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閱讀推廣活動中科學知識探索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國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要實行閱讀推廣來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以及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在閱讀推廣的活動中普及科學知識目的主要體現在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推動國家創新創造力的提升、讓公眾增長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技術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使用最佳方式解決。閱讀推廣的主體、對象、內容都是在推廣過程不能忽視的,要堅持社會責任、分工合作、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真實可靠的向人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
一、閱讀推廣中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科學知識普及力度不夠。導致群眾在遇到突發公共事件時出現不必要的恐慌。沒有基本的科學知識,就無法對實際問題做出客觀判斷,就會給迷信活動以可乘之機。如此一來,公民的科學精神就沒有成長的根基。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加大閱讀推廣的制度,著重普及科學知識,讓國民的科學素質得到提高,為實現國家興旺和民族強盛而奮斗,使我們的國家成為一個閱讀性學習科學知識的社會。所以,我們在進行閱讀推廣普及科學知識既可以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從而使國家的科普活動得到貫徹落實,也可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進而提高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增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和競爭實力,讓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提升。
二、閱讀推廣活動中普及科學知識的現狀
(一)閱讀推廣活動中普及科學知識的對象做好重點人群工作,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一是充分利用學校教育抓住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教育,培養起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在閱讀中尋找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二是充分調動起非政府組織的積極性,利用非學校教育途徑,加強閱讀推廣的力度,做好城鎮居民、進城務工群體的科學素質教育;三是加大對農村農業科技的普及力度,讓農民在閱讀中獲得科學種植的知識,結合實際需要應用到實際的種植當中;四是要加強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號召全體干部和公務員學習科學知識、樹立科學精神。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讓大家明白在閱讀中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推廣閱讀中獲得科學知識離不開媒介,互聯網的普及為閱讀推廣中普及科學知識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方法及途徑,我們必須對此加以利用,充分挖掘現代媒體的傳播作用,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崇尚科學反對愚昧無知的良好氛圍,培養青少年以及社會大眾的科學興趣;充分利用閱讀推廣活動,集聚教育、公示、互動等一體化功能,讓民眾在閱讀中獲得科學知識。同時進一步調動科技工作者從事科普工作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當中,身體力行的讓人民大眾明白,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構建科學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普工作體系,主動配合政府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科學知識普及與投入。
(二)閱讀推廣中普及科學知識的內容在閱讀推廣中普及科學知識是目前大眾接觸到科學的最基礎的途徑,我們現在主要讓大眾從閱讀中獲得科學知識主要包括兩個大方面,它們分別是自然與社會兩個方面的科學知識為的就是讓大眾對基本科學有所了解,提高我們國民的整體素質。對于普及科學知識不是讓大眾對于某些知識有多深的理解,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思維能力以及從不同的方面去看待事物。知識只是大眾實踐的基礎,大家可以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習可以用到的科學知識來應用比如在進行科學研究的觀察法、實驗法、模擬法可以類比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比如我們在農村地區進行閱讀推廣活動普及科學知識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時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科學種植在目前農村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在進行閱讀推廣的時候就要注意將重點放到新型農業上。新型經營主體主要分為三類,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針對它們開展閱讀科普工作,要把握好三個方面,首先要具備現代產業思路,把握好技術和經營的關系,幫助新型經營主體更好地適應市場;第二要重視適度規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模式、經營方式和社會化服務等內容的普及工作;第三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農業、綠色發展貫穿到科普全體系中,幫助新型經營主體適應農業發展形勢新階段的新要求。農民在科普中獲得了經驗與知識在今后的生產種植過程中,產量與品質都得到了提高。
三、閱讀推廣活動中普及科學知識的實踐
我們在進行閱讀推廣普及科學知識的受眾人群主要包括青少年、農民、中老年人群、上班人群。所以我們在進行科普閱讀讀物時應該深入淺出,增加互動交流,讓我們的讀者能夠深入系統的了解我們的科學知識。例如邢臺市在2004年建立農民圖書館,專門為科技信息下鄉打下基礎。組織成立鄉村圖書館搜尋有關種植,養殖的圖書,將最新的農業技術以及發展態勢定時編制成冊,農民可以學習到最新的農業技術。采用科學的方式去耕種養殖大大提高了效率與品質。我們在閱讀推廣活動中還可以采用交流類的,例如:讀書會,閱讀沙龍,讀書比賽等活動來增加我們普及科學知識的趣味性,引發讀者對于科學知識的思考,長期舉辦下去對于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交流類的活動在青少年里比較受歡迎比如,西安的圖書館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提高青少年的動手實踐能力舉辦了一場“手拉手”活動,向孩子們推廣科普類閱讀。活動主要是講述科學故事,通過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們在故事中學習到科學知識,滿足少年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閱讀途徑不再局限于原來傳統的紙質圖書,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電子書數字化報刊來完成閱讀實現了圖書的移動化,足不出戶的就可以閱讀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擴大了傳播效率,降低了閱讀者的門檻。深圳大學組織學生成立以一個《科技新知》的活動,學生可以免費無條件的閱讀圖書館的電子書籍、觀看《科技新知》這個節目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普及許多的科學知識增加科學素養,對于科學知識建立一個系統化的認識。讓學生們通過閱讀學習,激發出對于科技的探索欲望。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在閱讀推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一部分科技技術來助力科普閱讀的推廣,讓科學技術豐富科普讀物的載體,拓寬了我們閱讀推廣的渠道。閱讀推廣活動是我們目前普及科普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讓不在學校接受系統教學的人們通過閱讀學習的掌握科學知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國民閱讀能力,努力營造一個書香社會。
【參考文獻】
[1]姚顯霞.閱讀推廣活動評價評述及其總體框架構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2):89-93.
[2]胡陳沖.“推—拉理論”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參加閱讀推廣活動的動因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35(1):79-84.
[3]趙飛,吳亞平,周春霞等.基于讀者大數據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評價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8(2):129-134.
[4]陳曉莉.高校閱讀推廣活動質性研究——基于讀者的視角[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8):105-109.
[5]岳修志.基于公共項目視角的閱讀推廣活動績效評價體系框架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36(6):69-75+12.
[6]劉喜球,王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績效評估實證研究--基于吉首大學圖書館調查分析[J].現代情報,2016,36(7):96-100.
作者:黃少麗 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圖書館大港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