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藝術設計教育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首先,包裝藝術設計主要服務于銷售產品,需要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消費者目前已經從溫飽型逐漸轉向小康型和享受型,要求具有更加舒適、美觀和方便的商品包裝造型和藝術結構。這樣就要求不斷創新包裝藝術設計理念,以便滿足時展要求。其次,藝術設計是一種來源于生活的創作,同時還要超越生活。只有這樣,藝術設計產品才能成為藝術品,才能出現商品的美化,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再次,包裝藝術設計在知識經濟時代事實上屬于一種經濟行為,設計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如何才能促使包裝設計的作品成功轉變為促銷的藝術品?第一就是對設計實行準確定位。在定位包裝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不但要對藝術表達實行準確定位,還要積極定位符合現代化消費者的美感。最后,伴隨著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各種流派與設計理念的演變包裝藝術設計也不斷發展變化。能夠看出,流行于世界的設計理念必定是與時展要求相符合的設計理念。設計流派的發展規律與結果也順應時展方向積極設計調整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壯大與發展,反之則會滯后甚至消失。
2包裝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建議
(1)與時展相符。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包裝藝術設計必定與時展要求相符。如何才能促使包裝藝術設計與時展要求相符呢?迫切需要在包裝藝術設計方面的高素質人才。而這些人才的重要來源便是包裝藝術設計教育。所以包裝藝術設計教育與時代的發展必須同步。高科技的發展首先成為時展的重要體現。很明顯,包裝藝術設計學科在知識經濟時代中逐漸提升了技術含量,普遍開始將電腦作為輔助設計。也就是說,在藝術與技術世界不斷進行磨合的邊緣位置出現了包裝藝術設計學科。在包裝藝術設計教育課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高含量的技術知識,一些創新的設計方法以及相關的藝術設計知識。時代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著重凸顯了兩個字創新。包裝藝術設計教育需要著重凸顯創新特點,在培養包裝藝術設計人才過程中構建一個創新模式。把創新理念貫穿于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設計教學手段中。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培養出兼具創新理念與發明創造能力的包裝設計藝術人才,才能在世界包裝藝術設計中使中國具有巨大的競爭能力。
(2)注重社會效益。所有工作都需要注重效益,包裝藝術設計教育也對社會效益非常重視,這也是時展的要求。包裝藝術設計重視社會效益,是指怎樣對包裝設計高素質人才進行培養,設計出具有時代特點的高素質產品。需要在教育管理、人才以及市場方面產生效益,將人才市場作為重要方向,把社會需求作為重要目標,以創新的方法技術作為措施,找準改革重點,積極完善培養方法,建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理念。只有如此,最終才能培養出具備一定素質要求的復合型人才,才能促使包裝藝術教育獲得豐厚的社會效益。
(3)組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包裝藝術設計教育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是互動的。包裝藝術設計的主體是產品的包裝,是一種對人類精神與物質需求積極滿足的藝術綜合創作。如此一來,包裝藝術設計行業實踐工作的中心便是為了達到商業目標而產生的具有藝術創造性的勞動,終極目的就是獲得經濟利潤。包裝藝術設計教育是將授業解惑作為基礎,積極培養與市場要求相吻合的包裝藝術設計高素質人才的藝術勞動,終極目的就是獲得社會效益。經過培養的人才主要工作是包裝藝術設計,假如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利益,那么就是成功的包裝藝術設計,有效提高了社會效益,同時也就表示我們獲得了成功的教育。聯系實際情況分析,包裝藝術教育的出發點必須是市場需求,聯系設計服務要求對教學活動進行安排。第一,設置課程應當將藝術作為重要基礎,只有擁有扎實的藝術基礎,才能獲得良好的風格創意。第二,設置課程需要利用創新技術。例如,電腦設計。學生獲得市場的認可與學校重視電腦設計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誠然不能僅僅是學習電腦設計,進而忽視其他課程。還要設置一些音樂、文學等課程,這樣不但可以很好地對學生情操進行培養,啟發設計思維,也有利于創意設計。第三,要聯系實踐。積極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更加關鍵的是可以獲得書本上沒有的重要知識。設計原本就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性的學科,例如設計需要緊密結合印刷技術,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對印刷工藝進行考慮,思考設計作品是否能夠利用目前的印刷工藝制作成成品。這些知識的積累必須利用實踐活動。當然,應當合理安排實踐時間,必須將學習作為主要內容,實踐作為輔助內容,特別是年級較低的學生,不能較早進行設計服務,而是要鞏固基礎,豐富知識面,為更好的實施設計服務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
(4)重視教學策略。包裝藝術設計教育應當對學生的智力進行更加深入的開發,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才智進行啟迪,積極培養創造思維。只有開發了智力,才能夠產生更多的設計構想。智力開發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生動的教學方式,重視教學策略,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結束語
1.較高的文化素質,較強的交流能力。
2.良好的審美品味,扎實的專業素養。
3.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源選撥體制來適應這一要求。
但目前,我國的生源的選撥體制還無法適應未來設計教育的需要。由于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專業前教育還完全沒有展開。因此,在生源的選拔上更多的還是套用了美術人才的選拔模式。不可否認,藝術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視覺藝術的特征。但是,視覺藝術是藝術家的一種自由觀念的表達。而藝術設計則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活動。它們有在視覺審美上的共同點,但在工作方法和目的上則有根本的區別。好的美術基本功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但是卻不是設計師的核心素質所在。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對一個設計師來說更為重要。目前我們的專業考試,充其量只能反映學生的美術功底。在文化素質方面,藝術考生的文化成績要求只有文化考生的一半左右。這本來是國家對藝術考生的一種照顧性政策。但卻被很多以升學為目的的老師和學生看做是進入大學的一種捷徑。這種荒唐的現狀,是和我們對設計人才文化素質的高要求背道而馳的。因此,要提高設計教育的質量,首先必須革目前的設計教育生源選拔體制。如1921年要報考包豪斯設計學院,必須交申請人的作品集,健康與財產擔保證明,以往學校的成績記錄單、個人履歷等文件,申請書必須得到格羅佩斯和其他三名教授的批準才能入學。入學后要經過6個月的試讀期,如果合格才轉入正是學習階段,否則勸退!從上不難看出,在學生的評判標準上,包豪斯并不是看一次的成績,而是關注學生長期的學習情況。同時,在評價學生時,起關鍵作用的是本專業的資深教授。當然,用百年前包豪斯的考核辦法來套當今中國的現實情況肯定是不明智的。但是,其某些選拔人才的思路卻是有著現實意義的。鑒于包豪斯和西方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在生源選拔上的經驗,筆者對我國教育的生源選拔體制改革有如下一些思考。
1.改變目前一刀切的生源選拔模式,加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利。各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的辦學特點,建立起符合藝術設計教學規律和自身教學要求的生源選拔體制。在考試方法和內容上應當更加靈活且多元化。
2.加大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考察。目前的藝術設計專業考試,幾乎不能反映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造力,其實學生的創造能力并非只能靠圖面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國外的藝術設計學院,通過看學生的作品以及了解作品的理念,專家就能評判這個學生的思維能力。
3.提高藝術設計考生的文化成績要求。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文化成績不僅反映著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又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目前,我國藝術設計考生的文化素質大部分較差,這樣的文化素質嚴重制約著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近年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連起碼的幾何函數知識都不具備,極端缺乏數理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些知識恰恰是藝術設計師所必須具備的。同樣,學生的外語水平也有待提高。這個問題目前顯得尤為突出。不具備起碼的外語閱讀與交流能力,國際視野從何談起呢?因此筆者以為,藝術設計的生源選撥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象目前這樣兩三百分就能進大學學習設計是肯定不行的。
(一)結合當地辦學優勢在藝術教育教學的設置過程中,可以結合當地的辦學優勢,這是實現創新藝術設計的途徑之一。結合當地的辦學特色就是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安排學生邊學習邊進行藝術創作,先創作和設計一些符合本地地方特色的東西;在課程的組織上,就是在組織課堂上突出本地的文化,在辦學的理念上也定位在文化本源,在教育的定位上,可以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培養有獨特文化氣質的人才,在畢業生的就業上,也會有相當的優勢,在學科的教育上,以傳統文化作為教育的重點。也就是說把創新放在本土,要把教育與當地的特色結合起來。
(二)深入挖掘區域文化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創新有著很大的困難,區域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區域文化在教育創新上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來,從區域文化進行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這樣既可以彰顯藝術特色就可以為創新做很大的貢獻。
二、探索跨學科的培養模式
(一)綜合納入邊緣學科綜合學科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幫助藝術設計教育的學生拓展思路,設計教育出更多更新穎的作品。藝術設計教育是一門很廣的學科,覆蓋了很多的領域,與其他的學科有很大的交叉性,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習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們得到綜合的發展,這對于藝術創造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于學生思路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創新的思路,社會實踐也是創造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的靈感來源于實踐,取材來源于實踐,創作也在實踐當中,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發揮了學生的創新創作的積極性。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開闊的思路,在實踐中是最容易找到靈感,當然也是發現問題最多的,在實踐中,就能通過自己實踐解決這些問題,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作能力。
三、加強整體師資隊伍建設
(一)完善教師招聘制度在現代設計教育中,教師的水平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師資力量的高低直接決定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質量較高的師資隊伍在課程設置,課程完成的目標上都略高于一般水平的教師,因此,學校要對創新能力方面的教師進行嚴格的教師聘請制度,在教師的聘用上進行嚴格的考核。與此同時,對教師還要進行定期的考核制度,對于一些質量較差的教師拒之門外,使教師時刻保持警惕,不斷的完善自我。另外,在薪資的待遇上也有所側重,對于表現好的教師要有學術上和藝術創新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