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鐵道運輸專業人才培育模式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和實踐
1.1初級頂崗實習在教學計劃中,第一至第四學期,主要讓學生學習“鐵道運輸管理”、“鐵道運輸設備”、“旅客列車服務禮儀”、“交通運輸學”、“公共關系概論”、“電子商務與物流”、“服務心理學”、“經濟地理”、“會計學基礎”、“鐵道運輸政策與法規”、“鐵路站場及樞紐”、“鐵道運輸市場營銷”12門專業基礎課和部分主干課程。在接受教學計劃授課內容的同時,11級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學生通過校外企業參觀和校內實訓基地基礎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了初級頂崗實習。在對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及北京地鐵公司的認識實習和學校校內實訓基地技能實訓過程中,學校要求學生對鐵道運輸企業相關工作崗位(貴賓室服務員、候車安檢員、售票員、檢票員、站臺服務員、候車服務員、貨運安檢員、貨運倉庫保管員、地鐵安檢員、站臺值班員、地鐵票務員)進行參觀學習和上崗體驗,從而使學生對實際工作崗位的內容和流程有深刻的職業體驗,明確職業要求,增強職業意識,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
1.2中級頂崗實習第五、六學期,主要讓學生學習“鐵路客運組織”、“鐵路客運員”、“鐵路貨運組織”、“鐵路貨運員”、“鐵道運輸安全管理”和“列車員”6門核心課程,以及“行車安全技能訓練”、“貨運服務技能訓練”、“車站服務技能訓練”、“售票、檢票技能訓練”、“乘務服務技能訓練”5種綜合技能實訓課程。在接受教學計劃授課內容的同時,09級、10級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學生完成了校內實訓基地技能實訓專項技能訓練和西客站“春運”頂崗實習相結合的中級頂崗實習。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21日,我校鐵道運輸管理專業09級和10級的218名學生在西站參加了車站的“春運”頂崗實習。實習過程中,學生分別參與了售票、檢票、驗票、志愿者服務等崗位,并進行了輪崗,學生通過“師傅演示→學生觀摩學做→師傅指導→實習上崗”的方式,掌握了客運服務崗位的技能,為未來走向就業崗位奠定了良好的技能基礎;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崗位服務技能,增強了學生的服務意識,培養了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學生就業取得了寶貴的實踐經驗,鍛煉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提升了學生任職于真實服務崗位的能力,將為學生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鋪平道路。
1.3高級頂崗實習第七、八學期,學生到鐵道運輸企業實際崗位(貴賓室服務員、候車安檢員、售票員、檢票員、站臺服務員、候車服務員、列車乘務員、餐車服務員、貨運安檢員、貨運核算員、貨運倉庫保管員、貨運押運員、地鐵安檢員、站臺值班員、地鐵票務員)工作。按照實習協議,學生需對“行車安全技能訓練”、“貨運服務技能訓練”、“車站服務技能訓練”、“售票、檢票技能訓練”、“乘務服務技能訓練”5種綜合技能進行進一步強化學習和訓練,在師傅的指導和訓練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真正成為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2012年6月,09級進入畢業實習階段,我校與北京鐵路局客運段達成了實習列車乘務員的頂崗實習意向,經過北京鐵路局客運段的多次選拔和培訓,2012年6月,我校有近70名09級學生進入北京鐵路局客運段的北京—上海高鐵車隊、北京—哈爾濱動車隊、北京—西寧車隊和北京—西安車隊進行實習,同時有多批鐵道運輸管理專業的學生順利在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和北京站的列車員、乘務員、客運員等相關崗位進行畢業實習。與鐵道運輸企業的緊密合作,保證了我校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學生的高級頂崗實習。通過高級頂崗實習,我校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將大大提高。另外,參加2012年北京西站實習的09級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學生中,部分優秀學生被北京站、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錄用到車站從事實習客運員工作。如圖2所示為鐵道運輸管理崗位群。
2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成果
“工學交替三級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極大地促進了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專業課程標準、專業教材等多方面的改革。
2.1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調整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載體,課程設置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為使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所面向的工作崗位,我校通過多種方式對鐵路企業進行了調研,對其鐵道運輸崗位群進行了分析。根據調查結果,結合鐵道運輸管理專業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以及鐵路服務行業的上崗要求具有的職業資格證書情況,經專業建設委員會研究,確定鐵道運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是“以客運、貨運服務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在此體系下,以鐵道運輸服務行業崗位群為依托,圍繞客運和貨運服務崗位的工作內容、職業素質和技能要求,調整了整個專業的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和綜合技能訓練課程體系,并引入鐵路資格證書課程,實現專業與行業、課程與崗位的無縫對接。如圖3所示為鐵道運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2.2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第一,以工作過程導向為指引,重新調整專業課程的結構。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參與的方式,校企共同制訂授課計劃,共同授課。由企業人員承擔實踐性強或與生產聯系緊密的教學內容,并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如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展開教學活動。校企人員共同編寫“客運員”專業核心課程教材,制定“客運員”、“鐵路客運組織”課程標準。第二,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促進課程與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深化教學方法改革,積極實施體驗式、項目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2.3對現有實訓基地進行擴建根據“工學交替三級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加強了校內鐵道運輸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基地的擴建工作,使學校的實訓基地融售票、驗票和檢票、安檢、客運服務、貨運服務為一體;開發了“售票技能訓練”、“列車服務禮儀技能訓練”、“餐車長技能訓練”和“鐵路運輸模擬”4門實訓課程的方案和指導手冊。
2.4建立長效的校企合作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學校與企業密切聯系,與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北京鐵路局客運段等5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并簽訂了協議,共同成立了企業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制訂了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和頂崗實習考核體系。
3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點
(1)三級頂崗實習,由初級到高級,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把學生技能的培養,按照從初級的單一技能訓練,到高級的綜合技能實踐訓練循序漸進,符合能力的形成規律。(2)貼近崗位需求,體現工學結合特點。以工學交替為切入點,將校內教學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能夠緊貼企業的崗位需求,完成技能的培養過程,體現了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特點。(3)引進師徒機制,實現學做一體。通過“師傅演示→學生觀摩學做→師傅指導→實習上崗”(見圖4)的方式,使學生在崗位上,在師傅手把手的示范和指導下,掌握實際工作中應該具備的能力。并通過崗位輪換,使學生迅速熟悉相關崗位群的工作環境,豐富和拓展學生的技能內涵,實現兩個課堂、兩個老師的深度融合。
4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條件保障
4.1組織保障成立專業建設項目組,實行項目負責人制,確定了由筆者負責組織建立的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建設小組。
4.2制度保障(1)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相關制度。在《北京商貿學校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北京商貿學校示范學校建設項目經費管理實施細則》和《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實施單位考核辦法》制度框架下,為保證鐵道運輸管理專業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我校按照“科學論證,專家評審,項目預算,績效考核”的程序管理建立《專業建設項目實施管理細則》、《專業建設項目建設情況定期檢查制度》、《專業建設項目任務書》等保障性制度,定期檢查、按時匯報,使項目建設有目標、有規范、有措施、有考評。建立激勵機制,對在專業建設中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有關責任人的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年度考核。(2)建立機制,保證建設目標實現。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保障“工學交替三級頂崗”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實施。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建立良性運行機制,保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順利實施。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改革等要兼顧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及學生未來順利就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4.3管理保障(1)實行項目責任制,項目組長為第一責任人,對項目實施負有全面責任。積極運用專業機構、學術團體和社會上的各種人力資源;聘請校外教育專家和領導作為顧問,定期邀請各方面專家來校講學和指導工作,對該專業的建設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2)充分利用已有的學校內部組織和會議進行學習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周詳的計劃做好協調和配合,為學習型教師隊伍提供場所和安排時間。(3)在教室、實驗室、教學設備的配置,實習實訓場地建設、實驗室儀器設備、專業圖書資料等教學基礎設施、基本教學條件方面加大投入,在人力、財力上大力扶持教研教改項目、精品課程等的申報、建設與督察,保證有關項目的順利完成。
5結語
由于鐵道運輸管理專業的行業壁壘,我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鐵道運輸行業對鐵道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和取得的壟斷,使“雙證書”的取得存在障礙。因為北京市鐵路的客運員、列車員、貨運員等證書現在只有鐵路系統內部員工才能考取,目前以學校自身的能力無法實現學生的雙證書問題。鑒于這種情況,要使鐵道運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取得更大的成效,就需要政府、行業、學校等各方更進一步的合作,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的實踐舞臺。
作者:李軍昭單位:北京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