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生態治理發展前景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歷史背景及現狀
燕格柏鄉位于圍場縣城西部,因清代境內設“永安湃色欽”圍場而演變得名(永安湃滿語是沙地的意思)。全鄉總面積298平方公里(含國有林場)。全鄉有耕地10640畝,有林地84399畝,林間草場1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全鄉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6172人,民風淳樸,依山傍水,以田間種植、飼養牲畜、山野采摘、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1.林業經濟發展不同程度破壞了生態環境。燕格柏鄉森林覆蓋率達70%,森林內有多種野生動物,如野豬、狍子、鹿、狐貍、狼、獾、山雞等,境內山野菜資源主要有蕨菜、苦樂芽、金蓮花、山杏、榛子、蘑菇、金針等。近年來,在發展林業經濟時,亂砍濫伐現象嚴重,部分山體樹木采伐過度,出現沙化地,尤其機械采伐工具的使用,人為破壞森林植被現象更加突出,這種掠奪性采伐使燕格柏鄉森林覆蓋率逐年下降。
2.林間草地過度使用導致環境進一步惡化。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場景不復存在,草場上隨處可見羊群、牛群、馬群成群結隊。據調查,草地的過度使用,大部分草地水土流失、土地硬化、沙化,畜牧業的發展前景令人堪憂。另外,該鄉域內礦泉較多,泉水冬暖夏涼,水質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但隨著草地、濕地的破壞,小流域治理不到位,泉水周邊環境的惡化和生活用水以及生產化工用品的使用,使得小流域內水質受到影響,礦泉水企業發展受到制約。
二、原因分析
近幾年,燕格柏經濟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事業的發展,但該鄉出現的生態環境惡化、土地植被沙化,森林資源出現短缺等現象不得不引起鄉鎮政府、地區民眾反思,主要原因有:
1.森林采伐缺乏規范,缺少監督機制和采伐后的再生恢復機制。主要表現在一是林業、鄉鎮政府等單位對樹木采伐規范和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采伐者為爭一樹利益,運用機械工具亂開山道,不惜破壞其它林木。二是樹木采伐缺少監督機制,這種掠奪性采伐與無監督導致森林資源鏈條被破壞,動植物尤其動物受到滅絕性沖擊。三是采伐后相關責任部門沒有建立有效地再生恢復機制,被采伐的山體逐漸沙化,部分區域出現地質災害。
2.林間草地管理失范,畜牧業發展失衡,缺少準入準出機制。由于當地政府對林間草地管理失范,當地民眾為獲得田間種植土地,開辟草地成田,導致草地內小流域治理難度增加,河道兩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河道變窄,夏季常出現洪澇災害。畜牧業發展與草地形成對立,現有草地已不能適應畜牧業發展,該鄉林間草地區域逐漸變小,部分沙化,礦泉水資源受到污染,生態環境被破壞。
3.自然資源過度采集,特色產業面臨困境,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為擴大野生產品開發,形成規模,增強經濟效益,該鄉特色野生植物如苦樂芽、蕨菜等被掘根式采摘,遷移到大棚區培植。由于野生植物對生態環境的依賴較高和栽培技術等因素影響,導致森林內野生植物物種減少,大棚區植物也逐年減少,產業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近幾年,燕格柏鄉的生態環境受到>中擊,物種、植被、礦泉、森林、草地等特色資源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困境。
三、建議和對策
1.提高科學發展的思想認識,加大對外宣傳,嚴厲打擊非法采伐、偷獵、草地施耕行為,控制林間礦泉水污染源。鄉鎮政府要切實轉變思想,加快經濟發展要兼顧生態環境保護,立足鄉鎮獨特自然條件和氣候特點,認真研究入鄉企業要有益于鄉鎮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大所轄村的村民宣傳引導,制定森林、草地、礦泉水保護規范,建立全民監督、全民參與機制,維護全鄉生態環境向好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C35文獻標識碼: A
前言:目前,垃圾焚燒仍存在較多爭議,民眾反對現象時有發生。要想更好控制生活垃圾焚燒污染,要接受公眾監督,做到信息公開,更要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結束焚燒混合垃圾,尤其是焚燒含氯塑料、含重金屬電子產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垃圾,禁止一切工業垃圾進入生活垃圾焚燒廠。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垃圾成分復雜、含水率高、熱值低、分類不到位,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并不實用,因此,開發適合我國垃圾自身特點的焚燒技術及設備、確保垃圾焚燒的安全性、降低投資及運營成本,將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城市垃圾焚燒處理現狀
隨著我國城市化加速,城市垃圾問題日趨突出,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已超過5億m3,所致經濟損失每年達300億元人民幣,且此趨勢會隨城市化進程加強。當前,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燒,其中填埋約占50%,堆肥約占10%,焚燒約占12%,城市垃圾仍有近30%未進行處理。從三種垃圾處理方式應用效果看,焚燒在投入成本、環境保護、能源轉化等方面存在顯著優勢;且焚燒處理所表現的特點,如最大限度降低垃圾重量、減小垃圾體積、直接進行處理、分解垃圾中有毒物質等,適應了城市垃圾排放構成的處理需求。從垃圾焚燒處理應用現狀來看,焚燒處理法雖未在我國城市范圍內廣泛應用,但有所推廣。20世紀80年代深圳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立與成功運行,為垃圾焚燒發電提供經驗;我國自行研究的樂山市凌云垃圾焚燒爐可實現日處理垃圾30t,且能在不使用輔助燃料的情況下連續燃燒;FDLIF-50B生活垃圾焚燒爐,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為50t/d;哈爾濱垃圾焚燒發電廠應用日本流化床焚燒技術,適時電腦網絡監控,實現日處理垃圾200t以上,排煙標準達到我國環保標準;上海浦東御橋工業園所建千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可實現年處理垃圾36.5萬t,且能實現向城市供電。此外,杭州進行垃圾焚燒“西部規劃”,選取九峰區域進行建廠,并設計日處理量為3000噸,所排煙氣符合歐盟標準;成都在龍泉驛區建立垃圾焚燒廠,實現日處理量 800t;山東、福建、河南、安徽等省紛紛建立垃圾焚燒處理廠等;同時,國家已確定在不同區域建立百家垃圾焚燒處理廠,這為我國城市垃圾焚燒發電提供了支持。但從我國垃圾處理廠建設來看,主要靠引進國外技術與設備,自行研發項目較少,所需設備及運行費用較高,要實現焚燒垃圾處理廠綜合效益,還應加強焚燒設備及技術的研發及外在設備與技術的合理運用。
二、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及工藝
城市垃圾含有水分、灰土較多,在進行焚燒焚燒處理時必須選擇對應的焚燒設備、焚燒技術及煙氣處理工藝,以保證垃圾焚燒效果。當前,主要焚燒技術有:流化床焚燒技術,其主要優點有:1) 操作方便,運行穩定。垃圾破碎混合后,質地較為均勻,流化床以石英砂為熱載體,避免了床急冷急熱,燃料穩定燃燒;垃圾干燥、著火、燃燒及后燃燒幾乎同步進行,無需進行復雜調整,易于實現自動化,且能在短時間內啟動與停止,可連續燃燒。2) 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焚燒時對有害物質進行處理,僅采用流化床,便能夠將NOx含量降至100ppm以下。同時,減少了廢水產生,避免了金屬污水。3) 壽命長、投資省,適于大型化發展。但此設備消耗動力較大,磨損較為嚴重,須加強設備維護與保養?;剞D窯焚燒優點有:1) 回轉窯燃燒適應范圍較廣,能焚燒不同性能的廢棄物。2) 機械零件較少,故障較少,可長時間連續運行。但其熱效率較低,所需輔助燃料消耗較多時,會產生有臭味、溫度低的氣體;窯身長,占地面積達;爐排結構較為嚴格,成本較高。爐排型焚燒時不需要對垃圾進行嚴格預先處理,爐排運動可實現垃圾處理的機械化。但在使用此設備時,需考慮垃圾的停留時間、攪動及翻轉。由此可見,流化床焚燒技術綜合性能較好,尤其適應我國垃圾熱值相對偏低的實際,故其發展前景最好。隨著標準的提升,現有的垃圾焚燒廠可能要進行技術改造才能達標。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有利于公眾接受垃圾焚燒這一處理方式,同時也將促進尾氣處理系統、煙氣在線監測等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三、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的發展及前景展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對外開放的加強,一些新技術被運用到垃圾焚燒處理中,如垃圾燃料(RDF) 處理技術、氣化等,且表現出獨特的優勢,這為垃圾焚燒處理提供了支持。RDF技術一般采用循環流化床及內循環流化床技術,可大規模處理生活垃圾,如我國較為發達的城市廣州、上海、深圳等,垃圾排放量大、熱值高、能源較為緊張,可使用此技術;但由于此技術起步較晚,其制造工藝、燃燒方式、爐內脫氯機理、排灰處理等尚未探明,此技術應用受限;因此,要推進此技術發展,必須結合我國城市實際狀況、技術條件選擇爐型,加強焚燒技術、凈化技術、廢水處理技術等研究。氣化技術是根據空氣流體力學原理,使爐體內生物質在空氣及一定溫度作用下,充分裂解后產生可燃性氣體,或是燃料經制氣室,在封閉、缺氧環境下,利用干流熱解及氧化反應后產生可燃氣體,進而實現生物質原料造氣、燃氣凈化、自動分離等功能。這不但使垃圾再利用,提升了資源利用率,且通過燃燒垃圾實現熱能、電能等轉化,適應了我國城市能源緊張、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四、推進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發展的途徑
一方面,強化政府與垃圾焚燒行業的規范化行為,解除民眾疑慮。一些民眾抵觸垃圾焚燒的原因在于,垃圾隨處焚燒、焚燒后產生有害氣體等。對于此,政府應加強對垃圾焚燒的規范化管理,制定相關法律制度、政策規定垃圾焚燒行為;設置專門監督部門,監督垃圾焚燒;強調環保部門、垃圾管理部門、監督檢查部門的職責,改變多頭管理、多頭分權、多頭管理效率低的局面,進而保證垃圾焚燒規范進行。垃圾焚燒廠應端正自身行為,嚴格按照環衛行業許可、國家環保標準等選擇合理地垃圾焚燒設備、技術等,以保證垃圾焚燒實現最大化效益。另一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以社區、電臺、媒體等路徑,向民眾介紹宣傳垃圾焚燒、填埋、堆肥等垃圾處理方式,使民眾了解垃圾焚燒的綜合效應;以社區活動、環保競賽、垃圾焚燒知識問答等方式,促使民眾參與到垃圾焚燒處理活動中,并以此刺激民眾形成垃圾分類放置、減少垃圾排放等日常行為習慣,進而減少垃圾污染與治理。
五、結語
焚燒法適應了城市垃圾構成特點,且具有環保、經濟、社會效益,而要進一步推廣此方法,必須結合我國城市垃圾特性進行焚燒技術、系統設備、工藝研究,尤其要加強國內化技術研究,同時,發揮政府、焚燒廠、公眾等多方面力量,以推動焚燒法推廣,最終推動城市和諧、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紅霞.關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大科技,2014.
水價上調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我國的水工業行業將成為傳統行業中的朝陽產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目前巨大的水業市場和潛在的增長空間,是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會忽視的。據預測,2020年以后中國將成為國際上最大的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市場。城市水業在新世紀中是一個大舞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城市水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中供水、污水處理市場將出現迅速增長的態勢。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鎮供水會成為供水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跨流域調水補水工程,緩解部分重點缺水城市的供水矛盾,工程耗資達5500多億元人民幣。
“十五”期間,全國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億立方米新增鄉鎮供水能力120億立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由目前的86%提高到98.5%,村鎮供水普及率達到50%以上。至2010年底,使農村現在約3億多沒有享受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數減少1/3,到2020年底基本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
改善供水質量,提高供水水質標準,更新改造現有管網系統。“十五”期間,全國20萬人以上設市城市供水管網需改造總長度為2.65萬公里,總投資307億元。
根據“十五”計劃,供水行業的年產值要從600億~700億元提高到1500億~2000億元。這必將帶動供水市場的投資需求及相應企業的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水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2003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60億噸。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348.9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42.2%。全國七大水系及一些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城市周邊水體污染突出。
由于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城市水環境的不斷惡化,目前已有90%左右的水源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此可見,要保護城市水源并改善水環境,必須加大污水處理力度。
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采取了一些主要措施,如:
實施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規劃,保護水生態環境?!笆濉逼陂g,全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600萬立方米/日,所有設市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0%。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到2010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應不低于60%,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率達70%。未來10年中國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資需求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
推行再生水利用,要求缺水地區在規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時,還要同時安排污水回用設施的建設。計劃到201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占處理量的30%,年污水再生利用量達到78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