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趣味化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提高課堂趣味提高實驗趣味注重文字趣味性
初中的化學課是從畢業班開始開設的一門新的學科,學生沒有基礎好壞的差別,但是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這些學生他們的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他們對于這門課程缺乏興趣,怎樣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呢?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提高自己授課的趣味性來做起。
一、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
化學科和其他的學科一樣都是中學之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因此,可以和別的學科一樣,首先從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入手,注重在課堂教學之中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學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學習惰性,完全可以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去抓住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煥發出學習的激情。
1.優化新課導入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在開始每一堂新課時我們都會設計一個新課的導入,導入的設計的目的是承上啟下,連接舊知識,自然引出新知識。但是,如果在這承上啟下的過程之中,如果能夠使其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還會更加深入地引發出學生的學習好奇心。
2.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保持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在學習新課的開端具備了一定的好奇心,這也就使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也就使學生能夠感覺到學習的趣味性。為了保持學生的這份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就必須注重教學時理論聯系實際。因為空有高深理論的學習而不聯系實際,只能夠使所學知識日益變成空中樓閣,時間稍長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聯系生活的實際,卻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所學知識的用途,能夠親身去體念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也就進一步加深了學習的興趣。
3.教學中注重提問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思維。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為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課堂提問的趣味性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時聽到別的老師埋怨,埋怨學生不認真聽講,不積極思維,那么我想——學生為什么要積極主動地去思維呢?你的課堂表達能力有沒有能夠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在教學之中多恰如其分地提些問題,多提高這些問題的趣味性,難道還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
化學是基礎的自然學科之一,學習過程之中對問題的抽象思維運用較多,時常要進行積極地推理、運算和判斷等,這離不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開動腦筋,因為腦是思維的器官。要使學生開動腦筋,這就需要學生自己有一定的學習興趣,提問就是刺激學生開動腦筋的一個十分有效手段。一個十分有挑戰性的提問,一個十分有啟發性的提問,一個十分有趣的提問,時常都能夠十分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生學習情緒,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面對挑戰,去解決問題,去體會問題解決后的成功,這份成功又進而推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一個十分平淡的提問,一個十分無聊的提問,一個過于簡單的提問往往總會使學生厭倦思維,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問題不值得去思考。
4.積極運用各種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化學課堂的趣味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學的手段也在日新月異地變化,尤其以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之中的運用表現最為突出。如果我們積極地去運用這些新穎的教學手段,必將會喚起學生的學習好奇心,進而激發化學課堂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樣的,在教學之中我們可以去探索運用這些方法,積極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例如,討論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參與探索,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見解,這樣通過各同學之間的探討,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化學課堂中來,感覺課堂學習的輕松和自由。邊講邊實驗法,教師適當地講解提示,然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去驗證課堂教學的結論,探索和發現其中的問題,獨自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真正使學生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增進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有興趣的課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課。
二、提高化學演示實驗的趣味性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化學的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本身就充滿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實驗本身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注重實驗設計的趣味性。要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直觀、新鮮、神奇,這也離不開優化的設計。例如,在講酸堿指示劑變色的實驗時,堿可以使無色的酚酞變紅色,學生看到這神奇的變色,定會興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補充一點——在加一些酸,紅色又消失了,再加堿又變紅色。加了如此一個反復的實驗內容,就可以使學生不拘泥于狹小的知識點,從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學習的興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實驗操作的趣味性?;瘜W藥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蝕性的藥品很多,因此化學實驗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規范性,如果實驗中有違規的、錯誤的操作,輕則影響實驗的現象和結果,重則會發生實驗事故。所以在化學教學之中,應該十分注重實驗操作的規范性,當然我們可以在實驗操作的規范性的同時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習不至于枯燥。
三、注重化學史中的趣味性發現
中學化學教材的內容多是十分經典的化學知識,學生學習也多是一味的接受,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懷疑精神是不利的,一味的接受同時也會日益磨滅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教學之中,適時地介紹化學史中一些趣味性的發現,卻可以使學生意識到,一些偉大的發現總是在平淡的學習探索之中造就,并不是十分遙不可及的事。這樣對于激勵學生大膽自主地去創造、去探索很有鼓動作用,無形之中就強化了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在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中極為關鍵,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遠、更長.初中化學趣味性強,應用趣味教學的關鍵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第一,通過有趣的小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探究意識,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動性.例如:“魔棒點燈”小實驗,孩子看到一根玻璃棒伸入透明的液體里,然后靠近酒精的,酒精燈竟然被點燃了.不用火,酒精燈是怎么燃燒起來的呢?這一有趣的實驗就會引發學生廣泛的興趣,使他們對“透明的液體”、“魔術棒”等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引導下讓學生走進化學、認識化學.第二,注重教學中語言的幽默性、趣味性.例如:“魔棒點燈”實驗中,老師干巴巴的說:不用火也可以點燃這盞燈.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效果則會大打折扣.但老師如果這樣說:今天,我不是你們的老師,我是從童話中走出的哈利波特,同學們,注意了,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首先,語言的趣味性會深深的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其次,有趣的實驗更是帶給學生震撼,學生不但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有親自操作試一試的沖動,培養了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動手能力和自覺學習意識.第三,利用有趣的游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氧氣的制取”中,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實驗目的,實驗過程,然后在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先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分組,然后讓各小組嘗試組裝實驗裝置,在學生初步完成后,將大組分成小組,進行“實驗裝置組裝接力賽”.活躍的課堂氣氛會使每個學生感受到化學教學的趣味性,使他們更愿意主動的學習化學、研究化學.此外,大組變小組,在快樂的游戲中,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避免了一部分學生只當“旁觀生”,沒有機會進行實際的操作.這一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整體的化學水平的提高,滿足了學生普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了化學教學效果.
2.其他教學方式與趣味教學法的結合應用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教學方法的單一應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學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也應注重于其他教學方式的結合.
2.1提問的技巧性、趣味性確保了提問的有效性
提高了化學教學的水平,趣味教學結合提問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學中,將提問與有趣的實驗結合起來,將燃燒旺盛的木條伸入一個集氣瓶中,木條會逐漸熄滅,當木條只剩一點小火星時,拿出來并提問:木條會在集氣瓶中熄滅嗎?由于學生看到先前的實驗,很多學生會認為木條熄滅,教師拿著帶火星的木條放到另一個集氣瓶中,木條會恢復燃燒.有的同學就會聯想到先前學習的氧氣的性質,很快的猜到第二個集氣瓶中的是氧氣,第一個集氣瓶與氧氣相似,那也應是一種氣體了.有的同學回想:原來老師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氣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氣瓶中裝的是什么氣體呢?一問激起千層浪,學生在觀察與思考中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會更為牢固.
2.2將趣味教學法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緊密,而生活又給學生提供了知識實踐的機會,結合實踐進行化學教學,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自然界的水”時,學生平常生活中接觸的水相當豐富,如礦物質水、自來水、蒸餾水、冰塊、污水等,水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態、軟水與硬水的區別、水污染的預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學中向學生講授(有條件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水相關的新聞)一些污水處理的最新科技,如將“污水”變成“飲用水”,讓學生客觀地看待高科技對人類世界的影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3將化學教學與其他知識聯系起來.
例如,在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時,將二氧化碳學習與消防教育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滅火作用.
3.趣味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學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廣泛地應用趣味教學方法外,應注重教學過程中師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學生發現化學趣味性的時候,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探索的方法,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導和啟發學生學習遠比逼迫和強制學生學習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學生思想逐漸的成熟,他們渴望和“大人”溝通、被“大人”認可,化學教學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學生思維模式的教學策略,對提高化學教學效果極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學方法應用過程中,要把握好興趣啟發、引導的“度”,要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教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樹立學生正確的、科學的化學學習觀念,增長其化學學習能力,使其在化學學習、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輕松自如、有所作為.
4.結語
21世紀教育創新行動綱領指出:目前我國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相對滯后,不能適應國民素質的需要。傳統教育模式在內容上比較注重基本的具體知識,在教學原則上強調系統性、鞏固性和量力性,在教育方法上強調教師講授、復習、練習和重復記憶,在組織形式上注重課堂教育為主。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往的傳統教育已完全適應不了急速變化著的時代潮流,以應試為目標的傳統教育以及相配套的傳統實驗教學越來越暴露出了它的種種弊端性。
一、化學實驗創新的必要性
今天由于知識和信息量的爆炸,再也不能片面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再也不能簡單的靠知識記憶、儲存的方法去解決實際的一切問題。如果只知道知識的積累和重復記憶,而忽視了知識的合理結構、實踐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知識即使再多,在遇到實際問題面前也會變得毫無用處。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已由知識型、智能型向創造型方向轉變,教育也由傳統教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向轉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創新已成為必然。作為一名化學教師,不只告訴學生怎樣記,更要使其知道怎樣去想、怎樣去做,通過創新實驗活動去激勵思維、培養能力,要讓受教育者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受教育者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習慣,主動吸取和獲得知識的能力。
二、化學實驗創新的特點
化學實驗創新應具備以下特點:新穎性、啟發性、探究性、綠色性、趣味性,教學手段多樣化及現代化。實驗是介紹化學的媒介物,化學實驗現象是認識化學真知的向導。因此,實驗的設計與安排要新穎,富有啟發性,能強烈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引起思維的積極活動和注意力的迅速集中。
環保已成為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作為與環境及污染都有密切聯系的化學而言,在實驗教學中引進“綠色化學”的理念已是必然趨勢。作為化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具有環保觀念,還需要在行動上成為一名環保衛士。因此,教師不僅對所加化學試劑量要控制好,廢水無害化,還要盡量使藥品能循環利用,儀器浪費達到最低。例如,可以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中的碘及溴,從而回收四氯化碳;實驗室制氨氣可以用硫酸銨取代氯化銨,從而減少試管的破損率等。
三、化學實驗創新的研究思路
化學實驗創新應包括實驗本身的創新及實驗教學的創新,研究思路可以從多方面著手。可以從網絡及文獻資料中提取實驗選題;從實驗異?,F象中產生創新點;改進“缺陷實驗”尋求創新點等。下面舉例說明通過實驗異?,F象及“失敗實驗”獲得創新。
例如,在做銀鏡實驗時,向試管中加入1 mL AgNO3 溶液后,然后加入氨水溶解,再加幾滴新制乙醛溶液水浴加熱,始終得不到光亮的銀境。實驗失敗,由學生尋找可能的原因。 轉貼于
原因:①試管沒有洗凈,可能有油脂或其他雜質附著在試管壁上。解決的方法:清洗過的試管再用稀NaOH溶液刷洗一下。②在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加入量不合適,教材的描述“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剛好溶解為止”。因此,為避免氨水加入過量,應將氨水加到沉淀溶解且仍有少量渾濁時為止。由學生自己操作,實驗成功了。在此過程中,學生沒有盲目跟從教材,而是自己探索得到了最佳結果。
四、改進演示實驗,整合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
通過實驗創新,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激勵,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能力的提高必須要在高考中體現出來。因此,很有必要將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整合起來,在創新的同時不要忽視考點。
例如,我在講完“鈉與氧氣反應”內容后,讓學生思考:鈉與氧氣加熱可以燃燒,那么鈉燃燒時能用水來滅火嗎?鈉在有水時還能不能燃燒呢?然后,我讓學生在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后,放一張濾紙浮在水面上,又在濾紙上放一小塊鈉,蓋上表面皿后觀察。學生能觀察到“鈉與水接觸后融成小球,燃燒,發出黃色火焰,在濾紙表面竄動,溶液變紅”等現象。此時再讓學生分析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然后根據分析猜測,如果不要濾紙,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又是什么樣呢?再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很容易記住鈉與水反應的現象。
五、將趣味實驗引進課堂,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我校是將趣味實驗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來開展的,事實上,趣味實驗引進課堂教學中也會有非常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