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闡述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影響因素,通過分析影響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因素,探討建立有效的冠心病自我管理支持模式和策略,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變行為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
冠心病;自我管理;研究進展
0引言
由于冠心病無法通過臨床治療手段而治愈,需要終身治療和管理,并且需要將這種治療和管理融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冠心病患者自身必須承擔一部分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任務,即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現將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自我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論發展
BarloN等將自我管理定義為:患者在應對慢性疾病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心理社會變化以及做出行為改變的能力。簡而言之,自我管理就是指患者“在衛生保健人員的協助下,個人承擔一些預防性或治療性的衛生保健活動。
2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歐美等國家對于慢性病的防控研究已多年,并經過多方面證實,積極有效的自我管理對于慢性疾病的康復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并且已將這種衛生服務覆蓋在所有社區中,作為一種常規工作。澳大利亞“快樂生活俱樂部”是一種慢性病自我管理新模式,它以跨理論模型為基礎,采用動機談話技術與患者有效溝通,把社區衛生人員培養成“健康教練”,利用相關技能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健康。
3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現狀
3.1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現狀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較差,危險因素的控制不理想。EUR以Sp瑯Ell研究顯示,70歲以下冠心病患者中約50%患者的血壓和58%患者的血清膽固醇未得到有效控制,吸煙、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群大部分未得到控制。
3.2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受多方面的影響,主要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長短、病情嚴重程度、負性情緒、經濟因素、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和健康素養等,其中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影響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是指個體運用自身所有技能完成某件事情的自信程度,以及按照期望能達到目標的信心程度。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受到的來自社會、家庭、朋友、同事等各方面的情感和物質上的支持和援助,也是患者應對疾病和治療過程中最有潛力的資源之一。健康素養是指人們獲取、理解、采納健康信息和服務并利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判斷和決定,促進自身健康的過程。提高患者的健康素養,能改變患者不良健康行為,促進冠心病的自我管理,從而達到減緩疾病進程的目的,提高生活質量。
3.3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預研究措施發展。據文獻報道,在美國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預主要為經過培訓的某種慢性病病人或志愿者作為授課小組長在社區中以小組形式與其他病人一起分享有益于健康的知識、觀念或行為、技能。在澳大利亞則開展了網絡在線非同步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我國臺灣地區主要采用自我管理知識手冊,自我管理技能培訓以及電話隨訪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干預。在國內也已開展了冠心病自我管理干預的研究。干預的措施有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安排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集中授課,組織疾病管理技能培訓;組成同盟小組,組員相互交流,同伴互相教育;并采用多媒體試聽材料、科普網站、發放宣傳材料、定期隨訪;同時邀請家屬參與其中江家屬給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了科學的預防、用藥和自我救護知識,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了生存質量。
4結論
隨著冠心病發病率和患病率的上升,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對控制危險因素有著重要意義,除教會患者各種自我管理的技能,還應在社區啟動1級預防,宣傳冠心病的知識,傳授急救技能,根據影響冠心病自我管理和疾病進展的因素對社區危險人群進行篩查,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冠心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馮梅,蔣文慧.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進展[U].護理研究,2012,26(4)865~867.
作者:李凌飛 馮輝 單位: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