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生態科普基地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區科技局、科協*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屆六中全會、省第七次黨代會和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目標,以促進科技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農業農村經濟以及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為重點,從實際出發,全面加強科技服務工作,進一步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為推進我區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區和全面小康社會先行區做出新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扶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同時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做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重點抓好以科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工作。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創新農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進農村科普工作。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示范推廣和實用技術培訓,以此來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
(三)圍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落實,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按照〈〈綱要〉〉落實的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協調和宣傳發動工作,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到〈〈綱要〉〉的貫徹實施中來,努力在社會形成一種重學習、提素質、促和諧的氛圍。
三、重點工作
按照圍繞中心,結合實際,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年的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強科技服務“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繼續組織實施好“科技特派員”活動。
(1)重點抓好正在由科技特派員實施的“林地食用菌栽培”、“生姜新品種引進種植”、“有機奶生產加工”等科技示范項目。同時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及時掌握科技特派員工作動態,對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活動做好指導監督和服務工作。(2)創新運作方式,提高科技特派員服務的有效性。積極探索科技特派員為當地農戶,龍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建立經濟利益共同體的有效機制,走市場化道路,實行效益共享,風險共擔。(3)加大對科技特派員的培訓和管理力度,不斷增強科技特派員的業務技能,拓寬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思路,推進服務上水平,使“科技特派員”活動取得更好實效。
2、加強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的引進推廣示范
(1)繼續抓好集發“農業科技傳播站”試點項目建設。按照省科技廳建設要求,加強傳播站軟硬件環境建設,使之達到先進傳播站建設標準;(2)引進推廣農、林、菜、畜禽、觀賞植物等優良品種,進一步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3)引進推廣設施栽培、節水灌溉,無公害生產等技術,同時積極發展農副產品貯藏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二)加強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1、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重點扶持通聯路橋機械有限公司的TLJ900噸架橋機和運梁車重大裝備新產品開發和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
2、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落實上級科技獎勵政策,組織申報年度科技進步獎和*年度獲得專利權的專利權人申請省、市專利局的專利獎勵,同時研究制定我區專利申請獎勵政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促進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科技進步水平。
(三)加強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項目推廣。依托集發農業專業技術協會重點搞好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與廊坊農林科學院的技術合作,推進食用菌菌棒生產企業的建設,引進菌棒生產技術和設備,同時考慮引進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設備,解決好食用菌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的系列服務,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模式,進行產業化生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扶持集發公司和戴河村進行花卉苗木基地建設。支持和幫助基地引進花卉苗木新品種,為我區綠化提供技術支撐。
(四)加強科協科普工作,促進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
1、積極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的落實。在建立區《綱要》落實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確定方案的基礎上,結合省科協“七大”會議精神的宣傳貫徹,研究制訂*年度落實《綱要》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抓好落實。
2、抓好以科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一是搞好“科普影院進萬家”活動,定期往各村發放科普光盤;二是與區文化宮合作,探索建立區科普放映隊,定期在農村各村放映科普教育宣傳片。三是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和科技致富能力。同時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園區、科普基地、科技示范戶的輔射帶動作用,調動廣大農戶依靠科技致富的積極性。四是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組織各行業特別是農口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農業專家服務團,送科技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同時,根據農時季節,舉辦農村科普大集,宣傳科技政策法規,發放科技信息資料和科技書刊,普及農業科學技術知識。
3、培養科普旅游典型,促進科普旅游工作。以市科協和市旅游局下發的科普旅游實施方案為指導,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主要環節,與區旅游局合作共同選擇集發農業觀光園等條件較為成熟的景點、賓館、商店等進行試點,探索科普旅游的新路子。
4、進一步加強科普設施建設。一是在適當位置建設一座長20米的科普畫廊;二是維護更新現有社區科普宣傳欄,發揮好科普宣傳主陣地作用;三是繼續推進農村文明生態示范村科普宣傳欄建設。
5、強化科技宣傳和科普活動。集中精力搞好“科技興農宣傳月”、“城市科普宣傳周”、“全國科普宣傳日”等群眾性科普活動,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努力在全區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氣氛,提高公眾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
四、保障措施
1、增強信心,振奮精神,不斷開創科技工作新局面。區科技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起科技事業大有作為的信心,增強想事、干事、干成事的決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不斷開創我局工作新局面。
一、理清思路,找準位置,真抓實干,開拓創新
1、通過建立科普示范基地,以點帶面,推廣普及實用新技術。在康城生態循環基地、馬鈴薯基地、村大蔥基地、花卉基地的基礎上,根據我鎮產業特點,新建1-2個融科技成果新技術新項目、實驗示范、推廣普及于一體的科普基地。
2、按照鎮特色優質產業的需要,新建農業技術協會2個以上。爭取國家扶持補助資金,興多項產業,活經濟,富群眾。在張園草莓觀光采摘園的基礎上,再建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處、在“古滕緣”蔬菜品牌的基礎上,再創立綠色有機無公害品牌3-5個。
3、廣泛應用農業新技術,下半年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不少于5項。
4、通過招商的方式引進1-2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
二、建立鞏固科普網絡,完善科普設施
1、全鎮設83個科普宣傳點,每個點配3-5名專職科普宣傳員,形成一個覆蓋全鎮的科普宣傳網絡。
2、與農技站、經管站、民政科等單位搞好配合,鎮主要產業都要成立相應的農業技術協會,用以引導產業發展。
3、組織成立不少于50人的科普志愿者隊伍開展科普活動。
4、保持固定的辦公場所、組織機構,健全的規章制度,豐富的科技資料,齊全的檔案材料,簡潔實用的科普宣傳欄。做到科普工作制度化,科普隊伍專業化,科普活動經常化,最終實現我鎮各項事業產業化。
三、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大力普及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技術,大力提高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能力及建立良好獻策渠道,大幅提高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全面實施科技興鎮戰略。真正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鎮街富強、村居富足、群眾富裕的目標。
1、村村都要設立“科普宣傳欄”這一常規的、主要的宣傳載體。宣傳欄內容定期更新,要求始終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且發揮實效。
2、根據需要,對農村黨員、干部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實用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對企業職工開展培訓,提高其研發新產品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運用率,把科技知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讓廣大群眾得實惠。
區科技局2009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目標,以促進科技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農業農村經濟以及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為重點,從實際出發,全面加強科技服務工作,進一步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為推進我區建設世界一流名區做出新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扶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同時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做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重點抓好以科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創新農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進農村科普工作。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示范推廣和實用技術培訓,以此來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圍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落實,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按照〈〈綱要〉〉落實的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協調和宣傳發動工作,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到〈〈綱要〉〉的貫徹實施中來,努力在社會形成一種重學習、提素質、促和諧的氛圍。
三、重點工作
按照圍繞中心,結合實際,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2009年的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積極推進信息產業基地重點項目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列入省重點項目并爭取到150畝用地指標。下一步將協助項目單位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1、辦理后續用地相關手續;2、完善報批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辦理規劃部門的相關手續,3、做好進場施工前的相關準備工作;4、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必要的項目配套設施建設;5、繼續爭取剩余的土地指標。6、全力爭取該項目在2009年3?4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二)學習貫徹和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技特派員活動為載體,組織實施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
一是繼續組織實施好“科技特派員”活動,抓好現有科技特派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以此為抓手,抓好農村實用技術示范推廣普及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強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的引進推廣示范。引進推廣農、林、菜、觀賞植物等優良品種,進一步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三是引進推廣設施栽培、節水灌溉,無公害生產等技術,同時積極發展農副產品貯藏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加強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1、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
2、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落實上級科技政策,組織申報年度科技進步獎和*年度獲得專利權的專利權人申報省、市專利局的專利申請補助資金,同時研究制定我區專利申請補助政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促進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科技進步水平。
(四)加強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項目推廣。依托集發農業專業技術協會重點搞好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與廊坊農林科學院的技術合作,推進食用菌菌棒生產企業的建設,引進菌棒生產技術和設備,同時考慮引進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設備,解決好食用菌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的系列服務,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模式,進行產業化生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繼續推進花卉苗木基地建設。支持和幫助基地引進花卉苗木新品種,為我區綠化提供技術支撐。
(五)加強科協科普工作,促進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
1、積極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的落實。調整區《綱要》落實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結合上級科協會議精神的宣傳貫徹,研究制訂2009年度落實《綱要》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抓好落實。
2、搞好“科技宣傳周”和“全國科普日”集中科普宣傳活動,采取組織上街集中宣傳,舉辦科普講座,利用科普櫥窗和科普畫廊等手段,大力宣傳普及科技知識;
3、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采取趕科普大集,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發放科技宣傳資料等措施,把最新實用技術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引導廣大農民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4、加強科普組織和人員隊伍建設。探索在農村和社區進行“一站一欄一員”建設。
5、抓好科普示范體系建設。努力培育一批科普示范鎮街、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科普工作深入開展。
四、保障措施
1、增強信心,振奮精神,不斷開創科技工作新局面。區科技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起科技事業大有作為的信心,增強想事、干事、干成事的決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不斷開創我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