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館管理創新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知識經濟時代,信息高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在管理上要不斷創新。文章從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現狀出發,從管理機制、服務形式及館藏資源等方面分析了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對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思路進行了探討,結合實際提出了從圖書館管理的機制、觀念、方式等進行創新的方法及構想。
關鍵詞:
圖書館管理;高校;改革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教育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科研、教學服務的重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和信息時代帶來的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高校圖書館的規模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人們對圖書館這種以信息服務為主要職能機構的需求和定位也越來越高。而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還存在一些問題,其職能的發揮與我國教育文化事業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面對新形勢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如何改革創新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是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考慮的問題。
一、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體制不健全,缺乏競爭激勵機制1.館長的職務職責不被重視。新中國成立以前,圖書館長和總務長、教務長管理高等學校具有同樣的權力地位,所謂“三長治校”即此,可見在大學管理中圖書館館長的作用之重。然而當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館長一職則像閑差一樣,或者由院士、知名學者等兼任,或者將圖書館長之職作為人員升遷的驛站或跳板,人員更替頻繁。如此不考慮圖書館館長的任職標準與條件的做法,勢必影響其職能的發揮。2.人員管理缺乏競爭和激勵機制。圖書館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員工學習深造的機會相對較少,其工資、待遇水平偏低。由于缺乏相應的競爭和激勵機制,很多員工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服務意識差,缺乏敬業精神。機制的問題嚴重影響圖書館職能的發揮。
(二)服務形式僵化,業務能力有待提升1.服務形式僵化。雖然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初具規模,但與高校整體的發展來看還存在許多不足。紙張是我國兩千年來文字的主要載體,而館藏書量也是衡量圖書館的一個重要尺度。但隨著信息網絡化的快速發展,圖書館已由單純的藏書變成了以信息服務為主、藏書為輔的二元機構,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更加便捷化、多元化和綜合化。建立在以紙張為載體提供原始文獻的知識傳播已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服務職能亟待改變。2.館員知識結構不盡合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資源的更新周期縮短,傳播速度加快,而且緊跟時代熱點,信息量大。讀者不僅對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有更高的需求,而且對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也有更大的期望。特別是電子圖書的興起,讀者足不出戶就可盡閱萬卷書,這就要求圖書館數據庫的網絡化程度和更新速度有更強的技術支持,顯然圖書館館員的業務能力也應水漲船高。然而長期以來,從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高素質人才、專門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匱乏。特別是學校領導在解決教學人員隨遷配偶的工作問題時首先考慮的是圖書館的崗位,導致圖書館員工文化層次偏低,給高校圖書館管理造成一定困難。
(三)管理封閉,資源不足與資源浪費并存由于受管理體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高校圖書館之間各自為陣,館際資源共享者少。每個高校都在試圖建立相對獨立、相對完善的圖書館服務體系,寧肯備而不用,也要藏書全面,花費大量人力財力,許多書籍卻鮮有人問津。開放的群體也僅限于本校的學生和教職工,致使許多寶貴的圖書資源閑置浪費。另一方面社會大眾對圖書、信息等資源的需求則在增加,而一般公共圖書館相對于高校圖書館在規模、藏書量和專業性上差距較大,使得民眾的需求難以滿足。除北京大學等極少數高校圖書館試點對外開放外,其他高校大多都是封閉式管理。這種做法一方面把普通民眾拒之門外,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另一方面與外界溝通交流較少,也難以吸引社會資金,反過來限制了其本身的發展。
二、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思路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1.重視館長的選拔工作。我國高校圖書館主要采用館長負責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迎來新的發展空間,館長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則直接影響到整個圖書館的興衰成敗。在歐美國家,能否為圖書館找到足夠的財力支持甚至是衡量館長稱職與否的重要標準。眾所周知,在我國圖書館館長遠不如歐美國家受推崇。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明確規定了館長的職能及要求,而且對其地位給予了很高的重視。高校要重視圖書館館長的選拔,提高館長的任職條件。館長除具備相應的人文修養和科研能力外,還應懂得經營管理,既要愛崗敬業還要有濃厚的專業志趣。2.引進激勵、競爭機制。在員工管理上要引進激勵、競爭機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變職稱管理為崗位管理,通過制度的變革有效地激發員工的內在潛能。近年來,各高校圖書館也在試點各種激勵機制,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有兩點需注意,一是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原有激勵機制上逐步改革創新,切忌照搬模仿;二是要意識到館員間的個體差異性,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多樣化的分層激勵機制,力爭滿足館員的不同需求層次,提高館員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二)創新管理理念觀念的創新是管理的先決條件。圖書館要結合自身情況,綜合應用多種先進的管理理論,因地制宜,改革創新,樹立圖書館的新形象。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堅持以人為本、提供人性化服務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堅持以人為本要求我們在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對內以館員為本、對外以讀者為本,實現兩個中心的有機統一。1.以讀者為本。以讀者為本以讀者為中心,通過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升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與其他類型圖書館不同,高校圖書館面對的主要群體是廣大教師和大學生。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的廣大教師,需要時刻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其對圖書館的依賴很大;作為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不僅要迅速開闊自己的知識面,廣泛涉獵交叉學科的信息,對自己所參與課題的專業知識信息的時效性和權威性也有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在信息搜集、圖書更新等方面要開展廣泛的調研和論證,結合教師和學生的切實需求,真正做到以讀者為本。2.以圖書館館員為本。人本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中,也不能弱化對圖書館館員的人本關懷。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已經由傳統的以實體藏書為主悄然向以實用、便捷、迅速的信息服務方式轉變。這就對圖書館員的業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兼顧以圖書館館員為本,重視對圖書館員的培養和業務能力的提升,充分發揮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通常是指圖書館根據某一學科專業的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務人員,負責一個或多個院系的學科聯絡,在學科專業與圖書館之間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為用戶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和提供信息服務。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總量呈爆發式增長,而且更新頻率越來越快。處在學科前沿的高校老師和學生則對獲取的信息有著更深層次、更全方位的需求,在浩如煙海的圖書或網絡資源中獲取自己所需的最新信息勢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科館員則架起了一座聯通讀者和信息資源的橋梁。學科館員除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并且熱愛圖書館事業。通過定期征求對口院系對圖書館資源建設(圖書、期刊、工具書、數據庫、電子資源等)和服務內容的意見,反饋給圖書館管理層,以革新管理,增強采購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文獻資源的使用率,減少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通過為對口院系提供圖書情報(包括上架新書和試用的電子資源等)方面的咨詢和指導,擔起信息知識導航的重任。目前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眾高校已在圖書館的管理中實施學科館員制度。
(四)面向社會,加強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職能長期以來大學圖書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隨著廣大民眾對知識信息和文化教育需要的增加,社會公共圖書館的承載量遠遠不足。在科教興國的戰略下,大學必然要承擔為社會服務的責任。開放服務是高校圖書館選擇合作與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開展校內和社會雙重信息服務,一方面更大程度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以盡到高校的社會責任和公共精神,也借以提升其知名度和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吸收社會公眾或企業的贊助以促進圖書館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煥文,王蕾.21世紀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理念[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3(2):15-21.
[2]曾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探討[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7(1):93-95.
[3]曹安斌,韓愛萍,藺藝紅.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情報,2010(1):125-127.
[4]肖希明.圖書館管理文化的核心精神[J].圖書情報知識,2005(5):99-101.
[5]趙研科,莫雪梅.高校圖書館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J].圖書館,2005(5):68-69.
作者:楊秀玲 單位:菏澤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