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經濟消費論文范文

經濟消費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經濟消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經濟消費論文

第1篇

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原有的住房、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保障都轉化為居民未來的自我賬戶的支出,這無疑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盡管國外學者對預防性儲蓄的研究側重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但是中國儲蓄率高的原因更多是由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教育改革不徹底、房地產市場泡沫過剩導致的未來支出的不確定性。因而,隨著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全民醫保的推行,中國居民消費應該有增長的潛力。

國內外的研究進展

關于社會保障對消費的影響最早研究社會保障對消費的影響的理論模型是消費和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該假說認為:人們在中年期勞動獲得收入并將一部分作為儲蓄是為年老提供經濟保障,所以社會保障對個人儲蓄,進而對當期消費有很大影響,即社會保障能促進當期消費[1]。在生命周期假說理論以及持久收入假說(Permanentincomehypothesis,MiltonFriedman)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預防性儲蓄理論。預防性儲蓄一般指由于不確定性而導致的消費者超出平常水平的儲蓄,是指風險厭惡的消費者為預防未來不確定性導致的消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進行的儲蓄,這種不確定性主要來源于收益以及支出的波動[1]。居民家庭面臨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對于這種經濟上的風險,可以去儲蓄和保險兩種方式區規避風險。謹慎的家庭采取增加儲蓄的方法自我保險即預防性儲蓄[2]。事實上,預防性儲蓄理論建立在在理性消費者和消費效用最大化前提下的,它的內涵和消費儲蓄生命周期假說是一致的。隨后一些關于社會保障是否能刺激消費的實證研究所得的結果并不完全同預防性儲蓄理論一致。支持者如Feldstein認為社會保障對儲蓄的影響存在雙重效應,即資產替代效應(資產替代效應是指社會保障財富作為家庭財富的一種形式,使得人們在退休之后仍然可以獲得收入)和退休效應(退休效應是指社會保障激勵那些本領愿意工作更長時間的人提前退休,這意味著有收入的時間縮短,因而需要在工作期間增加儲蓄、減少消費)。他利用美國近四十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預測了社會保障總給付,進而分析得出社會保障大幅度能降低儲蓄額,對居民消費的促進作用十分顯著。反對者如JonathanGruber認為,失業保險福利能夠幫助失業者在失業期間平滑其消費。但失業保險福利的這種積極作用只是在一段時間內有效,在最初失業期間能夠平滑消費,對消費水平沒有永久的影響。關于醫療保險對消費的促進以上有關社會保障對消費的影響都是側重對收入不確定性的研究,然而未來支出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儲蓄和消費。而在未來支出中最具不確定性因素的就是醫療費用。所以基于醫療保障體系對消費的刺激效果的研究也很多。比較有影響的研究如kotlikoff于1989在生命周期的基本框架下,基于經典的凱恩斯的消費儲蓄理論,分四種情況對不同醫療保險制度影響消費水平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只有當醫療保險制度很完善的條件下,最優消費水平才會提高[3-4]。Shin-YiChou基于1995年臺灣出臺全國醫療保險(NationalHealthInsurance,簡稱NHI)制度進行實證研究,得出結論NHI能大幅度降低居民對未來醫療支出的不確定性,從而大大減弱預防性儲蓄動機[5]。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劉國恩教授等人針對中國現行的社會醫保體系中的三大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URBMI)、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UEBMI)新型農村合作醫療(NRCMI)是否能有效促進居民消費進行了實證研究,結論顯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推行能顯著提高居民消費。

研究內容和方法

由于很難獲取由家庭收入、醫療費用支出、參保情況、保費支出等變量構成的大容量樣本,本文將通過經濟學理論假設和效用函數假定模擬政府投資公共醫療保險體系對消費的刺激作用,并進行數據模擬對模型進行進一步闡釋。建立消費模型根據建立簡單的兩期的消費模型:即人們的生命周期分為兩期,第一期是青年時期通過勞動獲得一定收入并按規定繳納一定比例的基本醫療保險金;第二期退休在家,如果生病,需要支付醫療費用,這是可以享受政府的基本醫療保險的補貼。該人的第二期(老年期)消費預算約束如下:(式略)根據以上賦值可以計算所得政府對基本醫療保險的支出的增加對居民人均消費的邊際影響為492.59。因而,理論上政府對社會醫療保險的投入能有效拉動消費。

第2篇

[關鍵詞]消費;需求;經濟增長

一、問題的提出

本文通過對河北1995-2008年的消費需求與經濟增長數據的定量研究,試圖剖析在當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消費需求對于促進河北經濟可持續增長所起的作用,為進一步提出促進河北消費需求增長的現實的、可操作的對策和建議奠定基礎。

二、變量的選取

1.消費需求衡量指標的選取。消費需求作為一個宏觀經濟分析的范疇,是指一定時期內常住單位形成的對最終消費品的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總量。本課題研究消費需求的衡量指標是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最終消費。是常住單位為滿足物質、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購買的貨物和服務的支出。根據消費主體不同,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又可細分為城鎮居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

2.經濟增長衡量指標的選取。經濟增長是由產出能力的增加帶來的總產出的持續增加,如果考慮到人口和價格因素,經濟增長就是人均實際產出的增加。基于定量分析的需要,同時考慮到目前世界各國都采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從研究問題的一致性出發,本課題所涉及的經濟增長是指總產出的增長,并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表示經濟增長率。

三、消費需求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分析

消費率又稱最終消費率,是最終消費需求在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作為一項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不僅能反映一國(或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最終使用格局,還可以直觀地反映消費增長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經過分析我們發現:

1.最終消費率在低位徘徊,波動中呈下降趨勢。從圖1可以看出1995年以來,河北的消費率始終在50%以下徘徊,年均消費率為43.4%。由于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落后于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按照當年價格計算,1996-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速為14.3%,最終消費的年均增速為13.2%,兩者增速相差1.1個百分點。其中,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為18.1%,而最終消費增速為14.3%,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慢3.8個百分點。由于消費需求增長慢于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導致消費率在2008年降至1995年以來的最低點,僅為41.8%,比1995年下降了5.5個百分點。

2.消費需求各組成部分比重變化不平衡,農村居民的消費率下降是消費率下降的原因。從圖2可以看出:政府消費率呈平穩的上升趨勢,由1996年的9.0%上升到2008年的13.5%,2005年開始已超過農村居民消費率;居民消費率在波動中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比較大,從1996年的37.9%下降為2008年的28.3%,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降為1995年以來的最低點。可見,居民消費率不斷下降是造成最終消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居民消費構成中,城鎮居民消費率基本表現出平穩的上升趨勢,2005年起已超過農村居民消費率成為消費需求的第一主力,2008年已達到1995年以來的最高點19.2%,比1995年上升了近7個百分點;而農村居民消費率則呈現出反方向變化趨勢,從1996年開始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到2008年降為1995年以來的最低點9.1%,下降了14.4個百分點,可見,農村居民的消費率下降是居民消費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

為進一步量化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動力作用,我們計算了各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各需求的增加額/GDP增加額×100%)和各需求對GDP增長拉動的百分點(GDP增長的百分點×各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兩個指標,并繪制了折線圖(見圖3-6)。經過分析發現:

1.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是第一位的,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二動力。1996年以來,在河北經濟平均12.7%的增速中,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以及地區間貨物和服務凈流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0.3%、54%和5.7%,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1、6.9和0.7個百分點。可見,投資目前已是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動力,消費需求僅次于投資需求。圖4顯示:除1999-2002年這四年消費的貢獻率大于投資和2003年、2005年消費和投資共同拉動經濟增長以外,其余年份主要是投資需求在支撐著經濟的增長。圖5顯示:1995年以來,河北的國內生產總值呈現出高速持續的增長,而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較快的年份中,投資的拉動作用顯著,可見,投資對經濟的拉動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短時間內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顯著,成為政府提高經濟增長率的首選因素。

2.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為持久和相對穩定,是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圖4顯示:相對于投資需求,河北的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足,但是與資本形成拉動經濟增長(3-10.1)及貨物和服務的凈流出拉動經濟增長(-1.5-4.96)相比,消費需求增長對經濟的拉動(3.1-7.1)波動較小,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為穩定的因素。由于消費需求具有剛性,決定了在地區生產總值的年新增額中,消費需求波動幅度遠遠小于投資等其他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慣性最大。在經濟增長擴張期,消費需求增加不如投資明顯;同樣,在經濟收縮期,消費需求的下降幅度也最小,因而,消費需求成為河北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3.消費需求中居民消費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從消費需求的構成來看,1996-2008年,政府消費對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為14.7%,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25.69%。圖5顯示: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的總體水平要高于政府消費,政府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保持平穩,平均水平為1.8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的平均水平為3.27個百分點。

從居民消費內部構成來看,農村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波動中呈下降的趨勢,相對差異較大,從1996年的19.8%,下降至2008年的2.38%,下降了17.4個百分點,平均貢獻率僅為5.06%;而城鎮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波動中呈上升的趨勢,從1996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20.77%,平均貢獻率為20%。圖6顯示:農村居民消費對經濟拉動的平均水平(0.64個百分點),不僅遠遠低于城鎮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的平均水平(2.62個百分點),也低于政府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水平。

五、消費需求和經濟增長的灰關聯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GRA)是建立在灰色系統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分析方法,對于小樣本,該方法要優于經典的數學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尋求系統中各要素的主要關系,并確定要素間的相互影響程度和對系統行為的貢獻程度。

本文選取河北省1995-2008年按當年價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為參考序列,最終消費、政府消費、居民消費、農村居民消費和城鎮居民消費構成序列作為比較序列。用均值法對原始數據序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即同一數列的所有數據均處以該數列的平均值,得到一個新的數列,這個新的數列就是各個時刻的數值相對于該數列平均值的倍數的數列;然后,根據參考序列和各個比較序列計算差序列,從差序列表得知最小差值Δ(min)=0.0011719,最大差值Δ(max)=0.820203;由灰色關聯系數的公式,令計算出各個因素在不同時期的灰色關聯系數;最后,根據關聯度公式:,計算各個變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聯度,分析結果顯示:

河北最終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很高為0.942,且各年的關聯系數大部分都在90%以上,而且變動幅度比較小,說明消費需求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是河北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

在最終消費構成中,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0.846)比政府消費(0.801)稍大,但是二者相差不大,說明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都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費構成中,城鎮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0.761)遠遠高于農村居民消費(0.597),這也表明雖然在總人口中,農村居民所占比重遠遠高于城鎮居民,但城鎮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要大于農村居民消費。分階段來看,居民消費的關聯度從九五時期的0.692一直上升到十一五時期的0.787;城鎮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從0.752上升一直上升到0.862,說明居民消費尤其是城鎮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有上升的趨勢。

六、結論

上述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說明消費需求是河北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1995-2008年間河北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拉動,而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高于消費;在最終消費構成中,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尤其是城鎮居民消費快速增長是促進河北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農村居民消費增速慢與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導致農村居民消費率下降,是河北消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當人均GNP超過1000美元之后,經濟增長動力開始出現轉折性變化,消費率開始步入上升階段,投資率則逐步降低(劉成林,2007)。從河北的現實情況來看,投資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理論分析表明,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以消費為基礎。因為投資需求具有“名為當期需求,實為下期供給”的雙重性。在社會在生產過程中,投資需求只不過是中間需求,只有消費需求才是最終需求,消費需求規模的擴大和消費結構的升級才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從短期來看,投資需求的擴張雖能一時拉動經濟的增長,但從中長期來看,投資本身不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如果投資結構不能適應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投資的增長超過了消費需求的增長,這種投資形成的供給實際上是無效供給,會加劇下一階段的供給過剩和需求不足。只有建立在消費基礎上投資,通過消費與投資的良性循環和持續增長的態勢來共同拉動經濟增長,才能有效的擴大內需,使整個經濟運行進入良性循環軌道。因此,要加快河北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更大地釋放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首先要找出制約居民消費尤其是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因素,逐一加以解決,為經濟增長掃除障礙。

參考文獻:

[1]劉成林:消費需求變動與河北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J].河北學刊,2007(1)

第3篇

作者:周璐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

針對威脅環境的高碳消費項目或行為,政府還沒有制定相應的法律對消費行為和消費選擇予以引導,缺少必要的處罰制度和有效的行政干預,也沒有發揮稅收和財政補貼在調節低碳消費方面應有的作用。大多數人之所以了解“低碳消費”這個概念,主要是通過網絡、電視、雜志等途徑,顯然政府在宣傳和引導低碳消費理念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還沒有發揮真正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采購也會對居民消費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政府在公務用車、辦公資源、招待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低碳化,還沒有發揮應有的示范作用和積極的引導作用。企業在低碳產品研發和生產方面的制約充足、多樣的低碳產品是構建低碳消費模式的物質保障,但是目前看來,無論是在鹽城,還是放眼全國,很多企業在發展低碳產品的時候障礙重重。大部分企業缺乏發展低碳經濟的動力,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研發和生產低碳產品對于技術、人才和資金的要求較高,而這些正是制約企業走低碳之路的主要瓶頸。可以說,每開發一種新的低碳產品,前期的研發投入是相當大的,耗費的時間也是很長的,產品成本較高,在市場沒有完全打開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產品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項風險較高的投資,企業會更加謹慎。不僅如此,低碳產品研發的領域也相對集中,例如在鹽城市,低碳產品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車。因此總體來看,滿足低碳消費的產品無論從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比較少。

居民在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方面的約束1.消費習慣不合理近年來,鹽城市經濟一直保持著平穩較快的增長,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地區GDP達到了2771.33億元,同比增長了12.8%;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59.1億元,同比增長17.9%,城區和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在消費觀念上傾向于重排場、好面子,“棘輪效應”和“攀比效應”比較顯著。這一點在餐飲消費和汽車消費方面最為顯著。小到朋友、家庭聚餐,大到結婚喜宴,鋪張浪費的現象都十分普遍,而且相互攀比的心理比比皆是。而隨著居民購買力的增強,近年來鹽城市民的私家車擁有量快速增長。據統計數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鹽城市區擁有一輛及以上家用汽車的家庭占17.5%,每百戶居民家庭家用汽車擁有量為18輛,比去年同期多5輛。不僅如此,大多數居民表示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大排量、名牌車的意愿更加強烈。2.生態環保觀念還未深入人心2009年“2.20”水污染事件為鹽城市敲響了環保警鐘,而企業環保意識淡薄、缺乏社會責任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經過這次事件之后,市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感受到了環境污染對自身生存帶來的威脅。但是,很多居民普遍認為保護生態環境屬于政府和企業的分內事,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自身不良消費行為同樣也會對能源及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生態環保觀念還未深入人心。浪費食物和辦公用品、購買高耗能家電、追求大戶型住房、高碳出行、亂扔垃圾、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等等都體現了生態環保意識和行為的缺失。3.消費水平抑制低碳產品消費一般來說,低碳產品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通常會帶來較高的成本,產品的銷售價格也會隨之上升。因此,消費低碳產品和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密不可分。2011年,鹽城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9414元,增長14.6%;同期江蘇全省達到26341元,增幅為14.8%;全國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810元,增長14.1%。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盡管鹽城近年來的社會消費額不斷上升,但是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和江蘇全省乃至全國平均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有待進一步提升,從而更好地支撐低碳產品的消費。

政府層面1.應建立和完善低碳消費的法律和制度低碳消費同樣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后盾,政府應當盡早公布低碳產品目錄,推行低碳產品認證制度、標準化體系建設和低碳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利用稅收、財政、行政等手段去調節低碳消費。在稅制方面,針對高碳消費行為和產品,征收一定比例的碳稅,相反對于低碳產品則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在財政方面,給予低碳產品以及相關的生產企業一定的補貼,鼓勵企業開發新的低碳技術,同時結合價格機制,降低低碳產品價格,增加消費需求;制定具體的獎懲制度,并充分利用行政干預的力量,針對高碳生產行為予以警告、勒令改造,進行必要的行政處罰。2.應加大低碳消費的宣傳力度鹽城市政府應當充分發揮本地電視媒體、報紙和戶外廣告、標語的感染力,讓更多人意識到個人不良的消費行為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使低碳消費理念的宣傳隨處可見。與此同時,政府教育主管機構應當主動將低碳消費納入到教學課程當中,使學生從小就能掌握相關知識,逐步培養良好的低碳消費觀念。政府還應當專門印制低碳經濟知識學習手冊,分發到各個小區、學校、企事業單位,調動全民積極性,使市民通過學習手冊充分認識到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樹立低碳消費觀念。此外,政府還可以大力開展低碳社區建設,通過示范點全面推行低碳消費理念。3.應推行低碳采購,發揮示范效應政府應當率先采購經過低碳認證的低碳產品,為居民做好低碳消費的榜樣。具體來看,在公車使用方面,應當主動采購小排量或者新能源汽車,并且避免公車私用的現象,減少碳排放;在辦公資源上,應當使用節能的燈具、空調等電器,廣泛使用太陽能設備,節約用水,節省筆和紙張,盡早實現無紙化辦公;在公費使用上要遵循必要的原則,杜絕鋪張浪費和濫用。4.應當努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很多資料顯示收入水平和低碳消費能力成正比,因此,政府可以通過擴大就業、鼓勵創業和強化保障等措施促進消費者收入的增長。企業層面企業應當主動承擔起節能減排、發展低碳技術和產品的社會責任,在政府給予資金支持的情況下,積極引入國內外優秀的低碳技術人才,加大低碳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低碳理念貫穿于企業原材料采購、研發、設備改造、企業辦公、產品生產、“三廢”排放、產品銷售和服務等各個環節,實現清潔生產、節能生產,提高能源利用率。企業在開發低碳產品的同時還要注重產品使用的便利性,使產品達到既環保又方便的雙重效果,提升消費者購買的積極性。消費者層面構建低碳消費模式光靠政府積極宣傳低碳知識還是不夠的,關鍵在于消費者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了解低碳經濟,成為低碳宣傳的一份子,積極踐行低碳理念,充分認識到低碳消費應該人人有責,先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省電節水,能步行的、騎自行車的或者可以乘坐公交車的就不選擇開私家車,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優先選擇低碳環保型的,尤其是耐用商品的消費更要踐行低碳化,如:進行低碳家裝、購買小排量或者新能源汽車、購買節能環保型的家電等等,主動抵制鋪張浪費,不隨手亂丟垃圾并主動進行垃圾分類投放,逐步擺脫過去的好面子、重排場的高碳消費習慣,培養和樹立科學合理的低碳消費理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bt√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高清在线看 | rewrewrwww63625a| 绝美女神抬臀娇吟| 国内精品影院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男|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色窝窝亚洲AV网在线观看|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为什么高圆圆被称为炮架|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japanese性暴力|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 456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免费啪啪小视频| 适合男士深夜看的小说软件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中国特黄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