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化學常見化學式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粗心大意,“馬失前蹄”
這一類的失誤,主要是因為同學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細心一點,是可以避免的,常見的失誤如下:
1. 化學方程式的等號與箭頭問題,一般情況下,有機反應用“”,無機反應用“=”,但很多同學在書寫有機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常會習慣性地寫“=”。
2. 錯別字,同學們平時可能會粗心大意,常常會寫一些錯別字,常見的錯別字如下:金剛石(對)-金鋼石(錯)、干燥劑(對)-干躁劑(錯)、坩堝(對)-坩鍋(錯)、碳元素(對)-炭元素(錯)、三腳架(對)-三角架(錯)、油酯(對)-油脂(錯)、銨鹽(對)—氨鹽(錯)。當然,錯別字的情況很多,同學們要養成規范使用文字的習慣。
3. 計算過程過程也常有失誤,近三年來,廣東高考化學除了對阿伏加德羅常數簡單計算的考查,也重點考查了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如計算平衡常數K(2010年31題、2012年32題)、平衡轉化率(2011年31題),并要求保留有效數字,而同學們常犯的錯誤是,在計算過程中,常常不注意單位的使用或單位的換算,或者是有效數字保留不正確。計算是一個嚴謹完整的過程,動一發而牽全身,同學們可要“三思而后行”。
因粗心而犯的錯誤情況也很多,這只不過是考試過程中常見的例子,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認真、踏實、細心,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二、化學用語,含糊不清
要學好一門科學,首先要掌握這門科學的語言,同樣,化學也有自身的表達方式,但有部分同學對化學概念、化學用語的使用含糊不清,導致屢屢犯錯。
1. 不規范使用化學符號: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合價符號、核素符號、結構示意圖(原子、陰、陽離子)。同學們常犯的錯誤是漏了離子符號的電荷數或“+”“—”號位置不正確,有時也會錯誤書寫離子結構示意圖中的核外電子數,還有,個別同學字跡潦草,大小寫字母不分,或者Cu、Ca這兩種符號因潦草書寫而無法區分。
2. 化學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最簡式、分子比例模型、分子球棍模型混為一談,這一方面,同學們只要平時在練習過程中,注意對比區分,應該能順利掌握。
3. 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電極反應式書寫失誤:
(1)不配平或遺漏生成物。下面的例子是同學們常錯的化學方程式:
同學們經常會忽略了水解后酚羥基也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或者是漏掉水分子。漏掉小分子是有機反應方程式書寫的一大失誤點,同學們要多加留意。
(2)書寫熱化學方程式反應物和生成物不寫狀態,或者歷經千辛萬苦,將焓變算出來了,但卻忘了給焓變加上“+”(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3)在書寫電極反應時式,電解池和原電池混為一談。
反應式的考查是高考的熱點,同學們要注意歸納總結。
4. 文字表達不規范,實驗探究題是高考近年必考題型之一,近三年來分值比例為16%,而文字表達更是重中之重。同學試判斷以下說法是否妥當?
例1:用試管取稀鹽酸,然后滴入石蕊試液。
例2:用小試管取2mL稀鹽酸,然后滴入2~3滴石蕊試液。
對于例1,很多同學第一反應是,平時實驗都是這樣操作的啊!但是我們稍微反思一下,應該用什么試管呢?取多少稀鹽酸呢?滴多少石蕊試液呢?顯然這句話沒有表達清楚,而例2清晰了表達實驗的操作過程。所以關于實驗探究題,我們要學會規范表達。
(1)步驟要清晰,一般可以將檢驗實驗分為四個步驗:取樣(非常重要)——加試劑(如酸化、檢驗試劑等)——描述現象——下結論。同學們常常會漏取樣這一步驟。
(2)要有“量”的意識。加多少試劑要看實驗情況,如除雜要適當過量,而指示劑,我們點到為止,通常為2~3滴。
總之,實驗表達的規范,在于正確,清晰,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防多看看自己的表達方式和正確的表達過程有何不同,慢慢改進。
三、大“敵”當前,驚慌失措
很多同學看到文字多的題目,就像看到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壓力山大!同學們在解大題的時候,常常沒有理解題意,不能充分利用題目中的有效信息,即“突破口”。但廣東理綜除了8道選擇題外,另外有4道大題,總分占64%。所以,解好大題是關鍵。這里給同學們舉個例子:
例(2011廣東化學32節選)由熔鹽電解法獲得的粗鋁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鈉和氫氣,這些雜質可采用吹氣精煉法除去,產生的尾氣經處理后可用鋼材鍍鋁。工藝流程:(如圖)
這是一道化工流程題,對于這樣的題目,同學們要冷靜思考,題目到底是要研究什么——要除去粗鋁中含有的鈉和氫氣。怎樣分離呢?這就得看流程圖的提示了,第一個關鍵信息——坩堝中精煉,700℃,通入Cl2,我們知道,鋁、鈉、氫氣此時均能反應,但不要忽視題目補充的信息:NaCl熔點為801℃;AlCl3在181℃升華,可知,此時鈉轉化為固態的NaCl,氫氣轉化為氣態的HCl,鋁轉化為氣態的AlCl3,而后續步驟提示“高純鋁液”可知鋁沒有完全轉化,而且剩余的鋁為液態,這樣就很明朗了,渣是氯化鈉固體,尾氣是HCl和AlCl3,冷凝后,氣體A是HCl,氣體B是AlCl3。
中國十大滑雪場推薦
1.亞布力滑雪場
亞布力滑雪場,哈爾濱十大運動健身場所之一,它現在是我們國家面積最大的滑雪場,也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綜合性雪上訓練中心,這個滑雪場群山環繞,周圍的環境比較封閉,積雪也比較厚,它的新體委滑雪場和新濠滑雪場是兩個水平比較高的滑雪場。
2.北大壺滑雪場
北大壺滑雪場,它是我們國家雪道山體落差最大的滑雪場,最高的落差可以達到930米,如果你比較喜歡玩極限滑雪運動,正是因為這里的落差高的條件,很多國際性的體育賽事會在這里舉辦。
3.長白山萬達滑雪場
長白山萬達滑雪場,這是萬達旗下的這個滑雪場,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多功能的大型滑雪場,這里不僅有幾十條寬闊的雪道供給游客滑雪,游客來這里還可以預定五星級酒店、高級山頂餐廳,盡情享受。
4.太舞滑雪小鎮
太舞滑雪小鎮,這里是一個設備健全的滑雪小鎮,來這里可以盡情的享受滑雪的樂趣,在滑雪場附近有賓館,有餐廳,還有滑雪設備租賃鋪子,并且這里有200多天滑雪道,規模龐大,都是根據國際標準設計的。
5.萬龍滑雪場
萬龍滑雪場,這是一家開放式的滑雪場,因為它具有人工降雪設備,所以這個滑雪場每一年開放的時間都非常早,這個滑雪場距離天津,北京都比較近,不管是駕車還是做高鐵都是非常方便的。
6.南山滑雪場
南山滑雪場,這個滑雪場位于北京郊區,所以很多喜歡滑雪運動的北京人都愿意來這里娛樂,畢竟只需要幾十分鐘的車程,周末來這里玩非常方便,來這里不僅可以滑雪,還可以玩雪上足球,攀冰。
7.軍都山滑雪場
軍都山滑雪場,這是一家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滑雪場,這是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滑雪場之一,這個滑雪場在夜間也提供滑雪場地,這里配備了大型的照明設備,整個雪場都被暖黃色的燈光照應,明亮而不刺眼,并且非常浪漫。
8.西嶺雪山滑雪場
西嶺雪山滑雪場,這個地區的雪景從古代就開始被人稱頌,窗寒西嶺千秋雪,寫的就是這里,這個地方海拔比較高,氣溫低,雪期也比較長,所這里成為滑雪場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9.神農架滑雪場
神農架滑雪場,這個滑雪場位于我們國家的中部,這對于中部、東部和南部的旅游來說距離是比較近的,所以這里每一年旅游的接待量很大,這里的海拔比較高,氣溫低,所以降雪量豐富,并且還它還以人工降雪作為輔助,因此這個滑雪場的雪是非常豐富的。
10.玉龍雪山滑雪場
玉龍雪山滑雪場,這個滑雪場位于南方,雖然說這里的緯度低,但是海拔高,所以這里就形成了自然的高山滑雪場,這里有高山滑雪項目,因為落差比較大,所以玩起來非常刺激。
環節一:激發思考,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化學反應的應用:木炭燃燒,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水的電解。
【問題1】化學反應中為什么會有物質變化?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問題2】在點燃的條件下,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常溫下水不能分解,水為什么要通電或者加熱到1200℃才會分解?
【動畫演示】水分解時分子中化學鍵變化情況。
【設計意圖】從熟悉的化學反應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的特征:提供能量,實現物質間的轉化;通過水的分解需要大量能量的實驗事實及水分解時化學鍵的變化的動畫,引導學生從宏觀物質變化,化學反應的微粒變化轉向構成物質的微粒間存在相互作用思考問題,從而為整節課教學打好基礎。
環節二:理論探究,形成概念
【素材】HCl,NaCl性質對比
【問題3】為什么HCl,NaCl具有不同的性質?
……
【設計意圖】
圍繞NaCl,HCl性質差異,從物質性質,物質構成微粒的特點到物質微粒間的相互作用,提出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領學生從宏觀性質順利過渡到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先從原子結構及原子達到穩定結構分析NaCl,HCl,H■的形成過程,將宏觀,微觀與符號三重表征化學鍵。從原子結構角度進一步認識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分析成鍵粒子及粒子間的作用不同,認識化學鍵有離子鍵和共價鍵之分。再通過動畫模擬及問題引導,變抽象為具體,最后對比分析HCl,H■形成的微粒種類,歸納出共價鍵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之分,幫助學生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加深對化學鍵形成的理解。
環節三:融會貫通,知識應用,理性提升
【學生活動】從化學鍵角度認識NaCl、HCl這兩種物質,你有什么新的認識?
【問題4】請指出CaCl■,NaOH,H■O,HF物質的構成微粒和化學鍵的類型,如何判斷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問題5】在離子化合物中有共價鍵嗎?在共價化合物中是否存在離子鍵?
【問題6】運用實驗如何區別離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
【學生活動】請說出分析物質屬于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的基本思路。
【設計意圖】
從化學鍵的角度重新認識NaCl、HCl兩種物質,引領學生從微粒結構特征及微粒間的相互作用認識化學鍵,整理出分析化學鍵的思路:成鍵元素原子結構特點分析其得失電子的趨勢判斷原子達到穩定結構所需的電子數化學鍵的類型;形成對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間內在聯系的認識……知識應用強化學生形成微觀分析化學鍵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升物質的宏觀性質源于其組成與結構的認識。
環節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問題7】冰變成水,0℃,熔化熱:6KJ/mol;水變成水蒸氣,100℃,氣化熱:44KJ/mol;水分解生成氫原子和氧原子1200℃,分解熱:918KJ/mol,這說明了什么?請從微粒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學生活動】請根據鹵化氫鍵能的數據,從化學鍵角度解釋鹵化氫分子的穩定性依次降低的原因。H-X的鍵能分別是:HF576KJ/mol,HCl431KJ/mol,HBr366KJ/mol,HI298KJ/mol。
【學生活動】利用樹狀分類圖,從化學鍵角度對化學物質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
運用典型事例對比,促進學生認識到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的不同,化學鍵與物質的穩定性有緊密的聯系;同一元素與不同元素形成的共價鍵的性質有區別,穩定性也不同。在分析以上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研究物質可以利用化學鍵的知識解釋或預測物質的某些性質。
教學反思:
1.問題是思維的源泉,更是思維的動力。學科觀念建構的化學教學,引導學生對具體知識做出超越事實的思考,促進其形成深層次的可遷移的基本理解,通過問題解決建構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