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新技術企業開發難題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以高技術為其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究與開發(ResearchandDevelopment,以下簡稱R&D)活動對企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決定作用。文章主要采用2008—2010年火炬統計和2009年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中對云南高新技術企業的統計數據,深入分析云南高新技術企業開展R&D活動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開展R&D活動的對策建議。
1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云南省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情況分析,得出企業R&D活動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面臨著以下方面的主要問題。
1.1R&D經費投入不足,投入水平偏低云南高新技術企業整體R&D投入不足,投入水平偏低。2009年,統計的265家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戶企業R&D經費籌集額、R&D經費支出、技術改造經費支出分別為1047.75萬元、345.70萬元、459.30萬元。R&D投入強度上,2009年,企業R&D經費投入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低于國家政策要求的5%水平,平均不足4%。由于R&D投入不足,不同企業間的R&D投入差異大,嚴重制約企業R&D活動開展,產品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持,企業技術儲備不足。
1.2缺乏高素質科技人才,R&D人員規模小企業R&D活動,與企業所擁有的R&D人才數量和層次有著密切關系,是高新技術企業開展R&D活動的決定性因素。2009年,據對納入全省第二次R&D資源清查的171家高新技術企業統計,從事R&D活動的人員為5343人,其中,全時人員3204人、博士76人、碩士321人、大學本科1373人,分別占從事R&D活動人員總數的59.97%、1.42%、6.01%、25.70%;全省265家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戶企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和R&D活動人員分別為70.67人和19.13人。高新技術企業從事R&D活動的人員規模小,數量不足,高層次人才缺乏,成為影響和制約企業R&D活動的重要問題。
1.3企業R&D缺乏有效管理,內部激勵制度不完善企業對R&D管理重視不夠是較為普遍的問題,項目缺乏有效控制;企業R&D投入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加大R&D投入。高新技術企業R&D過程管理有待強化,高新技術企業的R&D績效偏低,具體反映在企業投入與產出比率較低、技術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以及專利擁有水平不高等方面。激勵機制不完善,影響和制約企業吸引人才、激勵和留住研發人才。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大部分企業主要采取一次性項目獎勵和崗位工資的激勵方式,只有很少的企業采用期權的激勵方式。
1.4企業規模偏小,R&D活動能力弱2009年,全省統計的265家高新技術企業,年總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有1家、10—100億元的有17家,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88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33.21%。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導致企業R&D投入小,開展R&D活動能力不足。
1.5區域分布失衡,協調發展受制約2009年,企業R&D活動人員投入,昆明地區占總投入的47.0%;滇中地區占總投入的91.5%,滇東、滇南、滇西地區合計占總投入的8.5%;在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經費投入上,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額和外部支出額,昆明地區占內部和外部總支出的60.49%和63.08%;滇中地區占內部和外部總支出的94.62%和98.44%;滇東、滇南、滇西合計所占5.38%和1.56%。企業R&D活動區域分布嚴重失衡,影響企業R&D活動總體發展。
2對策
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根據云南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需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開展R&D活動。
2.1加強宏觀統籌,把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推進企業R&D活動列為“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輻射帶動作用,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作為加快云南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環節。在“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中,從宏觀產業政策和戰略布局的高度,統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統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統籌提升企業R&D活動能力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提升企業R&D活動能力作為“十二五”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內容,在產業政策、產業布局、重大項目安排、重大投資等方面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扶持力度,加快提升高新技術企業開展R&D活動能力。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推動云南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壯大,促進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開展。
2.2加強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的有效管理,持續提升企業R&D活動能力高新技術企業要把增強R&D活動能力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戰略,建立和完善企業開展R&D活動的長效機制。構建企業創新管理體系,明確企業內部各層次之間的創新職責和分工,整合創新資源,不斷提升企業開展R&D活動整體能力。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通過加強管理提高R&D活動的效率及其經濟效益,把對企業R&D活動的績效評價作為企業R&D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持續加大R&D投入,引導企業提高R&D經費投入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加大財政對企業R&D經費投入的補助和獎勵力度。
2.3完善政策法規,加大扶持力度從云南實際出發,結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需要,進一步完善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開展R&D活動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融資政策、人才政策、政府采購政策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行政策執行責任制,推動各項扶持政策落實,進一步完善政策服務,充分發揮各項政策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2.4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融資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高新技術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實現信用擔保機構多樣化。充分發揮銀行貸款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靈活多樣的融資方式,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吸引民間資本流入高新技術產業,政府可以通過出臺一些政策引導民間資本流入高新技術產業。
2.5完善風險投資體系,設立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投資基金通過風險投資實現資金和技術的有效對接,引導社會資本流入高新技術企業,以推動其提升企業開展R&D活動能力。積極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包括民間資本、金融機構、社保機構、企業和國外資本參與風險投資,建立風險投資公司。建立風險投資中介服務機構,提高資本運作速度和資本收益。完善風險資本的退出機制,拓寬風險投資的退出渠道,使風險投資能夠繼續投資于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的R&D項目。
2.6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激勵、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和靈活的用人機制,加大企業R&D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擴大高新技術企業R&D人才隊伍。健全有利于企業培養使用高層次R&D人才隊伍的用人機制,培養和造就敢于創新并善于創新的人才隊伍;加快建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心、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重視對員工創新能力的培養。
2.7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開展R&D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保護意識,樹立法治觀念。要通過加強對企業管理和科技人員的培訓,增強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觀念,使企業全體員工充分認識知識產權保護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要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和扶持,激發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要通過行業協會組織,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行業協會可以組織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對策與方案的經驗交流,共同探討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產權事務的管理與服務,并對侵權加以防范與打擊。