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運用EAP的中小企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eap在國內外發展概況
EAP,直譯為員工幫助計劃,是指組織為員工及家庭提供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旨在幫助員工和家庭解決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以期達到提高績效和改善組織氛圍、管理的目的。EAP最早起源于19世紀中期的西方工人們的過度飲酒行為,20世紀八十年代起開始普及,截止到20世紀九十年代末,世界500強企業中90%以上都已經開展了EAP。有效的EAP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調查表明:企業為EAP每投入1美元,可以節省運營成本約5~16美元。EAP進入中國只有十來年的時間,聯想集團在2000年為客服部員工開展的EAP服務標志著中國本土企業開始了EAP的實踐探索。隨后,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公司的部分子公司都開展了EAP項目。一些本土的EAP專業服務機構也先后成立。2004年8月,上海市徐匯區政府開展EAP計劃,這是國內首次由政府對公務員提供的EAP服務。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開始開展EAP計劃,那么在中小企業是否必要可行呢?
二、中小企業開展EAP必要性分析
在EAP的應用上,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從本質上來說是相同的,但是從針對性來說,中小企業具有其自身的特點,EAP的應用應具有特殊性,固不能照搬大企業的應用模式。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規模上遠遠不如大型企業,但是中小企業員工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不遜于大型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市場淘汰率高、企業穩定性低,這會導致員工工作壓力大、不滿意率高、離職率高,員工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各種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會產生嚴重心理不適,這不僅不利于員工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企業長久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從中小企業員工心理特征出發,對中小企業員工的心理狀況進行單獨研究,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來探索適合于解決其心理問題的EAP具有必要性。
(一)文化和價值觀。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轉型時期,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已經開始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以適應市場經濟潮流。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國內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心理都發生了多元的變化,2009年智聯招聘了關于職場人員抱怨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職場人每天都會抱怨。其中65.7%的人每天抱怨1~5次,13.8%的人每天抱怨6~10次,只有2%的人表示自己“從來不抱怨”。長期處于這種狀態的人一旦遇到傷害極容易實施極端行為。2010年富士康跳樓事件,讓職業心理健康成為現階段最熱門的話題之一。EAP作為一種心理援助計劃,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來解決員工的心理問題。
(二)組織變革。
2008年很多中小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外貿企業抵擋不住次貸危機的沖擊,紛紛破產倒閉,成為金融風暴的犧牲品,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加艱辛。企業為了順應市場環境和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地進行重組、兼并、裁員、改制。每一次改革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員工的心理負擔,原先和諧穩定的局面被打破,員工被迫接受新的體制和環境,需要經歷新的心理定位,每一次的心理轉變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研究證明,組織變革可能會導致員工產生怠工、曠工、罷工甚至偏激的行為,員工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行為不僅會影響工作績效甚至會影響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從客觀上來說,需要EAP這樣的專業機構予以持續性和個性化的關懷和幫助。
(三)員工個人問題。
員工心理問題不僅包括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還包括員工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個人問題。例如,戀愛問題、子女教育和老人贍養問題、婚姻問題等,這些會間接影響到組織績效和發展。有調查顯示,每天有九成的職場人員都會抱怨,其中與工作相關問題、感情問題、家庭問題位居前三。員工個人問題在組織生活中擴散會影響其他員工,對企業產生更大的影響,會導致工作積極性下降、工作效率低、人際沖突等。目前EAP計劃在結合國內外優秀企業成果案例和相關研究成果已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解決問題的模式,經過發達國家多年的實踐證明,EAP是解決職業心理健康問題的最優方案。
三、中小企業開展EAP可行性分析
(一)相較于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
從心理壓力方面來說,勞動力、土地、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低成本時代開始一去不復返,對于依賴成本驅動的中小企業而言,做實業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小企業面臨新的沖擊,淘汰率不斷上升,企業經營者和員工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例如員工可能面臨:企業破產倒閉所帶來的失業壓力、企業處于上升期業務繁重的工作壓力、企業發展前景有限不知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的壓力以及工作之外的各種家庭壓力。這些壓力會造成員工身心俱疲。雖說大企業員工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優越環境、大企業完善的內部體制和福利保障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會讓這些壓力相對分散。因此,相比較而言,中小企業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由于企業社會的關注度不夠,更需要得到幫助。
(二)EAP以人為本,解企業和員工后顧之憂。
從EAP來說,它是一種心理援助計劃,主要涉及工作壓力、心理健康、家庭與婚姻問題、身體健康與飲食混亂、子女贍養、職業生涯困擾、法律糾紛、理財問題等各個方面,盡管短期內會增大企業的支出,但是從長遠而言對企業員工和企業來說都有重大意義。
1.對員工而言,EAP計劃的開展提高了員工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工作滿意度和對組織的歸屬感,提高了員工士氣和積極性,讓員工從紛雜的個人問題中解放出來,使其有更好的心態來面對工作和家庭,協調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減輕其心理壓力,維護其心理健康,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和活力,同時還能幫助員工進行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2.對企業而言,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了組織績效。EAP從根本上是幫助員工解決影響其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心理問題和來自個人的分心因素,從而降低缺勤離職率,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組織績效,并改善組織管理,為績效分析和改進提供了管理工具。員工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要真正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就必須解決員工所面臨的實際問題,EAP旨在為
四、結語
員工創造健康的心理環境,進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對于財力并不雄厚的中小企業而言,小投入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結合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推動EAP項目在中小企業的開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胡貝貝單位:安徽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