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教育性論文范文

教育性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教育性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育性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文學;兒童文學;語文教育;文學教育;語言藝術

文學教育歷來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基礎教育中,由于學習者的接受特點,兒童文學在文學教育中占據著特殊位置,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者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在目前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中,兒童文學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視,在課程設計、教師培訓I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現象。比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在編寫新版小學語文教材時,將兒童文學理論家王泉根教授的《兒童文學與中小學語文教材選文工作研究》作為整個教材編寫工作的理論支持,同時在教材中選人多篇中外兒童文學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的兒童文學專業“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相關的教師培訓課程,為教師編寫兒童文學教材,向小學教師普及兒童文學理論知識,介紹兒童文學的內容、特點、功能、作用,介紹中外兒童文學的發展歷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組織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兒童文學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以全面提高小學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此外,依據教育部2001年月7日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階段目標中對小學一至二年級的閱讀目標提出了lO項要求,其中第6項明確指出學生的閱讀文類為“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由此可見,兒童文學的重要文體之一的童話、寓言已經受到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視與關注。根據有關學者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人教版、北師大版、江蘇版與河北教育版的四種小學語文教材中,童話文體在整個語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顯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級下冊中,“童話文體的篇數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實驗版的14篇,上升了個百分點,占到課文總數的4l%。兒童文學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學在學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學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類價值觀的體現。學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了解人類的歷史與文化、彌補自身經驗的不足。文學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體地說:文學作品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具體化,優秀的文學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凈化人的心靈,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文學作品是人類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和審美體驗的集中體現,它可以傳達給處在成長期的學生,并且經由學生自身的情感和經驗內化為他們自己的審美體驗;文學是人類的精神創造,文學的欣賞需要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豐富的聯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育。

由于文學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發展,因此它應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我們常常提到,2l世紀呼喚新的人才觀,那么,新型人才的素養應該包括一定的文學素養,從人的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文學素養也應該是一個健全的人的基本素養。文學歷來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人類早已認識到文學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世界范圍內,許多世紀以來文學課就是學校課程的一部分。以往,學生主要通過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學習識字,或者學習外語——例如拉丁語,或者獲得宗教知識,或者學習閱讀方法。直到世紀,文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文學教育才走上關注文學自身的道路。學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主要是為了體驗、感悟和學會評價。

西方的母語教育一直有重視文學教育的傳統,雖然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人們日益感到應加強母語教學的實際應用色彩,但文學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視。一種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語教學中把語言教育與文學教育加以區分,這和張志公先生提出的從初中開始在語文課之外增設文學課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國,由全美英語教師委員會制定、對美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英語教學綱要》(1982)指出:“英語研究包括語言知識本身,包括作為交際手段的英語應用的發展,以及對文學作品所表現的語言藝術的欣賞?!边@份綱要把語言應用與文學欣賞區分開來,要求通過文學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文學是人類經歷的一面鏡子,把文學當作與他人聯系的方式,從與文學相聯的復雜事物中獲得洞察力。德國的母語教學分為德語課和文學課,法國也十分重視文學作品和文學史的教學。至于前蘇聯,十年制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一直采用兩套教材,即俄語和文學。文學教材又分為《祖國語言》(一至三年級用)、《祖國文學》(四至七年級用)和《俄蘇文學》八至十年級用)。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學傳統,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等都是我們寶貴的文學遺產。中國傳統語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視文學教育的,能夠吟詩作賦一直是顯示一個人有文化的重要標準,不過,傳統的文學教育是和歷史、經學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紀以來的文學教育則是作為語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國的語文教材中也選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1956年,我國曾經學習蘇聯母語教學的模式。把語文課分為語言和文學兩科,并為此編寫了兩套教材——語言教材和文學教材?,F在語文界一種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敗的。但是究竟失敗在哪里,有沒有合理的成分,卻很少被研究。其實,即使那次分科教學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學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應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礎教育階段應當重新認識文學教育的地位、功能,應當重視基礎教育階段的文學教育。

二、從學習者的接受特點出發,兒童文學在基礎教育階段的文學教育中擔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不論是從文學在人的發展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這一角度出發,還是從中外母語教學的歷史演變來觀察,文學教育都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基礎教育中,考慮到學習者的心理發展、審美趣味等特點,兒童文學應該成為文學教育的主要載體。

什么是兒童?1989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界定:“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笔裁词莾和膶W?兒童文學是指專為18歲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長服務并適合他們審美接受心理與閱讀經驗的文學。眾所周知,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對象正是18歲以下的學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兒童文學與語文教學可以說是“一體兩面”之事。兒童文學理應成為語文教學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體教學資源。

兒童文學作為語文教學主體資源所具備的特別優勢,來自兒童文學自身的性質與特征:第一,兒童文學是以兒童為本位的文學。兒童文學是指“在文學藝術領域,舉凡專為吸引、提升少年兒童鑒賞文學的需要而創作的且具有適應兒童本體審美意識之藝術精神的文學。”兒童文學獨立于之外,從本質上是因為它將兒童當作首要的讀者對象,對兒童文學的兒童中心、兒童本位立場,兒童文學作家們都有明確的認同并反映于他們的創作中。特別是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家經過長期的探索已經認識到,為兒童寫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條強加給兒童,兒童文學必須要讓兒童讀者能夠理解和領會,兒童文學的內容和結構都應該符合并激發兒童的興趣,兒童文學作家必須了解兒童讀者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特征、思維特征與社會化特征。在具有文學才能的同時還需持有與兒童共鳴的思想和心緒。

作為兒童本位的文學,所有體裁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會盡可能貼近兒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兒童的現實生活和想象世界,表達兒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兒童樂于體驗、能夠接受的審美情趣,尤其對于學齡初期的兒童,兒童文學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種讀物不可替代、無法比擬的。

第二,兒童文學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學。

雖然兒童文學已不再被視為教化兒童的工具和手段,現在的兒童文學也擺脫了過去教育和想象矛盾沖突的處境,教育性還是隱含在兒童文學的內容和形式之中,當然,人類社會,包括兒童文學世界,對教育的理解業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最充分地發展兒童的個性、天賦、智能和體能;培養對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聯合國》所載各種原則的尊重;培養兒童對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語言和價值觀、居住國的民族價值觀、原籍國以及不同于本國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養兒童本著各國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體以及原為土著居民之間的諒解、和平、寬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會里過有責任感的生活;培養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事實上,早在公約簽訂之前,世界兒童文學已經多樣化地呈現了上述理念。與19世紀的兒童文學相比,20世紀的兒童文學明顯更具有社會的、文化的責任感,注重溝通兒童與現實、歷史、未來的聯系,注重向兒童表達人與人相互問的平等、友愛、寬容、理解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注重培養和增進兒童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以全面促進兒童精神和個性的成長。兒童文學之所以和先進教育思想同步,因為它是人類提供給后代的精神產品,傳達著社會的理想,也凝聚著人類最進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兒童文學不再承擔宣傳成人的思想、向兒童進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務而轉向想象和娛樂,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對兒童審美的熏陶和浸染,對兒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學的語文資源,需要直接呈現給成長期的兒童,對思想性、教育性有著很高的要求,在這一點上,兒童文學已經具有明顯的優勢。與此同時,由于兒童文學向兒童傳達的多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專制影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兒童文學在傳播、交流方面享有更為廣泛的自由,兒童文學這一資源也因此更為豐富,應用上更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語文教學的需要。

第三,兒童文學是特別重視語言藝術的文學。

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的資源優勢還突出表現在語言方面。兒童文學和一樣,都是語言的藝術。在文學中,語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種事實、生活現象一起,構成文學的材料,文學中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藝術風格和個性,都必須通過語言呈現和表達。由于兒童文學是以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文學,因而對語言美有著更高的要求。

俄羅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晚年專門為鄉村兒童寫作,這位語言大師吃驚地發現,他需要花在語言上的功夫比創作作品時更多。為了讓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簡潔、淳樸,最主要的是明確”,他轉而向民間文學學習語言,努力讓自己的故事語言“明確、清晰、美麗和溫和”。實際上,兒童文學的語言必須把簡明、規范和鮮明、生動結合起來,同時還要符合兒童的審美趣味,這樣才能吸引兒童,讓他們感悟到語言的藝術魅力、感悟到文學語言的藝術美。從世界范圍看,各個國家的兒童文學作品,都顯示了其本民族語言特有的個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品質,成為兒童學習語言最理想的范本。

兒童文學在兒童成長的各個年齡段,都直接參與兒童的語言學習。學齡前期,兒歌、童話、故事,由教師或家長以口頭講述方式提供給兒童;學齡初期、中期,兒童則自主閱讀童話、小說,在口語、書面語言兩個領域,兒童文學對兒童語言學習的影響都非常深刻。

小學語文作為為兒童開設的基礎教育課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特別強調語言學習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針對我們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即使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也開始注重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生需要直接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通過具體的語言學習活動,掌握本民族語言運用的能力。在語感、整體把握,在人文與工具的統一方面,文學作品尤其是兒童文學作品較之一般的語言材料,優勢相當明顯,也更形象、更生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和主動性。大量的調查證實,小學階段語文素養較高的學生,都有從小閱讀兒童文學的經驗。要將小學評議建設成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推動小學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評議學習,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該重視開發和選用兒童文學資源,以促進課程目標的最終實現。

第四,兒童文學是傳遞人類價值的文學。各國的兒童文學當然也是具有意識形態性,“有著自己明確的美學原則”,但同時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國際主題,如親近自然、保護環境、熱愛和平、國際理解、種族和解,兒童們閱讀安徒生的美麗童話,并不只是度過愉快的時光,他們也從中自覺到做人的準則,以及作為人改變必須承擔的重擔責任?!跋ED兒童文學作家洛蒂.皮特羅維茨在1986年日本IBBY發言中也強調,兒童文學是一座橋梁,是溝通兒童與現實、兒童與歷史、兒童與未來、兒童與成年人、兒童與兒童之間的精神橋梁,在這個“橋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撫慰、拯救、引導等不同的功能。在社會道德的價值上,兒童文學中傳達的也多是人類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誠信、勇敢、合作、寬容等。

結語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曾談到,童話往往成為構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時期受過相同童話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著共同的成分?!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兒童文學在人文性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兒童文學在陶冶性情、增進美感,對兒童情感、態度惡劣、價值觀產潛移默化的影響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從而在語文教育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王泉根,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255.

第2篇

[內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任何一門獨立的學科之所以有別于其它學科,取決于它內在的質的規定性,即該學科的本質屬性,它不僅在理論上制約著該學科的研究對象、目的和任務,而且在實踐中也制約著該學科的教學原則、方法,以及最終的評估標準和評估結果。因此,任何一門學科的性質問題都是對該學科進行系統研究的首要問題。中小學語文學科也不例外,自1949年由“國文”、“國語”改稱“語文”而獨立設科以來,人們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研究就隨之展開,但一直存有爭議。由此語文教學也走了一條并非坦直的路。在此,本人擬就語文學科性質作進一步探究。

首先,看一看語文的內涵:最早在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擬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中明確地解釋為:“所謂語文,應是以北京音系為標準的普通話和照普通話寫出的語體文。”后來,有人從“語文”字面來解釋:“語”即語言;“文”則為“文字”、或“文章”、或“文學”幾說,對此,葉圣陶先生曾做過淺顯易懂的解釋:“什么叫語文,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由此可見,這一解釋與最早界定的語文內涵是吻合的,也與我們現今的語文教學內容相一致,語文學科的主要內容是字、詞、句、篇,篇包括文章、文學,如語文課內選編的記敘文、詩歌、說明文、議論文、文學作品節選等。語文教學過程即以這些內容為媒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這里,聽說訓練落實了口頭語言的運用,讀寫訓練落實了書面語言的運用,聽說讀寫并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要求,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則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語文教學中,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不可割裂或偏廢,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依據,后者帶動前者,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學科的內涵決定了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而如何完成任務,完成質量如何,則首先取決于對學科性質的認識。

談到語文學科的性質,真可謂眾說紛紓有人曾統計,僅1980年-1989年間公開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中,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竟有十二種之多。此后,仍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工具性、知識性、科學性、基礎性、技能性、實踐性、社會性、社會實踐性、社會應用性、思想性、文學性、藝術性,移情性、統一性、螺旋性、直線性等等。另外有人又進一步從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上加以區分和概括。到底哪種表達比較正確呢?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語文學科的質的規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線性”、“統一性”、“綜合性”、“知識性”、“科學性”等,顯然可以用以表述許多學科的特性,沒有將語文學科在“質”上與其它學科區分開來;其次從邏輯角度看,有人將“基礎性”和“工具性”、“綜合性”和“統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等并列用于一種表述中,而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關系的概念,這里一并使用,在邏輯上是欠斟酌的;另外,“實踐性”、“技能性”都應歸之于語文教學操作原則與方法范疇,不是對語文學科的內質的界說。盡管如此,這些見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語文學科從內到外的縱橫關系,包括語文內部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編排的前后關系,以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與學習主體的關系等。各種關系無疑都是我們進一步探究語文學科性質所必須觸及的立體界面。

我們以上探討的語文的內涵,主要是指中小學的語文,它是區別于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其他學科的,同時也區別于高等學校教育中各類有關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一系列專業課程;另外,它還是區別于社會大范圍內應用的“大語文”的“小語文”。而且,后三者都以前者為基礎,而中小學教育本身總體上為基礎教育,那么,中小學語文就是基礎的基礎,這一地位決定了中小學語文必定是為人的各方面的發展打基礎。按照教育總目標的要求,結合語文學科的內涵,概括前人的語文研究成果,我們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教育性、審美性。

(一)工具性

關于工具性,絕大多數人一直持肯定意見。建國以來多次制定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從未否定過工具性。直到1992年審定的《中(小)學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中,仍然堅持語文的工具性,肯定“語文是一種工具,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工具,而是思想和感情的載體。”

其實,語文的工具性首先取決于語言的工具性,正如導師列寧所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斯大林也說:“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這表明語言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的工具性還表現在,它是思維的主要工具。因為人的思維活動,即形成概念、進行判斷與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詞來完成,而且人的語言清晰度與其思維清晰度是密切相關的。概括來說,就外部語言而言,主要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內部語言而言,主要是思維的工具。

當然,語文教學并不等于語言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它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和從事社會工作的工具。因為語文學科內容,包含了自然、社會、人文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是我們從事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始終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我們對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理解,可以歸結為現行《新大綱》中的概括:工具性,指語文是日常交際的工具,是思維的工具,是學習各門功課、獲取新知識和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的最基本工具。

第3篇

任何一門獨立的學科之所以有別于其它學科,取決于它內在的質的規定性,即該學科的本質屬性,它不僅在理論上制約著該學科的研究對象、目的和任務,而且在實踐中也制約著該學科的教學原則、方法,以及最終的評估標準和評估結果。因此,任何一門學科的性質問題都是對該學科進行系統研究的首要問題。中小學語文學科也不例外,自1949年由“國文”、“國語”改稱“語文”而獨立設科以來,人們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研究就隨之展開,但一直存有爭議。由此語文教學也走了一條并非坦直的路。在此,本人擬就語文學科性質作進一步探究。

首先,看一看語文的內涵:最早在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擬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中明確地解釋為:“所謂語文,應是以北京音系為標準的普通話和照普通話寫出的語體文。”后來,有人從“語文”字面來解釋:“語”即語言;“文”則為“文字”、或“文章”、或“文學”幾說,對此,葉圣陶先生曾做過淺顯易懂的解釋:“什么叫語文,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庇纱丝梢?,這一解釋與最早界定的語文內涵是吻合的,也與我們現今的語文教學內容相一致,語文學科的主要內容是字、詞、句、篇,篇包括文章、文學,如語文課內選編的記敘文、詩歌、說明文、議論文、文學作品節選等。語文教學過程即以這些內容為媒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這里,聽說訓練落實了口頭語言的運用,讀寫訓練落實了書面語言的運用,聽說讀寫并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要求,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則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語文教學中,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不可割裂或偏廢,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依據,后者帶動前者,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學科的內涵決定了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而如何完成任務,完成質量如何,則首先取決于對學科性質的認識。

談到語文學科的性質,真可謂眾說紛紓有人曾統計,僅1980年-1989年間公開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中,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竟有十二種之多。此后,仍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工具性、知識性、科學性、基礎性、技能性、實踐性、社會性、社會實踐性、社會應用性、思想性、文學性、藝術性,移情性、統一性、螺旋性、直線性等等。另外有人又進一步從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上加以區分和概括。到底哪種表達比較正確呢?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語文學科的質的規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線性”、“統一性”、“綜合性”、“知識性”、“科學性”等,顯然可以用以表述許多學科的特性,沒有將語文學科在“質”上與其它學科區分開來;其次從邏輯角度看,有人將“基礎性”和“工具性”、“綜合性”和“統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等并列用于一種表述中,而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關系的概念,這里一并使用,在邏輯上是欠斟酌的;另外,“實踐性”、“技能性”都應歸之于語文教學操作原則與方法范疇,不是對語文學科的內質的界說。盡管如此,這些見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語文學科從內到外的縱橫關系,包括語文內部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編排的前后關系,以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與學習主體的關系等。各種關系無疑都是我們進一步探究語文學科性質所必須觸及的立體界面。

我們以上探討的語文的內涵,主要是指中小學的語文,它是區別于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其他學科的,同時也區別于高等學校教育中各類有關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一系列專業課程;另外,它還是區別于社會大范圍內應用的“大語文”的“小語文”。而且,后三者都以前者為基礎,而中小學教育本身總體上為基礎教育,那么,中小學語文就是基礎的基礎,這一地位決定了中小學語文必定是為人的各方面的發展打基礎。按照教育總目標的要求,結合語文學科的內涵,概括前人的語文研究成果,我們認為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教育性、審美性。

(一)工具性

關于工具性,絕大多數人一直持肯定意見。建國以來多次制定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從未否定過工具性。直到1992年審定的《中(?。W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學大綱》中,仍然堅持語文的工具性,肯定“語文是一種工具,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工具,而是思想和感情的載體?!?/p>

其實,語文的工具性首先取決于語言的工具性,正如導師列寧所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斯大林也說:“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這表明語言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的工具性還表現在,它是思維的主要工具。因為人的思維活動,即形成概念、進行判斷與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詞來完成,而且人的語言清晰度與其思維清晰度是密切相關的。概括來說,就外部語言而言,主要是交際、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內部語言而言,主要是思維的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www.99精品| 果冻传媒app下载网站|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2019国产开嫩苞视频| 天堂中文资源网|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china成人快色| 性欧美video视频另类|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边做饭边被躁欧美三级|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2022天天操|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毛片试看| www.狠狠操|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之色偷偷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