限制,完成整個過程的勘察是不現實的。為此,我們將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相結合,比如,現場描述和土類命名主要通過正在進行的工程的實習完成,由現場技術人員講解。畢業設計任務中提供的現場描述和室內試驗、原位測試數據都是實際工程原始數據。學生根據原現場描述和土工試驗對土進行分層,然后進行各分層土性指標的統計和評價等工作。2.地基基礎設計。根據我校地處西部特點,主要進行黃土場地地基基礎設計,包括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CFG地基處理、樁基礎等。上部結構的結構形式、傳至基礎頂面的荷載等都是由設計院提供的實際工程案例。學生根據自己完成的巖土工程勘察數據或者指導教師提供的土層工程特性指標和相應的規范進行相關設計。進行地基基礎設計時,地基基礎選型是很重要一環,既要滿足安全要求,還要經濟可行。比如高層建筑的CFG樁復合地基、樁基礎和與筏板基礎之間的選擇,要通過承載力、變形和經濟指標的比較才能確定,既涉及到巖土工程特性指標的合理選擇、地基基礎基本概念的正確理解,也與工程實踐中施工、造價等有關。通過多環節分析、設計,既可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認識水平,也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為學科提高和創新發展創造條件。3.基坑工程設計。在巖土工程方向課程設計中已進行過基坑支護設計,但其基坑深度較淺,通過土釘墻或單排錨索+排樁即可達到支護目的。畢業設計中完成的基坑工程深度較深,設計計算明顯復雜。學生可完成基坑支護或基坑降水設計。前者通常為3~4排錨索+排樁支護,后者為井點降水。4.邊坡治理。設計任務書中,建筑場地位于邊坡底或頂部,要求學生完成邊坡的安全性評價和加固處理設計。以上幾部分內容之間可組合為一個完整的畢業設計。而以下內容可分別單獨為一個畢業設計。5.地下結構設計。一般為地下車庫、商場、地鐵車站等,因為此部分設計包括功能要求,所以需配備建筑學專業的指導教師。該設計內容包括了建筑學、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6.動力機器基礎設計。對于大型機器設備,如發電機組等,其不同于一般建筑物地基基礎,基礎設計有其特殊性。設計題目取自于設計院的實際工程,通常設計內容包括動力荷載計算、動力基礎框架結構設計和樁基礎設計等。7.隧道設計。對取自實際隧道工程的題目,讓學生完成隧道圍巖分級、圍巖壓力、圍巖支護設計與施工等。8.其他。除了以上內容外,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還有學生依托老師的科研或生產項目進行試驗、計算、理論分析等,完成畢業論文。結語在畢業設計中培養創新思維,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的系統工程。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初步建立了一套既能滿足正常專業培養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有所創新的畢業設計模式,以針對具體情況,適應不同學生的要求。但為了適應未來形勢的要求,還必須與時俱進,繼續探索,以使工科學生畢業設計不斷創新,使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高琪,李位星,廖曉鐘.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全過程考核評價體系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1(32):393—397.
[2]彭秀英.立題和過程管理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保證[J].中國大學教學,2012(3):75—76.
[3]童樂為,羅烈,劉沈如,等.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創新體系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2(19):111—114.
[4]蔣太巖.培養創造性人才應具備的基本條件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0(4):40—41.
[5]姚直書,宋海清.提高巖土工程專業方向畢業設計質量的有效措施[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1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