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士畢業設計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ASP技術 ASP(Active Server Pages動態網頁)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種用以取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通用網關接口)的技術。目前,Internet上的許多基于Windows平臺的Web站點已開始應用ASP來替換CGI。 簡單地講,ASP是一個位于服務器端的腳本運行環境,通過這種環境,用戶可以創建和運行動態的交互式Web服務器應用程序,如交互式動態網頁,包括使用HTML表單收集和處理信息,上傳與下載等等。通常情況下,用戶通過瀏覽器看到的網頁大多是靜態的,目前Internet 上的許多站點,仍然提供"靜態"(static)的主頁內容。 所謂"靜態",指的就是站點的主頁內容是"固定不變"的。 當瀏覽器通過Internet 的HTTP (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協議,向站點服務器(Web Server)要求提供主頁的內容時,站點服務器收到要求后,就傳送原已設計好的靜態的HTML 的文件數據給瀏覽器。 一個"靜態"的站點,若要更新主頁的內容,必須手動的來更新其HTML的文件數據。而隨著Web應用的發展,用戶希望能夠看到根據要求而動態生成的主頁,例如響應用戶查詢數據庫的要求、生成報表等。當在瀏覽器上填好表單(form)的輸入數據,以提供HTTP要求時,可以在站點服務器中執行的應用程序,而不只是一個HTML 文件。站點服務器收到要求執行的應用程序,分析表單(form)的輸入數據,將執行的結果以HTML的格式傳送給瀏覽器。 根據用戶請求生成動態主頁的傳統方法有CGI、ISAPI等。CGI是根據瀏覽器端的http請求激活響應進程,每一個請求對應一個進程。當同時有很多請求時,程序擠占系統資源,造成效率低下;ISAPI針對這一缺點進行改進,利用dll(動態鏈接庫)技術,以線程代替進程,提高了性能和速度,但要考慮線程的同步問題,而且開發步驟煩瑣。這兩種技術和另一普遍使用的開發動態網頁的技術Java都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開發困難,程序的開發和HTML寫作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過程,需要專門的程序員開發。而較簡單的開發技術如javascript和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等功能有限,不敷使用。 ASP使用的ActiveX技術基于開放設計環境,用戶可以自己定義和制作組件加入其中,使自己的動態網頁幾乎具有無限的擴充能力,這是傳統的CGI等程序所遠遠不及的地方。ASP與常見的在Client端實現動態主頁的技術如Java applet、ActiveX Control、VBScript、javascript等不同,ASP中的命令和Script語句都是由服務器來解釋執行的,執行結果產生動態生成的Web頁面并送到瀏覽器;而Client端技術的Script命令則是由瀏覽器來解釋執行。由于ASP是在服務器端解釋執行,開發者可以不必考慮瀏覽器是否支持ASP;同時由于它在服務器端執行,開發者也不必擔心別人下載程序從而竊取編程邏輯。 ASP通過后綴名為.asp的ASP文件來實現,一個.asp文件相當于一個可執行文件,因此必須放在Web服務器上有可執行權限的目錄下。當用戶從瀏覽器輸入了.asp文件的地址后,瀏覽器就將這個URL請求發給Web Server,如果Web Server上裝了ASP,就調用ASP。ASP讀出相應.asp文件,解釋并執行命令,動態生成一個HTML頁面回傳Web Server,然后Web Server再把結果發送給瀏覽器。ASP文件的制作和HTML類似,且和HTML開發集成,可以在同一個過程完成,利用ASP將可以執行的腳本嵌入到HTML文件中(將HTML文件的后綴名改為.asp),這使得HTML文件的編寫與腳本的開發融合在一起。通過ASP內置的對象、服務器組件(Server Component)可以完成非常復雜的任務,而且用戶還可以自己開發或利用別人開發的服務器組件完成專門的任務。ASP比較網關及服務器擴展模式有著以下優點:
(1)完全與HTML文件融合在一起;
(2)容易創建,不需要其它編譯、鏈接程序;
(3)面向對象的并通過ActiveX Server對象可擴展。
二、電子商務數據訪問方式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電子方式,并在網絡基礎上實現物資、人員過程的協調,以便商業交換的活動。在電子商務系統中,Web提供了與客戶進行通信聯絡的有效手段,利用Web技術,實現Web服務器與數據庫系統的連接,完成對數據的處理與查詢,用戶可以通過操作簡單易學的瀏覽器來查詢處理所需要的各種數據。 實現Web服務器與數據庫的連接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中間件技術在兩者之間建立連接和通信,如CGI(通用網關接口)和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Web服務器通過調用CGI程序實現與Web瀏覽器的交互,即CGI程序接受瀏覽器發給Web服務器的信息,進行處理后,將相應結果再送回給Web服務器,通過Web服務器將信息傳送給瀏覽器。但CGI程序在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等方面有較大局限性,客戶端每請求一個CGI程序,服務器端便打開一個進程,當請求的數量較大時容易引起瓶頸現象,開發人員常利用API編程來擴展服務器功能,API程序占系統資源少,運行效率較高,但它的編程較CGI程序更為復雜;另一種是由瀏覽器中的Java小應用程序(Java Applet)通過瀏覽器訪問Web服務器上的數據庫,利用了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技術,它通過JDBC提供的API實現對Web Server的訪問。由于Java Applet本身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數的應用是基于中間件技術的。 ASP也是屬于中間件的一種模式,但在Windows平臺上它比較網關及服務器擴展模式有著較大的優點。網關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平臺無關性,但網關程序通常較難編寫和改變。網關程序通常是一個獨立的程序,并不和HTML文件融合在一起,它需要用如C、C++、VB、Perl等語言來編寫獨立的應用程序,而ASP應用改變了這一點。使用ASP不僅可以讀取Access和 SQL Server的數據庫,而且還可以讀取其他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 開放式數據庫互聯)兼容的數據庫。在ASP中訪問數據庫是通過ADO(ActiveX Database Object活動數據對象)及事務處理語句來實現的。ADO是一種操作Microsoft所支持的數據庫的方法,是一項容易使用并且可擴展的將數據庫訪問添加到 Web 頁的技術。ADO對象的使用與DAO(數據訪問對象)、RDO(遠程數據對象)的方式相似。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個服務器組件,更簡單點說,是一系列的對象,應用這些功能強大的對象,即可輕松完成對數據庫復雜的操作。
三、ASP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在電子商務中,對用戶而言,進行網上信息查詢的目的是尋找自己需要的產品或服務,而對于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來說,其目的則是向用戶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因此,讓用戶通過瀏覽器查詢服務器的后端數據庫是許多Web服務提供者必需有的服務,ASP通過內置的ADODB組件來實現這一功能。可以使用ADO去編寫緊湊簡明的腳本以便連接到ODBC 兼容的數據庫和 OLE DB 兼容的數據源。具體的操作步驟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步:
① 創建數據庫源名(DSN) ADODB通過ODBC工作,因此要在ODBC中設置DSN(數據源名)。打開Windows的"控制面板",雙擊"ODBC"的圖標,然后選擇"文件 DSN "的屬性頁,單擊,選擇數據庫驅動程序,然后單擊"下一步",按照屏幕的指示鍵入數據源文件的名稱,然后單擊"下一步",再單擊"完成"創建數據源。
②創建數據庫鏈接 鏈接用以保持一些關于正在訪問的數據的動態信息,以及鏈接者信息。利用ADODB的成員函數Open和先前設定的DSN與數據庫連接,其語法如下: SetConnect=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創建了鏈接對象Connect。 Connect.Open("DSN=dsnname;UID=userID;PWD=password") '打開鏈接。dsnname為數據源名;userID為用戶名;password為用戶口令。
③創建數據對象 ADO中的數據對象通常保存的是查詢結果。RecordSet 是ADO中最復雜的對象,有許多屬性和方法,靈活運用,可以達到許多好的效果。其創建方法如下: Set RecordSet =Connect.Execute(sqtStr) '創建并打開了對象RecordSet ,sqtStr是一個串,代表一條標準的SQL語句。例如: sqlStr="SELECT*FROM b1" Set RecordSet =Connect.Execute(sqlStr) 這條語句執行后,對象RecordSet中就保存了b1中的所有記錄。
④操作數據庫 可利用Execute方便地執行數據的插入、修改、刪除等操作。如執行插入操作: sqlStr="Insert Into b1Values(1,2)" Connect.Execute(sqlStr)
⑤關閉數據對象和鏈接 在使用了ADO對象之后,一定要關閉數據對象和鏈接。在ASP中通過調用方法close實現關閉。 關閉創建的數據對象:Record Set .close Set Record Set=Nothing 關閉創建的鏈接對象:Connect. close Set Connect=Nothing 完整的程序片段:
//產生組件實例
//連接數據庫
Connect.Open("DSN=dsnname;UID=userID;PWD=password")
//執行查詢
SQL=select*fromtablename SetRS=Connect.Execute(SQL) %>
//顯示結果
Rs.MoveNext
Loop
%>
上述是用ASP訪問數據庫的全過程,由于應用面向對象思想,所有操作都比較簡單,用戶需要注意的僅是對數據結構的了解、當前所操作的對象及對象的屬性等等,只要對這些有了清晰的認識,再加上ASP強大功能,在網絡上使用數據庫,實現用戶與頁面間交換信息,就再也不是什么難事了。
四、主要功能程序段
4、1 打開數據庫
option explicit
dim conn,connstr,db,rs
db="database/#MyShop.mdb" //數據庫路徑
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db&"")
conn.Open connstr
4.2 數據庫查詢操作
//大類查訊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只讀方式打開
rs.open "select anclass,anclassid from anclass",conn,1,1
do while not rs.eof
response.write ""
&trim(rs("anclass"))&" "
rs.movenext
loop
rs.close
//小類查詢
dim rs2
set rs2=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2.open "select nclass,nclassid from nclass where anclassid="&rs("anclassid")&" order by nclassidorder",conn,1,1
do while not rs2.eof
response.write "
&rs("anclassid")&"&nid="&rs2("nclassid")&">"
&trim(rs2("nclass"))&" "
rs2.movenext
loop
4.3 添加記錄操作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可寫方式
rs.open "select bookid,username,zhuangtai,zonger from actions",conn,1,3
rs.addnew //添加一條新記錄
rs("bookid")=bookid //添加相應的記錄
rs("username")=username
…………
rs("zhuangtai")=6
rs("zonger")=0
rs.update //更新數據庫
4.4 刪除記錄操作
//從表actions中刪除actionid 匹配的記錄
conn.execute "delete from actions where actionid="
&request.QueryString("actionid")
4.5 記錄的修改和查看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elect * from books where bookid="&bookid,conn,1,3
rs("anclassid")=int(request("anclassid")) //修改各項記錄
………………
rs.Update
rs.Close
關鍵詞:護理;護士;畢業設計;指導
反思性教學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歐美教育界興起的一種教師培訓理論。我國學者熊川武采擷眾家之長,將反思性教學定義為:教學主體借助行動不斷研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學習”與“學會教學”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1]。通過指導123級大專護理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中,發現學生撰寫這個畢業設計論文時,非常艱難。所有的指導老師感覺特別辛苦,畢業設計的內容學生在校都學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我們應該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發現問題,是“反思性教學”的首要任務
2014年湖南省教育廳下文,對高職院校123級學生畢業之前要求撰寫畢業論文。護理學院護士班學生畢業設計的論文題目是“護理程序在護理患者中的應用”。護理程序是指護理人員以滿足護理對象的身心需要、促進和恢復健康為目標,科學地確認護理對象的健康問題,有計劃地為護理對象提供系統、全面、整體護理的一種護理工作方法[2]。護理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即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通過指導123級大專護理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中,發現90%的學生對“護理程序”的概念不明白,步驟不清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老師們應該要反思。2012年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學生開設了《護理學導論》這門課程,課時為26節,其中“護理程序”這一章課時為6節課,而“護理程序”的內容都是有關患者病例的具體臨床表現、反應及護理。因此存在的問題是:①對于沒有醫學、護理和臨床基礎知識的新生,開設這門與臨床相關的科目,為時過早,給師生雙方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且課后學生沒有實踐和撰寫,所以她們也很難記住護理程序的內容。②護理學生于2014年4月-2015年1月下到各臨床醫院實習,據學生反饋醫院里的帶教老師沒有按照“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步驟指導學生實習,學生在醫院里也沒有系統的實踐過“護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所以她們對“護理程序”的概念還是很茫然。
二、嘗試改進,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對學校老師和臨床帶教老師而言,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2015級學生馬上就要入學,新的教學又要開始,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共同反思。教師個體反思更多的是個人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如果能與同事進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師之間便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3]。嘗試改進是在搞清了教學的問題所在后,教師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主動尋求原因,并嘗試改進、糾正和調節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各環節的用心體會,根據發現的問題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據此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或補救措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我們要求在上每一節課時,對自己要講什么內容、為什么要講這些內容、沿著何種思路進行講授這些內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表現在教學過程的組織與管理中,還表現在課堂教學之前的計劃與準備以及教學結束后的回顧。例如,“護理程序”中的“護理診斷”是教學中的難點,每一個患者疾病的癥狀、反應不同,護士提出來的“護理診斷”就不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①調整教學計劃和時間安排。《護理學導論》這個科目原本屬于《基礎護理學》的前部篇幅,但因為牽涉理論的部分太多,所以將其分為兩本書編寫和開課,但其中“護理程序”這一部分內容屬于臨床學科知識,學校可否考慮延遲到第二學期開《護理學導論》這門課,待新生接觸醫學基礎知識后再來學就容易學懂,學習這一章的內容課時計劃適當調整增加。②教師悉心與學生溝通。例如,學完這一章后要求學生寫一個完整病歷的護理計劃,規定時間上交,作為平時成績計算,批閱完學生的作業后再反饋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等方面進行分析,與學生多交流和溝通,從而提高理論教學的效果。我們也可以通過當堂提問、隨堂學習以及通過角色扮演來理解“護理程序”的概念和步驟。③學生進入臨床醫院實習,在實綱里面提出要求:醫院帶教老師按照“護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指導學生實習,通過對患者的全程親身護理學生才能理解“護理程序”的概念,才能真正懂得評估病人從哪方面開始,護理診斷怎樣提合適,護理計劃怎樣制定合理,護理評價什么時候開始,護理記錄那些內容,學生只有將理論知識融合到實踐當中去才能真正的掌握。總之,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多方位反思,加強教學的改革,讓學生認識到畢業設計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論文撰寫難度和老師的艱辛,提高教學的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作者:龍亞香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1999,10.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日語;畢業設計
一、引言
畢業設計是一門課程,是對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檢驗,也是高職院校非常重要的實踐環節。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模式。在國外校企合作被稱為“合作教育”,它是學校與企業利用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優勢互補,合作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有效地將企業課堂融入校內課堂,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養成,從而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方共贏”。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指出:“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要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可以采取崗前實踐和畢業綜合訓練等形式,由學校教師與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指導,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選題,確定訓練內容和任務要求。時間應不少于半年。”對于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畢業設計要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需要,內容和任務要在校內外指導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這些都是強化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取代的。
二、國內外高職院校畢業設計研究現狀
畢業設計是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能力的全面考核。日本的高職院校稱為專門學校,不學原理,學的是手藝技術,其畢業生一般是做勞動者,如廚師,護士,技工等。1997年德國制定“職業教育改革計劃”強調課程設置方面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以職業活動為核心,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實訓課程占主導。德國高等職業院校入學資格相對寬松,但教學過程是很嚴格的。《職業教育法》規定學生要順利畢業,必須通過中間考試,畢業考試、師考試和進修考試“,寬進嚴出”有效地保證了德國高職教育質量。隨著我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畢業設計環節存在的矛盾逐漸顯現。宏觀方面主要是從分析目前高職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結合高職學生特點的畢業設計方案的設想。如有的學者提出了制定符合高職教育特征的教學計劃、拓展傳統的畢業設計形式和內容,將畢業設計改成“畢業作品”,強調選題的實用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等。微觀方面主要是與日語、英語、園林等專業結合進行畢業設計改革。如有的學者指出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主要模式,提出通過“訂單培養”模式、“校企互聘”模式、“工學交替”模式推進與企業的深度融合等。以我校2015年實施的日語專業畢業設計方案為例分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校企合作模式的理念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完成新方案的修訂和完善,以便使得下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能夠具有實用性、可行性和創新性,最終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贏。
三、日語專業畢業設計環節的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日語專業從2015屆畢業生開始實施“2.5+0.5”的模式,畢業設計是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畢業實踐手冊”。以本校日語專業2015屆畢業生(4個班級、123人)的畢業設計為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新的畢業設計方案與以往有顯著變化,如:取消了學術意義的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內容根據學生類型可選擇(實習、專升本)、畢業設計成果評價形式多樣(畢業實踐手冊+視頻+答辯)等。在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地改進措施。
1、畢業設計1———完善畢業實踐手冊
從參加頂崗實習的畢業生提交的畢業設計1,即畢業實踐手冊中完成情況來看,填寫過于簡單。一方面是學生文字組織能力、撰寫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所填的內容措辭上過于專業和繁瑣,如“能力、知識、素質”、“崗位職業道德要求與工作規范”、“實踐工作任務及時間安排”、“本崗位工作流程和典型任務”和“本崗位操作規程”等等。針對這些問題,可以修改和完善畢業實踐手冊,如把“能力、知識、素質”更加具體化為“語言運用能力、日語專業知識、綜合職業素質”等。另外,畢業實踐手冊的部分內容和頂崗實習網絡平臺里的內容有較大部分的重復,建議畢業設計1改為中日文的實際工作案例,讓學生完成某個工作案例的呈現,案例主要可包括具體的工作崗位和真實的一個任務等。
2、畢業設計2———調整日文視頻
日文視頻拍攝的內容,現有方案要求填寫頂崗實習所在單位的簡介和崗位設置情況、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崗位工作的案例分析、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等。2015屆畢業生提交的視頻中一部分同學更多地是工作場地的拍攝,對日語語言的組織和表述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建議如從事與日語相關的工作,可以提交日文視頻。如從事與貿易及其他相關工作,可提交中文視頻或者中日文相結合的視頻,只要視頻內容是真實包含頂崗實習所在單位的簡介和崗位設置情況、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等相關內容即可。
3、畢業設計指導———提高企業參與度
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實踐型、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具備“雙師型”素質,即不僅具有專業知識,還需要了解企業對本專業從業人員的崗位能力需求。我院日語教師基本上都有到企業實踐的經驗,對企業用人要求有一定了解,只是在共同指導一名學生實習,完成一個畢業設計時,缺少校內外老師之間的溝通,校內老師多于聯系指導學生提交材料,企業指導教師的參與流于形式、校內指導教師與校外指導教師缺失溝通交流。因此要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的交流合作,校內外教師共同認真完成畢業設計指導記錄。
4、畢業設計答辯———側重畢業實踐與職業規劃結合
在答辯環節,答辯學生介紹自己的自然情況,學習階段的成績表現以及畢業設計完成情況。注意表述時候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做到思路清晰、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老師點評學生的表述時,適當鼓勵和提出希望相結合,給學生更多的贊揚和自信。建議在提問環節,答辯小組的提問可以從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結合起來提問,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注重實踐需求、敢于發表觀點,問題可以側重畢業設計和職業規劃等方面。歸納以上4個方面,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整個畢業設計改革的新思路。
5、畢業設計驗收———遵循畢業設計評價體系
日語專業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方案中有詳細的畢業設計評分標準,根據不同的表現評價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主要還是關注學生提交的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在評分環節主觀性較強。畢業設計作為校內、校外銜接的綜合性實踐課程,可引入實習單位對各崗位員工的考核方法與標準,便于單位統一與員工一樣考核,要堅持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并以企業評價為主的原則。
6、實踐教學基地———嘗試實踐課程和學分認定
整理4個班級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時發現,在校企合作緊密的實踐教學基地實習的學生的畢業設計完成的相對較好。如在校外的實踐教學基地實習的學生所在的企業會主動與日語專業老師聯系,如企業派專人到學校組織面試,中間出現的任何問題,校內外指導教師及時溝通,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對于有些實踐教學基地的企業要求學生提前實習,面臨學分認定困難的問題,高職日語專業今后可以嘗試著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構建校企合作辦學的有效模式,如與企業簽訂訂單式培訓,提前半年學生去實習,實習階段的學分可由企業給學生進行與校內課程相近的培訓課程或者實習任務。四、結語目前各高職院校各專業都在以培養目標為導向,結合專業的特點和地區的優勢積極地探索畢業設計的改革。本課題結合本校日語專業的畢業設計實施方案,歸納了畢業設計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出解決的對策。顯而易見地是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時,校內教師加強與企業指導教師的合作,擴大畢業設計范圍、力求考察學生的語言應用與生產實踐能力,讓學生完成帶有企業工作一線內容的畢業設計,形成更加完善的新方案,并希望對于其他院校的提供適當的參考。另外畢業設計改革是各高職院校共同面臨的課題,本課題從校企合作的角度提出完善畢業設計方案,增加企業的參與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更加科學地布置畢業設計的內容,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校內外指導教師的分工協作,如何在價值取向上更多地考慮用人單位的人才規格等等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薛兵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約因素與建設機制研究[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4,(4)64-67.
[2]陳曉軍,張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工科畢業設計改革[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