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節能環保教育路徑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貼上節能環保的標志。標志符合幼兒的心理特征,采用彩色畫和卡通圖案,鮮明、直觀而富有童趣。一些標語用擬人手法,讓幼兒讀上去感到平等、親切。比如,在水龍頭上方寫著“請不要讓我流淚。”在草坪上則是小小的標語牌“別踩我,我會痛的”等等。幼兒園還定期出綠色環保宣傳窗、宣傳欄,向大家及時環保動態和環保信息。利用校園音響系統,開辟環保教育專題,園內每天都能聽到綠色播音,讓環保的聲音傳到每個人的心里。這些做法,形成了一種“隱形課程”,一種綠色的校園文化,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提倡綠色生活,敦促每日一行
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是一種不斷重復和強化,由不自覺轉化為自覺行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無時無刻不與環境發生著聯系。幼兒在園內學習、活動、用餐,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滲透節能環保教育。學校著重以環境保潔為突破口,重點開展保持幼兒園環境整潔,愛護園內一草一木的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園長全面負責此項工作,其他各部門人員負責實施,各年段配合,各班主任為責任人。先在思想上讓幼兒意識到環境保潔的重要,提出不亂扔紙屑,倡議幼兒小手牽大手,幫助家長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園專門發放了環保倡議書,鼓勵幼兒回家向爸爸媽媽宣講,如少用一次性筷子,空調溫度不宜打得過低,家里最好用節能燈。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節能環保。
滲透綠色元素,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常常上網搜尋節能環保資料。根據大班、中班、小班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來滲透節能環保知識。如對水、電、煤、石油等資源的認識,日常生活中節能的小竅門等。告訴他們哪些是可回收資源,怎樣變廢為寶。如在教習數字時,一位老師向孩子們說:“小朋友們,我們幼兒園500多位小朋友每天浪費一張紙,一年就等于砍了50多棵樹。”“刷牙時關上水龍頭。別以為你刷牙速度快就可以不關水龍頭,在那么一瞬間,18升水就已經從你眼前溜走了。”在語言活動中,讓他們背一背描寫名山大川的優美的唐詩,告訴他們,只有愛護環境,才會有詩中那么美麗的情景。在音樂活動中,唱一些跟節能環保有密切聯系的歌,如“節水歌”。在美術活動中,讓他們畫一畫大自然的美景或一些可愛的動植物。平時,播放一些有節能環保內容的動畫片,還通過多媒體課件讓他們觀看美麗的大自然風光,介紹珍貴而頻臨滅亡的動植物以及一些和人和動植物相親相愛的童話。平時,布置一些園外作業,如去聽一聽鳥叫,去觀察我們周圍河流的面貌,去動物園、植物園看看,有什么感觸。使學生身臨其境,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的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圍繞綠色主題,加強公益教育
教師以節假日為契機,加強節能環保的宣傳。比如3月12日“植樹節”、3月22日“水日”、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環境日”,進行時事的宣傳。在文藝演出中,孩子們排演的一些節目也體現節能環保主題。如綠色環保時裝秀———用舊報紙、掛歷和垃圾袋制作時裝。用小品、童話劇的方式,如《河的哭訴》、《白鷺回家》等,來彰顯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在幼兒中進行節能娃娃、節能小天使、低碳小達人、巧手娃娃的評比。鼓勵小朋友創作節能畫或自己制作節能卡。《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我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有些老師還布置課外的一些活動,如讓家長帶孩子到附近的田野采集一些植物的標本。讓學生親近自然,從小培養愛護地球的意識。我園開設的環保主題活動多姿多彩。如開設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創設保護環境的墻裙,讓孩子關注身邊的環保動態,以主人翁的精神爭當環保小衛士。開展護綠、養綠活動,使全園師幼真正成為花草樹木的好朋友,建立愛綠護綠的責任感;幼兒園還通過家長會、親子活動等開展了“大家行動起來,美化自己的庭院”的活動,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些主題活動,不僅培養學生的節能環保意識,公益道德觀,還培養了學生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本文作者:馬華明單位:慈溪市宗漢街道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