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知識經濟視野中的現代企業人事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知識經濟浪潮中,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優秀的員工是保證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制勝的關鍵要素,因此,如何進行現代人事管理是企業未來管理重點。加大對員工的關愛福利,提升員工職業歸屬感,營造舒適溫馨的辦公環境,設立公平有效的角逐機制,定期開設員工職業培訓營,多方面提升現代人事管理質量,進而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知識經濟;現代人事;管理措施
伴隨著知識經濟步伐加快,企業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已無法與時代保持同步,因此,為了適應行業的需要,協同企業的變革,企業建立知識經濟下的現代人事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知識經濟與認識管理的內在聯系,然后簡述人事管理體制適應知識經濟變革的必要性,接著詳述新模式下管理工作的突破點,從而為企業的整體改革發展提供可行性指導策略。
一、知識經濟與人事管理的內在聯系
至現階段,人們一共經歷了三個經濟時期,分別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農業經濟是研究農業中生產關系和生產力運動規律的科學。又叫勞動經濟,即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勞動力資源的占有和配置。工業經濟,又叫資源經濟,即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自然資源的占有和配置。與前兩者相比,知識經濟的特殊性在于:(1)此形式的理論根基為知識和信息的形成、發展和使用;(2)此形式的依托高、靜、尖產業以及知識密集型產業。其獨有的特征傳遞出這樣一種理念,即:各類知識的積聚為知識經濟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們閱讀、使用和傳遞知識,通過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和輸出,不斷更新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新知識。因此,人們作為知識傳播的主體,是時代變革中關鍵、核心的因素,在知識經濟的變革浪潮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微軟公司是家喻戶曉的知名企業,公司的員工數量約為幾千人,經計算,其人均工作空間為5平方米左右,雖然微軟公司的總資產量只是通用公司的5%,但是微軟公司年均產值高達通用汽車公司年均總產值的4倍。由此可見,人才在公司的重要性。在現代知識經濟下,企業人事管理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如何選聘符合企業目標、與企業文化一致的人才,如何設立福利待遇,保障人才的權利,如何管理人才工作,設立公平合理的業績考核指標,如何開展人才技能提升培訓業務,一系列人才管理工作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浪潮的推進,知識經濟下,企業應更加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切實履行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和提升任務,從而緊跟國家、時代改革步伐。
二、知識經濟下人事管理體制的必要性
在過去,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通常實行制度化的管理策略,以固定的模式和考核指標對員工實行考核,嚴格實行上班下班準時打卡制度,請病假調休假需經各領導、各部門層層審批簽字機制等行政化模式。隨著知識經濟潮流的到來,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在新經濟體制下,強調以人為本,各項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均體現人情溫暖,充分考慮人的特殊需求和基本需求,注重人才引進、培養、維系和能力提升。企業只有營造員工一家親的理念,切實以人為本,為人著想理念,將企業人才牢牢凝聚在公司中,形成企業的人才財富,進而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在進行人事管理中,企業很有必要提供崗位技能培訓課、業務技能講座等人才潛力開發課程,此培訓機制,一方面減輕員工自身經費投入,另一方面,提升員工專業技能,增強公司專業實力。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公司不僅要重視人事管理體制的升級改進,還應協同企業的財務部門、生產部門和物資部門等,實行公司整體管理系統的優化升級,不斷落實科學管理方式,提升公司效益。
三、知識經濟下人事管理重點
新型體制下,如何做好人才管理是企業的首要任務。優秀人才的引進,人才的培訓以及人才的維系均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不僅有利于促進企業生產力提升,還可加強員工工作滿意度。
1.加大人力資本投入
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于1960年提出兩大理論,一是人力資本,二是人力資本理論,其中,所謂人力資本指的是個體所具有的知識水平,身體健康狀況與技能等方面的總和,在基礎基礎上該學者提出人力資本理論,這一理論包括兩個重要論點:第一,較之于物資資本,人力資本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更大的作用;第二,提升與優化人口質量是人力資本的核心內容,人力投資屬于教育投資中重要內容。較之于物質等硬資本,人力資本的增值空間更為廣泛,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人力屬于一種極具潛力的資本。人力資本的主要特點是創造性與,作用是不僅可以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更便于企業做出發展戰略的調整。對于人力資本的劃分,國內外的學者各有不同的方式,其中舒爾茨以此為根據自己所著的“應付非均衡能力的價值文章中指出,人類具有經濟價值的五大能力,一是學習能力,二是工作能力,三是文娛體育活動能力,四創造能力,五是應對非均衡能力”。
我國的著名學者李忠民將人類能力劃分為四種類型:基礎能力、開展特定工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資源配置能力。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1990年美國的人均社會總財富大致是42.2美元,而人力資本的占據了24.7美元左右,在美國的人均社會總財富中占據高達59%的比重。而其他發達國家如加拿大、德國以及日本,他們的人力資本分別是15.3美元,31.6美元,47.9美元。自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數量與勞動力質量相比,前者的增長對于促進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貢獻率更高。然而,直到20世紀末期,以上情況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力資本不斷的增長,而勞動力數量呈下降趨勢,1978年至1995年間為2.4%,而后下降至1.0%,預測今后的二十年勞動增長率依舊保持下降的趨勢,然而,相比之下,人力資本增長率下降,但是依舊處于較高的增長率,在促進國家經濟建設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總而言之,人力資本屬于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本的增長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國不僅應該加強教育資源的投入,同時應該加強衛生事業建設,保障居民身體狀況。在教育資源投入上,我國在基礎教育政策推行現狀下:首先,應加強中高等教育資源投入。
提升國民整體教育層次,適應全球化戰略需要,配藥更多國際化人才,為國家:“一帶一路”、“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推行儲備大量人才軍;其次,我國應加強專業領域人才培養。針對高精尖行業,如:國防、醫療等,我國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研究資金,實現尖端、核心領域的技術研發突破,提升我國整體實力,提高我國國際地位;最后,我國應加大單位員工培訓力度。在互聯網和物聯網高速發雜的背景下,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員工為了適應時代變革,一方面,企業應該提供多種渠道,為員工提供知識技能提升的途徑。如:將企業員工定期送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參加專業知識課程學習,通過定期汲取新知識養分,以更好的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員工應樹立積極向上的職業態度,注重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主動更新知識庫,構建新的知識框架。如:員工應該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時間,通過參加專業培訓班或者虛擬課堂培訓班,擴大員工知識面,緊跟時代步伐,不做時代掉隊人。
2.優化工作環境
知識經濟下,企業有義務和責任為企業員工創造良好、優質的工作環境,營造良好地工作氛圍,保證員工工作狀態能夠很好的發揮,工作過程可以順利開展。因此,企業可通過如下幾點,實現工作環境的優化創造。
(1)建立雙向選擇制。將人才選入企業之初,企業采取透明、公平、合理的選拔過程,這對人才的吸引是至關重要的。在出啊通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由于制度設置的不合理,人為管控的隨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優秀人才無法進入心意企業工作,這不僅埋沒人才,也令企業喪失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在知識經濟體制下,科學合理的現代人事管理制度,令人才和企業面對面雙向選擇,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2)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在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絕大多數企業沒有意識到人才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對于人才績效的考核,通常是主觀性、隨意性居多,沒有具體的細則框架描述,導致優秀人才無法得到獎勵,削弱了他們的工作激情,從而離開企業。在新型模式下,企業應該融合互聯網技術,設立一套智能人才管理評價系統進行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通過系統、科學的條款,對員工的行為逐一評分,定期考核,實現企業內部競爭機制,加強員工技術技能提升意識,為企業中高層輸送人才,強化企業管理實力,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實現創收。
3.建立科學的競爭制度
知識經濟大背景下,企業應當在現代人事管理中引入科學合理的競爭制度,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熱情。諸多實例證明,企業設立科學的競爭制度,一方面,引導員工樹立危機意識。競爭制度可促使企業員工主動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力度,提升自身技能實力,從而與其所承擔的崗位職責所匹配,不被淘汰;另一方面,科學合理的競爭制度的確立,能客觀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引導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創造力,提升自身崗位責任感和歸屬感。
4.確立人才保障制度
優秀人才是企業的無形財富,為企業利潤的創造關鍵作用。因此,企業在建立現代人事管理制度時,不僅要考慮如何吸引人才進入公司,更應思考如何將優秀人才留在公司,防止人才外流。因此,企業很有必要建立人才保障機制,從精神和物質層面為優秀人才提供保障,向他們提供歸屬感,為他們生活瑣事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科學合理的人才保障制度,也是企業的一面招牌,同時吸引著企業外部人才到企業任職。
四、結語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融合互聯網等科技新技術,建立企業現代人事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的職責之一。企業要實現由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向現代化、新型模式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不僅需要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主動變革,也需要企業政策的相關扶持,還需要國家提供一個宏觀變革的大背景。通過加強人力資本投入、優化工作環境、建立科學的競爭制度和確立人才保障制度,完善企業人事管理結構,提升人事管理質量,明晰人事管理流程,合理評價人事管理結果。全流程的現代人事管理制度,從“引人才”到“留人才”,為企業提供系統的管理建議,結合互聯網發展,實現智能化、自動化人才管理方式,從而保障企業人力資源實力,提升企業整體實力,實現企業利潤增長。
參考文獻:
[1]范靜如.淺談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事管理的轉變[J].中外企業家,2016,04:178+185.
[2]馬紅波.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事管理的轉變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6,04:64-65.
[3]王韋韋,裴欽.小議知識經濟視野中的現代人事管理[J].商,2016,07:21.
[4]張冰英.論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事管理的轉變[J].赤子(上中旬),2014,23:252.
[5]程勇.探析傳統人事管理向現代人事管理的轉變[J].人才資源開發,2015,22:75-76.
[6]楊璐鴻.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探索[J].商品與質量,2016(34).
作者:郭明;齊園園;趙娟;劉雨 單位: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