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綠色農業論文范文

綠色農業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綠色農業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綠色農業論文

第1篇

雖然資源優勢明顯,但在發展典型的同時,忻州市發展生態農業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水資源缺乏、水土流失嚴重、農田水利建設滯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土地生產力水平較低,品牌產品不多、推廣力度不夠、技術體系不夠完善、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生產中存在掠奪性經營思想、小農業思想,條條各自為政和短期行為等難題。近年來,忻州市在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上,一直存在著以下幾個大的問題:

①廣闊的石質山區宜林地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到處有山地,就是少林木,而且原有的國有林、集體林也在萎縮。全市山區有宜林地66.7×104hm2以上,但大多數是荒山禿嶺及稀疏草灌植被,一直沉睡著、閑置著,基本無人問津,無人去承包、去造林。

②廣闊的黃土丘陵宜林、宜果、宜牧地資源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綜合開發利用,反而是農墾過度,致水土流失嚴重。黃土丘陵包括荒山荒溝面積也在66.7×104hm2以上,但均以農耕為主。雖然酥梨、核桃、紅棗、海紅果、仁用杏等是這些生態區域的優勢品種,但一直沒有大的發展;農林牧綜合開發治理也不普遍,只是在退耕還林項目區種植了一些新的樹種。

③廣闊的盆地平川宜農宜耕區存在著產業結構單一、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種植業大、養殖業小,大量的玉米等秸稈資源白白浪費,焚燒成災。沒做到種養結合,使純農業村農民的收入單一,為了高產高效,便依靠大量投入化學物質,致農業污染日趨嚴重。

2建設綠色生態忻州應該做好的大文章

2.1圍繞生態產品,做好農林牧復合生態經濟的大文章

長期以來,忻州市農業自然資源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自然資源的生態性能不僅得不到恢復和提高,為了保持糧食增產,還不得不增加化肥、農藥、激素的投入,導致土地污染日益嚴重,惡化了原有的農業生態環境,使農業活動陷入惡性循環的困境,從而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既綠化了荒溝荒坡,保持了水土,又可同時產出果、糧、畜等優質產品。忻州應打破部門分割,大力推廣林草、果糧、林藥、林菇,或利用各種林地及果園,大力發展林下生態養殖等一系列高效的生態農業及循環經濟新模式,既能顯著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又能產出綠色品牌產品。

2.2圍繞農業增效,做好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發展大文章

從2006年起,忻州市觀光農業點由原來的3個發展到現在的大大小小77個,觀光旅游農業收入超過13億元。忻州市是旅游區,要借助旅游業,對當地產業轉型、農民就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方面做出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基地和核桃、杏、棗、梨等干鮮果基地,通過發展設施農業、現代農業技術,建設特色精品果蔬采摘型農家莊園。建設集蔬菜產業、采摘、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學習培訓農業示范基地。

2.3圍繞農民增收,做好資本發展山地生態經濟大文章

第2篇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之中,進行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品銷售也必須要有新的改進。選擇新的銷售方式,改善農產品生產方式,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樣才能夠讓農業生產有更好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多優質的農產品。當前對綠色農業推廣的工作,是國家都高度重視的,這是促進農產品生產地區發展的關鍵。而在綠色農業推廣的過程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下面是筆者針對我國當前的發展情況,對綠色農業推廣的創新思考。

1.1注重綠色農產品生產的推廣

綠色農業的關鍵是農產品的無害化,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之中,要注意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減少對人體有害的化工產品的使用,讓農產品生產者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壽光蔬菜產業能夠擁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就是在進行蔬菜生產的過程之中,合理的進行化工產品的使用,保證蔬菜健康化,以此來促進人們選購其蔬菜,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壽光蔬菜受到了人們的愛戴,讓更多人愿意選擇壽光蔬菜,使其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歷了多年的發展,能夠被更多人所認可。

1.2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綠色生產意識

進行綠色農業推廣,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綠色生產意識。很多農業生產者僅僅是注重產量,為了提高產量會使用大量的化肥和農藥,來保證農產品的產量。同時在進行農業生產以后,對農產品垃圾的處理方面為了減少在這方面的投資也比較隨意,這也就導致了很多農業生產者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之中,會給使農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其中會殘留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而且還導致由于農業生產而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和傷害。學習壽光蔬菜基地的發展戰略,進行綠色生產,在生產的過程中保證農產品安全,同時對生產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1.3建立示范基地

通過綠色農業的示范基地建立,讓農業生產者了解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性。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讓大家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進行綠色農業的好處,了解到綠色農業給人們帶來的收益,這樣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之中才能夠有更好的表現。通過示范基地的生產以及科學的管理方式,讓人們對綠色農業有一個更切合實際的認識,這樣會更具有說服力。壽光蔬菜能夠有今天這樣好的發展,也是由于在發展的過程之中,其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設,對市場的情況進行分析,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樣生產的好處,才使得該蔬菜生產地區能夠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

1.4進行產業預警機制的建立

建立安全生產的預警機制,像壽光蔬菜那樣,對生產以及銷售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進行預警機制的建立,讓農業生產者可以隨時了解到市場動態,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來進行產業調整。這樣不論市場如何變化,生產都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使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1.5注重品牌戰略

在進行綠色農業推廣的同時讓人們提高品牌戰略意識。壽光蔬菜經過長期的發展,能夠成為我國蔬菜重要品牌,甚至已經成為在國際上知名的品牌,就是由于其對品牌戰略的重視。注重品牌建設和宣傳,才讓其擁有了今天享譽國內外的盛譽。

2結語

第3篇

1.1人地矛盾突出庫區目前人口約2540萬,農耕地195588hm2,人均耕地0.05公頃,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人均0.053公頃警戒線,農業沿襲傳統“糧豬型”二元結構運行,產業空心化,農業比較利益低,80%的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缺勞力,土地撂荒面積擴大,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540元,人均糧食354kg,人民生活貧困。

1.2地形崎嶇——自然災害頻繁,農業基礎條件差三峽庫區大部縣屬秦巴山區和武陵山區貧困落后縣,地質災害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僅庫區重慶段地質災害總數有755處,總體積約12.59億m3,從70年代起洪澇災害年年都有發生;伏旱頻率高,大部分地區頻率≧60%。政府對農業固定資產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滯后,水利年久失修,農田保灌面積僅占31.96%,糧食產量低而不穩。

1.3森林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庫區由于植被稀少,大片的荒山沒有綠化,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積達5.1萬km2,土壤侵蝕模數3775.59t/km2•a,每年進入庫區泥沙達1.4億t。嚴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減少變薄,坡耕地土地生產力下降,制約了糧食生產。

1.4水土污染嚴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三峽庫區產業空心化,近年來沿江縣市采取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因此,鄉鎮企業星羅棋布,聚集中心城鎮,2013年城鎮人口已超過51%。每年庫區生活垃圾約380萬t,工業固體廢物3000多萬t排入江河,常在庫區回水區形成污染帶。在農業上每年每公頃耕地施化肥、農藥(折純)720kg和2.72kg,致使水土受重金屬Cu、Cr、Pd、Zn、Hg的污染,河水水質惡化,魚類種群減少。據在云陽澎溪河采水樣測定,亞硝酸鹽氨30㎎/l,水土污染后,土地生產力下降,食品不安全,影響人們身體健康。

2、三峽庫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

農業模式根據庫區立體氣候的特點,提出以下四種發展模式

2.1山地丘陵區立體開發利用模式庫區山地丘陵占總面積95.7%,由于復雜的地形地貌,獨特的立體氣候,農業生產模式應分層布局多樣發展。平壩淺丘陵區,土地資源不足,但質量高,是水稻、小麥、玉米主產區,為保證庫區2000多萬人有糧食吃,要建設基本農田,推廣良種良法,加強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土,測土配方施肥等綜合配套技術,提高單產,確保糧食安全。在丘陵低山緩坡地帶,溫、光、水條件好,因地制宜種植柑桔、蠶桑、油桐、李桃等經濟林木,并推行農林復合(Agroforestry)經營,實行林糧間作、果糧間作、林藥間作,林下還可圍網養雞養羊,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對高山地帶,氣候寒冷,水土流失嚴重,應建設水源涵養林用材林,控制水土流失,實現山青水秀,林茂糧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2.2生態養殖模式庫區溪河縱橫,水域遼闊,為魚類生物提供了良好棲息條件,應大力發展草魚、鯉魚、鯽魚。庫區還有86617hm2稻田,在水源條件好的地方,推行稻田養魚,既增加農民收入,又能促水稻增產。

2.3發展城郊觀光旅游農業三峽庫區歷史森林文化景觀有1000多處,巫山的小三峽、奉節的白帝城、云陽的張飛廟和龍缸、忠縣的石寶寨、豐都的鬼城、涪陵的白鶴梁等等,在全國都頗有名氣,要精心策化,發展鄉村旅游,建立農家樂,吸引人們參觀,增加經濟收入。

2.4發展庭院經濟模式庫區農民居住分散,每戶村宅占地約0.03hm2,土地肥沃,便于管理。應充分利用這些閑散土地發展種養殖業和加工業,形成不同類型的村鎮庭院經濟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小果園、蔬菜園、畜禽園、花卉園,為城市提供無污染綠色生態食品,既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2]。

3、推行綠色低碳經濟農業的對策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吸收C02釋放O2,根據科學研究估計,我國農作物與草本植物每年要吸收115萬噸C02釋放80萬噸O2[3],因此實行科學管理,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何減少化肥、農藥、畜禽養殖糞便排放,實行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對改善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具有重大意義,為此,必須采取以下對策。

3.1實行新能源發展戰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我國工業迅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高能耗需求將呈剛性增長。為了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轉型,淘汰高能耗企業與節能減排結合起來,通過技術創新,實施新的新能源戰略。首先要減少燒煤發電,積極利用水資源、天然氣資源、太陽能資源、風能資源來發展新的能源,減少石油高碳能消耗,實行清潔生產,特別要加強林業建設,綠化荒山,減少碳的排放,這是發展綠色低碳經濟農業的關鍵所在,應普遍推行。

3.2推行免耕,減少化肥用量根據資料介紹,我國土壤含碳量約為18.57萬t(土壤平均深度0.88m),是植被碳庫容量的30倍[1]。因為農耕地有著巨大固碳潛力,通過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傳統翻犁方式為免耕,能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免耕還減少農機械使用,減少化肥量的使用,間接減少農碳的排放,能改善土壤生態環境。

3.3實行稻田水旱輪作,減少CH4的排放種植水稻是CH4的排放源,庫區有86000多公頃稻田,應通過改制,實行水旱輪作,這是因為稻田CH4排放通量比冬水田低50%以上。各地應根據水源氣候條件,可推行稻麥輪作,稻菜(油菜)輪作,稻薯(馬鈴薯)輪作。這種耕作制度能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復種指數,既能增加糧食產量,又能減少CH4的排放。

3.4推廣沼氣凈化池,發展農村新能源庫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上,適宜沼氣發酵。目前農村約有50%的農作物秸桿被燒掉和漚火灰,釋放大量CO2和煙塵,污染了環境,污染了空氣,增加了霧霾天數。今后應推行秸桿過腹還田,以人畜糞尿為有機原料,大為發展沼氣凈化池,使農村糞便得以科學處理,既增加了農村新能源,又改善了生活環境。

3.5發展高效生態循農業庫區溫、光、水資源充足,建設節能日光溫室設施農業,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溫室采取微滴灌技術和反光幕補光技術,發展高附加值的蔬菜和名貴中藥材,如在棚內種三季蔬菜,番茄、花菜等,也可種黃連、天麻、半夏等各種名貴藥材,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xxxx日本|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特级毛片aaaa级毛片免费|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放荡的欲乱合集|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青青青青青草原|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18到20岁女人一级毛片| 在线看三级aaa| heyzo在线|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 日本爱恋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看一级毛片女人洗澡|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日本动漫黄观看免费网站|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欧美xxxxx性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