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目前,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的品質要求也不斷提升,同時,人們對現況的生存環境也越來越關注,一個好的生態空間能給人們身心健康,心情愉快,這是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城市環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和破壞,這種趨勢還日月加重,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現況下,很多地方在不斷追求經濟的快速成長,忽視了環境的保護意識,使得城市生態環境失去平衡,造成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這問題已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重點,對此,怎樣處理好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各界人士關注的重點話題。
1城市環境污染的問題
1.1空氣污染
在城市污染中,空氣是最為突出的問題。隨著城市化的不斷進步,交通工具的增多,家用汽車數量普遍應用,于是,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大大增加,不管國家出臺多少政策緩解機動車的尾氣排放,它還是城市空氣的主要污染來源。大量的汽車尾氣污染引起人們的關注。除此之外,工業廢氣、煤氣燃燒污染、工地揚塵等也是城市污染的主要因素。在我國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城市霧霾污染嚴重,空氣質量嚴重下降,給市民帶來生活上的安全隱患[1-2]。
1.2噪音污染
(1)交通工具帶來的噪音,機動車是城市的交通噪音的主要來源,即調查40%以上的噪音都來源于交通工具。
(2)工業生產的噪音,在工業生產中,在使用設備時,會給周邊帶來很大的干擾噪音。聲波很大,一般在20Db-125dB之間,也是形成職業耳聾的主要原因。
(3)生活噪音,也就是除交通噪音、建筑工程的噪音、工業噪音,人們的活動也是導致身邊環境的噪音來源因素。
1.3水污染
在城市水污染中,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主要是人們集中生活所產生的廢水、垃圾、廢氣所造成的。工業廢水主要來源于化學工業、造紙業等行業所產的廢水,還有違規的加工廠,如:釀酒、印染等小作坊,這些是廢水排放量在化學水體中污染較為嚴重的污染來源。給城市帶來很大的生活安全隱患。
1.4土壤污染
城市的土壤污染嚴重影響著景觀植物的生長。還著城市化的推進,人口增加,使城市土壤面積不斷減少,以前合適種植環保類植物的土壤現在已退化。有些城市因為水污染嚴重。大量的鉛和汞等重金屬滲透到土壤中,使城市土壤受到二次污染。還有,建筑物的改造造成大量的垃圾遺留問題,使得種植綠化環保植物要外出去買土壤。
2城市環境污染的預防措施
2.1大氣污染的預防措施
首先,應用新能源,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從而減少產生大氣污染。引進燃燒設備,提高燃燒效率。再次,健全資源結構配置,應用科學先過技術工藝,凈化機動車及工業的污染源。從污染性高的機動車著手,重抓排放源的消減。機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排掉污染、能耗高的企業,減少工業的廢氣排放量。最后,可以應用植物生化措施,使用城市綠化來預防大氣污染,這樣能起到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比例調節作用,從而達到城市大氣污染減少的效果,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空氣質量。
2.2噪音污染的預防措施
與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相比,城市噪音污染預防是最難的。所以,要采取綜合的多種辦法。如:把噪音環境保護加入城市規劃中,加強法律宣傳,提高預防措施。建設科學城市綠化,應用城市綠地來減少噪音,實施科學綠色的城市,走生態可持續發展路線。
2.3水污染的預防措施
統一處理城市生活和工業污水,配置專業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工業污水的水質達到城市一下排水的標準后,方能排入城市地下道,同時也城市廢水一并處理。不夠標準的工業廢水,要在內部先進行預處理,然后再排到城市排水管道中。
2.3.1 加強宣傳力度
水是生命的源泉,節約用水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推動市民養成節約和循環用水的好習慣。提高水的最大利用。通過宣傳教育,加強對城市污染嚴重影響問題的認識,使人們都能愛水節水。這對水污染治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生活用水回用到工業、城市綠化灌溉及道路沖洗等方面,這樣既節約了水資源,又減少水的污染,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3.2 強化管理
城市污水制約著城市的進步和發展。強化城市廢水的再利用,再得用技術要嚴格執行相關技術規范及標準,科學指導水的再利用。加強城市廢水的處理措施,健全污水管網,倡議產業結構調整,對工業水污染的嚴格管控。通過培訓,組建出一支專業性強的隊伍,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城市污染水的綜合科學的治理。
2.3.3 增強監督
加強法律法規認識,對城市水環境污染頒布的法律法規要作大量的宣傳,加于學習,加強執法力度,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經常進行不定期排查,嚴格執行有法可依,達到高效的執法監督職能要求。
2.4土壤污染的預防措施
對于土壤污染的預防處理,要健全有關法律法規。應用植被修復的方法,應用植物快速吸收土壤的污染雜質,使進化土壤的目標能于實現。對于土壤污染,一定要做到預防為主。消除土壤污染雜質,管控工業廢氣、廢水、重金屬、建筑垃圾等遺留到土壤中[3]。
3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得高,但是城市環境的不斷惡化。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日月嚴重。因些,我們一定要做好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有關機關單位加強監督及調控。通過市民與機關單位及工業單位的一同努力,完善城市環境保護條例,營造出一個和諧生態的城市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永安,董靜.要切實抓好水體污染綜合治理及水資源保護[N].閩西日報,2008-07-19(001).
[2]鄭琳.淺析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及低碳環保措施[J].黑龍江信息科技,2014,(09):105-107.
關鍵詞:城市環境;污染;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84.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城市環境污染問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十分緊密,涉及到社會管理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各地在加快城市環境建設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城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仍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由此引發大量的社會問題。
1城市污染的主要問題
1.1大氣污染
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能源消耗量近十年來穩步增長。一是煤炭的消耗在中國的大氣污染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二是機動車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迅速增加,這種趨勢在大中城市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國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每年全國因城市大氣污染導致的超額死亡達17. 8萬人。煤氣燃燒污染、工業廢氣、工地揚塵、機動車尾氣已成為主要污染源,城市大氣污染60%~70%源于機動車尾氣排放。世界衛生組織對全世界53個國家272個城市大氣進行了測定,中國的北京、蘭州等8個城市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中榜上有名。因城市大氣環境污染而引發的各類投訴不斷上升。
1. 2噪聲污染
近年來,關于噪聲污染的群眾舉報、來信來訪逐年增多。一是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超標,其中高架道路、軌道交通等引發的交通噪聲影響更為突出;二是建筑工地噪聲擾民不斷,矛盾相對突出,是投拆的焦點之一;三是社會生活噪聲影響面廣量大。由第三產業的餐飲、菜場、商店、文化娛樂場所產生的噪聲擾民目前呈上升趨勢,主要噪聲源是油煙排風機、空調機組、娛樂業及各式展覽會的喇叭音響等;四是城市工業噪聲污染干擾市民的正常生活。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地鐵、機場和城際高速鐵路等軌道交通線附近的居民,認為這些項目距離他們住居的小區太近,已經或將要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引發其高度關切和不滿。
1.3固體廢物污染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不斷增加,我國城市固體廢棄物堆放量已高達80多億噸,侵占土地約6億平方米。全國668座城市年清運生活垃圾約2. 5億噸,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加。為了處理好城市垃圾,大城市相繼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北京市擬建設六里屯、南宮、阿蘇衛和高安屯4個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由于害怕產生的二惡英污染影響生活,附近居民對此強烈不滿。
1. 4電磁波輻射污染
又稱電子霧污染,已被公認為是城市公害。城市里的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和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和家用電器,都會產生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人們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輻射劑量的環境中就會損傷健康。
1.5水污染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我國水污染加重,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發展超標排放的工業廢水和大量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水體的生活污水。近年來工業廢水經過治理有所減少,但城市生活污水卻有增無減,占水質污染的51%以上。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大約一半的城市缺水,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我國118個大中城市中,有115個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約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引發了多種疾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
2城市環境污染的原因
(1)經濟發展迅速與環境保護相對滯后。20世紀80年代以來,穩定和發展成為中國社會和經濟運行的兩大目標,經濟快速增長所伴隨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提高,掠奪性使用自然資源的現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國外、境外一些高污染企業也紛紛進入國內安營扎寨。
(2)城市管理水平低,條塊分割嚴重,政出多門,有令不行,有令難行。城市政府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沒有經營城市的先進理念,僅片而追求經濟利益,忽視或根本不重視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的防治,其結果導致城市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城市形象大受影響,反而阻礙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3)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造成環境污染加劇。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步伐加快,重化工業的特征十分明顯。近年來,建材、冶金、化工、石化和能源等基礎工業增長較快,而它們恰恰是自然資源消費多、“二廢”產生量大的部門。
(4)消費結構不合理使環境污染,特別是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由于中國能源消費以燃煤為主,煤炭消費比重占商品能源的73 %,工業燃料的75 %北工原料的65 %,城市民用燃料的80 %,因此,造成危害性很大的以粉塵和酸雨為主的大氣污染。
(5)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近年來,作為農業經濟一部分的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由于鄉鎮企業普遍技術落后、裝備水平低、規模小、分布廣,加上地方保護主義,造成有法難依、有法不依,因此,中國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有加速向農村轉移的趨勢,反過來,農村特別是近郊鄉鎮企業的污染問題又直接影響著城市的水資源、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
3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1)管制措施:最嚴厲的管制措施是政府頒布法律,認定排污行為為違法,并依法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非法和合法之間的界線是明顯的。但是,由于法律的強制性,即只能制定一個排污標準,因此,有可能造成某些企業失去進一步治理或徹底治理污染的信心。另一種管制措施是向排污企業征收排污費,即誰排污誰付費原則,目前應采取排污即收費和超標加重收費相結合的收費制度。
(2)稅收政策:由國家通過增稅或減稅來防治環境污染,污染嚴重的企業所承擔的稅率要高,而且對特別污染企業還可加征特別稅。而對環境污染治理好的企業,則可減免一部分稅。通過稅收這個經濟杠桿達到治污防污的目的。
(3)財政政策:一是通過信貸杠桿來調整企業防治環境污染的行為,企業防治環境污染的資金或綜合利用廢棄物的技改項目,可向銀行申請低息、貼息貸款;而對污染嚴重企業進行信貸控制,不接受貸款申請或提高貸款利率。二是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提供專項資金對污染治理作得好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
(4)排污許可證制:由政府通過向排污企業發放一定量的許可證,允許它們釋放一定量的污染,從而建立起一個買賣允許排放量的市場,由排污企業共同分擔治污費用。
(5)強化和推動城市經營的先進理念,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將整個城市化過程納入到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實施可持續發展城市化戰略。
4總結
隨著改革開放的小斷深入和中國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城市化所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影響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退化、環境污染等外部小經濟性己成為經濟發展的掣肘。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等手段和措施才能使城市環境污染得以治理.城市建設迅速協調發展,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污染,整治規劃
Abstract: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based, it is to point to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osely related infrastructure,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paper in some cities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new concep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rban air, water, solid waste and urban soun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vision, illustrates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th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novation plan
中圖分類號:[TU984.1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城市規劃中環境污染問題
1.1大氣污染
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源大致來自于以下方面:(1)工廠排放的大量粉塵和CO2、SO2等廢氣;(2)汽車尾氣;(3)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發形成的碳氫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4)家庭中能源的消耗;(5)各種噴霧劑,如各種空氣清新劑、殺蟲劑,這些化學制品增加了空氣中原來沒有的成分,造成污染。
1.2廢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有幾個方面:(1)工廠排水;(2)生活用水。家庭排放量正在逐步增加,據統計,50%的污水量是從家庭排放的;(3)農業上大量使用的化肥、農藥,經過雨水的沖刷排到河流中污染地表水。
1.3固體廢物污染
固體廢物按來源大致可分為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三種。此外,還有農業固體廢物、建筑廢料及棄土。固體廢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處理處置將會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危害人體健康。 固體廢物具有兩重性,也就是說,在一定時間、地點,某些物品對用戶不再有用或暫不需要而被丟棄,成為廢物;但對另些用戶或者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廢物可能成為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力求使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對那些不可避免地產生和無法利用的固體廢物需要進行處理處置。在生活廢物中有毒有害物質非常多,主要有廢電池(含有汞、鎘、鉛等有毒物質)、油漆、過期藥物。廢物中有毒有害物質一旦滲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農民種的蔬菜、糧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最終會危及人體健康。
1.4噪聲污染
噪聲有高強度和低強度之分。低強度的噪聲在一般情況下對人的身心健康沒有什么害處,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強度的噪聲主要來自工業機器(如織布機、車床、空氣壓縮機、風鎬、鼓風機等)、現代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摩托車、拖拉機、飛機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場、體育和文娛場所的喧鬧聲等。這些高強度的噪聲危害著人們的機體,使人感到疲勞,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引起疾病。高強度的噪聲,不僅損害人的聽覺,而且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以及視覺、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噪音的惡性刺激,嚴重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并會導致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癥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欲呆滯等消化道癥狀。
噪音污染已經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噪音污染已經成為城市污染。由于機動車輛數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聲成為城市的主要噪聲來源。
2 環境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
2.1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方針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在城市建設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已成為國際城市建設的大趨勢。在我國城市總體規劃中,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尤為重要。
2.2合理布局與環境功能區劃
環境問題的地域特征十分鮮明,與城市布局的關系密切。環境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同時,環境質量標準是根據功能來制定的。不同的區域功能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不同。規劃要避免將對環境影響大的活動布置在對高功能區有影響的地方,而應將之布置在環境容量大,對高功能區無影響或影響少的地方。環境功能區劃是城市布局在環境方面的表述,體現了城市布局在環境方面的要求。環境功能區劃,從環境特征或環境容量與經濟、社會活動相和諧出發,規劃城市環境功能區,協調環境與經濟、人的關系。按照高功能區高標準保護、低功能區低標準保護的原則,環境功能區劃為確定不同功能的環境目標、制定詳細環境規劃和實施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2.3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沒有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一日都無法運營。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是指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是城市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氣系統、集中供熱、集中城市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截留管網,垃圾收集、運輸及無害化處理設施綠化等等。
2.4環境保護與優化產業結構
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時期,經濟發展必然對環境有一定的壓力,不同產業結構的環境壓力有很大的差異。第二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業的發展,對環境的潛在壓力大,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清潔生產對環境的潛在壓力要小得多,產業結構決定了環境保護難易的程度。2.5污染物總量控制污染物總量控制要將污染物總量――環境質量――項目――投資四個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具體來講,是以空氣和水環境的質量為目標,控制各類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將治理措施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具體的項目還要進行技術經濟核算,列出經費需求和規劃的籌資渠道,進行可行性分析。
3 城市環境保護整治規劃
3.1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前期準備
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礎,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環境資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態環境、氣象、水文等;城市的社會與經濟狀況,如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等;環境狀況的調查分析,如大氣、水體、噪聲的監測資料、固體廢物的來源與歷年累計量,對污染的治理狀況等;城市生態環境現狀分析與功能區劃等。
3.2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燒方式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規劃的遠景目標應該是改進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消滅千家萬戶的小煙囪,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便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技術和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城市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3.3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在對水污染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最大允許排放量并確定最佳治理方案。當前我國七大水系的水質污染程度在加劇,范圍在擴大,長江、黃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502.9億噸,含化學需氧量704萬噸、重金屬1514噸,氰化物2457噸以及砷、酚類、油類等污染物數萬噸;生活污水約占年排放總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根據我國水污染的具體情況,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應該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少廢、無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是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目的。
3.4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環境目標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與處理、處置指標體系并制定最終治理對策。目前我國許多城市者處于固體廢物包圍之中,解決固體廢物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的目的是依據城市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城市固體。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