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舞蹈教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有利于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少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于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而這些動作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路。
在少兒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并不單一滿足于教會孩子一個技巧、一段組合,而是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創造性的空間。?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樂,配之以《雪花》的命題,讓孩子們自編自演,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結果,每個孩子都跳出了對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贊美,或喜愛,或突出其寒冷,或強調其蕭瑟……這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幫助孩子們完成了從平面形象到立體形象的升華轉換。它能培養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訓練其敏銳的觀察能力,使學生的感知、聯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二、有利于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整齊的隊形,劃一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標準之一。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通過這種步調一致的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養成一種自覺守紀律、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注意集體協作的行為習慣。
少兒舞蹈還能培養孩子們活潑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少兒,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親人的寵愛,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有內向害羞、嬌氣任性的毛玻而舞蹈是當眾表演的,這種藝術活動有著現場即時進行人際交流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發學生進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過參加排練、外出演出、集體活動,許多學生克服了性格內向、膽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參加藝術活動,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開朗活潑的個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有些動作必須付出痛苦和艱辛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孩子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有些比較嬌弱的孩子,經過刻苦的訓練,他們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煉。
三、有利于提高少兒身體素質,增強形體與氣質美感
舞蹈是人體動態造型美的精華,科學、協調的舞蹈訓練,會提高學生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增強孩子們的消化機能,增進食欲,提高身體素質。
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些孩子原來曾有“駝背”“摳胸”“端肩”等不良習慣,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們自覺地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這種習慣,能被有效地糾正。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都有儀表、舉止端莊得體的特點。這種形體特點,又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樂觀,為他們以后得體地待人接物打下一個基矗經過舞蹈訓練的少兒,能讓人感受到我們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于培養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舞蹈本身是一種美,若想表達舞蹈的美感,舞蹈者必須領悟舞蹈中蘊含的美。幼兒處于身心各方面正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對于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利用舞蹈本身的優美性,可從以下兩方面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第一,改善外在形象。一個人的審美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體現,挺拔的身姿,優雅的舉止是最直觀最美麗的第一印象。在舞蹈教育中,教師要多多鍛煉幼兒,讓幼兒從小就往更好更美的外在形象努力。第二,提升內在氣質。內在氣質是最根本的美感所在,內在氣質包含很多方面,寬容、自信、努力等都是積極的情感所在,只有一個人內心美才能讓自己的美有感染力。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手段可提升幼兒的內在氣質,例如幼兒在學習舞蹈中遇到挫折,教師要鼓勵其不放棄,一旦學成,將會大大增加幼兒的自信心。
二、通過舞蹈的靈活性
開展幼兒的創造教育舞蹈是通過不同舞步舞姿韻律等元素結合而成的,不同的元素結合會形成不同風格的舞蹈,舞蹈在創作和表現過程中具有靈活性。“創造教育”是指引導幼兒學習和研究發明創造的規律和創造方法,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舞蹈教育在某些程度上體現了“創造教育”,因此可以通過舞蹈教育來輔助“創造教育”的實施。第一,培養創造思維。在舞蹈教育中,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舞蹈風格是不同元素靈活的結合,給學生灌輸一種靈活的思維并潛移默化的培養其創造思維。第二,鍛煉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是一種動手能力,不僅僅是停留在思維層面,舞蹈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例如在舞蹈教學中可讓學生自行嘗試編舞,讓學生可以在舞蹈中自由發揮,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但幼兒舞蹈水平有限,教師應以鼓勵為主,增強其自信心,切勿要求過于嚴苛。第三,創設創造環境。創造需要在一個自由輕松的空間里,舞蹈中靈動的舞姿和優美的韻律,能使幼兒處在愉悅的環境中。舞蹈可以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調劑,讓幼兒勞逸結合,保證幼兒的健康發育和快樂成長。科學證明,幼兒經常處在快樂的環境氣氛中,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發揮舞蹈教育的團體性
在舞蹈欣賞和學習中,學生如果想了解舞蹈作品的內涵,必須對音樂、文學、美術等舞蹈所涉及的知識有所了解,這就促使學生去了解、學習更多的東西,擴大知識面。此外,年輕人大都喜愛唱歌、跳舞,舞蹈教育給學生提供了個性宣揚、發泄情緒的機會。在舞蹈學習和表演中,在歡快的旋轉和動人的音樂旋律中,學生們不但可以忘卻煩惱和憂愁,消除疲勞和緊張,還可以補充正能量。
二、舞蹈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實踐形式及注意要素
(一)在舞蹈教育中突出中職特色。我國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努力下,取得了優異成績。但是,在中職學校,受技術教育思想影響,許多學校領導對舞蹈教育并不重視。近年來,教育部門多次強調職業院校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確指示中職學校要加強藝術素質教育,這才為中職學校的藝術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贏得了新的發展機遇。許多中職學校都響應教育部號召,建立舞蹈教室,添置舞蹈教學設備,招聘專業舞蹈教師,迅速建立了完善的舞蹈教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的是使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具備扎實的舞蹈理論基礎、專業的舞蹈技能,還要加強新知識、新技能學習,重視學生舞蹈技能訓練、審美訓練、動手與協調能力訓練,以突出舞蹈教育在學生知識結構構建中的積極作用。
(二)與時俱進,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舞蹈藝術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帶有時代色彩的舞蹈作品也不斷出現。因此,中職學校的舞蹈教育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加強教材遴選工作,確保舞蹈教材能反映時代特色、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受年齡、知識層次影響,許多中職學校的學生在舞蹈欣賞、鑒賞、學習和表演上,個人理解能力、感覺能力難免會有所欠缺。針對這種情況,舞蹈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等教輔資源和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影像觀看、示范演示等真實感受到舞蹈的形態美、內涵美,以便讓學生從深度和廣度上加深對舞蹈作品的了解,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和學習技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與學生討論如何進行作品改編,開展合作學習,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