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生態觀的概念范文

生態觀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生態觀的概念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生態觀的概念

第1篇

Abstract: Facing the inflict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pat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ollowing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tent of a few related concepts, inculding, eco-tourism, green 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nd relations of them.

關鍵詞: 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續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green tourism;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3-0308-02

0 引言

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者對高質量旅游環境的追求日益明顯,“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續旅游”應運而生。但對這幾個概念的定義以及內涵目前并沒有統一的界定,概念上的爭論在促進學術發展的同時,也給現實的旅游活動帶來了一些混亂。一些旅游企業在進行旅游推廣時任意冠以“生態”“綠色”“低碳”等詞匯以假亂真,誤導旅游者,造成損害旅游者的利益的許多問題。我們不得不反過頭來,重新從理論上研討這個問題,對這幾個概念加以辨析。

1 幾個概念的產生和內涵

1.1 可持續旅游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p>

1995年,可持續旅游世界發展大會簽署了兩個重要文件:《可持續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關于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論述:①旅游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道德規范。②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③可持續旅游的目標就是在滿足當代旅游需求的同時,又不破壞后代人滿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1.2 生態旅游 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

大多數觀點認為“生態旅游”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而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后,生態旅游才作為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的研究和實踐。然而,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認可的定義,對生態旅游的內涵也眾說紛紜。

不過,關于生態旅游的目標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生態旅游應該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游應該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生態旅游還應該突出對旅游者的環境教育意義,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

與國外相比,我國對生態旅游的認識更強調了生態旅游產品的高品位性和類型的多樣性,并且認為生態旅游不是一種普通的旅游產品,而是一項專項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的一種方式,一個包括自然、經濟和社會的系統。

1.3 綠色旅游 “綠色”往往用來比喻“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生命”等內涵,它應該是一種比喻的說法,然而其定義卻眾說紛紜。但總的來說綠色旅游應該屬于旅游活動或旅游方式的范疇,綠色旅游是指在旅游消費、生產建設、經營服務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所倡導和實行的一種保護生態環境、求得生態平衡的原則和方式。有以下幾點特征:

1.3.1 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綠色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旅游活動依托自然資源環境,綠色旅游當然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

1.3.2 運用綠色理念,堅持綠色管理。旅游開發商以及經營商必須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產品的同時,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3.3 倡導綠色消費。旅游者要求具有強烈環保意識與較高的環境道德水平,在旅游過程中,保證自身的安全,也不傷害動植物,嚴格遵守旅游點的規章制度,不帶走旅游點原生態的任何東西,使環境得到保護。

1.3.4 強調“三大和諧”。綠色旅游不僅像生態旅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就像郭因先生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基礎,人與人的和諧是保證,人自身的和諧是動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4 低碳旅游 顧名思義,即是一種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盡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行,是綠色旅游的深層次表現。其中包含了政府與旅行機構推出的相關環保低碳政策與低碳旅游線路、個人出行中攜帶環保行李、住環保旅館、選擇二氧化碳排放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車與徒步等方面。日前國務院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就是在減排的大背景下,國家為配合低碳經濟發展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信號,而旅游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

2 幾個概念的比較分析

2.1 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 既不能將生態旅游簡單地等同于是一種綠色或自然旅游產品,也不能將生態旅游概念完全等同于可持續旅游。

生態旅游包涵兩個基本內容:首先,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第二,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沙掷m旅游是基于旅游業發展中產生的日益突出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提出的。兩者的區別和聯系表現在:

2.1.1 生態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產品,還是一種旅游活動方式,甚至說是一種旅游開發方式;而可持續旅游更確切的說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原則和方向,是產業發展的目標。兩者的概念屬性存在著較大的不同,但是本質一致。

2.1.2 生態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達到可持續旅游發展目標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說,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的實現途徑。

2.1.3 生態旅游重視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強調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對社會的貢獻,也突出了對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環境教育功能;而可持續旅游在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人類和諧的基礎上,更加強調代際公平,強調旅游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兩個概念的產生原因一致,然而側重點卻又不同。

2.2 生態旅游與綠色旅游 生態旅游與綠色旅游本質相同,都是為了實現旅游環境的“綠色性”,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卻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2.2.1 產生基礎不同。就產生的基礎而言,前者是傳統大眾旅游,后者是一般的生態旅游。生態旅游是在人們意識到傳統大眾旅游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之后提出保護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綠色旅游是建立在一般生態旅游即在生態理念指導下大眾可以參與的旅游基礎之上的,對于旅游者來講,是一次經歷、一種消費方式、一種旅游形式(綠色消費);對于開發商來講,是一種開發方式、一種產品形態(綠色產品);對于旅游景區管理商來講,是一種管理方法(綠色營銷與管理)。

2.2.2 主題內容不同。生態旅游只局限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綠色旅游則上升到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諧。

2.2.3 出發點不同。生態旅游大多是從旅游者的視角去認識、以旅游者生態意識的高低為標準來劃分的,如把旅游者劃分為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態旅游者。綠色旅游則不僅對旅游者提出要求進行綠色消費,同時對相關的飯店業、交通業、郵電業、公共設施等都做要求。如綠色消費包括綠色交通、綠色賓館、綠色娛樂、綠色商品等等,為了能滿足旅游者綠色消費,必須要求相關的行業部門或企業綠色開發、綠色營銷與經營。

由以上的分析來看,從概念、內容方面看,綠色旅游應該是生態旅游的發展,它完全超越了傳統旅游,并豐富、發展、深化和完善了生態旅游,從這個角度上說,“綠色旅游”是生態旅游的高級形態。

2.3 綠色旅游與可持續旅游 所謂綠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飯店、景點管理者、旅行社和導游在內的旅游參與者在整個旅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綠色旅游是指一種旅游活動,它是在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的道路中,對生態旅游概念的一種升華的基礎上,是重視在旅游開發、旅游經營管理、旅游消費、旅游從業人員意識等多層面進行環保的一種旅游方式。

因此,兩者的區別在于,綠色旅游只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續旅游則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原則和方向,偏重于產業發展,綠色旅游是可持續旅游這種原則方向的具體應用。

2.4 低碳旅游與綠色旅游 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的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隨著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方式變革的重要背景和機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是指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以低消耗、低污染為基礎的旅游。它要求通過旅游要素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與降低污染,以實際行動來詮釋和諧社會、文明社會和節約社會的建設。低碳旅游把人類對旅游所寄予的低碳環保的希望全部融入食、住、行、游、購、娛的各個旅游要素當中,低碳飲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游覽、低碳購物等。

因此,可以說,低碳旅游是綠色旅游的一個方面,是實現綠色旅游的一種形式,它是在綠色旅游的目標下,偏重于旅游過程和旅游活動中節能減排的目標。相比于綠色旅游,實現目標更具體,實現方式更容易量化,實現途徑更直接,是綠色旅游的一個側面。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持續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終極目標,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其實現的途徑或手段,四個概念本質相同,側重點不同。生態旅游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旅游產品、旅游方式以及旅游開發形式。綠色旅游時生態旅游的高級形態,不僅強調自然的和諧,還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諧。低碳旅游是綠色旅游的一個側面,是實現綠色旅游的一個直接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志穩.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涵的系統認識[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

[2]張林博,張俐俐.淺析綠色旅游及在中國的發展[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9,(1):265-281.

第2篇

關鍵詞:園林設計;生態設計;概念

引言

在現代科技化城市中的相關發展過程,通過合理的可持續過程發展,加深城市綜合性的生態綠化過程認識,加深生態性園林設計和園林建設,保證合理優化的城市空間規劃過程,加強城市的綜合自然氣息控制,保證合理的綜合目標,從而有效的實現生態城市、綠色城市、園林化城市的規劃過程。

1 園林設計的基礎建設情況

在現代的科技設計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合理的對綜合性的建設過程進行合理的分析,保證宏觀性的過程控制,實現對城市建設的綜合發展。目前的園林城市建設中,園林中的人工建設較多,人們為了追求綜合性的園林建設過程,保證合理的園林自身需求效果,實現合理的城市效果模仿過程控制,保證城市的綜合實際情況分析。在不結合城市的人文歷史分析過程中,合理的加深園林建設過程與城市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合理的實際情況運用。在建設設計過程中運用了較多的資金,園林設計的規模較大,沒有合理的估計總體的城市控制。很多城市的現代園林建設設計具有較為簡單的內容,城市的過程發展中具有一定的污染,影響其產生城市綜合性問題,直接影響園林中的綜合經濟效益過程控制。

2 園林設計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2.1 缺乏綜合性的標準管理

伴隨著園林經濟規劃設計的發展,經濟建設的穩步提高,人們對于日常生活的需求逐步增加,很多建設材料都選取貴的,而不是合理的、環保的材料進行相關建設設計,對城市的生態維護和綠化造成一定的影響,園林設計沒有了原來自然的美麗效果,缺乏了人文素質的綜合效果,無法完善社會的綜合發展過程,導致協調出現漏洞,人們盲目的追求高效果、高利益,忽視了按照實際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過程分析。規劃設計不合理也不科學,經濟的發展速度較快,人們為了合理的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保證合理的經濟價值,應當加深周邊生態環境的調查過程分析,對人口密度不足、綠化面積不合理、沒有綠化功能的綠地進行有效的擴大,造成生態景觀的基礎環境變小。設計內容較為單一,沒有合理的規劃植物種類的分配,影響整體景觀功能利益的變化過程控制。

2.2 園林設計標準有待改善

植物的綜合群落設計沒有合理的規劃,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合理的設計人員加強綜合性的思路構建,保證合理的生態功能認識,人工的群落控制管理過于簡單化、種類較少,生態物種較低,群落穩定性較差,設計人員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合理的認識綜合性的生態法則規律,保證合理的綜合景觀效果認識,合理的改善綜合性的設計過程管理,保證合理的多樣物種穩定比較認識,結合相關的生態法規原則,加強自然效果的景觀分析,以人們的基本需求為中心,加深綜合性的設計過程管理,保證合理的生態學設計理念認識。合理的創新設計過程,實現綜合性的人員構思認識,提高生態功能的管理,逐步完善種類的合理性和多樣性,重視園林設計中的相關書中分配過程,從而保證樹種的綜合成活率,防止病蟲害的侵擾,加強綜合性的成功設計過程認識,合理的改善設計理念過程,保證對立的設計特點。

2.3 加強專業設計技術人才的培養,保證合理的設計布局

合理的加強綜合性的設計過程管理,保證和理性的建設過程控制,加強合理的調整過程培養,建立良好的人才技術設計管理過程,實現優秀人才輸出的管理控制。重視綜合性格局控制,保證設計技術硬件的應用,忽視綜合景觀的功能效果,生態效果認識,加強綠化性綜合效果管理,為樹種、群落結構等空間設計問題進行合理的布局,建立起良好的植物園林主要因素控制,實現合理性的服務過程控制,以合理的配置過程實現有效化的調和植物生態環境和人之間的關系,保證二者的協調關系控制,實現有效化的生態化的效益分析。建立起良好的植物綠化特色過程分析,以合理的綜合性設計過程控制保證樹種、草坪量等等生態環境中的相關問題的控制,實現合理性的成活率控制,降低了環境設計中的設計成本,增加了物種的綜合比較管理,實現有效化的特色服務過程認識。

3 園林生態設計中的建設原理和原則

3.1 加深植物景觀的多樣性控制管理

采用藝術美學的設計理念,合理的綜合設計規劃情況,建立良好的植物生態美感認識,保證合理的自然藝術美的和諧認識,增加園林的觀賞效果認識,合理的按配置完成設計人員的相關生態規劃設計,營造合理的觀賞條件,保證景觀功能的和諧化,確保治污配置的準確性。在院里設計中合理的均衡設計是對不同級別、不同質量、不同大小的多物種植物之間的搭配,在樹形線條上保證合理的差異性變化過程認識,保證差異問題的合理協調性管理,及不缺乏生動性和活潑性,又可以產生一些合理的調諧控制管理美感,保證合理的濃厚色彩認識,實現生態綜合色彩和諧,質感豐富,物種多樣的整體效果。

3.2 加強生態功能設計、保證合理的人性管理

通過對城市的不同特點分析,合理的重視生態設計中的相關美學特點,防止缺乏問題的情況,在設計的綜合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園林文化管理,綜合自然生態規律和實際人文內涵完成有效化的生態功能認識和控制,實現審美觀念的合理性,生態環境藝術的綜合性,加深園林設計過程中的相關過程,實現多設計、多角度、多綠化、多人文的多種創意空間管理,實現多色彩、多綜合活動效果的空間認識過程。采用合理的自然管理和人工輔助管理,實現有效化的人們生活空間的控制,綜合自然相關因素,加深綠地面積的控制,保證合理的通道貫穿,加深綜合性綠地發展過程控制,實現有效化的建設過程生態網絡分析,有效的改善生態功能中的相關基礎性建設,保證合理的生態結構管理,實現有效化的光合作用效果,加強合理的防風護沙治理過程,實現生態效益的綜合管理性。在設計的過程中加深群落設計,對復雜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不斷的改善園林景觀建設過程。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園林設計中相關生態問題的合理認識,保證建設過程中園林建設的合理性,逐步改進綜合性的治理過程控制,保證合理的生態設計理念,實現人性生態美學的管理認識,實現綜合性的園林過程設計控制。

參考文獻

[1]王小琳,何友峰.生態園里工程設計與技術[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0,0301:5-37.

第3篇

一、企業生態化管理的概念分析

生態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隨著九十年代以來的詹姆斯?弗?穆爾、歐文?拉茲洛和肯?巴斯金等人對生態化管理理念與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的闡釋和解讀,生態化管理作為一種企業管理方法最終成為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企業管理的全新范式。生態化管理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是綜合了生態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個現代學科的先進思想,同時也是當前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失衡情況下的一種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的重要理念。生態化管理不僅強調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平衡關系,也強調管理過程中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努力使企業管理者認識到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個要素之間是相互依存和互相影響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經濟發展就伴隨著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消耗,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過程中,與資源的過度消耗、自然環境的破壞相伴的還有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同時,這種生態失衡和環境破壞的發展現狀,也給企業的生態競爭提供了機會,在全球經濟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的形勢下,企業通過生態經營理念的發展觀念的改造,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生態競爭力。生態化管理追求的是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在生態資源急劇減少的情況下,這種企業會從生態競爭力的提高上,增加自身的競爭優勢項目。同時,在民間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政府對生態發展的扶持條件下,生態化管理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地享受到發展的便利條件和民眾消費的青睞。

二、企業生態化管理的定義

生態化管理是基于生態思維基礎上,把企業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包括對企業整個系統的識別、規劃、實施、評價和自我更新等進化過程的管理。這種管理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成是與企業發展相關方(比如消費者、原料供應方、機構等)互相影響的整體,企業與發展相關方是垂直關系,與競爭對手和政府部門等是水平關系,整個企業的發展是系統地存在于這些聯系因素之中的。企業生態管理的內容包括管理主體生態化、管理效果生態化、生產制造生態化、營銷手段生態化、品牌生態化等多個方面。

三、企業生態化管理的有效路徑分析

(一)綠色產品的研究與開發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管理中,應該加強企業生態產品和環保產品的設計與生產工作,促進企業綠色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在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和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原料的來源和成分的環保性。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要注重其可回收性,以便于產品的使用和處理中,減少資源的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企業要確保將生態設計與戰略管理以及日常運營管理進行高度融合,從而提高產品的環保形象,促進企業的生態化管理。

(二)提高企業清潔生產能力

清潔生產是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和規避環境污染風險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對第一產業中的工業發展生產企業來說,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較多,對企業周邊的空氣、土壤、水質等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生態化管理措施的實施,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污染的的環節進行嚴格的生產管控,實現污染產生前的治理工作。在對生產材料的選用和生產技術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選用新能源和新技術,促進企業的清潔生產建設。此外,還要嚴格保障企業生產出的產品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盡量減沙產品生命周期中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

(三)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

對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不僅有助于節省能源消耗和生態破壞,還有利于減少企業在原料使用中的成本投入。當前,隨著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一些資金雄厚的企業,可以在垃圾回收、處理以及運輸方面進行相應投資,建立自己的回收利用中心,參與適合自己的可回收利用物資的收集和處理環節,使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生產原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同時,在企業生態化管理過程中,通過后期的市場運作,可以有效實現再生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資源的有序流動,既實現了環境的保護,又有效促進了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的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成人自拍小视频|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EX|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毛茸茸的丰满熟妇|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 伦理片中文字幕2019在线|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邦征服雪婷第二篇|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第一二三四区| 动漫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频|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嫩小xxxxx性bbbbb孕妇| 久久网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2021天天干|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www.国产成人|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成人第一页|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国产区精品视频| 24小时日本韩国高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