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目前國內社會結構形式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曹洋徐曉冬單位:中共沈陽市委黨校遼寧沈陽
新生代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
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而言,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一方面,他們與第一代農民工一樣,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低、社會地位低、公民意識低、就業靈活,流動性強,基本上面對的是非正規就業市場。另一方面,不同于第一代農民工的是,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較高,期望能夠融入城市的生活。而且他們不僅是不愿意甚至也沒有能力退回到農村務農。當新一代農民工的出現和壯大,繼續靠農村流動人群的廉價勞動維持繁榮和發展的余地將越來越小。如果長期不能邁過市民化這道“門檻”,累積到一定時期和規模時很有可能引發為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
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
根據最新出爐的《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2011》披露,截至2008年底,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就有5800萬人,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伴隨著愈發洶涌的民工潮持續增加。幫扶留守兒童的重擔首先落在了隔代的老人身上,由于老人年事已高,精力體力有限,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道德問題、親情缺失等問題突出,加上營養問題、學習問題、安全問題頻發,極端的有可能蛻變成失學兒童甚至失足少年??傊青l結構變化所帶來的農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教育成長,再加上留守老人、留守婦女以及農村的空心化趨勢等,都給我國社會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戰,內在的要求社會管理方式要加強和創新。
收入分配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基尼系數逐年攀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城鄉差距也居世界前列。另外,行業之間的差距也很顯著。據有關統計,電信、石油、國家電網等行政壟斷行業與其他行業間存在超過10倍的差距。按照心理學的歸因理論,凡是不好的事都習慣去外向歸因。我國現在中低收入者、低收入者和貧困群體很大,當歸因的時候這一大批群體難免把自身的處境歸因于社會,這樣一來必然會形成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所以,如何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扭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就成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需要解決的深層問題。
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1、人口結構的變化
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再過二十年,中國人口可能停止增長,老齡化的問題比較嚴重。一方面,0~14歲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時下降6.29個百分點??偤蜕?.1被公認為是一個國家維持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常人口更替水平,被稱作時代更替水平。1.8是總和生育率的警戒線,但是學界對中國目前的人口時代更替水平普遍預計在1.4左右。
這樣的一個數值就意味著,假定未來維持在1.4不變,10代人之后的中國人口規模將不到4000萬。雖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演,但在現實中,隨著生育成本的增高,人們的生育意愿愈來愈低,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
另一方面,60歲及以上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時上升2.93個百分點。隨著“60后”這一代中國的嬰兒潮逐漸走入老年,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將會更加全面顯現?,F在中國全社會平均大概每十個勞動力人口供養一個老齡人口,而二三十年之后,有可能轉變為每三個勞動力供養一個老年人。
在未富先老的情況下過快進入老齡社會,為本不健全的社會保障帶來巨大風險,將影響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的日本為例,甚至二線城市中出租車司機的年齡都在七十歲左右,一些一般性的服務業將都會以老年人為主。
2、家庭結構的變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至今已30多年,幾千年來家庭代際的金字塔結構,開始出現倒金字塔家庭結構。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婚育年齡,四位老人、一對夫妻加一個小孩的“421”家庭越來越多。小時候獨享父母的愛,如今贍養父母也要獨自承擔。一旦父母生病,對小兩口而言,那將是精神、身體、經濟的三重考驗??傊芏噙^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際幫助解決的問題如養老、單親撫養、疾病照顧等逐漸成為社會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結構的實質是資源和機會在社會成員中的配置。所以,在社會管理過程中,只要我們在如何促進中產階層發育、推動現代社會階層結構形成、加快城市化步伐,調整城鄉結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上下足功夫,當前我國社會所產生的諸多社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