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精品范文 醫(yī)學免疫論文范文

醫(yī)學免疫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醫(yī)學免疫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醫(yī)學免疫論文

第1篇

在本科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凝集反應、沉淀反應、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免疫標記技術、細胞免疫功能測定等實驗是經(jīng)典實驗,也是醫(yī)學生必修實驗。由于課時數(shù)的限制,以往實驗教學模式是技術人員將一些耗時長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事先完成,學生按照課本指示完成其中一些操作。結果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各個孤立的實驗項目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以及實際意義,難以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也缺乏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些弊端,我們以醫(yī)學免疫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線,將傳統(tǒng)的實驗內容設計為一個系統(tǒng)的整體性研究項目,包括了從抗原制備動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離、抗體效價測定和功能分析、免疫酶標記技術測定等一系列實驗項目。根據(jù)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及目的,本項目設置了兩大主體實驗,“綿羊紅細胞抗血清(溶血素)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和“牛血清白蛋白抗血清的制備及效價觀察”。前者是顆粒性抗原,后者是可溶性抗原,制備的抗血清檢測方法均不同。這兩大實驗從脫纖維綿羊紅細胞的制備和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濃度、免疫佐劑的配制,免疫程序、途徑的設計,抗原劑量、動物注射次數(shù)的掌握、免疫時間間隔的確定,家兔心臟采血,抗體的提取,直至運用直接凝集法、電泳檢測技術、雙向擴散實驗等檢測相應抗體效價等一系列實驗活動,將以往單個獨立的實驗貫穿起來,組成一個大實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融于項目之中,增強了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展開。

2實驗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改變由實驗指導老師“抱著走”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我們在本次實驗改革別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開始前,將實驗課件掛在教研室的網(wǎng)站供學生提前預習,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并設計實驗方案。根據(jù)不同的抗原、免疫途徑和劑量,有意識地將每班分成三個實驗小組,從兩種免疫抗原———顆粒型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入手,使學生在進入實驗時就必須搞清楚這兩種抗原的概念,促使學生不得不翻閱書本和查閱資料。在弄懂了實驗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著手實施實驗步驟,分析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確保學生在實驗時能夠全面理解免疫概念、方法、效應機制等問題。本實驗免疫的抗血清由于動物機體的差異,免疫的抗血清效價均不同,每一組的抗血清檢測結果均未知,這就避免了同學之間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連貫性模塊式”教學綜合運用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動物學等實驗技術和方法;采用課堂內外相結合,學生為主體、以組為單位的項目制教學模式。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部分實驗,學生對配制試劑、動物免疫、血清制備等過程都親自操作,掌握了實驗項目的整體性和連續(xù)性。開展本項目第2、3次實驗上課要連續(xù),不能隔周,因為凝集反應中的綿羊紅血球要求新鮮配制,心臟抽取的溶血素要馬上測定效價,補體參與的免疫反應試驗要在第3次實驗課完成,第2次和第3次實驗課程安排時間要在同一天,分上下午完成,第4次實驗安排免疫酶標、金標記技術測定和細胞免疫功能測定,在第5次實驗開始前,學生繼續(xù)利用這段業(yè)余時間進行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工作來提高抗體效價。對流免疫電泳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則安排于最后階段的功能檢測實驗中。本實驗項目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學生自己安排,大大提高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協(xié)同能力,增強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改革

本次改革的另一重點是對學生成績評定系統(tǒng)的改革。每個學生在完成項目教學后要求撰寫一份規(guī)范的研究小論文,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評分標準包括: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和習慣、團隊合作能力、數(shù)據(jù)記錄和分析、綜合分析和科學思辨能力等內容。學生通過實驗設計、實驗記錄、實驗報告、實驗討論、結果報告這一系列的項目實施鍛煉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明顯的提高。

4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第2篇

自2007年初,在醫(yī)學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制定了課程建設的基本規(guī)劃。首先明確培養(yǎng)目標,即通過本課程的基本技能訓練,希望學生掌握醫(yī)學形態(tài)學研究思維方式和基本方法,并在實際工作中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因此,我們將該課程設置為臨床七年制試驗班三年級學生必修的學科基礎課,學分2分,40學時,理論實驗各20學時。開課時間定在為期6周的基礎科研訓練之前進行。考核內容包括本課程理論課和實驗課,各占總成績的50%。

2多層次的教材建設

在開課之初,我們沿用了原有的校編教材,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教材建設。2008年8月,我校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同主編的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作為一部適用范圍較廣的教材,目前已經(jīng)在全國十幾所院校使用。同時,我們提供《電鏡技術》、《實驗動物學》等輔助教材目錄供學生參閱。

3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

《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第1版)教材涵蓋的內容較多,我們結合學系的科研優(yōu)勢和實驗技術的實用性,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制定了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大綱。理論課教學中,每個章節(jié)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技術或實驗原理進行講解,可以通過自學消化理解的內容、目前已不常用的技術或實驗方法,或與其他學科如電鏡技術、實驗動物學等交叉的內容均不納入授課范圍。此外,我們還結合新技術發(fā)展和學科新動態(tài),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內容,逐年補充最新的實驗技術或相關內容,例如多個公司推出的En-Vison、MaxVision、EliVisionTMplus和Polink-2plus等新的免疫組化染色方法,改良的Alexafluor系列熒光素和美國BIOTIUM公司最新開發(fā)的CF系列熒光素等。在教學過程中,則根據(jù)課程組成員的科研特長安排授課內容,將科研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作為一門醫(yī)學實驗技術,熟練應用這門技術進行科學研究是最終的目的,因此,實踐過程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們設置的實驗課教學精選了石蠟、冰凍組織切片標本制作和HE染色技術;堿性磷酸酶染色技術;免疫組織化學SP法染色技術和顯微攝影技術。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我們還安排了實驗設計及課堂討論的環(huán)節(jié)。

4獨具特色的實驗教學模式

三年級的臨床七年制試驗班學生還處在基礎課學習階段,雖然學習了與科研相關的基礎知識,但是并沒有真正接觸科研工作。為了防止“紙上談兵”,我們在完成理論課教學和實驗技術實踐之后,還特意安排了一次獨具特色的實驗設計及課堂討論進行“模擬練兵”,通過設計自己感興趣的小實驗,深化學生對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具體內容分為三部分:引言(研究背景)部分包括該領域國內、外主要研究進展概要、實驗目的和意義,大約500字;材料與方法部分包括實驗對象(人或動物)、主要試劑和儀器設備,突出體現(xiàn)免疫組織化學或免疫熒光組織化學技術選用的抗體種屬來源和顯色試劑,以及詳細的操作流程;結果部分對預期結果進行簡要的分析。學生通過自由組合分成大約10個小組,每組3-4人,利用3個學時對設計的實驗以PPT的形式進行答辯,由3-4名老師作為評委,對實驗設計進行提問和點評,各組學生進行自評和組間互評,最后授課教師進行總結。這種獨具特色的實驗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通過“查閱文獻-實驗設計-小組答辯-評委提問-解答討論-總結歸納”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對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這門技術的應用范圍和適用原則有了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5合理的考核方式及評定標準

本課程理論和實驗考核各占總成績的50%。理論課考核我們嘗試了多種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對錯、問答題、敘述題和綜合運用型試題,采用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兩種形式。最終,我們選擇了閉卷考試的形式,題型確定為選擇題、判斷對錯、問答題,并且已經(jīng)建立了完整的試題庫。綜合運用型試題以開卷的實驗設計考核替代,占總成績的20%,其中引言8分,實驗材料和方法6分,預期結果與結果分析6分。實驗課中標本制備和染色占總成績30%,HE染色標本、堿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各占10分。染色切片標本經(jīng)顯微攝影后提供照片,照片顯示的陽性結果與預期結果相符為4分;照片清晰為3分;照片顏色純正、構圖美觀大方3分。

6學生反饋及后續(xù)調查

在針對臨床七年制(試驗班)的教學反饋和教師的自反饋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對本課程的滿意度均逐年提高,該課程最終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開啟了科研之門。經(jīng)過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的學習,試驗班學生的科研素質和科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大部分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應用于為期6周的基礎科研訓練中,并且能夠積極參與吉林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的申請。由于經(jīng)過本課程培訓的學生能夠敏銳地感受科研熱點,合理地將組織化學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應用于實驗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具有一定可行性,體現(xiàn)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中標率明顯高于其他班級的學生。

7結語

第3篇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將計算機、投影儀等現(xiàn)代媒體設備應用于授課過程中,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將多媒體應用于實際教學中,以保證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教學過程形象具體、生動深刻;二是課堂內容豐富,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三是教學環(huán)境的個性化與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多媒體其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無疑為抽象難懂的免疫學教學提供契機。但教師容易過度依賴多媒體,成為課件單純的講解者,忽視和傳統(tǒng)有效教學手段的配合,也對老教師授課帶來挑戰(zhàn)。相比板書和手繪圖,多媒體課件授課節(jié)省時間,課堂的節(jié)奏會加快,易出現(xiàn)學生思維及理解吸收進度不一的情況。另外,多媒體設備在偏遠地區(qū)的普及仍存在困難。

二、基于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

免疫學引入PBL的教學理念較以往的教學模式存在根本區(qū)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少有時間及能力分析解決問題,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中心,老師根據(jù)課堂的內容,結合臨床案例給出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期間,健康人群免疫系統(tǒng)如何抵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為什么要多次注射?引導學生圍繞問題求索學習,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探索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的綜合培養(yǎng)。PBL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理論架構和基本知識,而且讓學生發(fā)現(xiàn)醫(yī)學免疫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養(yǎng)成發(fā)展性的思維模式。PBL教學模式在免疫學應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作為基礎學科,醫(yī)學院校教學安排較早,學生缺乏基礎醫(yī)學理論知識支撐,實行有難度。該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課時安排也提出較高要求。因此,在免疫學教學實踐中,需要根據(jù)學情逐漸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對PBL進行應用。

三、轉化醫(yī)學理念教學模式

轉化醫(yī)學也稱轉化研究,是近年新提出的理念,強調將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緊密結合,使兩者之間建立更為直接的關系。未來醫(yī)學想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依賴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結合,轉化醫(yī)學理念的出現(xiàn)有效地彌補了基礎研發(fā)與臨床治療之間的鴻溝,注重學科間多層次、深層次的整合與合作,避免基礎與臨床的脫節(jié)現(xiàn)象,符合當前醫(yī)學教育改革的整體方向。醫(yī)學免疫學是橋梁學科,具備轉化特性,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貼合臨床應用,靶向授課,增強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免疫應答是免疫學的核心內容,完整的機體免疫應答幾乎涵括了免疫學大部分知識,是學習的重難點,牽涉的內容多且零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講解難以讓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應用轉化醫(yī)學則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臨床常見病為例,與相關章節(jié)相結合,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新生兒溶血癥的發(fā)生與免疫學抗原章節(jié)相結合;器官移植排斥反應與HLA的關系;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與自身抗體的關系等等。轉化醫(yī)學應用于免疫學教學最大的阻礙是:基礎免疫學教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教學能力強卻脫離臨床實踐,知識體系單一,缺乏實踐性、應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臨床免疫學教師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教學力量卻較弱。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優(yōu)劣勢有待繼續(xù)摸索。

四、融入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模式

20世紀6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首次提出建構主義,80年代開始,漸漸在教育領域得以應用。建構主義理論重新詮釋了學習的內涵,它最基本的理念是:知識是由學習者主動建構而來,并非被動接受和灌輸,不同個體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理解不盡相同。建構主義學歷理論強調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是信息認知和加工的執(zhí)行者,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隱含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因為個人先前的經(jīng)驗知識與心理結構,學習過后,其原有的知識結構被轉換、重組或者改造。免疫學理論枯燥,填鴨式講解難以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免疫學教學實踐,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提高。講授免疫學理論過程中,將教學過程分階段逐級進行,注重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中,達成學員自我建構的目的。每完成一階段學習后,提出綜合性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提高自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舊知識的不斷積累、沖突下,逐步完成免疫學的整體建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對學員的自學能力、自制力提出較高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也須隨之改變。對于已經(jīng)習慣被動學習的學生,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有待完善。

五、框架式教學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dj在线观看神马电影中文| 国邦征服雪婷第二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bbxxx|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欧美性色黄在线视|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人成精品香港三级在|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色狠狠狠狠综合影视|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2018天天弄| 国内黄色一级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免费看曰批女人爽的视频网址|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爱夜夜爽夜夜做夜夜欢|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欧美亚洲精品suv|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下面的一进一出视频|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女人张开腿无遮无挡图|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