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代地質項目管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家對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視,2015年“一帶一路”基礎地質調查與信息服務這一宏偉而立體的地調計劃已經轉化為一個個目標清晰、方案具體的項目,全面鋪開。通過對“一帶一路”涵蓋區域的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為了加強地質調查勘探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勘探技術日漸成熟的今天,提高地質單位或者大隊的人員管理質量成為了一個日漸不能小覷的問題。地質學發展到今天,在地質構造上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理論模型。在成礦帶找礦上,也不再是瞎子摸象、就礦找礦,而已經進入到理論找礦階段[1]。本文分析了現今地質大隊普遍的地質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若干提高管理質量的方法,以期能給與地質管理人員一些啟發。
一、地質單位各崗位管理人員欠缺科學的管理體系
在我國,隨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科技體制和教有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管理科學已普遍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地質礦產部門和國民經濟的其他產業部門一樣,經過調整各級領導班子,一大批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各種類型的人才走上了領導崗位。與此同時,對這一部分人員進行管理知識教育的工作也必須加強[2]。如今,在相當一部分地質大隊中,雖然管理人員各崗位齊全,但是管理人員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技術老干部,這就造成了雖然每個管理崗位都有技術過硬的干部,但是真正涉及到人員管理這塊,并沒有多少技術干部能拿出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管理體系。沒有科學的管理體系意味著辦事效率不高。然而,一個地質單位的核心就是管理班子,所以,管理人員在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的同時學習現代的管理科學理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地質工作開展現代化的一個標志和保證。
二、定期召開的地質工作例會不能流于形式
在實際的地質工作中,能夠加強工作中人員管理最好的做法就是召開例會。第一,在單位成功得到地質找礦項目后,管理人員應該召集相關人員立即開展一次工作會議。分配工作到人,根據各崗位實際要求進行人員調整。確定此次項目工作的目標、措施,最后由總工程師批改后初步定型。第二,在展開地質項目工作中,每月末召開例會,結合月內工作成果,整合地質調研資料,及時發現問題并召集工程師及時調整解決并安排下月工作。第三,在地質項目竣工后,召開總結會議,驗收成果,根據地質勘探情況,總結經驗,分析問題與錯誤的原因,可實行個人匿名評價出表現最佳的地質工作人員并且給予獎勵。
三、地質資料、報告、項目審批應當更加嚴格
地質資料是研究地質礦產資源的條件,是進行新的地質勘查和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地質工作計劃、工程設計、報告、儲量變化等,必須按有關規程規定的審批制度進行。國家早有規定地質組每年初應根據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和生產實際編制該年度地測工作計劃,經隊內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礦井地質報告每8—10年修編一次,完成并經省一級煤炭管理部門審批。水平延伸地質報告在工程竣工半年內提交,并報公司審批。地質組必須按設計部門提交并經總工程師批準訴“委托書”要求的內容認真編寫地質說明書,完成后經總工程師批準交采、掘、開隊組使用。儲量的轉入、轉出、注銷、報損等,由地質組提供有關資料,經總工程師審查后,報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批準。除此之外,隨著國家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關于地質項目的污染排放問題也要用數據在項目報告中體現出來。
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在地質行業也是如此,然而,科學研究要出大的成果,往往要經過多年積累,量變才能發生質變,但現在的年度考核時間太短。在地質科學領域,有的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出大成果。很多情況下,年度考核有時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再比如量化考核,很多時候都只能看獲獎多少、立項目多少、多少。2015年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龍長興說道,“現在科學家的工資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固定的基本工資,一個是浮動的績效工資。其中績效工資占了大部分,有的甚至占到了全部工資的2/3。績效工資的多少與科學家手里的科研項目是掛鉤的,這也就是很多科學家那么努力地爭取項目的原因所在。”因為長期在地質科研院所工作,龍長興深諳其道,科技界尤其是各個部委的科研院所,存在很多急功近利的問題,根源都在工資制度和地質人員考核評價體系上。由此可以看出,地質行業的考核評價體系是需要改進的,地質項目的把關也應該更加嚴格。防止為了湊數而產生的一系列資源浪費。
四、地質工作安全不容忽視,要建立完備的事故分析與防御制度
由于地質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問題必須一直擺在首要地位,但是現在很多地質組在實際工作中,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忽視了很多安全措施,作為一名經常與野外進行地質勘探的工作人員,我目睹了不少技術人員由于自己不注意發生的安全事故。如果地質組內能把對設計、施工、采回等部門提供的地質資料的質量全面負責到個人的話更能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每個掘進工作面,都要求負責的個人實際及時編錄、整理,如發現疑難問題,及時向總工程師匯報,分析、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使生產正常進行。凡是涉及到工作安全有關業務必須通過委托書、通知單等進行。凡口頭聯系,地質人員有權拒絕。綜上,不論是日常生產勘探,還是地質編錄,礦產資源儲量計算與管理,地質項目申報,安全系統管理等都需要地質項目管理人員以人為本,一切從實際出發,大膽探索改進。
作者:李運其 樂少強 單位: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三一大隊地勘地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