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干熱河谷地帶甘蔗全膜栽培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總結近年來示范推廣經驗的基礎上,從選地整地、種植時間和品種、藥肥施用、下種方法、蓋膜應注意問題等方面進一步闡述在干熱河谷地帶推廣應用甘蔗全膜覆蓋技術措施,旨在為干熱河谷地帶進一步推廣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干熱河谷;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栽后管理
紅河沿岸等河谷地段是云南甘蔗分布的主要區域之一,該區域地勢平緩,土壤肥力中等,多屬砂壤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1000m;氣溫高,常年平均氣溫23~26℃,極端高溫44℃;土壤干燥,降雨量偏少,常年平均降雨量550~780mm。因干熱少雨,在該區域推廣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具有其他地區的很多共性,也存在一些差異性。漠沙鎮位于新平縣西南部,界于東經101°35′05″~101°54′08″,北緯23°43′04″~24°02′08″,地處哀牢山東麓,紅河上游中段,是典型的干熱河谷地段。近年來以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為核心,綜合應用規范種植、配方施肥、一次性施足藥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進行示范推廣,并不斷總結完善,目前該項技術增產增效相當明顯,每畝增產2~3t,最高增產達5.5t。
1地塊選擇
選擇地勢平緩,坡度≤25°,土壤相對疏松肥沃,樹樁和石塊較少,交通方便,環境污染少的地塊。在干旱時節種植,要求有一定水源或離水源點較近,以方便取水。
2整地開溝
地塊耕翻后人工開溝理墑或機械一次性開溝理墑,因機械耕作深度在40cm以上,耕作范圍廣而全面,能為甘蔗提供疏松的生長發育環境,盡可能選擇機械開溝理墑。開溝規格為上口寬60~80cm,溝底寬25~30cm,溝深40cm左右,行距100cm左右,等高開溝理墑,開溝后清除雜草、樹樁樹枝及大的石塊和細碎土塊。
3全膜覆蓋栽培技術
3.1種植節令
在干熱河谷地段,春季大風不斷,土壤干燥,水源枯竭,難以下種蓋膜;夏季高溫多雨,蓋全膜容易燒苗或爛種。秋冬季氣溫回涼,雨量適宜,土壤濕潤,加之甘蔗秧苞進一步成熟,是推廣全膜覆蓋栽培的最佳節令。
3.2種植品種
種植品種要選擇抗逆性好、生根發芽勢強、含糖分高、質優價高的新臺糖1號、新臺糖22號、新臺糖27號、粵糖00/236、云瑞07/1433等中晚熟品種,可適當搭配粵糖93/159等早熟品種。
3.3種苗處理
種苗選擇芽眼飽滿的無病蟲健壯蔗莖,在便于協調處理中下部蔗莖的情況下,以使用中上部蔗莖為最佳。下種前可曬種2~3d,也可現砍現種,蔗種以雙芽為一段,最多不超過3芽,砍好的蔗莖用3%的生石灰水或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種消毒1~2h,實行帶藥下種。
3.4施足藥肥
全膜覆蓋栽培是一項輕簡化技術,通過全膜覆蓋配套一次性施藥肥,使蔗地增溫、保濕、保肥、滅蟲滅草,減少栽后水肥管理、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環節,節省成本,達到增產、增收、節本增效的目的。加之全膜覆蓋后,不便于水肥管理,所以下種時必須施足整個甘蔗生長發育期所需的肥料,一般每畝施總養分為40%~46%的甘蔗專用復合肥120~150kg,與農藥混合均勻后撒施于溝底,也可用二嗪磷(含噻蟲胺0.06%)等藥肥一體化新產品。與肥料混施的農藥分為預防地上莖葉害蟲和防治地下害蟲兩種,預防莖葉害蟲可選用內吸傳導性強、藥效長、能兼防蚜蟲、薊馬、螟蟲、粘蟲等低毒高效農藥,如70%噻蟲嗪可分散粉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等;防治地下害蟲可選用觸殺性強、胃毒性好、能兼治蠐螬、地老虎、螻蛄等低毒低殘留農藥,如8%毒•辛、4.5%敵百•毒死蜱、5%辛硫磷等。
3.5合理密植
處理好的蔗種,按雙芽雙行下種,畝下種量8000芽左右,擺種時要注意芽眼朝左右兩方,不能朝上下兩方,下種后隔行清溝蓋土,因全膜覆蓋種植在甘蔗生長期不宜中耕培土,蓋土厚度應達15cm左右,比常規栽培厚10cm以上。在干熱河谷地段,土壤濕度50%以上才能保證甘蔗萌芽,最適宜土壤濕度為70%,在下種時要注意保持相應的土壤濕度,土壤干燥時要進行澆水,確保土壤濕度在50%以上時下種。
3.6投放鼠藥
冬春季節,大量農作物收獲歸倉,鼠類田間食物減少,部分田鼠轉移到室內,但仍有部分田鼠、地鼠在蔗園覓食。因此,種植甘蔗時要注意防鼠,可用溴敵隆、敵鼠鈉鹽等配成毒餌進行膜下和膜上投放防鼠,投放時要注意人畜安全。
3.7蓋嚴蓋實全膜
目前普遍使用厚度0.008mm、寬度150cm的除草地膜,今后為減少殘膜“白色污染”,應盡量使用除草及降解為一體的降解膜。蓋膜時既要考慮保留最大的透光面積,又要考慮壓嚴壓實薄膜,使其保溫保水保肥,便于破膜出苗。蓋膜時膜與種植溝垂直,逐溝覆蓋,逐溝壓實,壓實種植溝面兩邊,膜要緊貼墑面和溝面,除搭口外,溝埂不壓土,搭口處溝埂溝面要認真壓實,以防漏水漏氣和風吹破損。
4栽后管理
推廣應用甘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可節省或減輕栽后管理中多個環節,甚至有些種植區域栽后不再進行管理,直到砍收裝車。在干熱河谷地帶,栽后還要注意以下幾項管理。
4.1補施壯桿肥
若中后期出現蔗葉早黃、蔗莖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要及時補施抗早衰、壯桿,可施行用含N低、含P、K高的甘蔗專用復合肥,施肥量看長勢而定,一般畝施20~25kg。
4.2防治病蟲害
雖然在下種時已施入殺蟲藥,并因全膜覆蓋能延長藥效和肥效,但在病蟲害常發或藥肥施用不均勻、蓋膜不嚴實的田塊,中后期也會發生病蟲害。對此類蔗田在苗期、拔節期要注意病蟲害預防和防治,病害主要有黃銹病、黑穗病等,黃銹病可用25%粉銹寧、97%敵銹鈉等噴施;一旦發現黑穗病,及時拔除病株,并集中燒毀。蟲害主要有蚜蟲、螟蟲等,可用40%氯蟲•噻蟲嗪或25%噻蟲嗪+20%氯蟲苯甲酰胺、10%殺螟松+10%吡蟲啉等噴施;苗期發現枯心苗時,可用40%氯蟲•噻蟲嗪或4.5%敵百•毒死蜱等拌毒土撒施蔗莖頂端。
4.3剝葉和清園
不管是脫葉性好或差的甘蔗品種都要注意打掉老黃葉,并把枯枝敗葉清除或理順壓溝還田,為甘蔗創造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
4.4注意防倒伏
因全膜覆蓋種植在甘蔗生長期不進行中耕培土,中后期風雨來臨時極易發生倒伏,尤其是長勢好的蔗田或抗倒伏能力弱的粵糖00/236、云瑞07/1433等品種,要注意采取搭架、牽引等防倒伏措施。
5收砍和清園
收砍甘蔗要快鋤低砍,收砍后及時清除或燒毀殘膜、甘蔗莖葉、雜草等,也可將殘膜清除后集中銷毀,蔗葉、雜草還田。宿根蔗全膜覆蓋種植在蓋膜前重點要做好3個環節:一是一定要快鋤低砍,入土5~10cm,以便于蓋膜和利于萌發壯芽;二是要燒毀蔗葉、雜草,清除殘枝殘膜;三是要進行開壟松蔸,然后再施藥肥、覆土、蓋膜。其他操作技術、標準和管理與新植甘蔗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張躍彬,鄧軍,陳躍,等.云南高原特色甘蔗產業發展與技術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40-50.
[2]龔紹良.甘蔗栽培講義[G].玉溪:云南省玉溪農業學校,1989.
[3]王振宇,普家榮,楊顯華,等.甘蔗栽培技術[G].玉溪:玉溪市新平縣經濟作物工作站,2007.
作者:郭正寒 方吉祥 普秋雄 單位:新平縣漠沙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