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村級互助協會工作計劃范文

村級互助協會工作計劃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村級互助協會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村級互助協會工作計劃

第1篇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發展經合組織方面。我鎮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每年出資20余萬元,一是聘請不同產業領域的專家、教授來我鎮指導培訓果品、蔬菜、養殖等技術知識;二是組織經合示范戶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經驗,有針對性的組織到外地參觀學習;三是與市場對接,搭建產銷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四是積極引導各類合作社積極注冊商標,加強品牌意識,主動提升產品質量。我鎮紫藤暖室葡萄種植合作社已成功注冊“紫藤”品牌,方興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成功注冊“方興”品牌。現正在申請注冊商標的合作社種植類2個,養殖類2個,果品類3個。

2、土地流轉方面。完成的土地流轉1700畝,現已經形成了前豐、達字房、北白寺、馬鋪、路莊、沈莊、高莊、張莊、前白寺等一批蔬菜生產專業村,注冊蔬菜專業合作社15個,種植面積3131畝,帶動農戶300余戶,戶均增收2萬余元。

3、村容村貌整治方面。一是廣泛征求意見。嚴格按照“三議一行一監督”工作機制,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著重解決村民的急、難、盼、愿問題,對重點項目重點扶持,并打造特色。二是制定科學規劃。由于各村地理位置、產業基礎、村級財力等有所差別,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在制定村容村貌治理方案時因地制宜。三是積極與縣交通運輸局等部門溝通聯系,完善施工手續,加強對重大項目工程的監督驗收,確保項目建設科學、合理、有序。2013年,我鎮共確定了14個村容村貌精品村建設。共投資690多萬元,改造吃水管道20__0余米,清理垃圾10000余立方米,清理路基14580米,磚硬化街道6010米,修建水泥路12130米,路肩硬化35380平方米,噴墻涂料99550平方米,安裝路燈476盞,新建垃圾池76個,建文化廣場7068平方米,繪制文化墻900平方米。另外,投入資金57萬多元,修建張莊村水泥路780米;新修建張莊村河肅路兩側圍墻550米,并按照統一標準粉刷一新;按照統一標準對張莊村臨街門市牌匾全部更換一新,并更換了村標識鐵藝門樓。

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完成了28個村的“一事一議”建設工作,爭取上級資金修建水泥路16公里,新打機井15眼,上變壓器10臺,鋪設防滲管道20__0米。

5、文化建設方面。一是成立了梁村鎮文化宣傳隊(協會)。宣傳隊(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不斷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引導農民群眾在感受新農村建設外貌變化的同時,更強烈的感受到“四個覆蓋”帶給他們精神上的洗禮,在不斷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充分調動鄉土文藝人才的積極性,成立各種文化藝術團體,推動梁村鎮農村精神文明道德建設的發展。全鎮47個村已成立廣場舞蹈隊,大鼓隊,武術隊,門球隊,京劇社團,喜洋洋民族樂隊,武術劇社。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積極扶持后白寺武術劇、橋城鋪撈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使其后繼有人。后白寺武術劇、橋城鋪撈紙已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正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保護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和諧文化的建設。二是成立了梁村鎮尚德愛心協會。協會成立后,通過與“四個覆蓋”工作的完美結合,崇尚社會優良道德、澤惠百姓,利國利民,支持和推動梁村鎮良好社會風尚和道德水平的進步和發展。協會成立一年多來,先后六次舉行褒獎救助活動。其中,有102名學生得到褒獎資助,48名應征入伍青年得到褒獎鼓勵,65名孝老敬親模范和41戶衛生模范戶得到了獎勵,4戶因傷病致貧返貧的特困家庭得到救助,16個農村致富帶頭人得到獎勵,褒獎救助達到276人(戶),共支出慈善資金234200元。協會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在全鎮營造出了尊重、理解和關心他人,熱愛集體、熱心公益活動的氛圍,增強了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團結互助的良好風尚和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促進了梁村鎮社會穩定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三是開通了 “村村通” 廣播。“村村通”廣播于2013年1月24日正式開播。廣播室編播人員利用每周二、周四中午固定時間進行廣播,播報內容主要是:“四個覆蓋”和新農村建設知識宣傳,剖析典型案例,推廣農業科技知識,宣傳農村政策和法律法規,播報鎮域新聞,選播紅色歌曲等等。截止目前,“村村通” 廣播已播出64期,“村村通”廣播,充分發揮了喉舌陣地作用,使廣大村民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了各級會議精神和各項惠農政策,了解到全鎮精神文明道德建設等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深受百姓的歡迎。

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規模不夠大。

2、村容村貌資金短缺,村民意識不到位。

3、農經合組織典型示范作用不明顯。

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

5、文化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才缺乏。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創新工作機制,促進農村土地流轉。一是與綠化工作相結合,將綠化工作涉及到的村進行整體土地流轉,大戶承包,采取規模性經營、標準化管理、市場運作模式,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便于操作和管理,既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又起到了示范作用,還能達到防治污染效果。二是依托土地流轉,發展設施農業。積極宣傳縣土地流轉獎勵政策,鼓勵各村農業發展走向規模化、現代化、設施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培樹可復制的先進典型,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及時宣傳和學習。2014年我鎮

計劃流轉土地2600畝。

2、科學規劃實施,抓好村容村貌整治。一是根據我鎮確定的20個精品村建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并針對各村的具體情況,制定村莊規劃,形成工作方案,提出工作重點,明確具體措施和扶持政策,保留村莊原始風貌,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居民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二是按照我鎮村容村貌環境衛生長效機制,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抓好今年村容村貌精品村整治及各村垃圾清運處理工作。按照各村的地理位置,把全鎮47個村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建設幾個垃圾填埋點,每村配備垃圾清運車及專業清運人員,定時把各村垃圾池的垃圾清運到固定存放點,以鎮村聯動建設和商業運行相結合,達到“戶集、村收、鎮運”的運行模式。

3、加強農經合組織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是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為了更方便地為專業合作社提供服務,由鎮政府成立公共服務管理辦公室,配備專業工作人員,為農經合組織人員開展服務。2014年我鎮每個村的經濟合作組織都在各村大隊部建立辦公地點,制定工作計劃,完善相關制度,發揮網絡人員的作用,使其正常開展農產品經營活動,真正帶領群眾致富。二是整合土地流轉等資金,有目的的扶持亮點。突出培樹可復制的亮點,廣泛宣傳學習,使廣大農民都能熟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形式、合作方式,都能看到合作經濟組織給眾多農民帶來的益處,引導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促進農經合組織建設的快速發展。

第2篇

一、文化工作

2014年,鎮扎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先進文化,促進了全鎮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筑牢文化發展的硬件基礎。新建總面積近400平方米的綜合性文化站正式投入使用,內設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會議培訓室、綜合活動室等,為確保文化站的高效使用,我們不斷完善各種制度規定,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新建鎮文化商貿中心,集文化、商貿、休閑于一體,給廣大群眾提供了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正準備建設一高標準的文化廣場,前期規劃工作已經結束,目前正在著手用地、報批等相關工作。

2、創造文化發展的軟件條件。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出臺了2014年文化工作補助獎勵措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補助和獎勵制度。制定了文化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了文化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鎮文化藝術團正在籌建中,下設戲曲組、舞蹈組、繪畫組和詩詞組,選擇優秀人才充實其中,有針對性的加大投入、加強培訓。以中心村為主,通過各村相互間的演出交流比賽活動,增強了各村對文化工作的重視,其中,清湓村藝術團、紅光村戲曲團、嵋榮村民俗表演隊等村級文藝團體在鎮文藝演出和展示活動中表現突出,全鎮各類演出團隊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3、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文物普查活動,積極組織廣大群眾觀看市紀委廉政文藝節目送戲下鄉演出,積極組織群眾參加市慶國慶文藝匯演等各項活動,邀請市攝影協會赴我鎮進行攝影采風,邀請市詩詞學會在我鎮舉辦年會,讓廣大詩詞愛好者切實體會詩詞創作的魅力。

4、高度重視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報、電視臺多次赴我鎮進行采訪,就我鎮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集鎮建設、廉政文化建設等先進經驗進行宣傳報道,極大提升了我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此外,我鎮初升村山里雷老年人頤養之家老年人互助式養老試點,先后被日報、大江網、新華網等各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二、教育工作

1、經常性地深入學校了解情況。深入轄區各中小學校了解掌握教育工作上的第一手資料,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中小學生爭取上級相關部門贈送的圖書、桌椅。

2、精心組織開展教師節走訪慰問活動。今年是第30個教師節,鎮黨政班子成員赴各中小學校進行走訪慰問,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3、扎實組織開展預防學生溺水工作。通過召開會議、下發文件、簽訂責任狀、加強宣傳教育、開展專項督查等有效措施,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強化中小學生暑假期間的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工作,嚴加防范,全力杜絕溺水事故發生。

4、開展規范開辦幼兒園集中整治行動。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以改善辦園條件、提升辦園水平為目的,通過采取聯合治理、整體推進、集中力量、突擊攻堅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幼兒園安全隱患,規范辦園行為,打造和維護平安和諧幼教局面。

三、衛生工作

1、扎實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14年,我鎮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和深入細致的工作,“新農合”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全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23531人,參合率達95.89%,籌集新農合基金1647170元,自2014年1月至11月,全鎮農民獲得農村合作醫療補助5685448.31元,農民群眾廣泛受益,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2、積極開展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工作。2014年在全鎮實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使更多農村婦女享受免費“兩癌”檢查服務,提高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的早診早治率,降低“兩癌”死亡率,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水平,逐步形成維護婦女健康的長效機制。

3、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積極配合市血防站進行血吸蟲病防治和篩查工作,開展春秋兩季滅螺行動,實施“滅螺大會戰”,圓滿完成滅螺任務,有效防止了血吸蟲病對群眾的危害。

四、體育工作

1、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結合新農村建設,新建多個健身籃球場。對全鎮體育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鎮村體育設施建設全面超過省體育強鎮的各項指標要求。

第3篇

【駐村個人工作計劃一】

一、xx村概況

xx村位于xx鄉南端,距秀山縣城36公路,東接平馬、西連官莊,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連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335戶,1236人;有耕地面積2665畝,林地面積3882畝。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頭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頭所在;xx村因離縣城較遠,具有xx、空氣、土壤、生態等地理優勢,適宜發展種植業,因廣種金銀花、白術等中藥材,被譽為“中藥材之村”。

二、貧困現狀

(一)客觀環境差

xx村位于川河蓋下,多為山地,土層薄,坡度大,土壤貧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問題,傳統農業增收困難。

(二)基礎設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個村民小組有4個村民組通有通組公路,兩個村民小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條件特殊,地勢高,陽雀坳組通組路遲遲未能動工,群眾的出行和生產受到一定的困難。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xx河雖然橫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條件特殊,河流無法滿足農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無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糧田改旱,影響群眾生產。

3、農村住房。由于居住條件惡劣,農民收入水平低,加之歷年火災、雪災、風災影響,全村仍有危房戶 戶。老式木房數量大,磚瓦房比例只有30%。

4、衛生、服務設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衛生室,現有的門診室和藥房都設在農戶家中,條件簡陋、設備簡單、藥品單一,只能對簡單的傷風感冒進行治療。便民商店貨源不足,貨品單一,不能滿足群眾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貧開發目標任務

圍繞《秀山縣整村脫貧工作目標》,按照“八有、四通、三解決”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實現以下八個目標任務:

(一)人均純收入在20XX年的4598元的基礎上在增加2000元,達到6598元, 實現戶均擁有1-2個農業產業,95%以上農戶有較穩定的增收來源,90%以上農戶實現萬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80%村民小組實現硬化公路連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設。實現暢通任務。

(三)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農田改造。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達到95%以上;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六)完善村衛生室,實現治療室、藥房隔離,完善醫療設備、保障藥品齊全。

(七)建立規范整潔的農家便民超市,保障貨品充足,品種齊全。

(八)建設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完善村級活動室,室內設施,活動開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貧開發項目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從該村實際出發,兩年計劃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46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上級級部門幫扶資金158萬元,群眾投勞折資207萬元。分年度實施如下:

(一)20xx年項目:計劃建設項目9個,總投資21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98萬元,上級部門解決67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硬化河壩組到xx頭組通組公路1.5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1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②硬化河壩組、舊屋基組人行便道80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16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6萬元。

(2)堰渠整治:維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

(3)農房改造: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4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650畝,總面積達2500畝,新增種植戶20戶,種植戶達280戶。建立白術種植基地,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6萬元,農戶自籌6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4萬只,年出欄生豬18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農戶自籌40萬元。

(3)籌辦中藥材合作社1個,主要為群眾種植金銀花、白術、澤瀉等農產品提供種植技術、種子、產品銷售、病蟲害防治等服務。

(4)申辦扶貧互助資金協會1個,有效解決農戶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更大的滿足群眾發展產業的要求。

(5)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農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貧資金2萬元。

(二)20xx年項目:20xx年計劃建設項目7個,總投資25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9萬元,上級部門解決91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新修舊屋基到陽雀坳通組路15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8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1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②硬化xx頭組、姚家坡組、陽雀坳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2)農房改造:改造農村老式木房,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3)農村通訊:實現有線廣播電視、程控電話全覆蓋。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500畝。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農戶自籌5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6萬只,年出欄生豬21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農戶自籌48萬元。

(3)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建立藏書超過500冊的農家書屋1個。需上級部門解決2萬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項目按規劃實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較大改善,農民收入將有顯著提高。

(一)基礎設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戶便道建設;全面消除危舊房改造,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達到300畝,戶平達0.9畝。

(二)產業發展

到20xx年,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白術基地400畝;土雞養殖達到年出欄6萬只以上,生豬養殖達到年出欄2200頭;所有青壯年勞動力掌握1-2門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合理輸送40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

至20xx年底,全村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達到6598元,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現農戶萬元增收。

(三)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規范農家便民超市;農村建卡貧困戶基本銷號;醫保覆蓋率達95%以上,養老保險率達80%以上;村“兩委”班子和諧,各項制度、機制健全,村規民約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機構。加強對xx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由鄉長劉玉忠同志任該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張波為副組長,抓好項目規劃、統籌協調及項目實施。

二是廣泛發動群眾。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采取“一事一議”辦法發動農民籌資投勞,搞好基礎設施及社會事業建設,加快產業調整步伐,改善居住環境。

三是嚴格項目管理。嚴格執行“三專制”即專人、專賬、專戶,嚴格執行報帳制管理,做到村務公開,帳、物相符,提高扶貧資金及幫扶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法制化建設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對村、組干部及黨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思想文化素質,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保證該村扶貧規劃的順利實施。

【駐村個人工作計劃二】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我縣貧困村脫貧致富進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對我中心駐村扶貧的壇城鎮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點,努力加快該村脫貧致富步伐。

二、強化組織領導,確定扶貧工作重點

中心黨組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范圍,確立幫扶工作重點。根據縣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實際情況,對扶貧工作分階段召開專題研究會。同時要求及時報送幫扶工作情況、總結等材料。

三、制定扶貧措施,注重扶貧實效

(一)協助加強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積極收集籌措書籍報刊,增強村民學文化、用文化意識,以科學文化知識,帶動“富民興村”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講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質,增強農民法律意識,村民居健康衛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誠信友善,崇尚科學,文明禮貌,鄰里和睦的新風尚。

(二)加強科技培訓,開辟致富門路。中心積極協調農業、

科技等方面的專家向貧困戶宣傳科技知識,引導幫助農民群眾學習致富技術、掌握致富技能。通過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產量,引導村民在農業“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訓科技“帶頭人”不少于10個,使貧困戶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三)協助村委妥善抓好困難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貧困戶村民生產生活困難的調查摸底,針對有些困難村民就醫難和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組織開展各種方式的獻愛心和扶貧幫困慰問活動。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盡力解決一些特別困難家庭的生活困難等問題。

(四)主動協助村民組織勞務輸出,增加村民收入;積極幫助扶貧村牽線搭橋引進資金和項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徑、開辟致富門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eeuss在线播放|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里番acg全彩本子|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成年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婷婷丁香六月天| 中国高清xvideossex|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免费高清在线影片一区| 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二次元| 国产人妖tscd合集|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大片天天免费看视频|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全黄a一级毛片|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在线永久免费看黄|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污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