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道路探測質量管理剖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立動作有效的質量體系
質量是一個勘察設計單位各方面工作成效的綜合成果,它涉及面廣、相關因素交錯、約束條件很多、問題十分復雜。質量教育除提高專業(yè)技術人員業(yè)務技術水平之外,很重要的還是提高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性,往往許多質量問題并不是因為專業(yè)技術水平的高低所致,而是因為工作責任性不強而造成或是因為責任不明確、工序的銜接不通暢所造成,這樣,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做到分工清楚、責任明確、銜接有序,出了總是可追溯,并有嚴格的獎罰辦法,也就是須有一套作為動作依據的質量體系文件,要有一個不斷運行的過程和活動。建立這樣一個質量體系,并使之有效動作,是現代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質量體系的建立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下而上反復討論,做到既可操作,又行之有效。
實行全過程的控制
質量的優(yōu)劣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通過過程形成的,控制質量必須控制過程。必須強調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把總是消滅在過程或活動開始之前,并在全過程中不間斷地進行控制,以保證全過程的質量。根據歷年用戶對勘察設計項目反饋的信息,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1基礎資料調查
取得全面、正確的調查資料,不僅是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和估算、概算、預算文件的需要,而是確保工程按時開工并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資料調查與技術設計同樣重要。必須保證有足夠的調查時間,并且要求有精干的技術人員參加并有充足的經費投入。基礎資料調查大致應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1)路線方案調查
路線方案的確定應在滿足技術標準的前提下認真貫徹執(zhí)行有關政策、法律,本著經濟合理的原則充分聽取建設單位、地方政府以及相關單位的意見,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認真調查,做到座談有紀要、協(xié)商有協(xié)議、調查有證明、政策規(guī)定有文件,對索取的資料既要真實可靠,又要手續(xù)齊全,措詞嚴謹。對初步形成一致意見的初擬路線方案,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工程調查,特別是要重點進行工程地質調查,徹底查清初擬路線范圍內是否有滑坡、斷層、采空區(qū)等影響路線方案成立的不良地質病害和地下隱蔽工程,這項工作必須與項目前期工作就開始進行,否則不僅影響到下階段的項目造價,而且影響到路線方案是否成立。工程調查與社會調查應交叉同時進行,這個階段的質量檢驗標準應是無遺漏可比方案,推薦方案經濟合理且相關部門和單位基本同意。
(2)勘測資料調查
路線方案基本確定之后,勘探、測量資料的收集調查尤為重要,這項工作的成果既是對路線方案可行性的進一步補充論證,又是提高設計產品質量、降低工程造價、減少變更設計的重要基礎資料。影響工程造價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易發(fā)生設計變更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橫斷面測量、橋涵通道的設置和交叉口的布設。橫斷面測量的準確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到土石方數量的準確性,而且是綜合排水設計和路基支擋防護設計的重要基礎資料,是縱斷面設計和橋涵設計的重要參考資料,傳統(tǒng)的橫斷面測量是用抬桿法,由于測量手段落后,操作方法簡單,技術含量低,造成的誤差很大,特別是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的地形上誤差更大,致使施工過程中造成土石方工程量不準確,支擋防護工程設置不合理成或綜合排水不暢的設計變更較多。
(3)構造物資料調查
橋涵、通道和天橋的設計位置、數量、孔跨大小、結構形式等相關內容與地方政府的規(guī)劃要求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往往也是容易引起設計變更的,因構造物造價較高,因此也是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其調查不能僅局限于中線范圍內,必須在路線較大范圍內多跑、多看、多問,對合并的水流和道路,必須進行詳細的測量,其質量衡量標準既要保證水通、路通,又要經濟合理,地方政府和群眾基本滿意。
(4)地質勘探調查
查明沿線道路場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劃分地貌單元、地層類型、分布規(guī)律、埋深及其性質;查明沿線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類型、性質、空間分布、發(fā)生和誘發(fā)條件、發(fā)展趨勢及危害程度,論證對路基穩(wěn)定性的影響程度,并提出計算參數及整治措施的建議;調查道路場地范圍內有無采空區(qū)、崩塌區(qū)以及場地土是否存在沙土液化現象,并對場區(qū)的適宜性做出明確的結論和建議。查明道路沿線的地質構造、巖土的類型、性質及其分布,基巖風化層厚度及其風化破碎程度,并為路基設計、確定路基回彈模量和適宜的路面結構組合類型、路基壓實、防護與加固提供工程地質依據
(5)造價資料調查
道路工程造價資料調查,是指為了使工程造價能夠起到控制投資和指導施工的作用而進行的勘察、收集和研究有關資料的活動。進行公路工程造價資料調查的根本目的是為編制公路工程造價文件提供必要的、切實的各項資料。造價資料調查涉及方方面面,除政策性規(guī)定和通用做法外,一般應重點控制的主要有:材料單價及運輸方式;土地種類及土地青苗賠償數量;拆遷建筑物及樹木賠償;臨時工程等。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材料單價及運輸方式和臨時工程要按施工合同段劃分進行調查。這些調查資料對控制工程造價起重要作用,同時也是變更設計較多的項目。
2設計過程控制
有準確可靠的基礎資料后,就為路線、路基、路面、橋隧、互通等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在設計開始之前須將有關技術方案經充分討論后確定下來,若有必要可請專家論證。在設計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及時修改完善在確定最優(yōu)的技術方案后,設計文件的質量就由設計者保證,除滿足結構的安全之外,力爭使工程造價最低,并徹底杜絕文件的漏、碰、錯現象。在設計開始之前,各專業(yè)組之間須將初擬的方案以傳遞卡形式通知各專業(yè)組和相關設計者。如路面厚度、路基換填砂礫層的段落及厚度、構造物的設置情況等,以便相關組在圖紙中和工程量計算中考慮。
在設計過程中,隨著設計工作的深入,對初擬的設計方案肯定會有一些變化,如構造物孔跨數量、位置等適當調整,路面結構厚度計算值的變化,特殊路基處治方案的變化等,這些變化不僅影響到本專業(yè)組的相關圖紙數量的變化,而且影響到每個專業(yè)組,這樣就必須解決好各專業(yè)組之間、本專業(yè)組之間的接口銜接問題。所有的變化或調整必須通過項目負責人或主任工程師,并將變化結果及時以信息卡的形式傳送到各專業(yè)組和相關工序責任人,徹底解決因接口不暢出現的差、漏、碰、錯問題。從設計、計算到審核把關,每道工序之間必須留有工作痕跡,一旦發(fā)現差錯,按每道工序的職責追究責任,并予以相應的處罰。
建立設計回訪制度
勘察設計產品質量的優(yōu)劣,需經檢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用戶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也與設計單位的命運連接在一起,如果施工單位對設計意圖不明確,或施工技術不過硬,或明知設計有缺陷而一味照圖施工,都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或浪費,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定期組織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設計回訪,并派駐強有力的設計代表,是彌補設計缺陷,同時有利于總結設計經驗,鍛煉設計人員,特別是對年輕的設計人員,是很好的鍛煉,對積累經驗,提高今后的設計質量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斷完善,勇于創(chuàng)新
現階段新的技術、新軟件和新材料不斷涌現,設計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完善并勇于創(chuàng)新。如果不學習,不創(chuàng)新,不開發(fā)先進的軟件,不采用新的技術和新的工藝,單純依靠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和過失,還不能使一個設計單位的整體水平全面提高。創(chuàng)新是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的不竭動力,質量則是市場競爭的法寶。一個設計單位應具有名牌產品,突出的專業(yè),結合生產不斷地組織科研攻關,在經濟合理的前提下開發(fā)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使質量、水平全面提高。
作者:胡獻文單位:廈門中平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