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節能工作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資源節約是國一項基本國策。近年來。國務院、省政府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市委、市政府把節能降耗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措施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推進節能降耗非“一日之功”市經濟發展方式尚未實現根本性轉變,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節能形勢十分嚴峻。年是實施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實現節能目標的關鍵一年。市政府下達給我市的節能目標是政治任務和剛性約束性指標,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建立全市節能預警調控機制,對“雙高”行業的部分企業實施階段性節能調控措施,確保完成節能降耗目標任務的有效保障。各級各部門要正確認識當前我市節能工作的嚴峻形勢和完成節能目標的壓力,切實增強做好節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落實和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對節能指標的預測分析,確保完成節能目標任務。
二、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節能工作預警機制,落實調控措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保實現節能目標,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1全市目標:按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目標。確保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7%以上。
2全市調控目標:按照全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7%以上的目標。確定年耗能量不同等級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耗控制目標,作為預警控制線。
3市發改局、市統計局根據季度GDP實際增長幅度和能源消耗情況。
(三)基本原則。
1正確處理節能預警調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把保增長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實現節能和經濟增長的雙贏。
2正確處理控制增量與調整存量的關系。以控制高耗能產品產能過度釋放、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為重點。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3正確處理依法監管與預警調控的關系。依法實施節能預警調控。強化節能執法監察,切實將各項調控措施落到實處。
4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樹立全局觀念。落實節能工作措施。
三、調控重點
(一)單位產品能耗超過限額標準的企業;
(二)未完成節能目標進度的企業;
(三)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用能設備(工藝)企業;
(四)耗能總量大、單位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產品;
(五)屬于國家規定的淘汰產能、但沒有列入今年淘汰計劃的也作為調控重點。
(六)高耗能的電力、水泥、造紙、建材、紡織等企業按零庫存安排生產或限產;
(七)當年擬竣工投產的高耗能項目。
(八)根據電網負荷情況。科學安排發電計劃,降低高耗能機組出力,調整大機組出力;
(九)督促高耗能企業有計劃提前安排停產檢修時間;
(十)城市景觀燈關閉50%或全部關閉。
四、預警調控程序
(一)市發改局、市統計局根據每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耗和全社會用電量等指標數據。及時把握趨勢變化;每季度對全市能耗總量、結構等進行動態分析;年底對執行節能工作預警調控方案情況進行總結,形成綜合評價報告報市政府。
(二)季度核算數據初步確定后。市發改局通知有關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啟動節能工作預警調控方案;有關鄉鎮(辦、場)開發區和行業主管部門接到預警通知后應立即實施限制高耗能產品產能等調控措施,并按月向市發改局、市統計局報送調控措施實施情況和調控效果。
(三)異動情況消除后。
五、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健全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市統計局要加強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能耗指標數據質量,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能源消耗狀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要從計量儀表配置、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建設等基礎工作入手,全面加強能源利用的計量、記錄和統計工作,依法履行統計工作職責,如實填報統計資料。對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甚至肆意篡改統計數據的單位和個人,依據《統計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法律法規從嚴查處。
(二)做好預測預警工作。市發改局、市統計局要加強全社會能耗總量的監控。全市GDP可比價格)實現56.02億元,同比增長15.27%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全市GDP可比價格)增長幅度也必須達到15%以上。二是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進行監控。從8月份開始,工業企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比(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工業總產值)監控。蒲圻電廠、華新水泥、晨鳴紙業、中南水泥、長城碳素和大升蒲紡6家年耗標煤在10000噸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2%-5%之間;閩發建材、帝藝啤酒、蒲圻礦業和恒鑫紙業4家年耗標煤在5000-10000噸的高耗能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3%-6%之間;年耗標煤在5000噸以下的其他工業企業,預警控制線標準為:每月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幅度必須控制在5%-8%之間。實施監控過程中,如有企業達不到預警控制線標準,企業所屬鄉鎮或行業主管部門要承擔主要責任,同時,對企業實行限產、停產整頓或關閉等措施。三是控制全社會用電量。2009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為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按照國家監控目標,結合我市實際,年全市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必須控制在5%以內,全社會用電量不得超過12.1億千瓦時。實施控制過程中,對蒲圻電廠、華新水泥、晨鳴紙業、中南水泥、大升蒲紡、閩發建材、金山硅業和蒲圻礦業8家高耗電企業的用電量予以適當限制,同時,合理調控全市生產、生活用電,適時關閉全市景觀燈。
(三)落實部門責任。市發改局為牽頭單位。通力合作,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預警調控工作。對實施預警調控的企業,及時通報金融、電力、環保等部門,金融機構要嚴格控制信貸投放,電力部門要限制電力負荷供應,同時,發改部門對企業項目實行限批。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十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和《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緊緊圍繞我縣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要求,以提高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建設節能型公共機構為目標節能辦法確定公共機構節能八項措施,建立節能運行管理制度,健全用能系統操作規程,以加強節水、節電、節油、節約辦公耗材為工作重點,健全機制,完善制度、加強宣傳,強化監管,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節能表率作用,推動全縣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實施范圍
局屬各公共機構節能單位。
三、工作目標
全局2014年公共機構節能目標為:以2013年能耗為基數,實現人均能耗下降4%、人均用水下降4%、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3.2%,各類辦公耗材支出比上年有明顯下降。
四、工作內容
(一)加強用電設備節能管理。一是加快照明系統節能改造。在全局推廣使用節能型照明燈具,盡快完成非節能燈(包括T8、T12直管型光燈和白熾燈)更換工作;公共區域的照明系統加裝自動控制開關,辦公室、會議室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加強用電管理,下班后自覺關閉照明設備和各類電器電源。二是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室內溫度控制的標準,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夏季不得低于26℃,冬季不得高于20℃。做到室內無人時不開空調,開空調時不開門窗,定期清洗空調,提高空調能效水平。三是合理調節辦公設備的運行時間,減少待機消耗,逐步淘汰高能耗的辦公設備,降低辦公成本。在辦公大樓內的合適位置設置節約用電標識和室溫控制標識。
(二)加強用水節能管理。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定期檢查和及時更換老化的供水管線及零件,防止“跑、冒、滴、漏”,杜絕“長流水”現象;對水耗超標和洗手間設施等進行節水改造,新建和改造項目應使用節水器具和設備,在用水區域應設置節約用水標識,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
(三)加強公車用油節能管理。一是加強公車編制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公務用車配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公車采購標準,推廣使用低油耗、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逐步淘汰高油耗車輛。二是建立并貫徹公務車輛管理制度。實行定點維修、定點保險和定點加油,推行一車一卡、實行“單車核算、規定限額、按年結算”辦法,努力降低油耗和維修費用。三是嚴格公務車輛使用登記制度。合理安排車輛出行線路。盡量減少車輛空駛里程,集體公務活動提倡集中乘車。加強日常公務車輛管理,嚴禁公車私用。
(四)加強辦公耗材管理。各公共節能機構要進一步規范辦公用品采購、配備和領取程序,節約辦公耗材。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和公文雙面用紙。充分發揮電子政務優勢,非文件盡量通過網絡傳送。能傳閱的文件盡量傳閱,減少復印數量,減少紙質公文印制數量,嚴格按發文數量印制文件。注意復印用紙的再利用,文稿修改盡量在電子媒介上完成,減少紙張消耗。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計算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
(五)抓好現有辦公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各公共機構要制定現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逐步開展現有辦公建筑的節能改造工作。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節能服務機構進行節能診斷、設計、融資、改造和運行管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各公共機構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節能目標任務,做到早部署、早計劃、早落實。要制定工作方案,各項工作責任到人。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及節能辦公要發揮職能作用,與全縣公共機構單位簽訂用能責任狀,明確節能目標責任。要建立起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分工配合、相互協調的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體制,切實擔負起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職責。縣直屬各用能單位要根據人員變動,及時調整充實節能辦公人員,確保組織健全、人員到位、責任到位。
(二)完善制度。一是建立能耗統計和報告制度。要進一步完善能耗統計和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按要求如實記錄能耗計量原始數據,全面、準確地統計本單位辦公建筑、水、電、氣、油等能源資源消耗數據,定期上報能耗網絡編報數據。建立能源消耗統計管理臺帳,搞好能耗統計數據分析,為公共機構節能目標的制定提供依據。二是建立能耗定額管理制度。要根據縣公節辦下達的年度節能目標任務,核定全局各公共機構用電、用電、用油等分項指標,下達全局各公共機構節能單位年度節能目標任務。全局各公共機構單位應在能源消耗定額范圍內使用能源,超過能源消耗定額的,應向局公節辦做出書面說明。三是建立能源消耗審計制度。各公共機構節能單位要根據規定要求,進行能源消耗專項審計,并形成審計報告,促進節能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四是建立節能工作激勵和約束機制。要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把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評價主要內容。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實行獎優罰劣。
一、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必要性
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是推動全市節能工作、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有效方法,也是落實好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的具體行動。建立科學的節能評價考核管理機制,是衡量政府、企業節能管理責任是否落實的基本標準,是強化政策執行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具體抓手。制定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實施方案,既細化了節能工作目標,又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對增強各級領導干部、企業管理人員節能工作的責任心和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促進節能目標任務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二、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對象
(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二)市政府確定的年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
三、對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的評價考核辦法
(一)評價考核內容。
對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的評價考核指標分為兩類:節能目標完成指標(50分)和節能措施指標(50分)。具體節能目標評價考核指標及計分方法見附表1。
萬元GDP能耗降低率為否決性指標,以市政府制定的年度目標為準,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即為未完成目標考核等次。節能措施指標為定性評價指標,根據指標的完成率或有關工作完成情況計分。
(二)評價考核時間和程序。
各區縣、市新區管委會在上年度本地區萬元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數據,經市統計局審定后一個月內,向市政府提交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查報告,同時抄送市政府節能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節能辦公室)。市政府委托節能辦公室組建評價考核工作組,每年對各區縣進行抽查和調研評估。根據工作組的評價和調查報告,節能辦公室于每年9月底前完成上年度各區縣的綜合評價考核報告,報經市政府審核后,向全市進行公告。
(三)評價考核等次。
以市統計局公布的各區縣、市新區管委會能耗指標作為定量評價考核的主要依據。評價考核分為四個等次:超額完成(95分以上且否決性指標超過年度計劃目標值)、完成(75—94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基本完成(60—74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未完成(60分以下或否決性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目標值)。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次的區縣,應在一個月內作出原因解釋并提交改進方案,市政府責令其限期改進。
(四)獎懲辦法。
各區縣、市新區管委會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的結果,由市節能辦公室報經市政府審定后,提交市考評辦,依照《*市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試行辦法》的規定,作為各區縣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超額完成節能考核目標的區縣,市政府予以5萬元的獎勵,對完成考核目標的,予以通報表彰,同時加大對超額完成和完成的區縣節能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對未完成的予以通報批評,領導干部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等,并暫停核準、批準和上報除鼓勵類外的新建高耗能項目。
四、對市級有關部門的評價考核辦法
市級有關部門節能工作的責任: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全市和年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重點用能單位的節能工作;市經委負責全市工業企業的節能工作;市建設規劃局負責建筑節能工作;市交通局負責交通節能工作;市商務局負責商貿系統的節能工作;市文物旅游局負責旅游行業節能工作;市教育局、市衛生局負責教育、衛生系統節能工作;市農業局、市水務局負責農村節能工作;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市級機關節能工作;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協同做好相關工作。對上述部門的節能考核,依照*市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試行辦法》的規定進行考核。
五、對重點用能單位的評價考核辦法
(一)評價考核內容。
評價考核指標分兩類:節能目標完成指標(50分),節能措施指標(50分)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指標及總體計分方法見附表2。
節能量為否決性指標,以重點用能單位根據市政府下達的“十一五”期間節能總量制定的年度目標為準,未完成該指標,考核結果即為未完成等次。節能措施指標為定性評價指標,根據工作完成情況和指標的完成計分。
(二)評價考核時間和程序。
重點用能單位的評價考核由市節能辦公室負責實施。重點用能企業于每年3月底前向市經委和各區縣節能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上年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查報告,同時抄送市節能辦公室。其中,列入國家和省上的重點用能單位同時抄報省發展改革委。市節能辦公室組織以社會專家為主的評估調查組,對企業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抽查和調研評估。市節能辦公室根據評估調查組的報告,于每年6月份完成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綜合評價報告,報市政府審核后,向全市進行公告。
(三)評價考核等次。
評價考核結果分為四個等次:超額完成(95分以上且否決性指標超過年度計劃節能量)、完成(75—94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基本完成(60—74分且否決性指標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未完成(60分以下或否決性指標未達到年度計劃節能量)。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次的重點用能單位,應在一個月內做出原因解釋并提交改進方案,由區縣政府或市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進。
(四)獎懲辦法。
市政府對評價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的單位予以獎勵,第一名獎勵3萬元,第二名獎勵2萬元,第三名獎勵1萬元,第四名以后各獎勵5千元;完成的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同時加大對超額完成和完成單位的節能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評價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次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一律不得參加年度評獎、授予榮譽稱號。新建高耗能投資項目和新增工業用地將從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