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醫藥學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化學學習;記憶;重要性及對策
化學知識比較零散, 所以在學習中,需要進行有效的記憶,不僅要對知識內容理解透,還需要將其牢固地記憶在大腦里。作為人腦對過去經歷的事物的反映,記憶也是我們獲得知識、積累經驗的重要手段。要想學好化學知識,就要善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在我的化學學習生活中,許多同學都記憶不好化學知識,在記憶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混淆的現象。因此,本文將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歷,對化學學習中記憶的重要性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重視化學的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多個感官投入到學習中
大腦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聽覺、視覺、嗅覺等多種途徑方式輸入信心。如果大腦僅僅從一個器官獲得信息,途徑過于單一,往往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通過各種器官獲得信息,綜合各種信息,大腦通過各種途徑、中樞將各種信息聯系起來,將信息牢固的記憶在X海中。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激發我們的興趣,可以使我們對所學的化學知識加以更好的理解,使已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因此,在記憶化學知識的時候,可以調動自己多個感官,提高自己的記憶效果。例如,在學習乙酸乙酯的時候,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嗅覺來記憶知識,要比單純教師的口述記憶好的多。因此,化學的教師,必須要重視實驗的教學,讓我們學生自己動手,作為學生有目的強化自己的觀察與記憶能力,有效的觀察知識,強化自己的記憶能力,提升化學學習的有效性。
二、深入思考,加深理解,防止機械記憶的現象發生
在化學學習中,大部分同學對化學知識都是機械記憶,不管理解與不理解,都是死記硬背。這種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記憶之后也更加容易遺忘,也不利于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要掌握知識的規律性,讓學生理解自己記憶到的知識,記住老師對自己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記憶能力,加深記憶的效果。在學習中,自己要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將機械記憶變為理解記憶。這種記憶方法,不僅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更有利于發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在學習電解質概念中“能導電的化合物理解成”,“能電離出陰陽離子的化合物”,加深了自己對記憶的理解,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區別也被區分出來,更好地進行記憶。
三、比較分類的記憶方法,區分容易混淆的知識點
在化學的學習中,難免會出現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在記憶中為了防止出現其他知識干擾的狀態,掌握實質的內容,加深自己的記憶,需要分類比較各種知識。例如,化學學習中的概念,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同系物與同分異構體等概念,粗鹽提出總需要用到四次玻璃棒,四次的用途都是什么,都可以分析比較異同點,加深自己的記憶,讓自己學習知識的時候更加的牢固,有利于增強記憶的效果。
四、抓住重點與難點進行記憶
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習到重點與難點知識的時候,要有目的的采取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可以動用縮略的形式,將知識與內容簡單化,記住要點與難點,然后以這個點為支撐,擴大記憶的范圍。例如在學習過濾操作相關知識的時候,將整個過程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六個字,概括整個操作過程與注意事項,便于自己的記憶。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記憶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五、按照規律特征進行記憶
化學知識是有自己的特征與規律的,對于有規律的知識,我們應該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到規律,進行記憶。例如我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時候,就是從元素周期表中同期、同主族元素電子的電子層結構的變化規律出發,然后與原子變徑的變化規律相互結合,接下來記憶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變化規律。按照規律記憶,可以將知識串聯起來,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在類似知識的學習中,都可以運用這種記憶方法進行記憶,可以形成深刻的記憶。
六、知識遷移法進行記憶
學習與記憶的目的就是要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與生活中。因此,在記憶的時候需要運用知識遷移。只有記憶的牢固,才能夠將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
七、要重視復習,防止出現遺忘的現象
沒有人會過目不忘,沒有人會記一遍就會記住,假如沒有重視復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再次記憶或者錯誤的記憶,就不會牢固的記憶。遺忘是有規律的,根據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以知道遺忘的過程并不是均衡的,在最初的時候,記憶速度非常的快,以后逐漸的減慢。因此,為了防止遺忘現象的出現,需要及時的進行分析。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溫故而知新”,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以舊的知識導出新的知識,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融合,相互滲透,及時的鞏固復習,加深理解與記憶,提升記憶的有效性。因此,在化學的學習活動中,我們要及時的復習知識,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及時的鞏固總結,讓自己的記憶變得更加深刻。
總而言之,在化學的學習中,記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需要自己總結規律,總結經驗、根據化學知識的特征出發,抓住重點與難點,進行知識的遷移,加強復習活動,提升記憶的深刻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無機化學是中醫藥學校中藥、中醫、藥學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無機化學的教學在中醫藥學校的整個教學工作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校應根據學生生源狀況、職業發展的需要,從教學內容、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對無機化學教學進行改革,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中醫藥高素質人才。
無機化學是中醫藥學校中藥、中醫、藥學等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不僅為后續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中藥化學等相關課程奠定基礎,提供必備的思維方法和綜合運用能力,還肩負著使學生盡快適應中醫藥學校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方法的重要任務。因此無機化學的教學在中醫藥學校的整個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學校培養適用型人才,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中醫藥學校無機化學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一)對學生的分析
目前,我國中醫藥學校的生源主要是升學無望的初、高中畢業生,且錄取時幾乎沒有分數線。在這些學生中,許多人對化學不感興趣,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且學習方法不當,造成有些學生是想學學不會;而有些學生是根本不想學,認為上中職學校畢業后用不到化學,學不學化學無所謂,于是中職學校的化學教學中出現了“教”與“學”不適應的問題,已沒有那種“我要學”的現象,使化學教學難上加難。
(二)對教材的分析
目前,大多數中醫藥學校的無機化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需要不適應,內容繁多、抽象、枯燥、乏味,專業性過強,涉及的化學結構式、反應過程復雜,學生難以理解。且課程安排銜接不當,與專業課內容脫節,這與滿足教育轉軌的需要、適應學生就業的需求有較大的差距,無法滿足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實際需求 。
(三)對教師及教法的分析
由于教材的權威性,專業知識的嚴密性,使教師教學受到制約,對枯燥難記的概念、化學反應必須按教材講授,以保證化學知識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完整性,限制了教師的課堂發揮?;瘜W教學缺乏直觀的教學用具,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動態表述化學結構的變化特點和化學反應過程,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制作課件存在困難,時間不夠、水平受限,制作的課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四)對無機化學在中醫藥學校中的地位分析
中醫藥學校是以一定的專業教育為基礎的,這種中等職業教育的特性決定了學生在校期間,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是學習的主旋律。為了抓住專業技能這根中職教育的生命線,中職學校在課程設置和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都非常突出“專業課”的地位,人為地使得“專業技能”與“文化基礎”之間失去平衡,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基礎文化素質的培養,使化學課缺乏分量,得不到學生重視。
二、中醫藥學校無機化學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結合實際調整教學內容,構建適合中醫藥學校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
中醫藥學校要根據生源狀況、職業發展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要注重遵循專業培養目標,淡化化學學科的獨立完整性和系統性意識,盡量與本專業其他課程之間緊密聯系、互相呼應,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又要防止重要內容的疏漏;嚴格把握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和側重點,突出應用型、技能型教育內容;避免理論與實際脫節、教育與實踐脫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傾向;注重將中醫藥領域近年成熟的新理論,以及普遍推廣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根據需要吸收到教材中來,體現新的時代風貌。
(二)擺正“專業課”與“化學課”之間的關系。
中職教育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改革、完善化學課教學,提高對化學課教學的認識。化學課教學不僅關系到培養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還關系到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不僅關系到學生成為技巧型、應用型人才從而解決就業問題,更關系到學生潛能開發、終身發展的問題。因此,要將化學的教學安排放入整個人才培養方案和整體課程結構中,使化學課真正體現其學科價值。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無機化學的特點是知識繁雜,有人戲稱無機化學為“無理化學”。如果教師不注意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方式,一本教材、一支粉筆、面無表情地教,那么學生也只會死氣沉沉,按部就班,心不在焉地學。在無機化學的整個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改革,更新觀念,樹立教師教是為了學生學的思想。。根據中醫藥學校的特色、學生的實際情況、聽課狀態、學習方式,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教師可采取提問、討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采用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實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應創造機會讓學生發問,加強課堂教學的雙向交流,做到教學相長,師生互動。另外,教師還應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四)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由于具有文字、圖像、動畫、聲音、視頻,可以刺激學生感觀系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能展示傳統教學難以描述的動態變化過程或微觀結構。例如:在教授原子的構成、電子云、電子得失、晶體的微觀結構時,借助多媒體變小為大,變靜為動,把微觀粒子擴大為宏觀的示意圖像,用動畫的形式給學生以生動的啟示,形象直觀,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不能夸大多媒體的作用,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憑借嘴、粉筆、黑板,靈活地把握教學進度、充滿強烈的感彩、及時的反饋與親切的交流,這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梢?,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兩者各有所長、相互完善。教學中應相互結合、相得益彰,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中醫藥學校無機化學的教學改革,應適合學生的特點,突出中醫藥學校的特色,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法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中醫藥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知新主編 《化學教學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4.
2鐵步榮等主編《無機化學》北京中醫藥出版社2006.6.
3中國教育科學探索2005(6).
4伍棠棣等主編《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作者簡介
姓名:裴存芝(1967.01.20)
性別:女
學歷:本科
1.1多方式自主學習,教師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為更好地發揮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在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研究等方面的積極性和實效性,我院于2013年制訂了《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藥學師承工作管理辦法》和《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工作獎勵辦法》。辦法實施以來,充分調動了導師們帶教的積極性和改革創新意識,第二課堂和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申報踴躍,獲批第二課堂項目77項,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校級)59項。導師通過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包括臨床見習帶教、課堂病案討論、畢業課題設計、實驗操作指導等教學活動,各項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訓練和強化了學生的臨床辨證思維和實驗操作技能,加深了對中醫藥專業理論內涵的認識和學術體系的領悟,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導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體會,2008—2014年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本科生導師制和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教學論文32篇,指導中醫藥專業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4篇。
1.2積極探索實踐,教學效果顯著通過9年的探索和實踐,我院本科生導師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014年度大學英語4、6級考試通過率分別為96.2%和53.2%;近3年學生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平均比率為49.4%,其中中醫學專業為54.4%,中藥學專業為44.4%。學院就業率連續5年達到97%以上?!吨嗅t類別醫師資格綜合筆試院校學科成績分析報告》顯示,近3年,我??忌嗅t類別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成績平均通過率為90.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達24.9%之多。
1.3完善評價體系,學生對導師制評價積極本科生導師制的指導形式多樣,教學內容豐富,學習成效表現復雜,因此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互結合,既要有定量分析,也要有定性描述,從激勵調動導師們的積極性出發,全面系統地反映導師的工作情況和效果。我院在曾凡東[4]構建的本科生導師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根據學院中醫、中藥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制訂了新的本科生導師工作評價量表。2014年年初,我院組織262名不同年級的中醫藥專業本科生對導師的導學工作進行評價。在學生反饋意見中,學生對導師的指導總體持肯定態度,平均得分為94.92分,得分≥90分占92.1%。對于導師工作方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選項,總體平均分為4.72分(滿分為5分),其中,能結合學生的專業和興趣愛好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平均分為4.66分;定期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完成工作計劃并提出階段性目標,平均分為4.77分;采取集體活動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平均分為4.8分;能采用多種形式啟發教育學生,鼓勵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和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平均分為4.65分。以上結果表明,學生對導師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持肯定態度,同時希望導師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個性和興趣愛好,更有針對性地制訂學習計劃,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第二課堂和科研創新項目的機會。在學院每學期舉辦的導師制師生座談會上,學生們反饋的問題也是主要集中在學習計劃的個性化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方面。
2本科生導師制尚存不足
我院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學生反映良好,教學成效顯著。但是在導師制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2.1管理尚缺乏實時、有效的監督與考核我院雖然制訂了本科生導師制的管理規定和工作指南,但對導師制工作的執行情況尚缺乏實時有效的監督,考核評價體系還需不斷完善,現行的獎勵辦法也要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補充和調整。
2.2缺乏個性化培養,專業特色不突出我們在調研中發現,有些教師對導師制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制訂的學習計劃個性化還不是很強,專業特色不突出,個別導師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尚未充分激發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3學生對導師制工作參與不夠導師由于平時教學和科研任務較重,沒有太多時間聯系學生,而有些學生又缺乏參與實踐活動和科研工作的主動性,以致學生在導師制工作中受益不足,沒有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3建立中醫藥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新模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導師制優勢,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的個性化特征,突出專業特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院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制訂了改革措施,進一步完善了導師制實施方案,探索中醫藥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新模式。
3.1繼續完善本科生導師制管理規定,進一步強化全過程管理由學院全程統管,成立院、系兩級導師制管理機構。院級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修訂和完善導師制細則來規范導師制工作,定期對導師制師生雙方進行考核、評價并組織交流、座談等;系級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導師的遴選、指導和監督工作,定期召開導師小組會議,總結經驗、交流體會,不斷提高導學水平。學院要進一步完善本科生導師制的評價機制,調動本科生導師工作的積極性,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有效實施。在本科生導師工作職責的基礎上,確定重點評價的內容,并對其進行量化,將本科生導師的工作納入到日常的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作為考核教師教書育人效果、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在崗位聘任、評優時占有一定的權重。評價過程包括本科生導師的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以及系管理機構的評價等。嚴格執行《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工作獎勵辦法》,對于考核優秀的導師進行獎勵。
3.2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探索多種教學模式在導師制工作手冊中進一步細化導師的工作內容,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導師應為每個學生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教授專業知識,培養綜合能力,鞏固專業思想,關心學習過程和效果,并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加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有余力并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并向其介紹學術研究動態,培養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芍笇Ц吣昙墝W生撰寫學術論文,介紹碩士研究生考試等內容。指導方式可多樣化,主要結合導師自己所在學科及其專業優勢或特長,制訂出具體的指導計劃,并把指導情況記錄在案。可集中指導,師生共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也可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個別指導;或導師所帶的學生小組一起開展活動,如跟師出診、野外認藥、參觀藥材市場、舉辦或參加講座和小組討論等等。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形成良性互動。各導師小組間也應建立聯系,不同年級、不同學科間可以通過研討會和座談會等形式共同開展學術活動,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
3.3全面改革和優化教學內容與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014年,學校組織修訂了本科生課程新的教學大綱和課程介紹,將課堂學習和導師課后輔導相結合,加大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課時比例,注重過程學習和形成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學院需不斷推進和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探索中醫藥專業本科生導師制新模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與學生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組織小班教學和小班討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