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英語閱讀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學案式教學的基本理論
要想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學案式教學,首先應該深入理解學案式教學的基本理論。
1.學案式教學的概念
學案式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理念,即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學案式教學是以導學為主要教學方法,以學案為重點教學載體,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最終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理念。這種創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一言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另外,學案與教師傳統的教案也不相同,學案是關于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案,學案的編制應該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現狀的基礎上,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框架和構思,其中凝聚了教師長期積累的教學心得。學案式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成長,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奠定了基礎。
2.學案式教學的主要特點
學案式教學雖然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和其他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樣,也有其自身的主要特點。主要表現為:其一,融合性。學案式教學是一種融合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教學模式,是在新課改的號召下誕生的創新教學理念,能夠在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學案式教學還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其中,深入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并且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二,主體性。所有教學活動的主體都是學生和教師,同樣,學案的主體也是學生和教師。教師是影響一個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同樣,學案質量的高低也取決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主體地位,學案導學正是按照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學案式教學的具體案例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提前在每星期的備課活動中制定本單元的教學思路。其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一課時一個學案,以閱讀英語課文為載體,幫助學生高效地學習英語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者以The first calendar這篇文章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學案式教學。
1.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preview)
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并且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對文章有個大概的認識。對于這篇文章教師可以提問如下:“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ts, lines and symbols engraved on stone, bones and ivory? ― Why will future historians not have to rely entirely on the written words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Why do historians who write about the distant past have a difficult task?―When was it believed that calendars were first used?”
2.讓學生進行快速閱讀(fast reading)
這一閱讀訓練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文章,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學會通過關鍵句、關鍵詞來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對文章中的信息進行初步判斷。比如這篇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個主旨句:第一段:Future historians will be in a unique position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第二段:Up to now,historians have assumed that calendars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dvent of agriculture,for then man was faced with seasons.第三段:Historians have long been puzzled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have been engraved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
3.讓學生進行精細閱讀(careful reading)
在此閱讀訓練環節中,主要是讓學生對文章的細節進行閱讀理解,這些細節中會包含一些語法、語言現象、背景知識等內容,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環節教師也要設置問題,不過問題的形式可以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比如:The paintings which have been found on the walls of nomadic dwelling places .(a) have taught historians something about the nomadic way of life(b) have no other content than their artistic merit(c) are not thought to be connected with an ancient calendar system(d) are invariably accompanied by odd dots, lines and symbols
4.鼓勵學生記錄筆記(jottings)
學生在預習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問題,或者對文章的學習有自己的領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把這些問題記錄下來,然后與教師溝通分享,便于接下來更順利地學習。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本文時寫道:For several years you have been writing to a penfriend whom you have never met in person.You will tell him that you will be visiting his country soon and expressing pleasure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meet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5.文章內容生成訓練(practice)
學生認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以后還要進行生成訓練,這一環節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主要的訓練形式可以表現為:Up to now, historians that calendars into being with advent of agriculture, for then man with a real need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about the seasons.Recent scientific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this assumption
incorrect.Historians long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The nomands who these markings
by hunting and fishing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which
about 35,000 B.C. and about 10,000 B.C.
三、學案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案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形成一個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相互影響的雙向學習過程。學案式教學并且沒有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先進行知識講解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強化記憶,這樣創新的教學模式非常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對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帶動作用,也有利于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案式教學模式以學案為教學載體,所以在學案的編制過程中要注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設計。特別是對于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動手翻譯、動嘴說話,充分發揮學生各個感官的學習作用,也可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并且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3.提高教師的素質
學案式教學對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一種考驗,需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系統的教學理論,在學案編排的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教育觀念中落后的一面,充分考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并且對學案的編排可以增強教師對教學質量的重視,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安排是否合理。
關鍵詞: 導學案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被提出,它的科學實用性已經引領追求高效和快速的新型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導學案在高中英語課堂的實施具有極強的必要性:學習一門外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很多學生沒有機會親身體驗英語的魅力,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語法知識和單詞記憶,這樣的教育能滿足的只是做題的要求,而談不上對英語的學習。導學案就是充分發揮課堂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進行合作探究,有效提高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而設計的一種學習方法。
一、關于英語閱讀課與導學案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始終處于核心地位,該部分除承載對學生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能力的培養外,還具有對課文相關話題、文化背景和語言知識的教學功能,使學生有機會感受真實、地道、優美的英語,并通過閱讀了解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最終提高閱讀能力及運用語言的能力。
導學案是教案與學案的一體化設計,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的師生互動創造活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文本結構,設計實際有用的導學案,包括設定分解的教學目標、教與學的方法策略、選用的教學模式等,優化課堂設計,并應用到實際閱讀教學中,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案導學,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二、導學案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
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5 Unit2的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為例。本課的定位是關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閱讀課,主要內容是一位環保人士與一位經濟發展顧問之間的辯論,筆者對導學案與課堂教學環節進行了如下的設計與編排。
1.課前活動。任務要求學生課前通過上網或其他途徑查詢有關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信息,這是一個開放性的任務活動,能激發學生對本課話題的興趣,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符合新課程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理念。
2.激趣導入。導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及先驗知識,讓學生樂學新知。英語語篇教學要求我們講究導入新課的藝術性,新授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不同形式導入,可以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話題中來,激發他們的興趣,自然過渡到正題。
3.通覽閱讀。通覽閱讀,即通覽全文,把握大意,該階段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在此階段,學生應盡可能快速地展開閱讀,以獲取文章的大意,此任務設計成選擇題形式,放在課中完成,既是對接高考,又是檢測學生的限時閱讀能力。
4.閱讀策略和細節閱讀。閱讀策略學習放在細讀之前,符合教學實際,學生在通覽全文之后,了解到文本體裁是debate,于是利用相應的閱讀策略,再對文本進行細讀。細讀要求理解文本的整體信息,是指找到文章中的有關范圍后,在范圍內逐句閱讀,特別是對關鍵詞、句要仔細琢磨,以便對其有較深刻的較準確的理解。因此,教師除了把握閱讀材料的精髓之外,還應善于依據關鍵問題,設計不同形式的閱讀技能練習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5.聽。這一任務既能訓練學生的聽力,又能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并為下一步任務的完成做了鋪墊。
6.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兩組學生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給予評價。這一話題能提高學生參與討論探究的積極性。
7.小結本節課。
8.布置作業。作業的布置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該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及下節課學習的鋪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通過精心設計導學案,優化課堂設計,克服傳統閱讀教學的盲目性,課堂教與學始終圍繞導學案展開訓練,做到以案導學。本節課體現了新課程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體現了教師為主導的導學性原則:具有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師生可共同參與;體現了師生共同探究的原則: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研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也體現了因人而異的層次性原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同時導學案把課前、課中、課后緊密銜接起來,使學生有案可依,有案可循。緊扣高考,既培養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當然,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只有不斷探索研究和掌握閱讀過程及其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導學案的作用,使閱讀教學逐步得到優化,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職英語 閱讀 學案導學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中職英語閱讀的立意深化,難度提高。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群體本身的特點,學生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中職英語教師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導學案是以新課程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及優化發展的學案。本文對中職英語教學中如何應用學案導學式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一、預習學案的編寫
學案導學式教學,根據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可采用三種方式編寫學案,即課前學案(預習學案)、課中學案(授課學案)、課后學案(鞏固學案)。
預習學案的設計及編寫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這個教學案進行預習,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并能夠根據學案上的相關要求,填寫自己預習成果,教師通過查看預習過程,可發現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提供教學依據。一般情況下,預習教案中教師可設計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全文,提高學生速讀閱讀效率。如學習Advertisements 時,要讓學生了解Advertisements 及其兩種類型的區別,拓展學生語言知識。教師設計以下兩個問題: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 /Read the text quickly, What do you think an advertisement consists of?通過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預習。這樣的問題,學生快速閱讀材料兩到三遍后即可解答問題,得出問題答案后,對全篇閱讀材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接下來的深層次閱讀打下基礎。
二、授課學案的編寫
中職英語閱讀課堂,重點是解決學生課前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難點及疑點,在課堂中將這些問題提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自學能力。課前,學生根據教師編寫的預習學案,利用工具書、教材及互聯網等查找相關內容。教師將預習成果收集起來,記錄學生問題,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提供參考,旨在讓學生明白做什么及怎么做。如:在“Advertisements”正式上課前,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客觀評價,聽取學生反饋預習成果過程中,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可以上課聽歌的形式讓學生在聽覺上感受廣告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可向學生提問When you read Advertisements, what words do you think of? Please fill the word-net with suitable words. /How do you understand PSA?等問題。有的學生回答promotion、competition,還有的學生答出customer、products等。通過這種頭腦風暴式的提問讓學生盡可能的想到與Advertisements相關的詞匯,既可鞏固以前學過的英語知識,也為后面的閱讀學習打下基礎。
三、鞏固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的教學模式最主要突出“導”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設計好的教學案,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完成課前、課中導學案的設計,最后就是課后導學案的編寫,即知識的鞏固。通過鞏固學案,讓學生總結整堂課的收獲及不足,并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因此,在Advertisements學習后,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在每一組中評選出組長,由組長對本組成果進行總結,并將疑點匯總,共同解決。同時,教師可準備以下幾個題目:I have learned these useful expressions? /I need to put greater efforts in?或者以Advertisements為題,自創英語廣告詞。此外,教師應備份課堂中所講解的內容,便于課堂中沒有摘抄下來的學生使用,幫助學生節省大量時間。這樣一來,學生就不用將全部筆記都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可根據自己上課情況,對于沒有理解或者理解不夠透徹的內容詳細記錄下來,這是鞏固課堂知識的首選方法。
結語
閱讀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占著重要比例,在中職生對口高考英語試卷中,英語得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得分。因此,應著重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而通過導學案教學能較好實現這一目的。導學案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可以是共性的,但也是個性的。教師通過預習導學、授課學案及鞏固學案,充分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對癥下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 吳蕾. 關注學案導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時代教育,2013,(22):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