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藝術美學特征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創作電影,其實也是在創作美的藝術。觀眾對電影藝術的欣賞,實際上就是對“美”的藝術形象的感知與領悟。美既是人生命追求的意義所在,也是人對于客體的一種價值判斷標準。在人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中,電影藝術的“美”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電影藝術使觀眾在精神領域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和生命價值的滿足。這就意味著,要求和衡量電影藝術要用美學理論的標準來進行。電影理論全面、深入發展的突出表現是電影藝術美學特征的完美呈現,同時,電影藝術的美學還是對電影進行思考的一種方式。研究電影藝術美學特征時要把這種思考方式牢牢掌握,進而提高受眾在電影藝術創作和欣賞時的自覺性。為中國電影的創作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電影人張藝謀,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通過鏡頭語言與民族傳統美學的有機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充滿哲理的思考和詩情畫意的美感。
一、電影藝術:電影與美學的有機融合
生活是由一個個社會現象組成的,生命的終極追求在于透過生活獲得美的真諦,也就是說要通過研究表面現象去追求本質。電影是通過再現生活場景來傳達思想和傳遞情感的。本質和現象缺一不可,兩者的結合成為電影藝術存在的現實依據。可見,電影藝術是電影與美學兩者之間的完美融合。電影有助于美學確定自己真正的研究對象,并以此為依據深入發展;美學有助于電影更加深入地探究畫面與聲音等現象,也就是更加深刻地理解電影的真正內涵。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和不同的物質載體,以拍攝電影為例,電影藝術是運用攝像鏡頭來展現的。電影通過攝影機拍攝下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具體鏡頭來反映生活,表現在銀幕上則是欣賞者最直接的欣賞、審美對象。電影的一個鏡頭包括連續的一組畫面,制作者根據分鏡頭劇本內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拍攝,得到許多不同長度的鏡頭畫面,再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把它們剪輯組合,并配以音響效果,影片即攝制完成。每個鏡頭的設計和創作都應遵循一定的美學原則。鏡頭中所包括的各種因素,從畫面構圖、光線配置、色彩運用到人物表演、節奏處理、音響效果等,都應具有一定的審美意義,使每個鏡頭在表現思想內容的同時,能產生一定的美感作用。攝影機的運動也同時實現了對鏡頭畫面的自由駕馭,從而增強了畫面的生命力和真實感,這也切實的論證了電影與美學結合綜合表現藝術的重要性。中國電影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給中國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印跡的深處,正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意蘊與風情神韻。張藝謀,作為中國當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專業的鏡頭語言作為主要的敘事工具,利用聲音和畫面的完美結合,并融入經典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美學思想,在有序的敘事情節中,實現一種飽含民族情感的審美愉悅和對傳統文化的由衷贊美。
二、電影美學:電影藝術的審美性特征
美學是研究人類審美活動的科學。也就是說,美學的研究對象是審美現象。那么什么是審美現象?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觀點不同,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而電影理論家們認為電影是無須界定的。可見,美學家對待審美現象和電影理論家對待電影的態度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在研究電影藝術具有哪些審美特征時,電影受眾的審美取向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電影藝術的第一個審美特征是具有視覺呈現性的特點。因為電影總是用有視覺呈現性的畫面語言來敘述故事的。所謂視覺呈現性,指的是電影所表現的東西必須是看得見的,能夠被呈現在銀幕上的。畫面語言是電影特有的表現方式,它凝煉而又獨特,是電影藝術特有的個性。電影藝術的第二個審美特征是具有色彩表情性的特點。比如,紅色會讓人聯想到火焰,給人以溫暖、熱烈、熱情奔放的感覺;黑色會使人聯想到無邊無際的黑暗,讓人感到孤獨、恐懼甚至絕望;而藍色會讓人聯想到廣闊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給人以寧靜致遠的感覺。這些都是人類在生活實踐經驗中一點一滴總結出來的,從而賦予了客觀的色彩以情感的內涵。色彩強烈的表情性,使得它成為電影藝術一個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電影藝術的第三個審美特征是接近生活,逼真自然。要求電影接近生活,不但是指外在現象的逼真,更指內在情感的逼真。有些電影過多的使用“巧合”、“偶遇”等情節,意在模擬再現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但其實這種表現手法往往是拙劣的,是最不真實的。電影能否真實的反映現實生活,歸根結底取決于電影藝術家對待客觀現實的根本態度。電影強調真實性,但并不意味著排斥藝術的“假定性”。反而有時候還常常借助這種“假定性”,來達到藝術的真實這樣一種審美效果。只有牢牢把握了電影藝術的審美特性,再加上對蒙太奇手法的合理運用,對聲、光、電、色彩、畫面、音響、音樂等藝術元素與電影語言的有機組合,才可能創作出生動感人、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物化出具有豐富內涵的電影藝術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但能吸引觀眾,更能感染和啟迪觀眾,持續的發揮它的審美價值與藝術張力。張藝謀電影飽滿的展示出其對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這歸結于他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崇尚與繼承。張藝謀提取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和精神氣質,通過鏡頭、語言、畫面構圖和電影敘事語言等集中表現出來。張藝謀對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情有獨鐘,他不斷地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并移植到他的電影當中去。從他指導的電影《紅高粱》可以明顯看出,他在電影拍攝中通過一個個獨特的鏡頭語言,凝練的呈現出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影像或美感景象,帶給受眾美的享受。另外,從電影敘事的角度來看,他將我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的美學符號化,并進行藝術放大和適度夸張,使電影畫面所承載的敘事內涵不斷加寬、加深,從而使影片具有強大的藝術張力和藝術感染力。
三、藝術影響:民族文化與美學的完美結合
每一部電影的成功,都標志著電影藝術的星星之火在逐漸燎原,電影藝術存在的最根本意義在于,影片本身在獲得受眾的肯定時,能夠把其最精華的美學思想也傳達給受眾并傳揚下去。出彩的電影如何能在變幻多樣的大環境下獲得成功與肯定,值得我們去深思。電影《英雄》是張藝謀拍攝的第一部武俠片,他的拍攝理念和制作原則依然深刻的體現在這部影片當中。張藝謀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挖掘與探究,并將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無限放大,在影片中形成了獨具內涵的意象符號,將一部武俠片以“詩情畫意”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影片將每段故事都用不同的色彩進行表現,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張藝謀內心對于中國古典美學與敘事內涵的深刻解讀以及完美表達。張藝謀的電影美學思想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讓電影人看到中國民族文化與電影融合的更多可能。在影片當中,張藝謀展現了自己對于民族文化中色彩含義的理解和感受,他的電影美學思想也通過色彩完美地表達了出來。電影《英雄》敘事的主要工具是色彩,同時色彩也對于環境氛圍的營造、人物情緒的表達和審美取向的引導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影片中潑墨般的大量運用色彩來推動故事情節的展開,不同的色塊分別代表著不同的主題、情感和內涵,而且這些顏色都能在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中找到對應的內在精神含義,這也顯示出張藝謀對自然美學和中國禪意思想的深刻把握。視覺的沖擊是最強烈的,人們在看到畫面的時候,首先撲面而來的是色彩,色彩對于刺激并調動人的情緒和情感是第一性的。影片中如此大塊的、夸張的色彩運用,無疑是張藝謀對于色彩運用的一種大膽嘗試。探討張藝謀電影藝術風格對中國電影的影響可以發現,他運用色彩為電影帶來了一種藝術美的敘事風格,為電影注入了豐富多彩的美,為電影帶來一幅幅精彩的歷史畫面和一種發現人、發掘人性的美。另外,張藝謀將武俠中的精神氣度和神韻在影片中進行放大表現,使整個武打場面呈現出一種唯美和詩情畫意,這深深體現了張藝謀的電影美學理念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縱觀張藝謀電影,從受眾的觀賞心理、審美取向、生活方式等角度分析,其中深具民族特色的普遍性規律存在。第一,在觀賞心理方面,影片切合觀眾親身體驗,從影片營造的“現實生活”中觀眾能體悟到鮮活的生命力和豐富的人生感知。第二,在審美取向方面,張藝謀電影演繹民族悠久的歷史故事、描繪民族濃郁的風土人情、展示民族獨特的風俗民性,從而得到觀眾的普遍認同。
參考文獻:
[1]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M].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
[2]姚曉蒙.電影美學[M].東方出版社,1991.
動漫在市場上的地位不可替代,相關產業的興起以及長久不衰就可以直接證明動漫在市場上的重要性。動漫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依據動漫人物,制造相同的玩具投入市場,受到廣大動漫迷的喜愛。例如:我國國產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播出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后,許多制造企業抓準時期生產了以玩具為主的產品,以求迎合小朋友們的喜好,從中獲得利潤。動漫的表現手法是虛擬的,非現實的,是對現實的方法的完全顛覆,挑戰著我們對于畫面的界定意義。動漫主要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美國是一個造夢的國度,迪斯尼樂園等更是現實的動漫之城,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帶來精神上的美的親身體驗。同時動漫與游戲的結合,讓動漫迷們享受了放松的過程還能進行美的欣賞。例如:在日本,動漫藝術已經與游戲產業相聯系,形成較為系統的商業鏈接。
2動漫藝術獨特的美學
藝術特征每一門藝術都有自身的審美藝術特征,動漫藝術由本身的特殊性質決定,使得人物的造型不同于影視類藝術,影視類藝術是以真人為表演對象,動漫藝術的人物造型費真人演出且形象夸張化;同時漫畫藝術雖是由靜態繪畫為基礎,但是它結合了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將畫面靈活化,利用音箱效果,渲染氣氛,對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都產生巨大的沖擊力,故事的敘述非常的鮮明立體。動漫藝術的美學特征具備了人物造型的夸張性,畫面的立體感,音樂的個性化,同時還具備了作者附之于作品的人性美。
2.1動漫藝術的人物造型
造型在藝術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創作者要借助外在的形式對角色進行美化,以達到觀眾的喜愛。動漫藝術的人物造型不是真人出演,都是出于繪畫者之手,依據人物的性格,各有其特點。以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為例,進行一一對比。在動漫《龍貓》中,故事情節簡單,龍貓的造型設計令觀眾大愛,龍貓憨厚老實,樂于助人的形象直入人心。宮崎駿將其設計的很胖,眼睛很小,同樣具有魅力。從審美角度來說,藝術形象通過本身的造型設計,向觀眾展現最為出色的一面以及向觀眾傳遞美好理念,很容易獲得人們的審美青睞。
注重造型藝術是每一個創作者必須明白的。在不同的故事情節中,人物的造型會有所變化,產生另一番審美的角度。例如:宮崎駿的《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故事假定于主人公阿莉埃蒂的身份是小人,所以畫面的構圖比例都會發生變化。在翔曬太陽的畫面中,鏡頭的畫面上的花是比較小的,阿莉埃蒂入鏡后,鏡頭切換至特寫鏡頭(相對于翔來說)畫面中的鮮花變大,阿莉埃蒂的造型依舊是很小,沒有花朵的比例大。依照人物的身份,環境的不同,其人物造型都是有變化的。
在宮崎駿電影中,人物造型變化最多的,當屬《哈爾的移動城堡》由于哈爾的身份是魔術師,所以他的造型和衣服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從變化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心情以及對于女主角的感情變化。例如:哈爾發現自己頭發的顏色變化后,從浴室里沖出來,最后身上的出現了液體。這里透露了哈爾喜歡女主角的信息,同時也體現了他在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面前非常注意形象。動漫藝術從人物的造型變化,可以傳遞出人物的情感變化,交代故事情節,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其獨特的美學藝術之一。
2.2動漫藝術的色彩
動漫藝術的色彩不是隨意的涂彩,它依照現實的色彩調和再根據視覺效果進行進一步的修飾,獲得藝術上的美的享受。動漫作品的好壞,往往從色彩的調和上就能看得出來。同樣是宮崎駿的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蘇菲回到店中,未點上蠟燭的房間里是以暗色調為主的,點上蠟燭后,房間的顏色瞬時間變成了暖色調,并且在畫面上,處于角落的物體顏色比較暗。這一段的色彩調和非常的細膩美妙,從生活的真實性出發,利用色彩的調和再進一步的修飾,使整體效果非常的好。動漫藝術的色彩不是按夸張化的方式來處理的,它是依據現實的色彩基調的變化規律進行進一步的美化,從而達到美的藝術效果。
2.3動漫藝術的音樂造詣
音樂是動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每一部熱播的動漫劇都有自己專屬的音樂旋律,由此可見音樂在動漫中的重要性。宮崎駿的動漫電影音樂大多都是讓久石讓來創作旋律,沒有照搬音樂壇上原有的音樂旋律,通過久石讓的理解的動漫故事的講述內容,進行曲子的創作。有動漫《天空之城》的配樂,空曠悠長的旋律,如同天空之城在空中的漂流,帶著一個帝國的衰敗在游蕩,最后留下最為簡單的事物。音樂旋律是心靈溝通的橋梁,能喚醒人類潛在的感情,引起共鳴,形成藝術與藝術欣賞的共通性。
2.4動漫藝術折射的人性美
藝術是給人以美的享受。社會的組成是由一個個人來組成的,人類需要通過勞動來換取生存。當人類的生存不再受到威脅,他們的精神開始需要充實,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需要,已達到滿足。此時人性的美能帶給人心靈上的安慰和享受。人們觀看戲劇、影視甚至游戲、不外乎想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動漫藝術的誕生是基于人類的需求而誕生的。藝術從來不是舍棄一切客觀的事物,相反它是基于社會存在的,人的意識的再創造。在這里人顯得尤為重要。動漫藝術要給人美的享受。人性美是從古至今人類追求的精神上的享受,強調生命的意義,強調人性的光輝。動漫藝術中存在著人性的美,例如:宮崎駿的電影,每一部都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引發人們的思考。動漫《風之谷》告訴人類要愛惜自然,愛惜每一動物的生命,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動漫《哈爾的移動城堡》告訴觀眾,戰爭的殘酷性,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動漫藝術的創作折射著人性美,用繪畫與影視蒙太奇手法相結合,直擊人心,給人以美的思考。
3總結
關鍵詞:現代舞蹈;藝術;美學特征
前言
舞蹈的藝術動作充分的將舞蹈的美學特征和內在激情,用直觀的動作展現出來。舞蹈的美是一種自我陶醉和令人欣賞的姿態。隨著舞蹈藝術的發展,現在的舞蹈已經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了。舞蹈藝術美的表現形式和境界都符合了一定的美學規律性,使其具備了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本文主要是將現代的舞蹈藝術美學特征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如下:
一、現代舞蹈藝術基本情況
舞蹈藝術主要反映的是人的肢體的形象、情境和氛圍的美。舞蹈藝術是人類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的精華,也體現了不同時期文明發展的走向。舞蹈藝術起源于遠古時代人們的勞動、戰斗等等,體現了當時人們豐富的內心情感和。舞蹈以動作的外在形式將人內在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舞蹈是一種綜合的藝術的表現形式,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的轉變其表達方式和形式。從最初的的具體實用性轉向了藝術性的活動發展[1]。舞蹈藝術從整體上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其中,藝術舞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綜合的手段為觀眾提供視覺上的之美,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欣賞性。自70年代后期,藝術化的舞蹈主要是展現在舞臺上。今天,隨著社會文化和各種藝術形式與門類的不斷進步,現代舞蹈藝術在舞臺上的呈現也越發多樣性、綜合性,隨之而產生的“美”也有所不同。
二、現代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
現代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主要包含情感美、服裝道具美、音樂美、舞美、力度柔韌美、協調美、動態性節奏美等諸多方面。那么,我們就現代舞蹈藝術的主要幾種美學形態做一些探討。首先,現代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美[2]。現代舞蹈藝術的本身是十分重視舞蹈對于情感的表達,也是舞蹈藝術中重點突出的表達部分。其實,各項藝術在創作之初,都是將人的情感作為主導線索,貫穿于整體的創作之中。舞蹈藝術也是符合這樣的藝術表達和認識規律的。在舞蹈作品進行創作時,情感表達就作為主線貫穿整體的舞蹈創作中。而舞蹈表演者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將舞蹈想要表達的情感傳達給觀眾。觀眾通過欣賞舞蹈來獲取情感上慰藉,體會舞蹈給人帶來的美的感受。綜上,舞蹈藝術的情感美,主要是依據真摯的情感,通過藝術表現形式,充分的抒發舞蹈美的情感,準確的進行情感表達。其次,現代舞蹈藝術的形象美主要基于舞蹈形象來作為詮釋,將整個舞蹈藝術的表演中心表達出來。形象美是舞蹈藝術的中心靈魂。形象美的表達可以是具體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其他舞蹈藝術形象來承載。舞蹈藝術的形象美,是舞蹈在設計之初時想要表達出來的某種內容、情感、人物的具象表現。舞蹈藝術的形象美對舞蹈藝術的整個舞蹈藝術創造的質量有重要影響。舞蹈藝術的形象的創造過程實際上就是舞蹈形象的塑造過程。主要是通過人體的肢體動作、表情等方面來塑造的。比如:楊麗萍創作和表演的舞蹈《雀之靈》。整個作品通過表演者用流暢和精巧的動作,給觀眾呈現出一只美麗孔雀的生動形象。特別是舞者通過“閃、短、綿長”相結合的身體韻律特征使整個作品柔美、細膩、靈動的形象躍然而生,至今仍給我們留下了了深刻的印象,每每回想這個作品“白孔雀”的美麗形象立即浮現在腦海。通過舞蹈的形象美的重要美學特征,可以集中的反映人們對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客觀上說明了人們對理想生活追求的熱情。這些也都會引起觀眾內心的共鳴,讓觀眾切實的感受到舞蹈給人們心靈帶來的美的滋潤和美好享受。綜上總結來看,舞蹈藝術的美學特征的中心思想[3]。再次,現代舞蹈藝術的韻律美。舞蹈藝術的韻律美主要是指舞蹈的具體表現形式中,人體動作的律動感和規律性以及節奏感。舞蹈藝術的韻律感使得舞蹈藝術和音樂結合起來,讓觀眾感受一種具體舞美整體協調性[4]。最后,現代舞蹈藝術的意境美。意境美食舞蹈藝術的重要美學特征。這種已經美可以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表達出來。有時可以用具體個舞者人物來寫實表現,有時也可以用虛擬的手法來使舞蹈藝術的自然形態都解放出來。達到一種情與境的統一結合。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舞蹈藝術美的表現,主要源于人們對美的欣賞和追求,這種美必須是多種形式的美的綜合表現,缺一不可。因為,舞蹈藝術必須是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現在社會中舞蹈藝術無處不在從文藝晚會演出到廣場舞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舞蹈”美的要求也在不斷的增強。為了符合觀眾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舞蹈編導、演員們也在不斷探索和常識這提升“美”的方式與方法,并試圖與其他藝術門類相融合,產生全新的表演形式,從而也對舞蹈藝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官效臣.舞蹈意境初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曾焯.漢代舞蹈文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