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甘蔗機械化推廣基地建設分析范文

甘蔗機械化推廣基地建設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甘蔗機械化推廣基地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甘蔗機械化推廣基地建設分析

《現代農業裝備雜志》2014年第三期

1基地建設

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建設過程中要把好五個環節,即基礎建設、耕作、種植、田管和收獲環節。基地建設總體思路是四個“要”,即規劃要合理、作業要及時、質量要過關、管理要到位。

1.1基礎建設

1.1.1水利設施建設基地所處的雷州半島十年九旱,如果沒有充足的水源,甘蔗種植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效果。基地所在的廣前糖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將土地發包給基地經營建設之前就配套好了相關的水利設施(水井、水塔、泵房、地下管道等),基地充分利用這些設備進行節水灌溉和泵施水肥,確保了甘蔗種植各階段水肥供應。

1.1.2土地規劃土地是甘蔗種植的基礎條件,尤其是發展和推動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建設,土地的合理規劃和整治更是關系到機械化各項作業的重要基礎。1)合理選址。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要求土地要連片和大塊,地勢相對平坦,這樣有利于發揮機械設備的效率和效益。本基地的地塊集中平坦,整合成為12個大塊,大的約10.67hm2(160畝),小的約3.33hm2(50畝),能滿足機械作業安全穩定和高效的要求。2)認真開展土地清理。如湛江地區的甘蔗地,很多曾是林帶和山坡地,地中石頭和樹頭較多,在基地建設前進行了認真清理,確保無石頭、樹頭和其它影響機械作業的堅硬物塊,避免了機械作業時損壞機械設備。3)合理規劃地塊。在地塊規劃時一是要留好工作路,路面寬度在5m以上,以節省機械種植、田間管理和收割時機械轉彎掉頭的作業時間,并避免因路面狹窄損傷地頭甘蔗。二是土地平整劃分時要盡量保持地塊方正,機械作業過程中不留作業死角以至浪費土地。三是在土地劃分時地塊種植方向長度一般在250~300m較適宜,否則會增加機械作業難度。以機械化種植(田間管理、收割類似)為例,目前廣西、云南和湛江地區采用的種植機基本上都是雙行種植,來回即可種植4行,按機械收獲的要求,種植行距應不少于1.2m。以行距1.2m,地塊長度300m計算,一個來回可種植面積為1.2×300×4=1440(m2),約為0.16hm2(2.2畝地)。按一般種植規范,機械種植每666.7m2(畝)地下種量為600kg,下肥量為150~200kg,目前采用的種植機一般可一次性裝載甘蔗種1.2~1.6t,肥料350~450kg,這樣剛好可以種植一個來回,避免了兩頭裝種、裝肥及種植到地中間種苗和肥料不夠的現象,提高了作業功效和降低了勞動強度。本基地經過整體規劃,土地連片,水利設施齊全,土質適宜甘蔗種植。

1.2全程機械化實踐基地全部采用機械化技術種植粵糖和臺糖系列高糖高產品種甘蔗,同時結合蔗葉回田、深松深耕、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等多項新技術,實現機械組裝配套和農機農藝有效融合,充分發揮甘蔗全程機械化技術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節省成本支出、提高甘蔗糖分和單產等方面的優勢,推動蔗糖產業機械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2]。

1.2.1主要作業流程甘蔗生產的全過程包括耕整、種植、田間管理和收獲運輸等環節。基地機械化作業流程為:機械耕整地→機械種植→地表灌溉→機械化封閉和除草→機械中耕松土→機械破壟施肥→機械培土施肥→機械化收割→公路運輸入廠。

1.2.2把好耕作環節土地耕作質量是甘蔗生長的重要條件。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不同的土壤環境可能對土地耕作的程序和要求不盡相同。但從甘蔗種植的需要來看,耕作時要做好以下幾點:1)耕作要夠“深”。機耕作業一般應達到35~40cm,這樣既有利于甘蔗根系生長,又可翻動底層土壤,防止底層板結,提高土壤肥效。實踐證明,在湛江地區使用88.32kW(120馬力)以上拖拉機進行深松或犁地,能保證作業深度達到上述要求。目前很多農戶采用小功率拖拉機進行機耕作業,作業深度在20cm左右,不利于土壤的改良更新和保水保肥。2)土塊和蔗頭要“散碎”。土塊和蔗頭散碎會讓土地比較松散,在甘蔗種植時作業較平順(不堵種、不斷膜、不跳動漏播等),蔗種與土粒接觸良好,能較好地保證前期出芽率;在甘蔗生長過程中更有利于吸收水肥。因此,在機耕作業時一定要抓好作業質量,做到不漏耕、不少耕,盡量使耕作后蔗頭散碎、土粒松散,以利于甘蔗種植和生長。3)耕作要抓好“時機”。土地耕作質量的好壞與土地耕作時土壤濕度關系很大,土壤太干燥,耕作深度難保證,土壤太濕潤,土地易壓實板結,耕作后土塊難散碎。因此,耕作時要視天氣和土地情況及時作業,不要在土地清理后晾曬太長時間、也不要在雨后馬上耕作,以確保機耕作業質量達到甘蔗種植需求。

1.2.3把好種植環節自2011年開始,廣墾農機經過4年實踐,機械化種植技術已越來越成熟,并逐步大面積推廣。機械種植與傳統人工種植相比有很多方面要求不同,有以下幾點經驗:1)人員技術要過關。機械種植作業關鍵在于人的操作,機手一要保證開溝要保持直線行走,使種植行距保持一致,以保證在后續作業時不壓蔗和不傷蔗;二要控制好拖拉機速度,一般以5~6km/h速度較適宜,這樣可保證下種時不會因速度太快或太慢而漏播和堵種;三要根據地表平整度、土壤濕度和松散度等控制好開溝深度和種植深度,在保證深度適當一致的前提下確保甘蔗出芽和生長均衡。種植輔助工要培訓熟練,目前使用的種植機一般采用4個輔助工隨車放種,在機械正常作業情況下如輔助工相對熟練可確保下種均衡,保障種植效果。2)種苗選擇要過關。機械種植采用機械切種和下種,在一定程度上不如人工選種精細,因此首先要保證種苗新鮮、芽況良好,一般宜選用夏秋繁種苗和少蟲害的尾莖種。其次因機械種植行距要求在1.2m以上,這就要求所選種苗分蘗性較好,以確保后期甘蔗苗數。再次為適應機械裝載和人工放種的需要,所用種苗長度一般在1.0~1.5m左右較適宜,太長如種苗彎曲會影響放種速度和裝載量,太短則要求加快放種速度,人工放種有時難以保證。3)跟蹤觀察要過關。機械種植一般要求1名輔助工跟車觀察,主要是做好地頭壓膜、地中觀察下種、下肥、蓋膜和覆土等工作,因此,該名輔助工對機械種植既要熟悉,同時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如發現因機械、地塊等因素影響出現堵種、堵肥、斷膜、覆土厚度不合適等情況,要及時通知機手停車處理,以確保種植效果。

1.2.4把好田管環節田間管理貫穿于甘蔗生長全過程,甘蔗產量高不高,關鍵在田管。機械化田管過程要注意好幾方面的細節:1)作業時機要適當。在種植完后,在蔗草未萌芽前及時封閉,防止蔗草出芽,雨后待適宜機械作業后封閉效果更佳;在蔗芽基本出齊后及時松土,既可保證土壤的松散,增強蔗頭的吸收能力,又可除去壟間的蔗草;在蔗苗齊整和苗數充足后及時破壟施肥,使甘蔗斷老根、生新根,保證甘蔗生長有充足的肥料和養分;采用小型機械要在甘蔗拔節2~3節時及時培土施肥,采用高地隙拖拉機培土施肥可待甘蔗長到4~5節后再作業,這樣作業時間適當延后,更有利于保證甘蔗后期生長肥料供給。2)作業質量要保證。采用機械封閉時要隨時觀察噴頭是否堵塞,防止漏噴;破壟施肥時要根據種植行距調整好犁頭間距,防止刮傷蔗頭;培土施肥時要把握好培土深度和對蔗頭的覆土情況。3)作業用具選擇要合適,以確保最佳的作業效果。如在化學除草時要根據不同的雜草選擇不同的農藥和用量,以防止因農藥選擇和用量不當除草不盡和抑制甘蔗生長;在松土、破壟和培土時選擇不同的拖拉機和農具,保證作業的功效和質量。

1.2.5把好收獲環節大型收割機收獲甘蔗,必須根據甘蔗產量、地塊長度以及運輸距離等因素,做好收割機———田間運輸車———公路運輸車的合理配置和銜接,以保證收割機能連續工作,發揮最大效率;在收割甘蔗時要根據不同的甘蔗品種調節好收割機風機轉速和底刀角度,減少甘蔗含雜量和收割時拔起蔗頭;要時刻注意刀具的鋒利度,以保證斬蔗時刀口切斷齊整,不爆裂、不破碎蔗莖,減少糖分的損失[3]。

2基地經營成效分析

以2012-2013年榨季基地作業情況正常的57.3hm2(860畝)原料甘蔗的投入情況為例。

2.1基地甘蔗生產成本投入基地甘蔗生產成本投入情況如表1所示。

2.2基地經營效益及原因分析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相對于人工承包經營種植甘蔗,其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工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二是機械化作業成本較人工明顯降低,經濟效益較人工承包要高。簡要分析如下:

2.2.1工作效率基地共設3名管理人員,管理66.67hm2(1000畝)土地。按當地人均崗位面積,相當于40名職工(農戶)種植面積。基地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輔助人工較少,大大減輕了農戶自身經營作業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1臺機械與1個勞動力分別工作1d計算,機械作業與人工作業對比分析如表3所示。綜合分析:機械種植效率是人工12倍,費用節省435元/hm2(29元/畝);機械封閉、除草、破壟、施肥費用與人工相當,但工效為人工10倍左右;機械收割效率為人工250倍,每t節省64元,每hm2節省4500元(每畝節省300多元);采用全程機械化進行甘蔗種植較人工種植每hm2降低成本6000元(每畝降低成本超過400元)。

2.2.2總的經營效益分析基地種植甘蔗平均產量為78.75t/hm2(5.25t/畝),與當地人工種植平均產量水平相當。基地總的經營效益為總收益減去總成本:總收益=1849041-1758593=90448(元)。按種植面積57.3hm2(860畝)計算,每hm2效益為1575元(每畝效益為105元),整體經濟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受糖業市場持續低迷影響,2012—2013年榨季甘蔗價格較上一榨季平均每噸下降60元左右,按78.75t/hm2(5.25t/畝)計算,基地收入減收達到4725元/hm2(315元/畝)。2)2012-2013年榨季基地全部為第一年新植蔗,各方面作業成本費用高,達到30660元/hm2(2044元/畝)。2013—2014年榨季該基地留宿根蔗33.3hm2(500多畝),宿根蔗每hm2降低成本9000元(每畝降低成本近600元)(含機耕費、種苗費、種植費等),大大降低了種植成本。3)基地2012—2013年榨季種植所用蔗種全部為外調蔗種,蔗種含雜多,用種損耗大,每hm2(畝)用種量較正常用種量約多1500kg(100kg),且外調種苗平均每t運輸費達100元,造成種植成本大幅度增加。2013—2014年榨季基地自身種植了10.7hm2(160畝)種苗,基地種植全部采用自育種苗,每hm2降低成本2250元(每畝降低成本達150元)。4)基地種植蔗種處理輔助用工(外調種)多、肥料(多種肥料攪拌后使用)撒施用工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使用成本。2013—2014年榨季基地用自育種苗采取蔗種不剝葉機械種植,減少了人工,試種了13.3hm2(200多畝),效果較好。采用顆粒肥(復合肥和甘蔗專用顆粒肥)種植和施肥,進一步降低輔助了用工量和人工成本。綜合以上幾方面措施,基地2013—2014年榨季每hm2預計降低成本5250~6000元(每畝預計降低成本350~400元),綜合成本約25500元/hm2(1700元/畝)。如甘蔗市場價格穩定不低于400元,每hm2效益可達到7500元(每畝效益可達到500元)。按25500元/hm2(1700元/畝)投入經營,資金回報率可達到30%,因此基地各股東(干部和職工)對這種經營模式信心十足,2013—1014年榨季進一步擴大了種植面積,總經營面積達到113.3hm2(1700畝)。

3結論

1)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到國家政策、土地整理、種植農藝、管理水平、制糖工藝等多方面的要素,如何把相關要素進行有效的整合和規范,是基地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2)甘蔗全程機械化基地的建設是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進程的有效模式之一,它的順利實施將進一步降低蔗糖產業勞動強度和作業成本,推進蔗糖產業機械化、規模化的發展。

作者:包代義單位:廣東廣墾農機服務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播放你懂的| 两个小孩一起差差|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版在线3|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看一级特黄a大一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旧里番洗濯屋1一2集无删减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www.青青草|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日韩综合第一页| 伊人久久五月天|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美三级| 国内不卡一二三四区|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激情| 亚洲人配人种jizz| 好吊妞998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