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汕頭電力發展之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改革開放前夕,汕頭地區(包括潮州、揭陽、汕頭三市)電力工業只有:鳳凰、北山、龍勁三座小型水電站和赤窖一個小型火電廠,總裝機容量6.2萬千瓦(其中:水電5.6萬千瓦、火電0.6萬千瓦)口通過220KV梅汕線與省聯網,這是遠遠滿足不了汕頭特區工業和民用的用電需求的。為此,市、局領導和有關專家決定于1985年10月破土動工在赤窖電廠擴建2臺又9500千瓦日本進口柴油發電機組,并于1986年元月16日竣工并網發電。
華能汕頭燃機電廠3臺x3.45萬千瓦法國進口聯合循環機組于1986年11月在赤窖并網發電后,緩解了當時汕頭缺電的局面。隨著汕頭特區經濟高速發展和市民生活用電量的增加,電力供不應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省、市領導和有關專家匯同國際華能電力開發公司專家經可行性調研,選定在廣澳后港新村建立一座120萬千瓦燃煤電廠,并報國家計委審批,1988年5月16日國家計委批文同意“汕頭發電廠一期工程建2臺30萬千瓦國產燃煤機組,總投資12億元。”同年6月24日汕頭電力局領導秉承我們到四川東方電站設備成套總公司了解國產30萬千瓦機組供貨情況,并要求我們完成任務后7月4日前趕回汕頭匯報調研情況。為了在10天內完成調研任務,我們只能夜間乘車,白天開技術交流會和參觀考察。
我們帶著國家計委批文6月27日晚上趕到成都向東方電站設備成套總公司丁一總經理匯報來意后,當晚即乘車到德陽電機廠,28日上午在德陽電機廠會議室召開發電機、汽輪機、鍋爐機組三廠總設計師和生產及供銷有關專家會議,下午進行技術交流介紹國產30萬千瓦機組技術特性,運輸裝箱尺寸和重量等。
當晚,我們在廠家陪同下乘車趕到漢望汽輪機廠,29日上午孫昌基廠長和廠總工程師接見我們并介紹30萬千瓦汽輪機高、中、低壓缸技術特性和引進美國技術及提高末級葉片高度的技術改進情況,下午參觀汽輪機制造和裝配及廠內調試情況,晚上乘車返成都,30日早乘火車到自貢鍋爐制造廠參觀考察。我們了解到東方鍋爐的汽包、聯箱和膜式水冷壁自動焊接技術均采用美國生產線。在東方電站設備成套總公司和機、爐、電制造廠領導和專家大力協同下,我們終于按期完成國產30萬千瓦機組調研任務后于7月3日晚趕回汕頭并寫出國產30萬千瓦機組調研報告要點供大會討論機組選型參考如下:
1.東方電站設備成套總公司制造:鍋爐、汽輪機、發電機、變壓器等(即:國產30萬千瓦機組四大主機)報價只有8000多萬元;配套輔機(包括儀表)等低于7000萬元,即一套國產30萬千瓦機組總造價低于1.5億人民幣;而進口一套30萬千瓦機組造價達1.5億美元(相當于國產30萬千瓦機組8倍的價錢)。
2.國產30萬千瓦機組自1960年在上海望亭發電廠投產并網發電至當時已達28年的發展歷史,其設計合理,設備完善,無妨礙安全生產的缺陷,技術先進,安全發供電可靠。又如:山東鄒縣發電廠,2臺30萬千瓦國產機組(東方制造鍋爐機組;上海制造汽輪機發電機組)安裝竣工后第一次啟動試運連續安全運行680。小時之久,創下國內和國際一流的安全記錄。經西安熱工研究所、上海汽鍋所、山東電力中試所;電力部、機械委等二部三所鑒定后,國務院頒發“國家一流產品合格證書”。
3.由于華能汕頭發電廠廠址選在汕頭海灣沿岸,30萬千瓦汽輪機凝結器循環冷卻水只有采用海水,為防止海水鹽腐蝕,冷凝器熱交換管不能使用銅管只能選用欽管等一些關鍵技術問題也以協商解決。如果當時能夠堅持按國家計委1988年5月16日關于“華能汕頭發電廠”的批文執行,對汕頭經濟的發展會帶來如下的實惠:
第一,2臺國產30萬千瓦機組當時造價是3億人民幣,當時2臺30萬千瓦進口機組價格是3億美元(相當于24.81億人民幣)。兩者的價差是21.81億人民幣,也就是說選用國產機組可以為汕頭電廠一期工程的投資節約21.81億元。造價低電價必然下降,對汕頭居民用電是一項大實惠;更大的實惠是:電價低,可降低汕頭工業產品的成本,使汕頭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具有競爭能力。
第二,籌建國產30萬千瓦機組工期,國內山東邱縣發電廠先例是:自打第一根樁到第一臺機組并網發電只需27個月時間。1988年5月國家計委關于汕頭發電廠批文下達后如果能夠及時執行,是可以爭取在1990年底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的。就算留個余地:1991年華能汕頭發電廠第一臺30萬千瓦機組并網發電應該是可以達到的。如果我們在籌建華能汕頭發電廠一期工程上能夠堅持執行國家計委批文,則對汕頭電力工業發展速度贏得5一6年的時間,汕頭發電廠第一臺30萬千瓦機組也就不用等到1996年n月才投產發電,起碼可提前5年時間在1991年并網發電,那么1991年以后在汕頭籌建:下蓬發電廠進口10臺x100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蛇浦發電廠進口10臺x1000千瓦、8臺X2500千瓦、8臺X1024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潮陽發電廠進口8臺x9500千瓦柴油發電機組;澄海發電廠進口4臺x2500千瓦、6臺x95。。千瓦柴油發電機組。這些微型機組、燃油機組、進口機組,不但經濟效益低且按合同規定每年回報總投資24%的經濟包袱由汕頭用電戶及市民承擔。象這樣的代價和教訓,在汕頭電力工業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誰也不能忘記。我們要用市場經濟規律來指導電力建設。
目前,華能汕頭發電廠二期工程,在省、市和華能領導、專家努力下,選用國產60萬千瓦燃煤機組,總投資26億人民幣,既選用大型高效機組,又是價廉物美的國產燃煤機組,電力先行有了正確的航向,2005年底后既能緩解汕頭缺電的局面,又利于汕頭經濟的騰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