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BIM技術下建筑現場施工安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指出了高層建筑作業工藝具備較大的復雜性、相對較長的施工周期、投入資金大等特點,應針對高層建筑的作業安全展開切實可行的管理。以實際工程為例,分析了項目特性的危險源,對bim技術的作業安全管理進行了討論,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提高了高層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BIM技術;安全管理;實時監測
1工程概況
某高層工程,位于珠三角地區某市中心區CBD區域,交通運輸迅速并且高效,是商務條件非常優越的區域。此項目是修建辦公樓,總共60km2,投入8億元,高100m,共28層,主體是結構剪力墻。
2基于項目特性的危險源研究
(1)在珠三角區域進行作業,當地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相對較大濕度,在作業過程中,務必要重視樓地面濕滑情況,避免產生滑倒至墜落的嚴重事故。此外,珠三角區域夏季暴雨、臺風等災害天氣出現的幾率相對較高,而這種天氣中,施工技術人員出現墜落、坍塌、觸電、雷擊等事故的幾率也相對較高。并且施工區域夏季高溫,要運用措施避免產生火災[1]。
(2)珠三角區域是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區域,出現地震的幾率相對較高,而整體強度相對較低,物體打擊故障、高處墜落與坍塌等嚴重問題產生幾率較高。再加上施工當地地質、氣候、地下水等各方面的影響,很多非人為性的自然災害常常產生,進而使坍塌的幾率相對較高。
(3)該高層工程位置是市中心的黃金區域,外圍人流量、車流量非常龐大,而施工場地空間相對較小、交通壓力非常大。在建設時,就會產生器械傷害事件、車輛事件、火災事件等。此外,倘若出現人或是物體高空墜落的事故,就會極大地危害路過的行人與車輛[2]。
3基于BIM技術的作業安全管理
3.1基于BIM的離層建筑作業安全管理實時監測①在辦公樓東西側設定6個人用電梯預留洞口與1個貨運電梯洞口,周邊施工空間相對較小,交叉施工非常多,導致施工人員出現高處墜落事故的幾率增高,因此務必要重視電梯口防護工作。②本高層工程外墻借助玻璃幕墻架構,預留門窗洞口數量相對較多、作業技術具備顯著的復雜性,所以要優化臨邊、高處施工、吊籃等的安全防護環節等。③該高層工程是框架剪力墻架構,板的灌筑務必根據樓層次序,還要避免由于溫度應力致使該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問題,該工程在實際灌筑時,大部分樓層是以分兩段灌筑的方法進行的,混凝土由于長時間養護,而產生臨邊墜落事件的幾率也會漸漸提升,所以要強化臨邊防護手段。④基坑項目工程量相對較大、形狀規則性相對較差、應該劃分成各個模塊作業、作業時間相對較長,而挖掘深度>2m,鑒于此,務必要優化臨邊防護工作。
3.2基于BIM的安全檢查
(1)預留電梯井口的最小邊長都>150cm,因為本項目存在交叉施工占比較大,施工人員不能在相對寬泛的空間作業。南方區域地面濕滑度相對較高,出現高處墜落的幾率相對較高。基于這種安全風險的防護手段包括下面幾種:①加大對技術人員的安全宣教力度,強化安全觀念,施工人員應該依照相關規范進行施工,在建材進入施工現場之前,務必認真核驗作業技術人員的勞保用品。②設置安全標識牌,夜間設置紅燈示警,并且要重視地面防滑工作,實時監測施工安全。③在洞口附近設定防護欄桿,洞口下設置安全平網,防護欄桿的數目是兩個,上桿、下桿和地面要分別控制在1~1.2m、0.5~0.6m的間距。在欄桿上運用紅色油漆與白色油漆,將其涂刷成紅白相間的圖案。
(2)針對基坑進行安全檢測過程中,能夠得知基坑深度>5m,工程量相對較大,作業時間同樣相對較長,但是施工現場是在鬧市街區,所以此地區的安全風險相對較大。基于這些安全風險,應該運用下面這些防范手段:①優化安全宣教工作,使施工人員均具備良好的安全作業理念,并且要在進場之前要嚴格針對所有人員的用具展開檢查。②防護欄桿內側設定了許多安全網,還設置了安全標識牌,設定夜間警示燈,此外,要指派安全管控工作者實時進行巡視、監測。③設置基坑附近的防護欄桿,還應該設定3道水平鋼管欄桿,立桿間距務必≤2m,立桿置入地層的深度要>0.5m,而防護欄桿要利用紅白相間圖案的油漆進行涂刷施工。④地表到基坑要設置安全通道,并且要設置上、下兩個出口,樓梯兩側的護身欄桿應該將高度控制在120cm,并且應該在與腳面接觸的地方采取防滑措施。
(3)混凝土澆筑結束并且妥善養護后,在高處臨邊區域施工人員就會被暴露,并且因為施工現場氣候中雨季較多,因此工作面處于濕滑狀態的幾率較大。另外,施工人員對安全施工與操作的認識未到位,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從高層墜落危及生命。防護措施包括:①強化對施工技術人員的安全宣教工作,強化技術人員的安全觀念,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前核驗施工人員的勞保用品。②設定安全標識牌,夜間設定紅色警示燈,做好地表防滑工作,加強巡視工作。③鋼管防護欄桿高1.2m,立桿之間的距離控制再2m以下,在與地表相距地表0.6m與1.2m的地方設定橫桿,欄桿用白警示油漆進行涂刷。④避免交叉施工,倘若交叉作業不可避免,各施工工序之間就應該形成良好的配合關系,作業現場要盡量錯開,防止出現嚴重的干擾,避免出現施工人員注意力被分散而導致的失誤。
(4)在高處臨邊門窗洞口,作業人員若是未嚴格按照規定安全作業,或是防護器械產生問題,再或者防護器械與高處施工的安全防護器械強度不達標,施工人員帶進場的勞保用具老舊或是已經破損,都會導致從高層墜落事件產生的幾率增大。預防措施包括:①采取開關式、固定式防護門的設計,門柵格之間的距離控制在0.15m以下,或是設置防護欄桿,還要配擋腳板。②運用安全標識牌,并且在夜晚由于天黑的緣故,采取紅燈預警的方式,嚴格按照規定落實巡視工作,倘若出現問題就要在第一時間上報。③落實安全宣教與交底工作。④天氣惡劣時,不能展開攀登與懸空施工。
3.3施工安全計劃的完善
3.3.1防護整體要求
(1)高處施工面一定要設置防雷器械,霧天一定要準備照明裝置,自然光線不能到達的臨邊、洞口不但要設置安全照明設備,還要設置紅色警示燈。(2)臨邊、洞口、高處施工時,物料放置的平穩性要得到保障,不能影響物料的裝卸與物料運輸車的通行。此外,應該先將墜落幾率較大的器具撤除,或是進行緊固,工具要隨手放置在工具袋內。
3.3.2臨邊作業防護
臨邊防護欄桿的要求:立桿和上下橫桿、擋腳板構成完整的防護欄桿,并且其高與立桿間距分別控制在1.2m、2m,而上、下橫桿與地表之間的距離分別控制為1~1.2m、0.5m,在欄桿下方設置高度至少在250cm的擋腳板,孔眼的最大值是25mm,而孔眼下邊與底面底孔隙間距≤10mm。
4結語
結合實際工程,分析了在BIM技術基礎上進行的高層建筑作業安全管理工作,并且闡述了BIM在高層建筑安全管控工作中的實際運用,在作業安全管控層面上BIM的優點包括下面幾點。
(1)在實際作業之前,能夠借助設計流程中的參數化建筑模型,結合對危險源的辨識,虛擬構建施工流程和步驟,借助仿真科技,深入辨識可能會出現的安全事故風險,編制切實可行的安全手段。
(2)參數化BIM模型內能夠分析項目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和數據,還可以在工程不同的參與主體之間實現交互與共享,進而使得不同工程參與主體在數據傳達過程中不會出現失真問題。
(3)文章研究了基于BIM的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價值與作用,并且采取理論研究與項目實例分析這兩種方式,最終在危險源辨識、動態作業仿真模擬、安全檢查、安全宣教訓練、作業安全方案的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運用BIM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型,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與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并且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了主動化和規范化,此外,安全事故預警水平同樣得到提升,這也就使得安全事故爆發的幾率減小,建筑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也就得到高效保障。
參考文獻:
[1]任文.BIM技術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2]樊超.基于BIM技術的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作者:鐘曉明 單位:裕通建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