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學專業就業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預防醫學專業男女學生的比例沒有差異,藏族學生占71.7%,漢族學生和其它民族學生占28.3%,見表1。就業率大學預防醫學專業2009~2012屆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的就業率連續四屆達到100%,男女生就業率沒有統計學差異。
2就業單位類型
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就業主要分布在各地區的地市級、縣級醫院以及鄉衛生院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次為自治區行政單位,見表2。就業區域分布159名學生中到自治區以外就業的占3.1%(5人);符合大學推薦免試研究生條件并先后被選派到內地不同高校公共衛生學院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占7.5%;在自治區內不同工作崗位就業的占89.4%。
3討論與建議
由于自治區地廣人稀、衛生服務半徑大,區內各地區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包括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地方病、高原病的防治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到2012年底,大學已培養了5年制預防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159人,學生以本地生源為主,有32.7%的學生在自治區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其中36.5%的畢業生在各地市級、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entrediseaseofpre-ventionandcontrol,CDC)從事預防醫學專業工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層公共衛生人員緊缺和學歷偏低的問題。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在中國內地爆發后,逐漸暴露出全國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在應對和處理公共衛生事件時存在硬件落后、知識老化和能力低下等問題。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治區有81家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1],873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僅占8.58%,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5.5%)[2],文獻[3]指出,自治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中具有公共衛生專業背景的人員偏少,在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新發傳染病監測、實驗室檢驗以及突發傳染病現場處置等工作時,難以達到快速、準確、科學、高效的要求。因此,大學5年制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能夠為基層醫療單位輸送新鮮血液,同時能夠逐步改善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學歷低、專業不對口等問題。作為最重要的高等學府,大學在為當地培養醫療衛生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4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就業率達到了100%,高于陳敏[4]對廣東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2004~2007屆本科畢業生分析的就業率,說明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目前的就業形勢較好,也說明了自治區大學生的就業政策和形勢良好。大學畢業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主要集中在各地市級、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和鄉衛生院這三類單位,符合了醫療衛生改革要求基層醫療防治疾病的任務要落到縣、鄉和村級醫務人員的工作目標。這三類醫療衛生機構是公共衛生和醫療兩大體系的主要環節,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在自治區縣、鄉衛生機構工作,能夠充分發揮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作用。在5年的大學學習期間,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既學習了預防醫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同時也學習了臨床醫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并在三級甲等醫院、縣級醫院、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實踐教學和社會調查,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科學素養,基本上達到了大學要培養“留得下、靠得住、用的上、下得去”的高級應用型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目的。從分析結果中發現,2009~2012屆4屆學生在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就業人數從2009年的57.1%減少2012年的5.0%,而在其它單位就業的人數逐漸增多。徐英等[5]曾對部分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做過就業觀的調查,不論是男生或女生,絕大部分都把疾控、監督所、醫院(衛生院)放在首選的工作崗位,但這與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就業結果有所差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公開招錄人員的編制少,學生主要被招錄到縣級醫院、鄉衛生院從事臨床醫療職業。而從事臨床醫學專業必須具備臨床醫師資格,但是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工作后只能參加公共衛生醫師資格證考試而不能考取臨床醫師資格證,這對從事臨床專業和崗位職稱晉升等方面帶來諸多的問題。
(一)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對口程度較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雖然名稱上帶有醫學兩字,但是,其職業走向是口腔技師而不是口腔醫生,這與很多最初報這個專業學生的理想是有很大出入的,雖然在入校后,經過專業老師的教育等原因,很多學生留下來讀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但畢業后從事口腔醫學技術方面的學生不多,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對口程度較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單位,“A:醫院28.9%B:工廠31.3%C:公司19.3%D:其他20.5%”,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你現在的工作與你所學專業是否一致?A:完全一致27.7%B:較一致21.7%C:不一致50.6%”。
(二)人才培養與崗位需要存在脫節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應用性極強,技術要求高,各種先進設備更新快,這對學生的基本功是個巨大的考驗,在校期間,若沒有掌握較好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能力,到企業是很難立刻勝任工作的。在我們的調研中,畢業后立刻就能過勝任工作的學生很少,有近一半的學生需要在企業培訓一段時間才能勝任,有三分之一學生不能勝任公司交給的工作。口腔醫學技術,“面對企業的飛速發展,在校所學知識能否勝任現在的工作?A:完全能應對9.6%B:可以勝任12.0%C:不能勝任28.9%D:需在企業培訓一段時間才能勝任49.4%”。
(三)部分口腔醫學技術學生不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在調研中,有部分學生反映不適應企業高強度的工作,對企業工作時間長、工作枯燥、單調、管理較嚴很不適應。在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實習期間,也有部分學生反映此類問題,如何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逐漸熟悉和適應義齒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學校必須認真要解決的問題。
(四)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對工作滿意度不高口腔醫學技術主要是從事口腔頜面部修復體設計、加工制作和修補等工藝過程的一門學科,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目標是培養精通口腔工藝制作的專業實用性人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不僅在學習內容上和口腔醫學專業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職業方向、晉升的職稱系列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區別。口腔醫學技術學生畢業后參加的是國家衛生部統一組織的口腔技士(或技師)資格證書的考試,從事的職業是口腔技師,晉升的職稱是技師系列,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是各口腔醫院下屬的口腔技工室和社會上其他各種私營的義齒制作公司;而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參加的是口腔職業醫師資格的考試,從事的職業是口腔醫生,晉升的職稱是衛生系列,畢業去向是各醫院的口腔科或口腔專科醫院。目前,國內義齒加工業蓬勃發展,各種義齒加工廠、修復體制作公司紛紛崛起,并逐漸規模化、企業化和行業化。但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轉行率卻很高。很多人對口腔義齒行業滿意度不高。口腔醫學技術“你對目前的工作感到?A:非常滿意12.0%B:較滿意25.3%C:一般45.8%D:不滿意16.9%”。
二、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增強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該專業的認可度大學階段是專業認同形成的關鍵時期,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認同是高校學生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目標、性質、內容、社會價值及評價、個人意義以及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專業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對自己將會成為口腔技師這一專業群體成員身份的明確認識;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口腔技師群體的態度和情感以及相應的行為表現。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認同度,高校和企業都必須肩負起責任來。高校在宣傳教育方面,要把該行業的廣闊前景告知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生認同感不斷提升。同時,口腔醫學技術相關企業也要為該專業畢業生提供良好的施展才華的舞臺,不能僅僅把學生當成賺錢的工具,讓學生最終形成我是口腔醫學技術行業人,我自豪驕傲。只有這樣,這個專業才能良性發展,口腔義齒行業才能蓬勃發展,畢竟,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大與企業的校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要統一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高職較之普教,更應突出應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更強調為社會提供“零距離”服務,輸送針對性強的各類急需人才。要解決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與崗位需要存在脫節的問題,就必須選擇國內規模大,效益好的義齒加工中心作為我校的長期實習合作伙伴,加強與實習企業聯合制訂教學內容和實踐計劃,讓教師和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掌握企業的標準和市場的需求。由企業培養學校的教師和實驗人員,教學人員再將企業的要求帶入課堂。同時,企業與學校共同制訂用人計劃,學校按企業要求對學生進行培養,實現“教學—實習—就業”一體化。
(三)加強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在校期間,把“崗位成才觀”播種在學生的心中,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以理智、現實、平和的心態走向工作崗位。畢業前,結合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和思想的熱點組織一系列的講座和報告會,邀請用人單位和成功就業的校友來我校,從宏觀和個人的角度促使即將畢業的學生形成“職業道德情感—崗位成才—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人生觀。同時,學校要充分利用實習期來鍛煉學生適應工作崗位,學校要依照企業的要求制訂實習規章,使學生感到工作和實習沒什么區別,盡快幫助學生熟悉所從事的職業環境和職業職責。
1、臨床醫學專業就業方向主要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在基層衛生院所從事常見病、多發病的醫療診治工作,并能承擔預防保健、衛生宣教和醫學院校的輔助教學等各項工作。
2、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口腔及眼耳鼻喉科學等都屬于臨床醫學,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臨床醫學是直接面對疾病、病人,對病人直接實施治療的科學。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