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九年級語文復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以考綱為依據,幫助學生對語文教材中所牽涉到的知識加以分類整理,以掌握知識的體系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簡單化,通過復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實際應試答題遷移能力。
二、教學內容
1、課內文言文、古詩詞、重點字詞、作文、名著閱讀。
2、說明文、議論文、散文記敘文閱讀。
3、哈市歷年中考題及其他省市中考真題,模擬中考。
三、教學安排
第一階段
以“標”為標,以“本”為本,夯實基礎,過好教材,梳理課本,進行拉網式復習。全面復習與系統歸納各冊所要考到的知識點,力爭每一冊的知識點都要做一次過關考查。(七、八年級的復習可以簡略一點,九年級稍微詳細) 這一環節是2016中考語文復習的起始環節,分四大版塊:
1、積累運用,過好寫字、識字、識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標點符號關。
2、綜合性學習,過好學科融合、生活實際運用語文、綜合運用語文關。
3、閱讀,課內:六本書,三十六個單元,按照四大文學樣式分類逐項進行復習。人教版7----9年級語文課本,戲劇占約三十六分之一;小說占約六分之一;散文約占三分之二,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數量約103篇,背誦25篇(段),外國散文約15篇,是復習的重頭戲,背誦任務,特別是古代散文的背誦可與詩歌的背誦分庭抗禮;詩歌的復習任務僅次于散文,但默寫卻位居四大文學樣式之首。詩歌分五類:一類,背誦并默寫約15首;二類,只背誦約21首;三類,課內學習,不要求背誦的約22首;四類,課外背誦每冊十首,六冊,共60首;五類,課文后附錄,綜合性學習里的共約33項。此外,還有少量的童話、神話、寓言、新聞類的復習任務。每冊書后都有附錄,在積累運用、綜合性學習考查里都會輻射附錄里的相關內容做為復習的一個單位,還有課文后附錄的知識框也應進行拉網式復習。
4、寫作,作文已占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復習應基礎、能力、應考并重,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卷面整潔習慣,認真審題習慣,快速擬題習慣,快速構思習慣,下筆成文一氣呵成的快速作文等習慣。
第二階段
進行各個考點的專題檢測與點撥,歸類整理,作好專題,查漏補缺,切實提升學習復習效率,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第三階段
進行綜合測試與知識點的查漏補缺,以中考模擬題的形式進行檢測。模擬訓練,掌握答題技巧,熟悉考試技術,作好一切應考準備。本階段主要是在“專題復習”和“過教材復習”兩個環節之后進行的考前“實戰”模擬“演練”,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仿真”訓練。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狠抓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基礎知識考點的范圍,始終以考綱作為復習指南。
2.重點搞好現代文閱讀理解的復習。要以課本為典型示例,教給學生閱讀的要領和方法,以“整體閱讀——部分閱讀——整體閱讀”的閱讀思路,“讀文——讀題——答題”的解題思路貫穿整個閱讀 復習過程中,并且抓好課外文段的閱讀訓練,著力提高學生的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和應試答題能力。
3.重視文言文的閱讀訓練,對初中六冊語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學生都要過關,重點要求學生能默寫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實、虛詞的釋義,翻譯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內容及其寫法。
4.對于作文的復習要以抓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訓練和綜合訓練結合起來,每周都要布置專題作文讓學生訓練,并要加強作文的指導和講評工作,特別要做好“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等開放性作文的強化訓練。
5.復習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面向全體,注重實效,要理論聯系實際,講練結合,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復習時應講知識要點、題型、思路、規律、方法和學生中的難點問題。要求學生練要有計劃性、目的性、針對性。布置的練習要有典型性、指導性、靈活性。
6.要合理安排復習時間,每課時都要集中解決一個問題,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開快車”。
7.在專題知識的測試階段中,做好學生的成績統計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做好點撥。
8.在綜合測試的階段中,要做好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工作。指導學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誤及其原因,并從中找出規律來,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突出“測—評—練—講”的模式
一、本冊教學設計和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是詩詞。要充分體會詩歌充沛的感情、優美的意境、凝練的語言以及蘊含的哲理。要重視朗讀和背誦,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口語交際能力和審美意識。總課時為12課時。
第二單元:是小說。要求掌握小說的三要素、情節發展的幾個階段、描寫人物的幾種方法和自然環境的鋪襯作用。引導學生品味小說語言的精煉、準確、生動的特點,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洞察能力、想象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總課時為14課時。
第三單元是議論文。議論文則要掌握文章的論點、論證的方法、議論文語言的特點和對文章中具體內容的理解。學習時應在朗讀中細細體會。總課時為12課時。
第四單元是戲劇和影視文學。了解戲劇和影視文學的一些特點,更好欣賞戲劇和影視,豐富對生活的藝術感受,進一步培養文學的鑒賞能力。總課時為14課時
第五、六單元是文言文單元。要求:
1、利用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感知。
2、根據老師講解的寫作背景來感知課文,能夠理解、體悟文中蘊涵的作者的情感。
3、在充分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默寫、朗讀、思考、積累。
4、讓學生了解我們所遵循的做人的道理和古代哲人講的是一脈相承的,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提高文化素養。總課時為28課時。
二、復習工作安排
1、作好復習前的動員準備工作,協調好與其它科目的關系,弄清各班級突出的不足,找準復習的重點。
2、五月份之前完成下冊的語文教學工作,從六月份轉入全面的復習工作。五月份則重于從面上進行復習,狠抓古詩文和現代文的閱讀。六月份則重于從縱向深入復習,依然是抓好古詩文和現代文的閱讀。
3、五月份進行一次摸底考。鎖定差距,然后提出彌補彌補差距的可操作性對策措施,千方百計縮小差距。對得分率低的幾塊、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4、六月份進行四次強化訓練式的考試,突出重點,抓不足,對難以把握的知識點,要從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則重于從方法上去把握知識。
5、根據學生的情況,分期分批進行輔導和督促。注重復習的效率,進行必要的考試技巧的訓練。
6、在知識的掌握過程中,注重分類和積累,把書讀薄;不能貪多,特別是在課外閱讀方面,力求典型和精要,從方法上多給予指導。
對于詩詞的復習,更是出現了懈怠:首先對于課內詩詞的遺忘度較高,錯字現象嚴重;其次對于課內詩詞中運用的表現手法,不能熟練地掌握;最后對于詩詞的題材分類含糊不清,不能準確說出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別提欣賞其精湛的語言,體會其深遠的意境了。于是我決定做一個大膽嘗試――讓畢業班的孩子們“在玩中學”,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營造競爭氛圍,調動復習詩詞的熱情
初中生大都有愛表現的欲望,他們強烈的需要別人對他們的能力予以贊揚肯定,因而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詩歌教學恰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需要,易激發他們學習競爭的熱情。我的靈感來源于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 ,只是我稍做了一些變通:把題庫范圍縮小,詩詞的題庫來源于7~9年級的課內詩詞,特別注重34首古詩詞;開場白、結束語的選題全班征集,一經采用便加分,這大大調動了孩子參與的積極性,也讓他們早早熟悉題型,設置加分題:識別出詩句或補充了上下句后,分析句子的內容、表現手法或情感的分別加分。
這個任務我在孩子們第一輪復習詩詞前就布置下去,這樣可以促使他們在復習9冊課內詩詞時更有針對性。另外我還采用“利益誘惑”,一旦成為本班的“詩詞達人”免做本周末語文作業,還可以享受我親手做的蛋撻一盒!這話放出去之后早讀課讀書的聲音都不一樣了,竟然還有其他學科的老師告訴我,在她的課上發現后面幾排的孩子在偷看語文書!
二、設計多種題型,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國慶節放假前夕,我在孩子們送來的選題中挑出了一些題目,請來了其他班的語文老師做評委兼計分員,上課地點選在我們的“智慧課堂”(所謂的“智慧課堂”就是新建的高科技教室,除了常見的一體機外,每張桌上都備有一臺平板電腦,可以隨時了解孩子們的答題情況,方便統計得分。)因為是9年級我設計了以下幾類題型:
1. 打亂語序識別詩句題
如:身最高M自此緣M山在層。出示題目時以九宮格的形式展示,要從這9個字中挑出
一句我們課內的古詩詞,千萬不要小瞧課內學過的知識,這一題的正確率不到30%,因為“自緣身在最高層”特別容易和“只緣身在此山中”混淆。識別詩句題盡可能把易錯題放在一起,識別詩句題還分為兩種難度:9字題排序識別題和12字排序識別題。
2. 填字題
如“會當凌絕頂”,補充下句。這種題型稍微簡單些,但是可以調動全班同學參與的熱情。
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 )滄海”。填字題我盡量選取以前默寫中錯誤率較高的字,或是一些名句中運用得很生動傳神的字。
題型我就選取了這兩種類型,為了進一步拉開分數,更為了指導他們以后的詩詞復習,每一題我都設置了3個附加題:這句話寫的是什么(分析內容),這句話是怎么寫的(分析表現手法),這句話為什么要這樣寫(分析寫作的意圖,詩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達情感)。這3個附加題讓孩子們在復習詩詞默寫的同時,進一步地掌握學習詩詞的方法,其實現代文也是一樣適用,也不外乎分析文章內容、表現手法和表達的情感。在平板電腦上答題大大提高了課堂容量,比賽過程更加有序,方便計分。
三、關注課堂時間,讓古詩文走近孩子
因為課前準備比較充分,孩子們對這樣的形式又特別感興趣,所以這節課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最終語文課代表奪得了冠軍,與其他孩子一起分享了成功的甜蜜(我自制的蛋撻)。這節課上他們從上課的接受者成為了積極的參與者。他們不僅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能力,這樣的比賽形式顯然比我枯燥的講解和反復默寫要有趣得多,也更有利于他們識記。如果把課堂上的學生比作是未開屏的孔雀的話,那我就要激發他展開那五彩的尾屏。巧妙的課堂設計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增延他們關注課堂的有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