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學校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內容陳舊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辦公自動化軟件、網絡基礎知識,網頁設計等,這些內容隨著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在不斷發展變化,有些高校部分教學內容已經嚴重滯后,主要體現在軟件版本上。例如操作系統部分仍然在講述WindowsXP,辦公軟件講的是Office2003,甚至是Office2000,這些內容是缺乏實際應用價值的。使用這樣的內容進行教學,必然會導致學生對該課程不感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學質量沒有保證。
2.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分層次教學,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在新生入學后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摸底考試,將學生分成兩類:一類是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一類是只具備少量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同一類別的學生要分到同一個教學班。在教學中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確立不同的學習目標、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這樣全體學生知識水平都能夠通過教學得到提高。在上機實驗過程中,可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實驗題,使學生每次上機都有所突破。
2.2合理設置計算機課程大學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開設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培養學生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好的課程設置是教學效果好的前提,因此,大學計算機教師應該在傳統的知識上增加符合新時代的知識,比如增加網頁制作、平面設計、數據庫程序設計等教學內容,傳統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一般都是多媒體技術、Office辦公軟件等,已不能完全滿足現代工作的需要。合理設置課程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因此合理設置課程有利于大學計算機應用教學質量的提高。
2.3改革考核方式目前,有些高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考試仍然采用傳統的紙質試卷考核方式,這樣只能使學生動手能力進一步缺失。因此,采取上機考試的方式是《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考核方式變革的大勢所趨。目前,這種上機考試有大量的課程題庫,考試時通過人工或自動的方式由題庫產生試卷考核,比如設定好單選、操作題的數量和分值即可。學生上機操作,最后系統可自動判卷。
2.4注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高校要注重計算機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大學計算機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要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
3.結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校中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是一些其他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先導課程,要改進教學方式,合理科學地進行教學,使教學有一個更好的效果,著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使學生真正學到計算機應用的知識。
作者:汪欣單位:黃山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